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总结了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分类,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分布、园林应用原则以及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形式进行探讨,仅给予参考。
关键词:芳香植物;园林应用;浙江省
1引言
丰富多彩的芳香植物,不仅能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还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造景素材,使园林景观变得丰富多彩和风韵无穷。如何根据浙江地区特点,筛选适合的芳香植物种类,提出在园林应用中的生态效益以及如何创造出符合人们生活、工作、心理以及生理要求的环境,是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需要解答的问题。
2.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2.1园林应用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已发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芳香植物种类有70多科800多种。其中,山苍子是中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浙江省是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最早的省份之一,芳香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利用方式单一,加工较为原始,合理利用程度不高,综合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2.2发展方向
国外已经开发利用的观赏性芳香植物有魅力永驻的玫瑰、风格不一的薰衣草、香艳兼具的天竺葵、风度翩翩的松果菊、开阔视野的香柠檬薄荷等,带来了无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芳香植物景观的分类及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2.3.1芳香植物景观的分类
1、根据生物学习性的分类:草本芳香景观植物和木本芳香景观植物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将其分为灌木类芳香景观植物、乔木类芳香景观植物、藤本类芳香景观植物和草本类芳香景观植物四大类。
2、根据芳香的部位的分类:叶香型、根香型、花香型和果香型。
3、根据生态习性的分类:阳生芳香景观植物、阴生芳香景观植物和中生芳香景观植物。
4、根据园林景观特色和功能分类:行道芳香景观植物、花坛花境芳香景观植物、地被芳香景观植物、庭院芳香景观植物、水体芳香景观植物、绿篱芳香景观植物。
2.3.2芳香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如桂花、腊梅、丁香、兰花、月季等香味的园林植物种类非常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各种芳香植物进行配置,营造成“芳香园”景观,也可单独种植成专类园,如丁香园、月季园。
3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
3.1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分布
根据浙江省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植物分布规律,将浙江省芳香植物资源划分为5个区,并分别进行探讨。
3.1.1杭州湾两岸及太湖平原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包括杭嘉湖平原及杭州湾两岸平原,大多为平原地带,西南部有丘陵分布,是浙江省山地较少、海拔较低的地区。该区共有芳香植物428中,其中草本占多数,开发价值较大的种类有留兰香、匙叶鼠曲草、益母草、香附子等;木本芳香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丘陵,较重要的种类有薄叶润楠、广东蔷薇、乌药等。
3.1.2浙西山区丘陵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包括会稽山以西、浙赣铁路以北,从天目山到金衢盆地的山地丘陵。该区是浙江省山区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海拔大于1000m的山区较多,芳香植物最为丰富,共有555种,且绝大多数都为野生种类,以菊科、樟科、蔷薇科、木兰科分布的种类最多。常见的木本植物有:山鸡椒、擦木、悬钩子蔷薇等;较重要的草本植物有:香青、烟管头草、宽叶鼠曲草等。
3.1.3浙东低山丘陵岛屿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东部,多为沿海丘陵地带,因数目矮小,植被人为破坏严重,因而资源较少,仅393种。在本区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豹皮樟、普陀樟、青花椒等。
3.1.4浙南中山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峡谷和山间盆地众多,气候条件优越,水热资源较为丰富,植物种类较多,芳香植物共有536种。从植物生态型来看,以木本植物为主,樟科、木兰科、松科、芸香科种类较多,重要种类有吴茱萸、木姜子、木香,野含笑等;草本植物较少,重要种类有蕙兰、牛至。
3.1.5浙东南丘陵低山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隅沿海,虽面积最少,但水热条件最为优越,共有芳香植物473种。较重要的种类有:华南樟、两面针、香叶树等[14]。
3.2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应用原则
3.2.1多样性原则
浙江省芳香植物应强调种类多样、应用形式多变,应用范围也较广。浙江省共有芳香植物89科、306属、758种[14]。木本、灌木、草本等在园林中的应用应该注重“物种多样性”原则,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植物配置形式。
3.2.2观赏性原则
浙江省芳香植物还要强调物种的观赏性。尤其注重香味,结合花色、叶色、季相变化等进行观赏。许多芳香植物不仅香气四溢,花叶含有丰富的色素,也具有摇曳的风姿,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所以一直都成为人们花园中的恩宠。跟其他植物以及小品结合在一起,形成别样的观赏效果。
3.3.3生态性原则
