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上连续刊登了几篇有关对公开课中教师“作秀”问题讨论的文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笔者也想就教师成长的问题来谈一谈对公开课中教师“作秀”问题的看法,籍此来和广大的历史教师作一个交流,目的是要进一步地去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
在对教师“作秀”问题进行评价之前,我想首先应当弄清“作秀”一词的由来及其含义。“作秀”一词,其实是个舶来品,也就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北京第288次印刷)的解释是“①表演,演出;②指为了销售、竞选等而进行的展览、宣传等活动。”从词典的解释中我们看不到有任何的褒贬,应当是个中性词。据我所知,“秀”是英文“show”的音译,是“显示,表现”的意思。在我国,“秀”最早是在时装展上对时装表演的一种称呼,称之为“时装秀”,后逐步地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一个较为时髦的名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秀”一词的含义也有了一些扩展,现如今人们也经常把“作秀”作为贬义词来使用,通常情况下把那些“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的人称之为“作秀”,因而它也就成了“造假”的代名词了。对这一类人的“作秀”,我们是应当持批评态度的。然而,如果我们把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大胆实践和锐意创新的举动也称之为“作秀”的话,那我们的态度是不是就应“另当别论”了呢?下面我们就时下公开课中的一些“作秀”情况作一些简单分析。
一、我们要把“作秀”的概念作一个界定
这里所指的“作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个人的行为。是指某教师在公开课中为了展示个人的才华而采取了不同于常规教学中所使用的形式和手段,包括多媒体手段的综合使用、多种途径的教学组织形式、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类型等。二是指教师群体的行为。是指这个教师所开设的公开课,并不是他(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功劳,是经过多位教师共同“打磨”出来的“精品”,一时间让人感觉到这一公开课已到了“让人无可挑剔的地步”。这类公开课之所以被称为“作秀”,主要是因为虽然这些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比较活跃,课堂容量大,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也比较默契,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师生课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大,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不协调,同时这类公开课对学校教学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给人一种不太适用和不宜推广的感觉。笔者曾有幸参观过山东杜郎口中学,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完全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杜郎口中学进行“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有人看后也称之为“作秀”,但杜郎口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课改模式。这里所谈的“作秀”而不是“作假”,“作假”是指采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取别人的赞许。
二、我们也来讨论一下公开课要不要“作秀”的问题
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们的教师经常面临“听课”和“被听课”这样两种境况。作为“听课”教师来说,你希望听到“原生态”的优质课,这是你向人家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如果这节课很一般,你对这位教师肯定会存在一定的“看法”。反过来,你作为“被听课”教师时,你一定会想:我一定要精心地去准备这节课,尤其是当领导来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能与才华,万一上砸了会让领导瞧不起自己。于是乎,你就会精心地去设计教学方案,甚至还会去请教一些老教师,请他们帮你把把关,提提建议。总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凭心而论,作为一节校内的公开课,你都会这样去思考,又更何况是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呢?作为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它就不仅仅代表你个人了,有的时候是代表学校,甚至是区县或者是市或者是省的教育教学水平了,你的公开课就带有“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了。试问:这种情况下的公开课还需不需要去“作秀”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除非你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非常深厚的教学功底,否则你也失败不起。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导演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也正是为了求得学校的生存、发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而做出的所谓“作秀”之举吗?
