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课堂“倾听”的现状
“低年级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首先要学会倾听。”(《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且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在课堂场上,师生不只是用耳朵在交流,更多的是心与心的敞开与吸纳,因为只有心灵的交流,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才能让彼此的生命在倾听中相互理解。然而,当前在一些低年级的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参与,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想也没想就焦急地说“老师我、老师我”, 没被老师叫到的学生有时还发出叹息的声音;游离式,一个学生的发言刚结束,其他的学生又很焦急的样子说“老师,我,我……”地叫个不停,待他站起回答时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旁观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如此“热闹的教室”使许多倾听的生命元素在流失。
二、开启“倾听”之门的策略
学生表现欲强,不会倾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1、教师示范——点燃学生倾听的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么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的课堂“霸主”角色,改变自己只善于说而不善于听的习惯。如当学生的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再等一等,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新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教师只有这样放下架子,俯身细听,才能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才能出现激动人心的“百鸟争鸣”的局面。
2、创设氛围——唤醒学生倾听的意识
人总是有这样的倾向,在卫生的环境中不会随地吐痰、随手乱扔,而在不卫生的环境反而会毫无顾忌地乱扔垃圾。对于我们的课堂而言也是如此,越是安静的课堂学生越不随便讲话,越容易倾听;越是热闹的课堂,学生的心态越浮躁,就听不进去,因此创设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非常重要。一节课教师的音量不要一直处于高分贝区,这会让学生保持高热情的同时,也会让学生的耳朵进入疲惫状态。
3、强化训练——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善于捕捉信息,还不太会 “倾听”,要他们马上做到会“倾听”,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应注重于学生的“表面的倾听”,即最基本的“礼貌”训练。
(1)明要求,抓规范
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就详细地提出倾听的要求“倾听要有五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学方法,促养成
神情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当别人发言时,你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如果你同意他的答案,就点点头,微笑一下或掌声鼓励表示你的认同和欣赏;如果不同意他的观点时,可以皱皱眉,或者轻轻摇摇头表示你不同意或者有意见;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也要以“我以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能够这样做的小朋友,说明你很尊重别人,是个懂礼貌的学生。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说,个个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我,期待老师的下一句话,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3)念儿歌,助提升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读儿歌。利用这个特点,将倾听的习惯、要求及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如“小腰-挺挺直、小手-放放平、小眼睛-看黑板(看老师)”;“眼睛认真看,耳朵注意听。一心不二用,做个好学生。”; “谁的眼睛亮?(我的眼睛亮),谁的耳朵尖?(我的耳朵尖),谁的声音响?(我的声音响)”。事实证明,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用儿歌来褒奖学生的倾听行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慢慢学会了倾听。
“低年级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首先要学会倾听。”(《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且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在课堂场上,师生不只是用耳朵在交流,更多的是心与心的敞开与吸纳,因为只有心灵的交流,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才能让彼此的生命在倾听中相互理解。然而,当前在一些低年级的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参与,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想也没想就焦急地说“老师我、老师我”, 没被老师叫到的学生有时还发出叹息的声音;游离式,一个学生的发言刚结束,其他的学生又很焦急的样子说“老师,我,我……”地叫个不停,待他站起回答时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旁观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如此“热闹的教室”使许多倾听的生命元素在流失。
二、开启“倾听”之门的策略
学生表现欲强,不会倾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1、教师示范——点燃学生倾听的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么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的课堂“霸主”角色,改变自己只善于说而不善于听的习惯。如当学生的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再等一等,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新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教师只有这样放下架子,俯身细听,才能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才能出现激动人心的“百鸟争鸣”的局面。
2、创设氛围——唤醒学生倾听的意识
人总是有这样的倾向,在卫生的环境中不会随地吐痰、随手乱扔,而在不卫生的环境反而会毫无顾忌地乱扔垃圾。对于我们的课堂而言也是如此,越是安静的课堂学生越不随便讲话,越容易倾听;越是热闹的课堂,学生的心态越浮躁,就听不进去,因此创设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非常重要。一节课教师的音量不要一直处于高分贝区,这会让学生保持高热情的同时,也会让学生的耳朵进入疲惫状态。
3、强化训练——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善于捕捉信息,还不太会 “倾听”,要他们马上做到会“倾听”,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应注重于学生的“表面的倾听”,即最基本的“礼貌”训练。
(1)明要求,抓规范
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就详细地提出倾听的要求“倾听要有五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学方法,促养成
神情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当别人发言时,你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如果你同意他的答案,就点点头,微笑一下或掌声鼓励表示你的认同和欣赏;如果不同意他的观点时,可以皱皱眉,或者轻轻摇摇头表示你不同意或者有意见;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也要以“我以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能够这样做的小朋友,说明你很尊重别人,是个懂礼貌的学生。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说,个个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我,期待老师的下一句话,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3)念儿歌,助提升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读儿歌。利用这个特点,将倾听的习惯、要求及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如“小腰-挺挺直、小手-放放平、小眼睛-看黑板(看老师)”;“眼睛认真看,耳朵注意听。一心不二用,做个好学生。”; “谁的眼睛亮?(我的眼睛亮),谁的耳朵尖?(我的耳朵尖),谁的声音响?(我的声音响)”。事实证明,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用儿歌来褒奖学生的倾听行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慢慢学会了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