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间,新课改跨入了第五年,我们的小学语文经历了两个学段的实践,已走进第三学段。笔者认为课改成功的前提是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能不折不扣、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真正把课改精神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教学设计是介于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教师落实课改精神和教学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前奏。可见,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新颖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落实和成效。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慎之又慎。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点——一个巧妙的课堂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是师生凭借教材进行的最初信息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真正让学生由过去的接受者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在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每节课的“导入”设计是关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潜心研究课堂导人的方法和效率。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特别重视的问题。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忍弃去。”如果语文课的导人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和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之实际,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其情。引其思。可是,教师如何才能抓住这一契机,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新颖的“导入”,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合理合情。合理。就是导入要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理。诸如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实际等;合情,就是导入设计既切合课堂教学情境的需要,又适合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简洁明快。要明确“导入”与“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人”淹没整个课堂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3)因文制宜。不同文体、不同课文应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比如文情并茂的记叙文可以导之以情,以情激情;平实浅易的说明文宜于导之以趣,激发兴趣等。
(4)新颖别致。教师设计的“导入”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导入”的设计要做到“新、精、奇、巧”四个字。
“新”是关键。有新才能吸引学生。有新才受学生欢迎,有新才让学生接受。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创新,教师首先要创新。犹如再好的佳肴,连续吃上几顿也会让人难受,甚至反感。这就要求“导入”形式一定要新。不能千篇一律。
“精”是本质。导入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它只起引导和激趣的作用。这就要求“导入”的内容一定要精练,不能过于繁杂。
“奇”是吸引。好奇是少年儿童最为明显的心理特征。“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其不意,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
“巧”是要求。教师的“导入”要有悬念,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课堂导入从形式上看,可以有五种。一是以讲导入,或讲述,或讲解,或讲演;二是以读导入,比如吟诗诵词。朗读背诵,教师范读,学生默读;三是以议导入。提问设疑便是;四是以练导入,一般是先做一道小型习题;五是以看导人,观察一幅图画、一件模型或实物。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导人、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质疑导入、审题导入、介绍作者导入、游戏导入、歌曲导入、归纳导入……
二、线——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此“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就是教学主线。教学主线是打开课堂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文本的一个纲,纲举而目张。可见,“教学主线”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着突出作用。
“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告诉我们一篇课文有多种读法。可以出现不同的意义。同样的,因为教师在阅历、能力、眼光等方面存在不同,一篇课文也可以有多种教法。教师解读文本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他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决定了他将把学生引领到哪个方向。现在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文难了,其实难就难在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主线。而这正好体现了“教学主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线设计可以从三个地方切入。
1、课文的题目
题目大多是课文的文眼,文眼是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画龙点睛的“睛”,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文章的阅读起着一种导向作用。透过题目,我们往往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开课伊始,学生刚接触到文章的题目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提出想从文章中知道些什么。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形成清晰的教学主线。
例如看了《窃读记》这个题目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疑问,学生会想到“什么叫窃读?”“谁要窃读?”“为什么去窃读?”“是怎样窃读的?”“窃读好吗?为什么?”等问题,这就为课文的学习确定了方向。有时还可以反题意切入,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从了解“亲人”的意思入手,当学生知道平常理解的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时,教师可提问:“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有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志愿军为什么要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让学生读课文,抓事实来理解说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虽然不是亲人,但就是亲人,而且胜似亲人”。
2、关键性的语句
(1)课文开头
有些课文开门见山,开头中有可以带动对全文理解的词句。例如《观潮》,课文一开始就提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是概括课文的重点句,也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主要内容。教师就可以抓住“天下奇观”这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顺着“为什么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呢?”这个思路去读、去想,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特别要抓住课文中说明怎么“奇”的那些重点词、句、段来理解,为学生指明思维的重点。
(2)课文结尾
有些课文关键词句在结尾处,例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句写“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3)过渡句段
有些文章中间部分有过渡句段。起承上启下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然后向头尾逐步扩展。
(4)中心词句 教材中不少课文里常有或点明主旨、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在全文中起着统领作用。教学时。我们抓住这类句子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就可以梳理出它与课文各个部分的联系,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草船借箭》一课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周瑜为什么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事情的结果人手,激发学生去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诸葛亮的“神”是料事如神:他预知三天后有大雾;深知周瑜的性格、才智;深知鲁肃的为人:深知曹操的性格和用兵的特点。“妙”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智取了十万枝箭:“妙”在不费吹灰之力粉碎了周瑜企图陷害他的阴谋。这些内容覆盖全篇课文。《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通过抓周瑜的一句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句、段的学习,全文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3.能引起争议的话题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只有有争议的话题才能让人不断提出和思索。因此,能引起争议的话题是教师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的一个很好的契点,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基点,更是可以形成教学主线的切入点。它就像阿基米德说的那个“支点”。把这个“支点”定位好,你就能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把握。进而使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梅花魂》时,我将“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作为自己的不解之处,让学生帮忙解答,将学生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三、面——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小学语文又是基础学科,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立体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为学生设计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
所谓立体的学习板块。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叫“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准备讲课内容,教师完全把自己放在一个教学权威的地位。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课前准备演变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设想与计划,是一项预测活动。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包括“教什么”,还应该包括“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课堂教学因为有许多即时性因素的出现而具有“生成性”特点,而这种“生成性”恰恰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也就富有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该特别关注这种“生成性”的特点,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各种教学因素和可能出现的教学事件,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例如:①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导和纠正。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引导。③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时,怎么处理和发挥。④教学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一些变化时教师如何调控。⑤课堂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回注意力。⑥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课后延伸和读写结合等环节如何落实。