三、如何来正确看待和引领公开课中的“作秀”现象呢
既然公开课中的“作秀”现象不能挥之即去,我们又不愿使它仅仅停留在表现形式上,那我们何不对它加以正确引导呢?把不好的现象变成好的现象,把虚假的成份逐渐褪去,把积极可取的部分不断地发扬光大,把成功的压力变成教师成长的动力,不断地去夯实我们的教学基本功,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开课中的那些“作秀”行为就有可能演变成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了。因此,我们应当善待公开课中的“作秀”现象,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正确地引领,把它变成教师成长的“扶梯”,以便更多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能成长起来。
四、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秀”,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知道的,但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许是我们思考得最少的地方。杜郎口中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从课堂开始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课堂情况:某日下午,初一(1)班历史课,隋唐文化,反馈课。上课伊始,部分学生拥到黑板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上方,然后将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点一一写上。在当地,这叫“爬黑板”。没有“爬黑板”的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读书,有个别学生蹲着在教室地板上书写。学生写完,老师开始提问,学生的回答普遍非常流利,声音都很响亮。特别是那些女生,说话的嗓门似乎个个都很大。面对众多听课的老师,学生很有自信,没有羞涩。或者说,学生们在课上已经能够做到对听课老师视而不见,尽管听课老师可能就在他的身边。历史老师抽背完学生,开始将教材中的问题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派出成员将题写在黑板上,经过一番讨论,再将答案也写在黑板上。有些学生趁同学“爬黑板”之际整理预习笔记,被老师严肃制止。题和答案都写在黑板上了,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先由一位同学大声读题及答案,然后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赞同,有补充,也有表示不同意见。教师话不多,只是适时点拨一下,一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课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是充分放权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只是一种引导和指导,而没有将教材的内容从头到尾地讲解一遍。同样,也没有重点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将问题分派到各个学习小组,由各个学习小组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教师的作用是一种监督作用,课前的引领作用。由于有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所以学生学习的效率是高的,课堂的学习效益也是很高的。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前提是教师在课前的研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将学习的自主权给学生。这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讲讲到课结束相比,我想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教改模式大为欣赏。因为公开课时教师毕竟面临的教学对象不一样,而生源素质的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案是否能够顺利实施。那有人要问:既然授课对象不一样,那教师为什么还要事先进行“预演”呢?这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通过“预演”进一步熟悉整个教学设计流程;二是教师通过“预演”可了解到理想与现实(或者说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距,可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三是教师可了解到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以便教师在公开课时能够较好地掌控住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至于太离谱。由此又可以看出来,每一个教学细节的完善,都是教师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的一个印迹,正是一次次地努力,才有了教师们的一个个辉煌。因此,我们不要过分地去谴责公开课中的“作秀”行为,而是要正确地去引导,把它作为教师成长的“扶梯”,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在对教师“作秀”问题进行评价之前,我想首先应当弄清“作秀”一词的由来及其含义。“作秀”一词,其实是个舶来品,也就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北京第288次印刷)的解释是“①表演,演出;②指为了销售、竞选等而进行的展览、宣传等活动。”从词典的解释中我们看不到有任何的褒贬,应当是个中性词。据我所知,“秀”是英文“show”的音译,是“显示,表现”的意思。在我国,“秀”最早是在时装展上对时装表演的一种称呼,称之为“时装秀”,后逐步地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一个较为时髦的名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秀”一词的含义也有了一些扩展,现如今人们也经常把“作秀”作为贬义词来使用,通常情况下把那些“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的人称之为“作秀”,因而它也就成了“造假”的代名词了。对这一类人的“作秀”,我们是应当持批评态度的。然而,如果我们把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大胆实践和锐意创新的举动也称之为“作秀”的话,那我们的态度是不是就应“另当别论”了呢?下面我们就时下公开课中的一些“作秀”情况作一些简单分析。
一、我们要把“作秀”的概念作一个界定
这里所指的“作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个人的行为。是指某教师在公开课中为了展示个人的才华而采取了不同于常规教学中所使用的形式和手段,包括多媒体手段的综合使用、多种途径的教学组织形式、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类型等。二是指教师群体的行为。是指这个教师所开设的公开课,并不是他(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功劳,是经过多位教师共同“打磨”出来的“精品”,一时间让人感觉到这一公开课已到了“让人无可挑剔的地步”。这类公开课之所以被称为“作秀”,主要是因为虽然这些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比较活跃,课堂容量大,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也比较默契,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师生课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大,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不协调,同时这类公开课对学校教学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给人一种不太适用和不宜推广的感觉。笔者曾有幸参观过山东杜郎口中学,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完全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杜郎口中学进行“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有人看后也称之为“作秀”,但杜郎口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课改模式。这里所谈的“作秀”而不是“作假”,“作假”是指采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取别人的赞许。
二、我们也来讨论一下公开课要不要“作秀”的问题
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们的教师经常面临“听课”和“被听课”这样两种境况。作为“听课”教师来说,你希望听到“原生态”的优质课,这是你向人家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如果这节课很一般,你对这位教师肯定会存在一定的“看法”。反过来,你作为“被听课”教师时,你一定会想:我一定要精心地去准备这节课,尤其是当领导来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能与才华,万一上砸了会让领导瞧不起自己。于是乎,你就会精心地去设计教学方案,甚至还会去请教一些老教师,请他们帮你把把关,提提建议。总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凭心而论,作为一节校内的公开课,你都会这样去思考,又更何况是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呢?作为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它就不仅仅代表你个人了,有的时候是代表学校,甚至是区县或者是市或者是省的教育教学水平了,你的公开课就带有“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了。试问:这种情况下的公开课还需不需要去“作秀”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除非你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非常深厚的教学功底,否则你也失败不起。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导演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也正是为了求得学校的生存、发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而做出的所谓“作秀”之举吗?
