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之后,开始认识到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有重要的位置,随后出版的多套小学国语教科书便开始出现较多的儿童文学作品。
历史的发展常有相似之处,但并非简单的重复。到了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更强的文学性特点面世。而2019年全面施行的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又有了更为精致的文学性特点。
据此,我们不能以为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性问题已经不成问题,其实,它同样经历了或“过”或“不及”的波折。就“过”的方面说,在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就提到过“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问题。当时,叶圣陶先生曾对这个问题做过多次说明,所谓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是“针对教学上的积弊而言”的,或“置课本于旁,另外发挥一通”,或“脱离课文……化为文学理论概念而讲之”。显然,语文课程有它自己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文学学科则有独立的学术体系和学科结构。虽然两者有紧密的联系,但不能互为混淆替代。在语文学科中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要求,叶圣陶先生则认为在于“要教学生精读”,“练成读书本领”,“由语文文学而深明其内容,且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参见朱绍禹主编《语文教育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
在“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同时,当下我们更要讨论的其实应该是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因素问题。语文教材的历史发展轨迹是越来越重视教材选文的质量,才有了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入选。从统编本教材看,一至六年级12册课本中共有297篇课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具有经典性、时代性和多样性。因此,如何正确充分发挥统编本教材文学性的教育功能,是用好统编本教材,落实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语文素养整体提升之关键所在,十分值得重视。
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文学因素,与进行文学教学不是一回事。语文教材的文学性是客观存在。这不仅是教材的选文是文学作品,还关系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既然“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自然是学习语言运用必不可少的范本。至于“文学教学”那完全是另一種内容独立的系统,因此,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只是“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已。
用好统编本教材,当然离不开对其文学性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具体运作其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呢?
一、形象鲜明的生动意趣
兴趣不只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辅助物,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在创办《儿童世界》时就声称:“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确实,对孩子来说,所有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因为小学生尤其渴望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和快乐,渴望能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以求开阔眼界,满足好奇,丰富知识。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小学生对文学有一种天然的需要,而发自本心的喜欢,也最容易引起阅读兴趣。语文课程的文学性正是在这个方面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小就喜欢语文。所以,充分发挥教材文学因素的功能,首先就是要重视兴趣的全程培养,并且将持续的文学阅读习惯与兴趣的培养看作是重要的文学能力。特别是小学的第一、二学段是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我们更要从教材中浅近的文学作品入手,如儿童歌谣、童话、民间故事等,注意从低水平兴趣向高水平兴趣的逐步发展。统编本教材一、二年级编入大量的歌谣体,三年级则以读写童话作为重点,都说明了对培养儿童文学阅读兴趣的重视。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凸显课文形象鲜明的生动意趣,不只是一种方法抉择,更具有从根本上夯实文学阅读基础的教育价值。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从“多读书”入手的战略抉择。
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但想象的意趣产生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引领。教学《蜗牛》一课,一位教师引发大家思考:春天到了,妈妈叫小蜗牛到树林里去玩,可为什么小蜗牛爬到时已经是长满草莓的夏天了?妈妈叫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小蜗牛爬到时为什么已经是长蘑菇的秋天了?妈妈叫小蜗牛去采蘑菇,可为什么小蜗牛爬到已经是地下盖着雪的冬天了?
学生兴趣很高,想象十分生动。有的说:“小蜗牛是个贪玩的孩子,他一路上没好好爬,只是玩耍,到想起了要去摘草莓,才赶往小树林,那可晚了,已经秋天了。”有的说:“小蜗牛路上遇到了麻烦,碰上了一只凶狠的狐狸,要把小蜗牛吃了,小蜗牛赶忙钻到一个石缝里,可狐狸老是守着,小蜗牛没办法,采不了蘑菇。”……正在争论不休时,教师说:“我们想到的原因虽然编得很生动,但冤枉小蜗牛了。请大家读读课文:‘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告诉我们什么?”于是学生才认识到小蜗牛爬得很努力,很专心,“爬呀,爬呀”说明他一刻不停地在爬,实在是因为爬得太慢了,而这正是所有小蜗牛的特点。
二、潜移默化中的精神熏陶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立德树人,由于语文是母语课程、文化载体,在构建人的道德品质、化育精神世界方面,具有异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优势。语文在这方面的价值发挥,主要应得益于教材选文是经典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最能吸引学生的阅读与欣赏,使他们由欣赏而动情,由动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净化,道德行为得到规范,精神世界得到构筑。这一切的实现是熏陶感染式的,不依托于说教灌输,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也正是语文教育必须激发文学因素的重要价值所在。关乎的正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之本,我们又怎能等闲视之?
