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加勒比地区的小岛波多黎各因为一场公投突然间走红国际新闻版面:这块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美国海外领土寻求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正式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州。
6月11日出炉的公投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选票都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而只有1.5%和1.32%的选票分别投向了“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和“维持政治现状”。
“现状”之下,波多黎各是美国下辖的一个“自由邦”,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政府首脑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周遭地区相似,波多黎各最初也是属于西班牙的一块殖民地。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后,美国控制了这个小岛。
为了帮助美军招募波多黎各的士兵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国会通过1917年的《琼斯法案》给予了波多黎各人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尽管如此,波多黎各人却没有在美国大选中投票的权利,这个小岛在美国国会也没有属于自己的议员。
正因为如此,波多黎各的前途问题向来是该岛300多万民众非常关心的话题。在今年的公投之前,波多黎各曾举行过四次有关其未来地位的公投,但都未有改变其作为美国海外领土的属性。
这一次公投后,绝对多数的选票都支持“建州”,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将很快迎来其第51个州?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和前四次前途公投一样,这次公投在举行之前就被定位为一场“民意测试”类型的投票,因此尽管有高达97%比例的选票支持“建州”,这个结果仍然不带来实际上的法律后续效应。
CNN报道称,這次公投共有大约51万选民参加,仅仅相当于有投票权利选民总数的23%。这样低的投票率也让投票结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作为对比,上一次前途公投(2012年)的投票率为77.5%,当时支持“建州”的比例大约为61%。
超低投票率的出现不仅和本次公投“不具法律效应”有关,而且还在于投票前夕就多次被曝光的“腐败公投”丑闻。早在4月份,美国联邦官员就警告波多黎各负责这场公投的官员说,他们设计的选票可能存在“误导和偏差”,或将导致不公正的投票结果。在最早的一版选票上,“维持现状”并没有被列为选项之一,而且还误导选民说“建州”是波多黎各人成为美国公民的唯一方案——尽管所有的波多黎各人早就已经是美国公民。
作为抗议,波多黎各反对“建州”的政治派别呼吁其支持者在公投当天不要出席投票——这可能也导致了最后公投录下97%的超高“建州”支持率。《纽约时报》报道称:“以往的选举中,波多黎各选民的投票率通常很高,甚至会冲击80%这样的大关。但在周日(公投),很多投票站门可罗雀。”
“97%的支持(建州)结果一看就不可靠,华盛顿也会笑掉大牙的。”前波多黎各总督(政府首脑)阿尼瓦尔·比拉评价道。 但现任总督瑞奇·罗塞略却不同意其前任的说法。他在公投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今以后华盛顿无法再无视波多黎各人作为美国公民所发出的声音。”
瑞奇·罗塞略所在的新进步党一直以来都是“建州派”的主要支持政党之一,但在如此勉强的情况下力推这次公投,作为总督的罗塞略显然有其他的动机——就在公投不久之前,波多黎各向美国联邦政府递交了破产申请。
据《纽约时报》在5月的报道称,波多黎各政府无力偿还总额将近12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还面临无法按时支付居民养老金的尴尬局面。相比之下,2013年破产的底特律也只提交了180亿美元的债务账单而已。
过去10年,波多黎各深陷经济衰退,政府收入完全无法负担需要偿还的债务。私营部门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当地的总就业人数已从2007财年最后一个季度的125万,降至目前的不到100万。
没有工作,大量的波多黎各人选择了移民至美国大陆。尽管如此,当地的失业率仍高达12.4%。大约60%的波多黎各儿童生活在贫困中。此前,波多黎各已经有超过150家公立学校停课。
波多黎各的债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12年,就有经济学者和媒体警告其越堆越高的公共债务,并提出“如果把美国看作欧盟的话,那波多黎各就是希腊”。
“然而比起希腊债务危机对欧元区经济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波多黎各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负面影响却远没有那么明显,”美国政治新闻网站The Hill分析称,这也导致了波多黎各债务危机相对较小的市场和政治关注度。
眼下,包括罗塞略在内的不少波多黎各人都显然把“建州”视为拯救这个小岛的最大希望——“建州派”们认为,在正式成为美国的一州后,联邦政府就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见死不救”了。
“假设波多黎各发生地震了,谁要来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那肯定也是美国人,毕竟这里是他们自己的领土。”73岁、已经退休的波多黎各政府公务员格拉迪斯·马丁内茨·科鲁兹说:“很多波多黎各人在挨饿,(华盛顿)政府不能就这么坐视不理。”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联邦政府还真的打算就这么“见死不救”:执政的共和党政府包括总统特朗普和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在内的重量级人物都已经表态,称不会动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财去帮助波多黎各还债。
