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72例,1∶1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6%,(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效果非常理想,可以在临床进行大范围推广,用以有效的治疗更多的肺心病心衰患者。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51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26-01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空气污染逐渐加重,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慢性肺心病一般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而来。肺心病的治疗一般均采取抗生素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祛痰剂、吸氧、改善通气及小量强心利尿剂等综合治疗 [1]。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是抗感染、抗炎、止咳平喘等,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疗效。我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入院的肺心病患者72例,以上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排除外风心病、冠心病以及先心病等患者。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44~74岁,平均为(56.3±4.1)岁;病程1~21年,平均为(7.2±3.8)年;入院时平均心室率(109.8±6.6)次/min。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其中,28例Ⅰ级,32例Ⅱ级,12例Ⅲ级。1∶1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予血、尿、肝功能、肾功能、血气、心电图检查、血压、心率检测及观察副作用。
1.2.1 对照组。选用合理有效的西药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予吸氧、平喘、化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治疗,1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1.2.2 研究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药用川芎、丹参各15g,桂枝、茯苓、芍药、白术、猪苓、半夏各10g,枳壳、附子(先下)、甘草各6g,大枣6枚。随症加减:对于寒饮停肺者,加用射干、麻黄以及吴茱萸;对于痰郁阻肺者,加用厚朴、莱菔子以及桃仁;对于痰热蕴肺者,加用金银花、石膏、胆南星以及黄芩;对于阳虚水泛者,加用五加皮和沉香;对于肺肾气虚者,加用沙参、五味子、黄芪以及胡桃肉,对于痰蒙神窍者,加用礞石、天竺黄、橘红以及石菖蒲。上述药物1剂/d水煎,分为3次口服,1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2]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提高Ⅱ级及以上,颈静脉怒张消失,咳喘、呼吸困难及紫绀消失,浮肿消失,尿量较前增加500-1000mL/24h以上并停用利尿剂,PaO2和PaCO2等指标明显改善,肺型P波电压明显降低,为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提高Ⅰ级,上述各项症状及体征部分好转或有所减轻,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6%,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n(%)]
2.2 血气指标比较。研究组:PaO2平均升高(16.15±2.22)mmHg,与对照组(8.52±1.17)mmHg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aCO2平均降低(28.35±3.05)mmHg,与对照组(21.65±2.82)mmHg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心病又称慢性缺血缺氧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类心脏病,我国绝大多数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在临床工作中遇见很多老年患者因肺心病反复发作来本科室住院。
对于肺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要遵循下述几个方面:①强心;②吸氧;③降低心脏前后负荷;④利尿抗感染;⑤保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制衡。目前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主要针对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提升心肌收缩力,这在治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这一核心机制,作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原则上再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方中,桂枝及附子具有散寒止痛以及温肾通阳等功效;猪苓、白术、大枣以及甘草具有造势利水以及健脾益气之功效;半夏可降气、化痰、平喘;丹参及川穹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并可显著改善微循环;茯苓可健脾利肺;枳壳可行气;白芍能够敛阴和阳。诸药合用,可标本兼治,与西药相辅相成,改善患者的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2]
总之,通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故认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能改善其心功能评级以及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2):23
[2] 王启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J].光明中医,2010,25(7):126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72例,1∶1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6%,(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效果非常理想,可以在临床进行大范围推广,用以有效的治疗更多的肺心病心衰患者。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51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26-01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空气污染逐渐加重,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慢性肺心病一般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而来。肺心病的治疗一般均采取抗生素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祛痰剂、吸氧、改善通气及小量强心利尿剂等综合治疗 [1]。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是抗感染、抗炎、止咳平喘等,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疗效。我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入院的肺心病患者72例,以上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排除外风心病、冠心病以及先心病等患者。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44~74岁,平均为(56.3±4.1)岁;病程1~21年,平均为(7.2±3.8)年;入院时平均心室率(109.8±6.6)次/min。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其中,28例Ⅰ级,32例Ⅱ级,12例Ⅲ级。1∶1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予血、尿、肝功能、肾功能、血气、心电图检查、血压、心率检测及观察副作用。
1.2.1 对照组。选用合理有效的西药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予吸氧、平喘、化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治疗,1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1.2.2 研究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药用川芎、丹参各15g,桂枝、茯苓、芍药、白术、猪苓、半夏各10g,枳壳、附子(先下)、甘草各6g,大枣6枚。随症加减:对于寒饮停肺者,加用射干、麻黄以及吴茱萸;对于痰郁阻肺者,加用厚朴、莱菔子以及桃仁;对于痰热蕴肺者,加用金银花、石膏、胆南星以及黄芩;对于阳虚水泛者,加用五加皮和沉香;对于肺肾气虚者,加用沙参、五味子、黄芪以及胡桃肉,对于痰蒙神窍者,加用礞石、天竺黄、橘红以及石菖蒲。上述药物1剂/d水煎,分为3次口服,1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2]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提高Ⅱ级及以上,颈静脉怒张消失,咳喘、呼吸困难及紫绀消失,浮肿消失,尿量较前增加500-1000mL/24h以上并停用利尿剂,PaO2和PaCO2等指标明显改善,肺型P波电压明显降低,为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提高Ⅰ级,上述各项症状及体征部分好转或有所减轻,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6%,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n(%)]
2.2 血气指标比较。研究组:PaO2平均升高(16.15±2.22)mmHg,与对照组(8.52±1.17)mmHg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aCO2平均降低(28.35±3.05)mmHg,与对照组(21.65±2.82)mmHg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心病又称慢性缺血缺氧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类心脏病,我国绝大多数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在临床工作中遇见很多老年患者因肺心病反复发作来本科室住院。
对于肺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要遵循下述几个方面:①强心;②吸氧;③降低心脏前后负荷;④利尿抗感染;⑤保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制衡。目前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主要针对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提升心肌收缩力,这在治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这一核心机制,作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原则上再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方中,桂枝及附子具有散寒止痛以及温肾通阳等功效;猪苓、白术、大枣以及甘草具有造势利水以及健脾益气之功效;半夏可降气、化痰、平喘;丹参及川穹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并可显著改善微循环;茯苓可健脾利肺;枳壳可行气;白芍能够敛阴和阳。诸药合用,可标本兼治,与西药相辅相成,改善患者的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2]
总之,通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故认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能改善其心功能评级以及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2):23
[2] 王启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J].光明中医,2010,25(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