课标特别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本教材最佳地体现了课标的这一要求,选编了大量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课文,牢牢抓住了“读好书、多读书”这个“牛鼻子”。这当然就要求我们在使用统编本教材时必须十分重视并且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学性之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上下功夫。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发现,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能敏锐地感知到文学作品形象的力量。教师在导读识字第8课《人之初》时,其中第一句为“人之初,性本善”,在学生粗知“善”的大概意思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们已经学过的这些课文中,你觉得哪些人和事是‘善’的?”在一旁听课的我,正愁学生答不上时,不料发言却十分踊跃: ——《吃水不忘挖井人》里的红军是“善”的,他们为乡亲们挖井,让大家都可以喝到洁净的水了。
——我要说,不光红军是“善”的,还有乡亲们也是“善”的,乡亲们也参加了挖井,而且解放以后还在井边立了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端午粽》里的外婆也是“善”的,每年的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我外婆也是这样的。
——兰兰也是“善”的,她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会画画,会帮大人做家务事,还想着变成大手时要为大家做更多的事。
——《妞妞赶牛》里的妞妞也是“善”的呀,牛要吃河边的柳,妞妞硬把牛拉开了。
……
课文中的那些文学形象,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文学表达的语言示范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形式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当然也就形成了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表达的宝贵材料。正是在语言学习这个根本点上,语文教学就必须十分重视其文学因素的发挥。
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所有的文学作品必须借助于精美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包括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都必须在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人民群众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逐渐形成、丰富、发展起来的。这就形成了文学语言所具有的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感情色彩,充分个性化和高度精练、含蓄等特點。显然,这无疑是语文教学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言范本。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10课,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爬山虎”会“爬”当然要有脚,可它的脚是什么样的呢?怎么长出来的?自然是这篇课文的重中之重。一位教师导读这一课时,先采集了一些爬山虎的枝条,在学到这一段时,就直接把一截枝条发给学生观察,明白是咋回事。大家看明白了,课本也就学完了。应当说,能对照实物观察体验,读懂课文,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但这毕竟不是科学课而是语文课,作为语文课首要的是应当让学生在识字断文中去读懂文字是怎样表达的,必要的观察,也应当是为理解如何表达服务的,而不能用观察简单化地代替欣赏文字和表达技巧。在课文中,作者把“脚”表达得既简明畅达又层次清晰,这才是学习语言表达的至要。若以图梳理则可成为:
由此,才能体会到作者用语言表述是何等准确、细致、清晰、生动。
四、源于生活的美与价值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问题,以中央“决策”的形式重申了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因为其能给人以特别强烈的审美感受。这也正是文学重要的社会作用之一。
所谓审美感受,就是在辨别出客观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同时,对美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感情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满足等特殊心理活动。优质的文学作品,在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将生活比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社会美和自然美,形象地提炼为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的艺术美,以影响、提升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陶冶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艺术趣味,提高欣赏水平,促使人们能敏锐地加强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和领会的能力。
统编本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经典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得到感悟和熏陶,并非只一读了之,而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循循善诱中进行启发引导。
一位教师导读《伯牙鼓琴》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你赞成伯牙绝弦的行为吗?说说赞成或不赞成的理由。”这一问十分有助于触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深度思考。有表示赞成的,说伯牙十分看重能听懂他琴声的知音;也有表示不赞成的,如:
——伯牙失去知音,还会有新的知音,何必摔破琴?这琴肯定是很值钱的好琴。
——伯牙从此不弹琴也不对。这是他一生的喜好和专长,怎么可以放弃?
——伯牙是靠弹琴维持生计的。如果不弹琴了他又怎么维持生活?