“波多黎各,我的内心归属;永远都是飓风吹袭,永远都是人挤人,永远都在欠债,永远都是热到不行……我喜欢曼哈顿,我喜欢美国……”这一句来自著名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中的经典唱段可谓点透了几代波多黎各人无法割舍的“美国梦”。
因为出生即拥有美国公民身份,波多黎各人前往美国本土谋生比其他拉丁美洲地区的移民少了不少障碍,他们也很早就在美国各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社区——《西区故事》讲的就是定居纽约曼哈顿的波多黎各人的酸甜苦辣:尽管已经是美国公民,但种族上来讲不是白人、语言上讲西班牙语的波多黎各人仍然处处遭遇到歧视。
比起墨西哥人或是古巴人,波多黎各人可以毫无问题地宣称自己是“美国人”,但在土生土长的美国50州公民面前,他们却又“一点都不美国”。
夹在中间两头都找不到身份认同的波多黎各人,一直急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说,今年的公投是他们最新的一次尝试——但目前来看,这一次试图成为“正宗美国人”的尝试又要以失败告终。
《大西洋月刊》介绍称,按照美国宪法,联邦吸纳新的州需要国会同意即可。而在目前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下,吸纳波多黎各成为第51个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新州成立意味着在往后的国会选举和总统大选中都要增加能够代表其民意的席次和票数比例,而以拉丁裔为主的波多黎各毫无疑问会成为一个铁杆的民主党州,这对共和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另一方面,对共和党的基本盘选民来说,吸纳一个主要讲西班牙语、人口以非白人种族为主的新州,也是不可接受的。比如《今日美国》网站就刊登有读者来信说:“让波多黎各成为一个州将把我们拖下水”,有的则认为“美国人应该拒绝将这个贫穷、混乱且说西班牙语的岛收养为一个州”。
在加勒比地区,人均GDP达到两万八千多美元的波多黎各已經算是非常富裕的一个经济体。然而一旦加入美国联邦成为一个州,波多黎各将成为其中最穷的一个。
基于美国政府公布的2011年的资料,波多黎各生活在低于美国联邦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比美国任何一个州都高。其次,2011年波多黎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18660美元,远低于美国家庭收入的平均值(50,502美元),也低于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最低的州(36,919美元,密西西比州)。除此以外,同一年波多黎各比美国任何一个州的失业率都高。
或许是看到短期内“建州”无望,波多黎各政府已经开始自寻出路。《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波多黎各准备在年内向愿意经营或改善海港、地方机场、供水、学生住宿、交通罚金征收、停车场的私人企业招标。这种将公共项目承包给私人企业的PPP模式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为波多黎各带来50亿美元的新投资和10万个就业岗位。
6月11日出炉的公投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选票都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而只有1.5%和1.32%的选票分别投向了“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和“维持政治现状”。
“现状”之下,波多黎各是美国下辖的一个“自由邦”,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政府首脑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周遭地区相似,波多黎各最初也是属于西班牙的一块殖民地。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后,美国控制了这个小岛。
为了帮助美军招募波多黎各的士兵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国会通过1917年的《琼斯法案》给予了波多黎各人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尽管如此,波多黎各人却没有在美国大选中投票的权利,这个小岛在美国国会也没有属于自己的议员。
正因为如此,波多黎各的前途问题向来是该岛300多万民众非常关心的话题。在今年的公投之前,波多黎各曾举行过四次有关其未来地位的公投,但都未有改变其作为美国海外领土的属性。
一次“假公投”
这一次公投后,绝对多数的选票都支持“建州”,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将很快迎来其第51个州?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和前四次前途公投一样,这次公投在举行之前就被定位为一场“民意测试”类型的投票,因此尽管有高达97%比例的选票支持“建州”,这个结果仍然不带来实际上的法律后续效应。
CNN报道称,這次公投共有大约51万选民参加,仅仅相当于有投票权利选民总数的23%。这样低的投票率也让投票结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作为对比,上一次前途公投(2012年)的投票率为77.5%,当时支持“建州”的比例大约为61%。
超低投票率的出现不仅和本次公投“不具法律效应”有关,而且还在于投票前夕就多次被曝光的“腐败公投”丑闻。早在4月份,美国联邦官员就警告波多黎各负责这场公投的官员说,他们设计的选票可能存在“误导和偏差”,或将导致不公正的投票结果。在最早的一版选票上,“维持现状”并没有被列为选项之一,而且还误导选民说“建州”是波多黎各人成为美国公民的唯一方案——尽管所有的波多黎各人早就已经是美国公民。
作为抗议,波多黎各反对“建州”的政治派别呼吁其支持者在公投当天不要出席投票——这可能也导致了最后公投录下97%的超高“建州”支持率。《纽约时报》报道称:“以往的选举中,波多黎各选民的投票率通常很高,甚至会冲击80%这样的大关。但在周日(公投),很多投票站门可罗雀。”