三、如何来正确看待和引领公开课中的“作秀”现象呢
既然公开课中的“作秀”现象不能挥之即去,我们又不愿使它仅仅停留在表现形式上,那我们何不对它加以正确引导呢?把不好的现象变成好的现象,把虚假的成份逐渐褪去,把积极可取的部分不断地发扬光大,把成功的压力变成教师成长的动力,不断地去夯实我们的教学基本功,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开课中的那些“作秀”行为就有可能演变成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了。因此,我们应当善待公开课中的“作秀”现象,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正确地引领,把它变成教师成长的“扶梯”,以便更多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能成长起来。
四、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秀”,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知道的,但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许是我们思考得最少的地方。杜郎口中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从课堂开始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课堂情况:某日下午,初一(1)班历史课,隋唐文化,反馈课。上课伊始,部分学生拥到黑板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上方,然后将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点一一写上。在当地,这叫“爬黑板”。没有“爬黑板”的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读书,有个别学生蹲着在教室地板上书写。学生写完,老师开始提问,学生的回答普遍非常流利,声音都很响亮。特别是那些女生,说话的嗓门似乎个个都很大。面对众多听课的老师,学生很有自信,没有羞涩。或者说,学生们在课上已经能够做到对听课老师视而不见,尽管听课老师可能就在他的身边。历史老师抽背完学生,开始将教材中的问题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派出成员将题写在黑板上,经过一番讨论,再将答案也写在黑板上。有些学生趁同学“爬黑板”之际整理预习笔记,被老师严肃制止。题和答案都写在黑板上了,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先由一位同学大声读题及答案,然后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赞同,有补充,也有表示不同意见。教师话不多,只是适时点拨一下,一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课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是充分放权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只是一种引导和指导,而没有将教材的内容从头到尾地讲解一遍。同样,也没有重点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将问题分派到各个学习小组,由各个学习小组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教师的作用是一种监督作用,课前的引领作用。由于有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所以学生学习的效率是高的,课堂的学习效益也是很高的。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前提是教师在课前的研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将学习的自主权给学生。这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讲讲到课结束相比,我想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教改模式大为欣赏。因为公开课时教师毕竟面临的教学对象不一样,而生源素质的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案是否能够顺利实施。那有人要问:既然授课对象不一样,那教师为什么还要事先进行“预演”呢?这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通过“预演”进一步熟悉整个教学设计流程;二是教师通过“预演”可了解到理想与现实(或者说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距,可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三是教师可了解到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以便教师在公开课时能够较好地掌控住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至于太离谱。由此又可以看出来,每一个教学细节的完善,都是教师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的一个印迹,正是一次次地努力,才有了教师们的一个个辉煌。因此,我们不要过分地去谴责公开课中的“作秀”行为,而是要正确地去引导,把它作为教师成长的“扶梯”,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走向成熟,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