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它需要班主任不仅有最基本的“爱心”,更要有厚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人文修养。有了人文修养,就明确了培养目标,就知道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有了教育理论,就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培养人。在笔者从教、带班的十几年中,发现一些传统的格言和警句在班级管理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意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教育学的理论分析,格言警句包含着对人的行为的规劝。“格言”都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一般较为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压韵,学生容易记。
有些格言、警句,孩子们也曾从父母或周围人的口中听过,很熟悉,当遇到具体的问题再用一些格言俗语去佐证时,孩子们从内心深处也容易接受。还有些格言俗语虽然很简单,但说理直接、明确,常常是小道理大哲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下从四个方面说明格言和俗语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用“格言、警句”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
独立的生活能力是孩子能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是我们素质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教育任务。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对于第一次离开家庭、由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的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教会孩子计划使用自己的生活费开始。
面对父母每月一给的“生活费”,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计划,钱一到手便见啥买啥、想买啥就买啥,不到十天就把父母给的一个月生活费挥霍殆尽。接下来就是向同学借,同学借不到了,就向任课老师借,一个月接一个月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甚至到了借钱不还、不讲诚信的地步。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召开了“如何理财”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上,以“吃不穷,喝不穷,计划不到要受穷”这一格言,让这些初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的孩子认识到计划用钱的重要性,告诉孩子:有计划的买,没有计划的不买;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一定要克制。订好计划之后,接下来便是严格地执行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常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他们知道做得不对、不应该,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在外界的诱惑或内部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是否能引向行动,或者有了道德信念和道德感,能否坚持按这种方向行动,还取决于他能否抵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他非道德的动机、需要,并表现出很强的毅力,这涉及到道德意志力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很多欲望,但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超过他的能力,那就要想办法抑制欲望,否则就会为犯罪埋下隐患。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通过“计划用钱”这一过程,培养孩子自制、自我约束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在执行计划的同时,必须抓道德意志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锻炼。这样的教育要不间断地持续一年左右,教师要求每个孩子把每天所花的钱记在本子上,一星期总结一次,找出哪些钱花得合理、哪些钱花得不合理。最后,通过班会评出“班里的理财高手”,并以“谁最具有商业潜能”这样的形式鼓励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计划用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这些好的习惯,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二、用“格言、警句”塑造孩子的性格
托尔斯泰说:“好的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教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性格的培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显得尤为重要。恩格斯指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表明了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人对现实的态度;“怎样做”表明了一个人如何去追求它所要得到的东西,反映了人的行为方式。一般来说,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态度,而态度和行为方式又是人在活动中、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现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由父母代劳,不少孩子有些好逸恶劳,常常是说得多、做得少。所以,要塑造好的性格,必须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带班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班级卫生的打扫。值日的同学为了省事,都是草草地扫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务,我让他们再提几桶水好好拖一下,把班里的卫生搞得更好、更彻底一些,他们就寻找着各种理由、述说着各种困难,百般地推脱。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召开了“性格即命运”的主题班会。班会开始,我就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十个字——“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然后,又写下一排小字——“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站到旁边看着,我一连提了六捅水,把地拖了六遍,直到把地拖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我告诉孩子们,一个人今后的命运如何,取决于他自身的性格,而性格的形成又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就是一种考虑问题和做事的风格。自此以后,班里的卫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在每次的学校卫生检查中都被评为了优。让孩子们在小事中去体会什么是认真、什么是执着、什么是有恒、什么是负责,小到卫生的打扫、作息制度的遵守,大到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的制定与完成,这些都是塑造性格的关键。
三、用“格言、警句”教会孩子做人
成功主义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决定的,而85%要依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因此,应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敏感性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情和意见,培养自己的理解力和对他人的洞察和感受力,注意自己的感情和动机作用,正确地感受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了解他人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明了他人表达的意思,增进与他人互动的效果。让学生学会做人,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现象:当天做值日的同学,为了方便打扫,都要把椅子放到桌子上。扫完之后就任其放在那里,谁来了谁就把自己的椅子放下来;如果那个同学没有来,椅子就那么一直放在桌子上,直到上课也没人问、没人管。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做人方面的自私。于是,我让桌子上有椅子的周边四个同学做了一次“搬椅子运动”,每个同学轮流把椅子搬上搬下五十次。当天下午,即召开“如何做人”的主题班会,并在黑板上写下“欲人施与己者必先施与人”、“把你渴望的东西先献给对方”、“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每人都把这几句话记下来,并尝试同桌之间都真诚地相互赞扬一下对方的优点,看看感受如何。这次活动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自私、利己、过于斤斤计较的现象少多了。
四、用格言教孩子学习
学习能力是人们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实际上比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在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之后,班级管理的重点就转为了“学风的建设”。我认为,学风建设的关键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树立计划意识和目标意识。目标属于动机体系的范畴,它具有启动行为、导向行为、调节行为、激励行为、聚合行为、鼓舞士气的作用。一个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人,既没有发展的动力,也没有发展的方向。有计划有目标就有事可做,有计划有目标就有压力。通过与同学们的积极协商,我们制订出了本班的学习计划——每天练一篇钢笔字,一周背一篇短文,一个月记一百个单词。起初实施起来很难,个别差异很大:程度好的同学,一个月记100个单词没有问题,而有的同学只能写出十几个单词,一篇短文也背不出。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边鼓励那些程度好的同学继续努力,一边鼓励那些程度差的学生不要气馁,同时立即召开“贵在坚持”的主题班会,并在黑板上写下这几句格言——“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海无涯苦作舟”,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才能最终到达彼岸,很多事情不怕慢就怕站,坚持就会胜利。
