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的作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f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现在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法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摸的作用。在很普通的一堂体育课中你都能看到有它的身影,是什么特殊的地方吸引着广大体育工作者运用此法呢,它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在我几年的教学积累中,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根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或混合编组或自愿结合编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之感,提高学习的效率,发挥立体的效果。
  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单位,运用民主化教学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间的合作互动性,它有别于简单的分组练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模式目前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虽然目前对其概念的表述还不统一,但具有的共识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利用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来完成活动内容,以实现小组目标为宗旨。
  小组合作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延长学习的兴趣时间;
  2、在分组合作中,能充分发挥各组成员作用,让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主人。人人参与,大家各尽其能,奇思妙想,最后达成异曲同工,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3、为了完成即定的目标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能培融洽的师生情感,对课堂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那些方面呢,根据我的一些教学经验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要把小组组合得当,分得科学,这样才能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我们大人在休闲的时候,总想找自己的好朋友聊一下天,或是找旧时的同学下一盘棋,何况天性童真的学生呢?从这里看得出,自然分组和强制分组的最大区别,它自然而然地就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到教学的课堂内容,考虑到学生学情以及班上男女生人数等,即要给学生选择分组的空间,也不能全放。如体操的垫上项目,那么我们的分组最好是男女生分开,然后再分小组;如果是上篮球技术课,则可以发挥男同学和优生的优势互补一下,综合分组,让男孩子发挥他们的特长,当好老师的助手和同学的模范;如果是田径项目的投掷,那我们在分组时要首先考虑到安全这个重要的因素,然后考虑如何让各小组实力尽量均等,如果女生和差多哪组分多了,那么就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
  其次,要熟悉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小组都有它的活力,并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实际学情和他们的优点,特长,就盲目地按其它因素分组,也会给小组教学带来不好影响。让学生在他的优势项目中得到很好展示和引领作用,让学生在他的弱势项目中能够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在有探索性的游戏中,老师要布置好任务目标、要求;对各小组的展示情况及时评价;然后再讨论,找到本堂课最佳的方法。让学生在设疑,寻求答案,互相商讨、实践,寻求最佳方案,小组展示这一系列活动中,即动手动脑,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在小组合作中,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团队是拥有不同技巧的人员的组合,他们致力于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相互负责的处事方法,通过协作的决策,组成战术小组达到共同目的,我们每个人的相互关系,都要对他人起到重要作用。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团体之所需,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全体成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做好沟通,按照计划进行。要让学生明白取舍对团队力量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意识;积极主动配合﹑协调他人开展活动。如:在小组接力比赛中,各组各棒人员顺序的安排,可以让各组自行决定。在小组讨论之前,老师简单引导一下学生各棒安排的大概要求,然后让他们讨论,分析,作出决定。
  最后,融洽的师生感情,以及生生感情,对课堂教学也有很好的作用。有人说过,教师的爱是最伟大的爱,只要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充满期待,学生就会向着你的方向去发展、生长。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个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爱。只有学生感受到老师爱,才能在爱的阳光下自由发挥,健康成长。如果学生对老师差生抵触情绪,那么将会对你的课堂教学大打折扣。在师生感情上培养上,我想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俗话说得好:要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的业务能力欠佳,知识面狭窄,如何能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呢,同时也影响到教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也要不断进取学习,教到老学到老,这样才教得轻松,教得愉快。
  良好生生感情,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润滑剂。和谐课堂气氛,让每个同学都能畅所欲言,并且学会尊重,学生会倾听,感受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不只是身体上的愉悦,也有心灵上的成长。那么教师在平时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找到一种自豪感和信任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发现小组的进步,及时表扬,这样谦虚和谐的学习气氛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为教学做好铺垫。
  当然,小组合作,还有很多的妙处,只要我们用得恰当,用得灵活,它会是我们实现成功课堂大的一味好料。在教法的实际运用中,虽然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有一颗炽热的心,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终会找到答案的,也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科学技术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行业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得到稳步的
现代通信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包括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是
摘要:如何在新教学模式下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成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例如,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实际上的运动往往非常复杂,不可能有单纯的直线运动、匀速运动、圆周运动。为了使研究变为可能和简化,
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旋转机械在不断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逐渐发展成集自动化、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杂机械设备.一旦旋转机械的某个部位发生故障,就可
为了规范师生的课堂常规行为,学校决定提出统一的要求。实行课前一支歌和齐喊口号两项要求。  第一,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预备10分钟时间和下午第一节课前预备10分钟唱一首歌曲。预备铃响之后,由班长喊起立,文艺委员领唱歌曲。  第二,每节课,在教师说“上课”时,班长喊“起立”,然后全体学生齐呼“天生我才必有用,天道酬勤是良训,我行,我一定行,老师好!”,师生问好后,班长喊“坐下”,开始上课。下课时,师生相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数学分层测试卡》正好能够充分体现这一目标,因为《数学分层测试卡》采用了100分评价方法,既达到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性评价,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心里需求,其独特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笔者最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分层测
摘要: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关注人的未来发展的教育,应该为受教育者能够度过幸福的一生奠定必备的语言文化基础.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但若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重新审视时,就会发现其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性学习"就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提供了良好契机。
任务引领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一直单纯地运用传递—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现在看来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因为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已经不适应发展的形势、发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一些领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进行发展的电子商务.本文通过对当前电子商
在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的力中,最为复杂的就是摩擦力。对于刚接触高中物理的高一新生来说,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更感到困难。在教材中,也仅仅只有抽象的一句话: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至于如何理解和应用,学生也摸不着头脑。本文从教材中摩擦力方向的说明出发,深入理解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的本质,再通过典型实例解析,试图突破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这一教学难点。  要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