……
于是教师反问学生:如果锺子期死了,伯牙与常人一样还照样弹琴,照样过他的小日子,今天我们还能读到这个流传千古成为美谈的感人故事吗?这才使学生体悟到正因为伯牙不追求功利,而是把情谊看得最重,才有了可以流传千古的审美价值令我们感动。
五、百花齐放的文体教学
所谓文体就是文章和文学作品的体裁。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内容不同,在形式上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例,而将众多的体例,按其性质、特征是否相近归成若干大类,就成了“文体”。《文心雕龙·定势》中有言:“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梁·刘勰)意思是说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旨趣,总是随着文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确立不同的文体。所以,我们为了更好地读懂作品的内容,就不能不考虑它采用的是什么文体。于是,在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我们不能不具有一定的文体知识。统编本教材的选文基本上是文学作品,我们也就自然地需要就文学作品的体裁进行适度的教学,而这种教学又自然地成为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第10、11课)是民间故事,有着语言平实、情节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便于口头讲述的特点,这是因为它在人民生活中口头流传的缘故。一位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阅读了神话《牛郎织女》和文艺性科学小品《银河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着重让学生体会不同文体对同一题材的作品所采用的不同表达方式。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是以想象和幻想来试图从社会生活化的角度,解释古时候人们不能理解的某些自然现象。因而对天庭、王母娘娘、仙女、天兵天将等交代得特别生动、具体。而科学小品则采用了科学说明的方法,适度采用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重点在说明相关的科学知识。就这样,教师因文制宜,综合进行了多文体作品的群文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特征和作用,获得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六、多元赏析的思辨效应
文学作品在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时,角度是多元的。因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思辨赏析所做出的探讨与评价也往往是多元的。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虽然主要是感染和欣赏,但是也会作出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对作品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美丑,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正是从这样的视角使我们认识到儿童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可以激发出他们的思辨意识。显然,这对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入选统编本教材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尤其有着可以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潜在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体现文学的这种教育功能,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读故事好玩”这样的浅层表面,而应当“边读边想”。这在课标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就有明确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狐狸分奶酪》这一课时,一个学生说:“怎么可以叫狐狸去分奶酪呢?狐狸很狡猾,小熊不会自己分吗?”教师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就让大家思考:如果小熊兄弟自己分,该怎么分才会公平呢?学生纷纷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
生1:小熊完全可以自己来分,如果分得不太均匀,不要在乎,反正相差不会太多,都是兄弟嘛。
生2:如果发现分得相差有点大,也有办法解决呀!可以再从大块上切一点,给小块那边,不就相差不大了?
生3:如果真想分得很匀,可以让一只小熊来切,切开后再让另一只小熊先挑。
生4:这个办法好,先把办法讲明了,切奶酪的那只小熊一定会切得很用心,尽量做到两块相等。
生5:碰到了问题,一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随便叫别人来解决就可能会上当。
……
由此可见,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仅可以对生活历练做沟通体验,而且能在对文本意蕴的深度解读中同时达到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这也正是语文教学重视发挥文学因素的价值所在。
(作者系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杨 伟
历史的发展常有相似之处,但并非简单的重复。到了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更强的文学性特点面世。而2019年全面施行的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又有了更为精致的文学性特点。
据此,我们不能以为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性问题已经不成问题,其实,它同样经历了或“过”或“不及”的波折。就“过”的方面说,在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就提到过“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问题。当时,叶圣陶先生曾对这个问题做过多次说明,所谓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是“针对教学上的积弊而言”的,或“置课本于旁,另外发挥一通”,或“脱离课文……化为文学理论概念而讲之”。显然,语文课程有它自己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文学学科则有独立的学术体系和学科结构。虽然两者有紧密的联系,但不能互为混淆替代。在语文学科中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要求,叶圣陶先生则认为在于“要教学生精读”,“练成读书本领”,“由语文文学而深明其内容,且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参见朱绍禹主编《语文教育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
在“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同时,当下我们更要讨论的其实应该是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因素问题。语文教材的历史发展轨迹是越来越重视教材选文的质量,才有了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入选。从统编本教材看,一至六年级12册课本中共有297篇课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具有经典性、时代性和多样性。因此,如何正确充分发挥统编本教材文学性的教育功能,是用好统编本教材,落实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语文素养整体提升之关键所在,十分值得重视。
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文学因素,与进行文学教学不是一回事。语文教材的文学性是客观存在。这不仅是教材的选文是文学作品,还关系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既然“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自然是学习语言运用必不可少的范本。至于“文学教学”那完全是另一種内容独立的系统,因此,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只是“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已。
用好统编本教材,当然离不开对其文学性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具体运作其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呢?