浙江省芳香植物在兼顾观赏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园林绿化和防风固沙的作用。芳香植物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人工植物群落,对于净化城市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等都有显著功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要贡献。
3.3.4功能性原则
芳香植物不但有迷人的芳香,能给人带来神清气爽的愉悦感觉,而且它所散发的芳香分子,具有安神镇静,并有防腐、杀菌、驱虫的特殊功效。室内常采用食用保健的种类,如驱蚊草、薰衣草等,这些芳香植物还具有明目作用,适合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者长时间呆在室内工作人群。
3.3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应用形式
在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应用形式多样,这里分为两类介绍,即室内应用形式和室外应用形式。
3.3.1室内应用形式
在室内,芳香植物常用盆栽的形式出现。而浙江省在这方面的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香草植物中。单把香草植物用于盆栽中很难体现出它的观赏价值,若和一些花色鲜艳、花型美观的观赏性花卉组合在一起栽培,将在色、香、形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效果。
3.3.2室外应用形式
在室外,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芳香植物进行配置,营造成“芳香园”景观,所谓“芳香园”植物景观,就是主要由芳香植物组成,以嗅觉享受为主的植物景观。
在室外,不同的芳香植物配置有不同的含义:玫瑰和金银花的香味代表了乡村的清晨;而具有强烈香气的百合花和烟草植物可以把阳光明媚的庭院装点成温暖的天堂。
3.4.3曲院风荷公园
3.4.3.1概况
曲院风荷在西湖西北角,苏堤北端。南宋时,在今九里松东、红春桥一带有一家酿制官酒的作坊,名为“麯院”。当时附近种植荷花,花开时节,茭荷深处,香远益清,故有“麯院荷风”之称,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后康熙至此,讲“麯院”改为“曲院”。又正“荷风”为“风荷”,并亲笔题写“曲院风荷”四字。现在的曲院风荷占地约为27hm2,这里湖港交叉、池塘相连、亭廊别致、密林葱郁,有六大景区组成,即岳湖景区、竹素院景区、风荷景区、曲院景区、滨湖密林区和郭庄。
3.4.3.2芳香植物的应用
曲院风荷是以夏景观荷为主的名胜公园,为我国著名赏荷景点之一。曲院风荷最为精采处在风荷景区,数十个品种的荷花种植在宁静的荷花池中,有红莲、白莲、洒金莲、并蒂莲等名种荷花,千姿百态。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清波照红湛碧。
结语:“地球呼唤绿色”“人类呼唤健康”,随着社会一日千里的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城市中拥挤的空间、紧张的节奏、污染的环境连接人们心理的浮躁不安……这些一切无不向人们展示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芳香植物经过一系列的生态效益,如吸附尘埃、降低毒物、抗污染、净化,综合调节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兴剑. 浅谈南京地区香花木本植物[J]. 百花园, 1999, (2):24.
[2]赵乐国. 浅谈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运用[D]. 海南: 华南热带林业大学, 2006.
[3]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关键词:芳香植物;园林应用;浙江省
1引言
丰富多彩的芳香植物,不仅能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还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造景素材,使园林景观变得丰富多彩和风韵无穷。如何根据浙江地区特点,筛选适合的芳香植物种类,提出在园林应用中的生态效益以及如何创造出符合人们生活、工作、心理以及生理要求的环境,是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需要解答的问题。
2.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2.1园林应用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已发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芳香植物种类有70多科800多种。其中,山苍子是中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浙江省是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最早的省份之一,芳香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利用方式单一,加工较为原始,合理利用程度不高,综合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2.2发展方向
国外已经开发利用的观赏性芳香植物有魅力永驻的玫瑰、风格不一的薰衣草、香艳兼具的天竺葵、风度翩翩的松果菊、开阔视野的香柠檬薄荷等,带来了无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芳香植物景观的分类及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2.3.1芳香植物景观的分类
1、根据生物学习性的分类:草本芳香景观植物和木本芳香景观植物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将其分为灌木类芳香景观植物、乔木类芳香景观植物、藤本类芳香景观植物和草本类芳香景观植物四大类。
2、根据芳香的部位的分类:叶香型、根香型、花香型和果香型。
3、根据生态习性的分类:阳生芳香景观植物、阴生芳香景观植物和中生芳香景观植物。
4、根据园林景观特色和功能分类:行道芳香景观植物、花坛花境芳香景观植物、地被芳香景观植物、庭院芳香景观植物、水体芳香景观植物、绿篱芳香景观植物。
2.3.2芳香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如桂花、腊梅、丁香、兰花、月季等香味的园林植物种类非常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各种芳香植物进行配置,营造成“芳香园”景观,也可单独种植成专类园,如丁香园、月季园。
3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
3.1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分布
