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是长期困扰中学英语教师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师,既不能操之过急,忽视写作水平提高的渐进性,也不能是放羊式,忘却写作水平提高的可能性。训练是重要的手段。写作训练有两条途径,一是课内写作,一是课外练笔。这就好比是体操比赛中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者互动,从而形成一个合力。
关键词:生活观察 课外阅读 课内写作 课外练笔
在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重课内写作,认为它是硬任务,而轻视英语的课外随笔,以为它是软任务。因此,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课外练笔”的意义,把它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过程,扎扎实实地抓,不再作为附庸和装饰,从而实现写作教学“以学生为本位”的理想。本文重点谈随笔功用和写作指导两个问题。
一、对随笔功用的再认识
写随笔是一种释放。释放是自己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通俗地说,随笔能够满足人们的表现欲望。正因为如此,学生将随笔视为朋友,有人写道:“随笔已成为我一个十分重要的朋友。我总是把自己的心情讲给它听,而它是天底下最耐心的听众,总是默默地和我一起分享幸福,承担痛苦。它不会嫌我烦,笑我傻,它会陪我共同度过难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学生的随笔中感受到鲜活的思想和跳动的生命。
写随笔是一项生活内容。调查表明,就目前来说,决定英语学习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习英语不仅靠课内,而且还要靠广泛的课外阅读、积极的生活观察和经常性的课外练笔。确实如此,随笔是联系课外阅读、生活观察和课外练笔三者的最好方式。它变枯燥为活泼,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有了生命的活力,学生才会有表达和创造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增加积累,增厚底蕴,随笔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写随笔是一项工具练习。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英语也是如此,工具之运用贵在熟能生巧,贵在得心应手。还是叶老说得好:“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引导学生写作随笔,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随笔写作氛围,通过随笔写作、随笔欣赏、课外阅读来提高写作工具运用的熟练程度,师生都感到比课堂写作效果要好得多。
写随笔是参加中、高考的准备。从近几年的中、高考作文看,作文文体不限。将中、高考作文与随笔放在一起比较,其基础等级要求为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书写规范,这些可以视为对随笔的一般要求;而发展等级要求的深刻透彻、生动形象、富于文采、有创新,则可以作为对平时随笔写作的各类题材、体裁的特殊要求。从学生随笔中可发现,几乎每一周学生随笔都有一个或几个焦点话题,或是学校班级活动,或是国际国内时事;同一话题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或议论或记叙或抒情。议论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揭示发展的根本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记叙能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抒情能用词生动、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较多地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文句有意蕴。而且,随笔中的佳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构思精巧,推理或想像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富有个性特征,这些自然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时努力效仿的榜样。因此可以说,随笔写作的话题性与中、高考作文的话题性是一致的,随笔写作是中、高考作文的最好准备。
二、随笔的写作指导
怎么样能使随笔吸引学子的目光?有三点是我们值得去关注的:倡导真实的写作,用真情写评语,精心安排随笔欣赏。
倡导真实的写作。作者为需要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为表达思想而写作。真实的写作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倾吐,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吐、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也因为如此,我允许学生保留一定的随笔隐私权,至少不应在同学间搞互评互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笔写作强调学生做三方面的积累:思想认识和情感的积蓄、语言的积蓄、生活的积蓄。随笔写作,应极力反对教师对学生就写作结构等作过细的舍本逐末的指导。我们的随笔指导也应该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着手,培养新时代学生的灵气、悟性。
提倡写“自由作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观察,练笔要放得开,搞得活,使他们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小天地,真正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也就是叶老说的“在生活上真有受用的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去写,提倡自由表达。
用真情写评语。随笔每周一交,学生特别在意教师的简短评语。评语对学生的随笔写作有导向作用,你提倡“自由作文”,要求学生真实地写作,你主张写作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倾吐,反对在结构等方面作过细的舍本逐末的指导,那么你的评语就得实践你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与学生同欢乐、共忧愁、齐盼望,那么你就应该用真情来写评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随笔写作毕竟也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为调动和维持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激励手段的运用不可或缺。激励手段除欣赏随笔外,还包括出版《随笔专刊》,推荐到学校文学社刊发表,推荐优秀随笔给各级报刊或参加英文比赛。这些就是对学生随笔写作的最高奖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教育碎思》