一、形象鲜明的生动意趣
兴趣不只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辅助物,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在创办《儿童世界》时就声称:“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确实,对孩子来说,所有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因为小学生尤其渴望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和快乐,渴望能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以求开阔眼界,满足好奇,丰富知识。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小学生对文学有一种天然的需要,而发自本心的喜欢,也最容易引起阅读兴趣。语文课程的文学性正是在这个方面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小就喜欢语文。所以,充分发挥教材文学因素的功能,首先就是要重视兴趣的全程培养,并且将持续的文学阅读习惯与兴趣的培养看作是重要的文学能力。特别是小学的第一、二学段是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我们更要从教材中浅近的文学作品入手,如儿童歌谣、童话、民间故事等,注意从低水平兴趣向高水平兴趣的逐步发展。统编本教材一、二年级编入大量的歌谣体,三年级则以读写童话作为重点,都说明了对培养儿童文学阅读兴趣的重视。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凸显课文形象鲜明的生动意趣,不只是一种方法抉择,更具有从根本上夯实文学阅读基础的教育价值。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从“多读书”入手的战略抉择。
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但想象的意趣产生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引领。教学《蜗牛》一课,一位教师引发大家思考:春天到了,妈妈叫小蜗牛到树林里去玩,可为什么小蜗牛爬到时已经是长满草莓的夏天了?妈妈叫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小蜗牛爬到时为什么已经是长蘑菇的秋天了?妈妈叫小蜗牛去采蘑菇,可为什么小蜗牛爬到已经是地下盖着雪的冬天了?
学生兴趣很高,想象十分生动。有的说:“小蜗牛是个贪玩的孩子,他一路上没好好爬,只是玩耍,到想起了要去摘草莓,才赶往小树林,那可晚了,已经秋天了。”有的说:“小蜗牛路上遇到了麻烦,碰上了一只凶狠的狐狸,要把小蜗牛吃了,小蜗牛赶忙钻到一个石缝里,可狐狸老是守着,小蜗牛没办法,采不了蘑菇。”……正在争论不休时,教师说:“我们想到的原因虽然编得很生动,但冤枉小蜗牛了。请大家读读课文:‘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告诉我们什么?”于是学生才认识到小蜗牛爬得很努力,很专心,“爬呀,爬呀”说明他一刻不停地在爬,实在是因为爬得太慢了,而这正是所有小蜗牛的特点。
二、潜移默化中的精神熏陶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立德树人,由于语文是母语课程、文化载体,在构建人的道德品质、化育精神世界方面,具有异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优势。语文在这方面的价值发挥,主要应得益于教材选文是经典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最能吸引学生的阅读与欣赏,使他们由欣赏而动情,由动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净化,道德行为得到规范,精神世界得到构筑。这一切的实现是熏陶感染式的,不依托于说教灌输,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也正是语文教育必须激发文学因素的重要价值所在。关乎的正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之本,我们又怎能等闲视之?
课标特别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本教材最佳地体现了课标的这一要求,选编了大量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课文,牢牢抓住了“读好书、多读书”这个“牛鼻子”。这当然就要求我们在使用统编本教材时必须十分重视并且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学性之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上下功夫。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发现,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能敏锐地感知到文学作品形象的力量。教师在导读识字第8课《人之初》时,其中第一句为“人之初,性本善”,在学生粗知“善”的大概意思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们已经学过的这些课文中,你觉得哪些人和事是‘善’的?”在一旁听课的我,正愁学生答不上时,不料发言却十分踊跃: ——《吃水不忘挖井人》里的红军是“善”的,他们为乡亲们挖井,让大家都可以喝到洁净的水了。
——我要说,不光红军是“善”的,还有乡亲们也是“善”的,乡亲们也参加了挖井,而且解放以后还在井边立了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端午粽》里的外婆也是“善”的,每年的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我外婆也是这样的。
——兰兰也是“善”的,她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会画画,会帮大人做家务事,还想着变成大手时要为大家做更多的事。
——《妞妞赶牛》里的妞妞也是“善”的呀,牛要吃河边的柳,妞妞硬把牛拉开了。
……
课文中的那些文学形象,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文学表达的语言示范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形式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当然也就形成了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表达的宝贵材料。正是在语言学习这个根本点上,语文教学就必须十分重视其文学因素的发挥。
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所有的文学作品必须借助于精美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包括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都必须在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人民群众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逐渐形成、丰富、发展起来的。这就形成了文学语言所具有的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感情色彩,充分个性化和高度精练、含蓄等特點。显然,这无疑是语文教学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言范本。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10课,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爬山虎”会“爬”当然要有脚,可它的脚是什么样的呢?怎么长出来的?自然是这篇课文的重中之重。一位教师导读这一课时,先采集了一些爬山虎的枝条,在学到这一段时,就直接把一截枝条发给学生观察,明白是咋回事。大家看明白了,课本也就学完了。应当说,能对照实物观察体验,读懂课文,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但这毕竟不是科学课而是语文课,作为语文课首要的是应当让学生在识字断文中去读懂文字是怎样表达的,必要的观察,也应当是为理解如何表达服务的,而不能用观察简单化地代替欣赏文字和表达技巧。在课文中,作者把“脚”表达得既简明畅达又层次清晰,这才是学习语言表达的至要。若以图梳理则可成为:
由此,才能体会到作者用语言表述是何等准确、细致、清晰、生动。
四、源于生活的美与价值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问题,以中央“决策”的形式重申了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因为其能给人以特别强烈的审美感受。这也正是文学重要的社会作用之一。
所谓审美感受,就是在辨别出客观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同时,对美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感情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满足等特殊心理活动。优质的文学作品,在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将生活比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社会美和自然美,形象地提炼为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的艺术美,以影响、提升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陶冶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艺术趣味,提高欣赏水平,促使人们能敏锐地加强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和领会的能力。
统编本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经典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得到感悟和熏陶,并非只一读了之,而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循循善诱中进行启发引导。
一位教师导读《伯牙鼓琴》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你赞成伯牙绝弦的行为吗?说说赞成或不赞成的理由。”这一问十分有助于触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深度思考。有表示赞成的,说伯牙十分看重能听懂他琴声的知音;也有表示不赞成的,如:
——伯牙失去知音,还会有新的知音,何必摔破琴?这琴肯定是很值钱的好琴。
——伯牙从此不弹琴也不对。这是他一生的喜好和专长,怎么可以放弃?