“97%的支持(建州)结果一看就不可靠,华盛顿也会笑掉大牙的。”前波多黎各总督(政府首脑)阿尼瓦尔·比拉评价道。 但现任总督瑞奇·罗塞略却不同意其前任的说法。他在公投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今以后华盛顿无法再无视波多黎各人作为美国公民所发出的声音。”
美国版希腊
瑞奇·罗塞略所在的新进步党一直以来都是“建州派”的主要支持政党之一,但在如此勉强的情况下力推这次公投,作为总督的罗塞略显然有其他的动机——就在公投不久之前,波多黎各向美国联邦政府递交了破产申请。
据《纽约时报》在5月的报道称,波多黎各政府无力偿还总额将近12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还面临无法按时支付居民养老金的尴尬局面。相比之下,2013年破产的底特律也只提交了180亿美元的债务账单而已。
过去10年,波多黎各深陷经济衰退,政府收入完全无法负担需要偿还的债务。私营部门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当地的总就业人数已从2007财年最后一个季度的125万,降至目前的不到100万。
没有工作,大量的波多黎各人选择了移民至美国大陆。尽管如此,当地的失业率仍高达12.4%。大约60%的波多黎各儿童生活在贫困中。此前,波多黎各已经有超过150家公立学校停课。
波多黎各的债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12年,就有经济学者和媒体警告其越堆越高的公共债务,并提出“如果把美国看作欧盟的话,那波多黎各就是希腊”。
“然而比起希腊债务危机对欧元区经济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波多黎各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负面影响却远没有那么明显,”美国政治新闻网站The Hill分析称,这也导致了波多黎各债务危机相对较小的市场和政治关注度。
眼下,包括罗塞略在内的不少波多黎各人都显然把“建州”视为拯救这个小岛的最大希望——“建州派”们认为,在正式成为美国的一州后,联邦政府就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见死不救”了。
“假设波多黎各发生地震了,谁要来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那肯定也是美国人,毕竟这里是他们自己的领土。”73岁、已经退休的波多黎各政府公务员格拉迪斯·马丁内茨·科鲁兹说:“很多波多黎各人在挨饿,(华盛顿)政府不能就这么坐视不理。”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联邦政府还真的打算就这么“见死不救”:执政的共和党政府包括总统特朗普和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在内的重量级人物都已经表态,称不会动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财去帮助波多黎各还债。
冷漠的华盛顿
“波多黎各,我的内心归属;永远都是飓风吹袭,永远都是人挤人,永远都在欠债,永远都是热到不行……我喜欢曼哈顿,我喜欢美国……”这一句来自著名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中的经典唱段可谓点透了几代波多黎各人无法割舍的“美国梦”。
因为出生即拥有美国公民身份,波多黎各人前往美国本土谋生比其他拉丁美洲地区的移民少了不少障碍,他们也很早就在美国各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社区——《西区故事》讲的就是定居纽约曼哈顿的波多黎各人的酸甜苦辣:尽管已经是美国公民,但种族上来讲不是白人、语言上讲西班牙语的波多黎各人仍然处处遭遇到歧视。
比起墨西哥人或是古巴人,波多黎各人可以毫无问题地宣称自己是“美国人”,但在土生土长的美国50州公民面前,他们却又“一点都不美国”。
夹在中间两头都找不到身份认同的波多黎各人,一直急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说,今年的公投是他们最新的一次尝试——但目前来看,这一次试图成为“正宗美国人”的尝试又要以失败告终。
《大西洋月刊》介绍称,按照美国宪法,联邦吸纳新的州需要国会同意即可。而在目前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下,吸纳波多黎各成为第51个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新州成立意味着在往后的国会选举和总统大选中都要增加能够代表其民意的席次和票数比例,而以拉丁裔为主的波多黎各毫无疑问会成为一个铁杆的民主党州,这对共和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另一方面,对共和党的基本盘选民来说,吸纳一个主要讲西班牙语、人口以非白人种族为主的新州,也是不可接受的。比如《今日美国》网站就刊登有读者来信说:“让波多黎各成为一个州将把我们拖下水”,有的则认为“美国人应该拒绝将这个贫穷、混乱且说西班牙语的岛收养为一个州”。
在加勒比地区,人均GDP达到两万八千多美元的波多黎各已經算是非常富裕的一个经济体。然而一旦加入美国联邦成为一个州,波多黎各将成为其中最穷的一个。
基于美国政府公布的2011年的资料,波多黎各生活在低于美国联邦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比美国任何一个州都高。其次,2011年波多黎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18660美元,远低于美国家庭收入的平均值(50,502美元),也低于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最低的州(36,919美元,密西西比州)。除此以外,同一年波多黎各比美国任何一个州的失业率都高。
或许是看到短期内“建州”无望,波多黎各政府已经开始自寻出路。《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波多黎各准备在年内向愿意经营或改善海港、地方机场、供水、学生住宿、交通罚金征收、停车场的私人企业招标。这种将公共项目承包给私人企业的PPP模式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为波多黎各带来50亿美元的新投资和10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