只要有小学语文课堂的存在,教学设计就不可避免,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愿“一个巧妙的课堂导入,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的“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可以为此抛砖引玉。
(责任编辑:梁媛)
教学设计是介于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教师落实课改精神和教学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前奏。可见,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新颖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落实和成效。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慎之又慎。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点——一个巧妙的课堂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是师生凭借教材进行的最初信息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真正让学生由过去的接受者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在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每节课的“导入”设计是关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潜心研究课堂导人的方法和效率。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特别重视的问题。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忍弃去。”如果语文课的导人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和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之实际,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其情。引其思。可是,教师如何才能抓住这一契机,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新颖的“导入”,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合理合情。合理。就是导入要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理。诸如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实际等;合情,就是导入设计既切合课堂教学情境的需要,又适合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简洁明快。要明确“导入”与“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人”淹没整个课堂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3)因文制宜。不同文体、不同课文应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比如文情并茂的记叙文可以导之以情,以情激情;平实浅易的说明文宜于导之以趣,激发兴趣等。
(4)新颖别致。教师设计的“导入”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导入”的设计要做到“新、精、奇、巧”四个字。
“新”是关键。有新才能吸引学生。有新才受学生欢迎,有新才让学生接受。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创新,教师首先要创新。犹如再好的佳肴,连续吃上几顿也会让人难受,甚至反感。这就要求“导入”形式一定要新。不能千篇一律。
“精”是本质。导入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它只起引导和激趣的作用。这就要求“导入”的内容一定要精练,不能过于繁杂。
“奇”是吸引。好奇是少年儿童最为明显的心理特征。“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其不意,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
“巧”是要求。教师的“导入”要有悬念,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课堂导入从形式上看,可以有五种。一是以讲导入,或讲述,或讲解,或讲演;二是以读导入,比如吟诗诵词。朗读背诵,教师范读,学生默读;三是以议导入。提问设疑便是;四是以练导入,一般是先做一道小型习题;五是以看导人,观察一幅图画、一件模型或实物。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导人、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质疑导入、审题导入、介绍作者导入、游戏导入、歌曲导入、归纳导入……
二、线——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此“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就是教学主线。教学主线是打开课堂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文本的一个纲,纲举而目张。可见,“教学主线”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着突出作用。
“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告诉我们一篇课文有多种读法。可以出现不同的意义。同样的,因为教师在阅历、能力、眼光等方面存在不同,一篇课文也可以有多种教法。教师解读文本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他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决定了他将把学生引领到哪个方向。现在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文难了,其实难就难在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主线。而这正好体现了“教学主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线设计可以从三个地方切入。
1、课文的题目
题目大多是课文的文眼,文眼是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画龙点睛的“睛”,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文章的阅读起着一种导向作用。透过题目,我们往往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开课伊始,学生刚接触到文章的题目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提出想从文章中知道些什么。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形成清晰的教学主线。
例如看了《窃读记》这个题目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疑问,学生会想到“什么叫窃读?”“谁要窃读?”“为什么去窃读?”“是怎样窃读的?”“窃读好吗?为什么?”等问题,这就为课文的学习确定了方向。有时还可以反题意切入,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从了解“亲人”的意思入手,当学生知道平常理解的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时,教师可提问:“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有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志愿军为什么要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让学生读课文,抓事实来理解说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虽然不是亲人,但就是亲人,而且胜似亲人”。
2、关键性的语句
(1)课文开头
有些课文开门见山,开头中有可以带动对全文理解的词句。例如《观潮》,课文一开始就提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是概括课文的重点句,也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主要内容。教师就可以抓住“天下奇观”这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顺着“为什么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呢?”这个思路去读、去想,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特别要抓住课文中说明怎么“奇”的那些重点词、句、段来理解,为学生指明思维的重点。
(2)课文结尾
有些课文关键词句在结尾处,例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句写“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3)过渡句段
有些文章中间部分有过渡句段。起承上启下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然后向头尾逐步扩展。
(4)中心词句 教材中不少课文里常有或点明主旨、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在全文中起着统领作用。教学时。我们抓住这类句子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就可以梳理出它与课文各个部分的联系,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草船借箭》一课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周瑜为什么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事情的结果人手,激发学生去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诸葛亮的“神”是料事如神:他预知三天后有大雾;深知周瑜的性格、才智;深知鲁肃的为人:深知曹操的性格和用兵的特点。“妙”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智取了十万枝箭:“妙”在不费吹灰之力粉碎了周瑜企图陷害他的阴谋。这些内容覆盖全篇课文。《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通过抓周瑜的一句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句、段的学习,全文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3.能引起争议的话题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只有有争议的话题才能让人不断提出和思索。因此,能引起争议的话题是教师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的一个很好的契点,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基点,更是可以形成教学主线的切入点。它就像阿基米德说的那个“支点”。把这个“支点”定位好,你就能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把握。进而使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梅花魂》时,我将“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作为自己的不解之处,让学生帮忙解答,将学生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三、面——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小学语文又是基础学科,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立体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为学生设计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
所谓立体的学习板块。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叫“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准备讲课内容,教师完全把自己放在一个教学权威的地位。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课前准备演变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设想与计划,是一项预测活动。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包括“教什么”,还应该包括“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课堂教学因为有许多即时性因素的出现而具有“生成性”特点,而这种“生成性”恰恰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也就富有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该特别关注这种“生成性”的特点,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各种教学因素和可能出现的教学事件,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例如:①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导和纠正。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引导。③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时,怎么处理和发挥。④教学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一些变化时教师如何调控。⑤课堂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回注意力。⑥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课后延伸和读写结合等环节如何落实。
只要有小学语文课堂的存在,教学设计就不可避免,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愿“一个巧妙的课堂导入,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的“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可以为此抛砖引玉。
(责任编辑: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