——伯牙是靠弹琴维持生计的。如果不弹琴了他又怎么维持生活?
……
于是教师反问学生:如果锺子期死了,伯牙与常人一样还照样弹琴,照样过他的小日子,今天我们还能读到这个流传千古成为美谈的感人故事吗?这才使学生体悟到正因为伯牙不追求功利,而是把情谊看得最重,才有了可以流传千古的审美价值令我们感动。
五、百花齐放的文体教学
所谓文体就是文章和文学作品的体裁。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内容不同,在形式上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例,而将众多的体例,按其性质、特征是否相近归成若干大类,就成了“文体”。《文心雕龙·定势》中有言:“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梁·刘勰)意思是说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旨趣,总是随着文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确立不同的文体。所以,我们为了更好地读懂作品的内容,就不能不考虑它采用的是什么文体。于是,在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我们不能不具有一定的文体知识。统编本教材的选文基本上是文学作品,我们也就自然地需要就文学作品的体裁进行适度的教学,而这种教学又自然地成为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第10、11课)是民间故事,有着语言平实、情节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便于口头讲述的特点,这是因为它在人民生活中口头流传的缘故。一位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阅读了神话《牛郎织女》和文艺性科学小品《银河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着重让学生体会不同文体对同一题材的作品所采用的不同表达方式。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是以想象和幻想来试图从社会生活化的角度,解释古时候人们不能理解的某些自然现象。因而对天庭、王母娘娘、仙女、天兵天将等交代得特别生动、具体。而科学小品则采用了科学说明的方法,适度采用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重点在说明相关的科学知识。就这样,教师因文制宜,综合进行了多文体作品的群文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特征和作用,获得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六、多元赏析的思辨效应
文学作品在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时,角度是多元的。因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思辨赏析所做出的探讨与评价也往往是多元的。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虽然主要是感染和欣赏,但是也会作出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对作品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美丑,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正是从这样的视角使我们认识到儿童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可以激发出他们的思辨意识。显然,这对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入选统编本教材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尤其有着可以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潜在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体现文学的这种教育功能,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读故事好玩”这样的浅层表面,而应当“边读边想”。这在课标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就有明确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狐狸分奶酪》这一课时,一个学生说:“怎么可以叫狐狸去分奶酪呢?狐狸很狡猾,小熊不会自己分吗?”教师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就让大家思考:如果小熊兄弟自己分,该怎么分才会公平呢?学生纷纷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
生1:小熊完全可以自己来分,如果分得不太均匀,不要在乎,反正相差不会太多,都是兄弟嘛。
生2:如果发现分得相差有点大,也有办法解决呀!可以再从大块上切一点,给小块那边,不就相差不大了?
生3:如果真想分得很匀,可以让一只小熊来切,切开后再让另一只小熊先挑。
生4:这个办法好,先把办法讲明了,切奶酪的那只小熊一定会切得很用心,尽量做到两块相等。
生5:碰到了问题,一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随便叫别人来解决就可能会上当。
……
由此可见,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仅可以对生活历练做沟通体验,而且能在对文本意蕴的深度解读中同时达到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这也正是语文教学重视发挥文学因素的价值所在。
(作者系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