2.《教育随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生活观察 课外阅读 课内写作 课外练笔
在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重课内写作,认为它是硬任务,而轻视英语的课外随笔,以为它是软任务。因此,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课外练笔”的意义,把它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过程,扎扎实实地抓,不再作为附庸和装饰,从而实现写作教学“以学生为本位”的理想。本文重点谈随笔功用和写作指导两个问题。
一、对随笔功用的再认识
写随笔是一种释放。释放是自己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通俗地说,随笔能够满足人们的表现欲望。正因为如此,学生将随笔视为朋友,有人写道:“随笔已成为我一个十分重要的朋友。我总是把自己的心情讲给它听,而它是天底下最耐心的听众,总是默默地和我一起分享幸福,承担痛苦。它不会嫌我烦,笑我傻,它会陪我共同度过难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学生的随笔中感受到鲜活的思想和跳动的生命。
写随笔是一项生活内容。调查表明,就目前来说,决定英语学习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习英语不仅靠课内,而且还要靠广泛的课外阅读、积极的生活观察和经常性的课外练笔。确实如此,随笔是联系课外阅读、生活观察和课外练笔三者的最好方式。它变枯燥为活泼,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有了生命的活力,学生才会有表达和创造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增加积累,增厚底蕴,随笔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写随笔是一项工具练习。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英语也是如此,工具之运用贵在熟能生巧,贵在得心应手。还是叶老说得好:“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引导学生写作随笔,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随笔写作氛围,通过随笔写作、随笔欣赏、课外阅读来提高写作工具运用的熟练程度,师生都感到比课堂写作效果要好得多。
写随笔是参加中、高考的准备。从近几年的中、高考作文看,作文文体不限。将中、高考作文与随笔放在一起比较,其基础等级要求为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书写规范,这些可以视为对随笔的一般要求;而发展等级要求的深刻透彻、生动形象、富于文采、有创新,则可以作为对平时随笔写作的各类题材、体裁的特殊要求。从学生随笔中可发现,几乎每一周学生随笔都有一个或几个焦点话题,或是学校班级活动,或是国际国内时事;同一话题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或议论或记叙或抒情。议论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揭示发展的根本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记叙能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抒情能用词生动、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较多地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文句有意蕴。而且,随笔中的佳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构思精巧,推理或想像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富有个性特征,这些自然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时努力效仿的榜样。因此可以说,随笔写作的话题性与中、高考作文的话题性是一致的,随笔写作是中、高考作文的最好准备。
二、随笔的写作指导
怎么样能使随笔吸引学子的目光?有三点是我们值得去关注的:倡导真实的写作,用真情写评语,精心安排随笔欣赏。
倡导真实的写作。作者为需要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为表达思想而写作。真实的写作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倾吐,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吐、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也因为如此,我允许学生保留一定的随笔隐私权,至少不应在同学间搞互评互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笔写作强调学生做三方面的积累:思想认识和情感的积蓄、语言的积蓄、生活的积蓄。随笔写作,应极力反对教师对学生就写作结构等作过细的舍本逐末的指导。我们的随笔指导也应该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着手,培养新时代学生的灵气、悟性。
提倡写“自由作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观察,练笔要放得开,搞得活,使他们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小天地,真正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也就是叶老说的“在生活上真有受用的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去写,提倡自由表达。
用真情写评语。随笔每周一交,学生特别在意教师的简短评语。评语对学生的随笔写作有导向作用,你提倡“自由作文”,要求学生真实地写作,你主张写作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倾吐,反对在结构等方面作过细的舍本逐末的指导,那么你的评语就得实践你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与学生同欢乐、共忧愁、齐盼望,那么你就应该用真情来写评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随笔写作毕竟也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为调动和维持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激励手段的运用不可或缺。激励手段除欣赏随笔外,还包括出版《随笔专刊》,推荐到学校文学社刊发表,推荐优秀随笔给各级报刊或参加英文比赛。这些就是对学生随笔写作的最高奖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教育碎思》
2.《教育随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