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本病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临床往往三者同时存在。其病机为燥热为标,阴虚为本。笔者以益气滋阴清热固肾法治疗气阴两虚、肾关不固型糖尿病88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rn 一般资料rn 本组88例,男48例,女40例;年龄35~70岁;病程3~20年。分为治疗组88例,对照组53例。rn 按WHO1980年规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人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见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空腹血糖≥7.8mmol/L或24h内一次血糖≥11.1mmol/L,并符合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肾关不固型。表现为尿频量多,重者混浊如膏脂,或尿甜,身困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或红嫩,苔薄白,脉沉细。rn 治疗方法rn 治疗组用中药:黄芪30~50g、知母15g、花粉12g、丹皮12g、生地12g、五味子12g、鸡内金10g、生龙牡各15g、枸杞子15g、狗脊12g、何首乌15g。脾虚者加党参、山药;视力模糊者加女贞子、菊花;病久耗津者加丹参、鸡血藤。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嘱患者注意控制饮食,锻炼身体。rn 对照组口服西药糖适平,每次30mg,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rn 治疗结果rn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疗效标准,理想控制: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2mmol/L,24h尿糖总量<5g,临床症状消失。较好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24h尿糖总量<10g,症状好转。一般控制: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24h尿糖总量<15g,症状无明显改善。rn 结果治疗组88例中,理想控制50例(56.8%),较好控制27例(30.7%),一般控制7例(8.0%),无效4例(4.5%),总有效控制率为95.5%。对照组53例中,理想控制18例(34.0%),较好控制13例(24.5%),一般控制14例(26.4%),无效8例(15.1%),总有效控制率为84.9%。rn 两组相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血脂、甘油三脂、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