简短的格言和警句发挥了最佳的作用,通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逐渐形成,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收获,并逐渐建立起了做人做事的自信。这个班也被评为自治区的先进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格言警句,不但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而且能提高同学们的人文修养。这应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最佳效果。
从教育学的理论分析,格言警句包含着对人的行为的规劝。“格言”都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一般较为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压韵,学生容易记。
有些格言、警句,孩子们也曾从父母或周围人的口中听过,很熟悉,当遇到具体的问题再用一些格言俗语去佐证时,孩子们从内心深处也容易接受。还有些格言俗语虽然很简单,但说理直接、明确,常常是小道理大哲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下从四个方面说明格言和俗语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用“格言、警句”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
独立的生活能力是孩子能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是我们素质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教育任务。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对于第一次离开家庭、由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的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教会孩子计划使用自己的生活费开始。
面对父母每月一给的“生活费”,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计划,钱一到手便见啥买啥、想买啥就买啥,不到十天就把父母给的一个月生活费挥霍殆尽。接下来就是向同学借,同学借不到了,就向任课老师借,一个月接一个月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甚至到了借钱不还、不讲诚信的地步。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召开了“如何理财”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上,以“吃不穷,喝不穷,计划不到要受穷”这一格言,让这些初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的孩子认识到计划用钱的重要性,告诉孩子:有计划的买,没有计划的不买;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一定要克制。订好计划之后,接下来便是严格地执行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常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他们知道做得不对、不应该,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在外界的诱惑或内部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是否能引向行动,或者有了道德信念和道德感,能否坚持按这种方向行动,还取决于他能否抵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他非道德的动机、需要,并表现出很强的毅力,这涉及到道德意志力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很多欲望,但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超过他的能力,那就要想办法抑制欲望,否则就会为犯罪埋下隐患。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通过“计划用钱”这一过程,培养孩子自制、自我约束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在执行计划的同时,必须抓道德意志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锻炼。这样的教育要不间断地持续一年左右,教师要求每个孩子把每天所花的钱记在本子上,一星期总结一次,找出哪些钱花得合理、哪些钱花得不合理。最后,通过班会评出“班里的理财高手”,并以“谁最具有商业潜能”这样的形式鼓励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计划用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这些好的习惯,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二、用“格言、警句”塑造孩子的性格
托尔斯泰说:“好的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教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性格的培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显得尤为重要。恩格斯指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表明了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人对现实的态度;“怎样做”表明了一个人如何去追求它所要得到的东西,反映了人的行为方式。一般来说,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态度,而态度和行为方式又是人在活动中、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现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由父母代劳,不少孩子有些好逸恶劳,常常是说得多、做得少。所以,要塑造好的性格,必须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带班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班级卫生的打扫。值日的同学为了省事,都是草草地扫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务,我让他们再提几桶水好好拖一下,把班里的卫生搞得更好、更彻底一些,他们就寻找着各种理由、述说着各种困难,百般地推脱。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召开了“性格即命运”的主题班会。班会开始,我就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十个字——“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然后,又写下一排小字——“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站到旁边看着,我一连提了六捅水,把地拖了六遍,直到把地拖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我告诉孩子们,一个人今后的命运如何,取决于他自身的性格,而性格的形成又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就是一种考虑问题和做事的风格。自此以后,班里的卫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在每次的学校卫生检查中都被评为了优。让孩子们在小事中去体会什么是认真、什么是执着、什么是有恒、什么是负责,小到卫生的打扫、作息制度的遵守,大到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的制定与完成,这些都是塑造性格的关键。
三、用“格言、警句”教会孩子做人
成功主义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决定的,而85%要依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因此,应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敏感性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情和意见,培养自己的理解力和对他人的洞察和感受力,注意自己的感情和动机作用,正确地感受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了解他人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明了他人表达的意思,增进与他人互动的效果。让学生学会做人,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现象:当天做值日的同学,为了方便打扫,都要把椅子放到桌子上。扫完之后就任其放在那里,谁来了谁就把自己的椅子放下来;如果那个同学没有来,椅子就那么一直放在桌子上,直到上课也没人问、没人管。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做人方面的自私。于是,我让桌子上有椅子的周边四个同学做了一次“搬椅子运动”,每个同学轮流把椅子搬上搬下五十次。当天下午,即召开“如何做人”的主题班会,并在黑板上写下“欲人施与己者必先施与人”、“把你渴望的东西先献给对方”、“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每人都把这几句话记下来,并尝试同桌之间都真诚地相互赞扬一下对方的优点,看看感受如何。这次活动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自私、利己、过于斤斤计较的现象少多了。
四、用格言教孩子学习
学习能力是人们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实际上比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在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之后,班级管理的重点就转为了“学风的建设”。我认为,学风建设的关键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树立计划意识和目标意识。目标属于动机体系的范畴,它具有启动行为、导向行为、调节行为、激励行为、聚合行为、鼓舞士气的作用。一个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人,既没有发展的动力,也没有发展的方向。有计划有目标就有事可做,有计划有目标就有压力。通过与同学们的积极协商,我们制订出了本班的学习计划——每天练一篇钢笔字,一周背一篇短文,一个月记一百个单词。起初实施起来很难,个别差异很大:程度好的同学,一个月记100个单词没有问题,而有的同学只能写出十几个单词,一篇短文也背不出。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边鼓励那些程度好的同学继续努力,一边鼓励那些程度差的学生不要气馁,同时立即召开“贵在坚持”的主题班会,并在黑板上写下这几句格言——“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海无涯苦作舟”,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才能最终到达彼岸,很多事情不怕慢就怕站,坚持就会胜利。
简短的格言和警句发挥了最佳的作用,通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逐渐形成,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收获,并逐渐建立起了做人做事的自信。这个班也被评为自治区的先进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格言警句,不但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而且能提高同学们的人文修养。这应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