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A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疾病的最主要病原。兰州、广州、昆明等地已有轮状病毒流行情况的调查报告[1,2,3]。为明确潍坊市婴幼儿腹泻的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我们对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92例腹泻患儿进行了粪便A组轮状病毒快速检测,检出轮状病毒阳性者109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自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我院婴幼儿腹泻住院患儿192例(肉眼脓血便除外),其中男100例,女92例。临床诊断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4],诊断标准为:年龄<5岁,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蛋花汤样或稀糊状黄色或黄绿色便,镜下无红、白细胞或可见少许白细胞,脂肪球(+~+++),有时可有少许黏液。
   方法 :① 采用轮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患儿入院24小时内新鲜粪便中的A组轮状病毒抗原。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操作。②入院24小时内空腹取静脉血查儿科生化(包括肝功、肾功、心肌酶、电解质等),同时查血常规和大便常规。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1.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
  
  结 果
  
  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在192例腹泻患儿中,共检出RV抗原阳性109例,占腹泻总病例数56.77%,与多数国内外文献报道相符[1,2,3],高于广州地区,但低于兰州、昆明地区的阳性率。提示潍坊市婴幼儿腹泻病原体主要为A组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年龄特点在109例轮状病毒阳性患儿中,以6~11个月和12~23个月龄的RV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6.94%和67.44%,显示6~23个月龄为潍坊市婴幼儿RV腹泻高发年龄。
  轮状病毒感染季节分布特征本组病例经Pearson Chi-square检验显示不同月份的RV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高峰在10月、11月、12月,分别为58.06%、80.39%和70.45%。可见,潍坊市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高峰为10~12月,其高发季节为秋冬季。
  实验室检查: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粪便常规检查均呈外观黄、棕黄或黄绿稀水便,镜检多数可见脂肪球或脂滴,少数白细胞偶见或少许。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淋巴细胞比例多数升高71.56%(78/109)。儿科生化示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38例(34.86%),谷丙转氨酶(ALT)升高16例(14.68%),二者均升高7例(6.42%)。其中1例入院时ALT 410IU/L,CK-MB 86IU/L,且合并肝脏肿大,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均未见异常。
  治疗与转归:192例患儿均常规给予抗病毒、防治感染治疗,补液以预防及纠正脱水。口服思密达及双歧杆菌制剂,以保护肠黏膜,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对于哺乳期婴儿添加无乳糖配方奶(雀巢-安儿宁)喂养,以减轻水样泻症状。心肌损伤患儿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果糖、黄芪注射液以营养心肌。肝功损伤者予能量合剂,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加用强力宁降低转氨酶。经临床观察,全部患儿经治疗后5~10天,水样泻症状明显减轻,心肌损伤或肝功损伤者治疗7~10天后复查均较前明显好转,无死亡病例。
  
  讨 论
  
  自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Bishop用电镜方法证实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RV)以来,我国也于1978年在北京婴幼儿腹泻粪便中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检测到该病毒。RV共分为七组,其中A、B、C三组均能引起人类腹泻,A组RV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且症状较重,病程长,是世界范围内2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腹泻病的最主要病原,也是婴幼儿致命性腹泻的首要原因。
  本组病例A组RV在所得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阳性率高达56.77%,感染无性别差异(100/92),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以<6月及>23月龄为最高90.83%(99/109),〈6月及〉23月龄的婴幼儿RV检出率均较低,这与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一致。该结论一方面支持了母体抗体对RV感染具有保护性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提示RV疫苗的适用对象应为<2岁的低龄儿童。而2岁以上幼儿多数感染过轮状病毒(显性或隐性),体内有了抗体,所以发病率明显降低。
  不同月份的RV感染率有显著差异,发病高峰在10、11、12月份(58.06%、80.39%和70.45%)。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季节性明显,RV流行季节为秋冬季,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超过50 %的非细菌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而在其流行季节阳性率则高达60%~80%,可见预防RV感染的重要性。据以上分析,我们建议若用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婴幼儿RV腹泻,接种时间应为每年的8~9月。
  本组患儿多数预后良好,但仍有34.86%合并心肌损伤,14.68%合并肝功损伤,二者均有6.42%,提示轮状病毒感染不单纯是肠道感染,也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尤其可引起心肌损害、肝功损害,严重可引起心肌炎、心性猝死,应引起临床重视[5]。因此,对精神面色差、心音低钝、心律不齐的腹泻患儿应早作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多普勒检查,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防止心肌损伤加重。
  快速检测大便标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抗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经济、简便、快捷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春芳,金玉,张又,等. 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09~412
  2 常如虚,潘瑞芳,朱冰,等. 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及其型别的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05~408
  3 甄双平,黄永坤,侯宗卿,等. 昆明地区2002~2004年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353~355
  4 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临床儿科杂志,1994,12(3):148~151
  5姚英明,赵枫,吴建春,等. 轮状病毒全身性感染1例分析.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7):356~357
其他文献
纹理分析在遥感、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基于纹理的按内容检索的图像数据库等许多重要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引入多小波理论,提出了基于多小波分解的纹理图像分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并与单小波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多小波分解比金字塔小波分解或小波包分解其分类准确率更优。
利用1949—2010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62a来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年频次呈下降趋
在多传感器融合网络中,由于网络本身的内在特性以及受实际应用环境的影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包现象经常发生,大量有用的信息丢失直接影响了融合算法的正常运行。现有的一些处理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教学存在些什么问题,它的教学及改革应朝什么方向去发展,这是本论文要探讨的问题.
先秦时代已经进入了审美自觉的时代,在《诗经》中有丰富的史料,反映出周代服饰文化的审美风尚。其中,服饰仪表体现出彬彬有礼的等级秩序,着装仪态传达出阳刚阴柔的性别审美倾
有效提升现场管理者的全面管理效能实现一流现场管理课程收益促使现场管理者全面认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面临的挑战帮助现场管理者检视工作中的常见盲点和误区启发现场管理者的
本文分析了质量管理体系对航海教育的作用,提出我国高校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世纪之交我国高教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传统的理工科高等教育模式弊端明显.本文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探讨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对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