根据浙江省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植物分布规律,将浙江省芳香植物资源划分为5个区,并分别进行探讨。
3.1.1杭州湾两岸及太湖平原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包括杭嘉湖平原及杭州湾两岸平原,大多为平原地带,西南部有丘陵分布,是浙江省山地较少、海拔较低的地区。该区共有芳香植物428中,其中草本占多数,开发价值较大的种类有留兰香、匙叶鼠曲草、益母草、香附子等;木本芳香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丘陵,较重要的种类有薄叶润楠、广东蔷薇、乌药等。
3.1.2浙西山区丘陵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包括会稽山以西、浙赣铁路以北,从天目山到金衢盆地的山地丘陵。该区是浙江省山区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海拔大于1000m的山区较多,芳香植物最为丰富,共有555种,且绝大多数都为野生种类,以菊科、樟科、蔷薇科、木兰科分布的种类最多。常见的木本植物有:山鸡椒、擦木、悬钩子蔷薇等;较重要的草本植物有:香青、烟管头草、宽叶鼠曲草等。
3.1.3浙东低山丘陵岛屿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东部,多为沿海丘陵地带,因数目矮小,植被人为破坏严重,因而资源较少,仅393种。在本区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豹皮樟、普陀樟、青花椒等。
3.1.4浙南中山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峡谷和山间盆地众多,气候条件优越,水热资源较为丰富,植物种类较多,芳香植物共有536种。从植物生态型来看,以木本植物为主,樟科、木兰科、松科、芸香科种类较多,重要种类有吴茱萸、木姜子、木香,野含笑等;草本植物较少,重要种类有蕙兰、牛至。
3.1.5浙东南丘陵低山区
该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隅沿海,虽面积最少,但水热条件最为优越,共有芳香植物473种。较重要的种类有:华南樟、两面针、香叶树等[14]。
3.2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应用原则
3.2.1多样性原则
浙江省芳香植物应强调种类多样、应用形式多变,应用范围也较广。浙江省共有芳香植物89科、306属、758种[14]。木本、灌木、草本等在园林中的应用应该注重“物种多样性”原则,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植物配置形式。
3.2.2观赏性原则
浙江省芳香植物还要强调物种的观赏性。尤其注重香味,结合花色、叶色、季相变化等进行观赏。许多芳香植物不仅香气四溢,花叶含有丰富的色素,也具有摇曳的风姿,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所以一直都成为人们花园中的恩宠。跟其他植物以及小品结合在一起,形成别样的观赏效果。
3.3.3生态性原则
浙江省芳香植物在兼顾观赏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园林绿化和防风固沙的作用。芳香植物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人工植物群落,对于净化城市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等都有显著功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要贡献。
3.3.4功能性原则
芳香植物不但有迷人的芳香,能给人带来神清气爽的愉悦感觉,而且它所散发的芳香分子,具有安神镇静,并有防腐、杀菌、驱虫的特殊功效。室内常采用食用保健的种类,如驱蚊草、薰衣草等,这些芳香植物还具有明目作用,适合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者长时间呆在室内工作人群。
3.3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应用形式
在浙江省芳香植物的应用形式多样,这里分为两类介绍,即室内应用形式和室外应用形式。
3.3.1室内应用形式
在室内,芳香植物常用盆栽的形式出现。而浙江省在这方面的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香草植物中。单把香草植物用于盆栽中很难体现出它的观赏价值,若和一些花色鲜艳、花型美观的观赏性花卉组合在一起栽培,将在色、香、形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效果。
3.3.2室外应用形式
在室外,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芳香植物进行配置,营造成“芳香园”景观,所谓“芳香园”植物景观,就是主要由芳香植物组成,以嗅觉享受为主的植物景观。
在室外,不同的芳香植物配置有不同的含义:玫瑰和金银花的香味代表了乡村的清晨;而具有强烈香气的百合花和烟草植物可以把阳光明媚的庭院装点成温暖的天堂。
3.4.3曲院风荷公园
3.4.3.1概况
曲院风荷在西湖西北角,苏堤北端。南宋时,在今九里松东、红春桥一带有一家酿制官酒的作坊,名为“麯院”。当时附近种植荷花,花开时节,茭荷深处,香远益清,故有“麯院荷风”之称,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后康熙至此,讲“麯院”改为“曲院”。又正“荷风”为“风荷”,并亲笔题写“曲院风荷”四字。现在的曲院风荷占地约为27hm2,这里湖港交叉、池塘相连、亭廊别致、密林葱郁,有六大景区组成,即岳湖景区、竹素院景区、风荷景区、曲院景区、滨湖密林区和郭庄。
3.4.3.2芳香植物的应用
曲院风荷是以夏景观荷为主的名胜公园,为我国著名赏荷景点之一。曲院风荷最为精采处在风荷景区,数十个品种的荷花种植在宁静的荷花池中,有红莲、白莲、洒金莲、并蒂莲等名种荷花,千姿百态。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清波照红湛碧。
结语:“地球呼唤绿色”“人类呼唤健康”,随着社会一日千里的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城市中拥挤的空间、紧张的节奏、污染的环境连接人们心理的浮躁不安……这些一切无不向人们展示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芳香植物经过一系列的生态效益,如吸附尘埃、降低毒物、抗污染、净化,综合调节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兴剑. 浅谈南京地区香花木本植物[J]. 百花园, 1999, (2):24.
[2]赵乐国. 浅谈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运用[D]. 海南: 华南热带林业大学, 2006.
[3]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