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基于这点,我觉得一堂语文课就好比是一篇散文。我们不妨借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其“形”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与方式,其“神”指每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既然一节语文课就是一篇散文,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语文课堂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来呢?笔者将从以下几点谈谈:
“形之散”——灵活、多样的导入
一节课的开始,学生对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期待值是高涨的。如果老师能结合本节课内容,切中主题进行导入,效果会很好。或创设情景,声情并茂;或春风拂面,细雨润田;或急风骤雨,振聋发聩;或令人警醒,催人奋进;或驰骋天地,浮想联翩等。如《心声》一课,我导语如下:“在很久以前,人们常盼望流星的出现,因为只要对着流星许愿,你的愿望就会很快实现。现在就让我们也对着流星许个愿吧!”展示流星划过天空的美丽画面,并播放歌曲《流星雨》,让学生对着流星许愿倾诉自己的心声。这一段声情并茂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会让同学们耳目一新,精神为之振作。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协调发展,课堂自然也就高效而精彩。
“形之散”——魅力、和谐的支点
魅力课堂即是转换角色,多维对话。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还要具有很高的驾驭知识、驾驭学生的能力。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会说这样“四句名言”:老师,我还不懂;老师,我懂了;老师,我不同意;老师,让我来说。简单的四句话包含着多么深沉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一名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放飞思想,砥砺能力。“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更多的课堂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可以“当堂作主”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我们教师要常启发学生: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在人品上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们不光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我们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要想方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尝试、敢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涌现精彩纷呈的瞬间。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练习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祥和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中“形”已显现,那么,如何实现“形”与“神”的“超级链接”呢?
“神之韵”——抓住核心,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之根。如果教师对教材解读得好,对文本分析得透,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是一潭活水,灵气闪动。文本如果没有阅读,就是沉默的文字,就是黑色的污迹,就是沉睡的思想,或者说是冬眠着的魂灵。只有我们去唤醒它们,去重新解读、建构它们,才能赋予它们绵绵不息的生命与活力,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在讲《勇气》一课时, 我紧扣文本中细小的情节剖析人物品质。美国伞兵提出请求后,法国妇女的回答是:“当然啦。”他们素不相识,来自不同的国家,掩藏美国伞兵,法国妇女为什么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她把他藏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是否安全?如果党卫军发现意味着什么?她家中是不是只有夫妇两个人?我从这些细小的情节来挖掘法国妇女身上的勇气,来理解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她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可以舍弃小家的幸福来捍卫和平,足见她的信心和力量。如果她不掩护这个美国伞兵,她和家人就可以得到保全,但她为什么没说:哦,我不能。通过这些细节的挖掘,来理解法国妇女的正确选择,理解她信仰和平、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如果说,解读文本是“散文式”语文课堂之“神韵”,那么教师的适时追问,学生的个性解读便能达到“神化”的效果。
“追问”,在已提出问题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甚至出新出彩的问。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追问就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
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对于木兰形象的解读,经过我的几次追问激发了学生思维,使课堂生成了新的精彩。这里举一例:有一学生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一句中读出了一个不慕荣华富贵的木兰。
教师追问:木兰为什么“不用”?
生1:因为她非常想回家,见她的父母。
生2:她不想在乡亲面前摆出很高的架子。
师:立了战功的木兰与一般英雄的光宗耀祖、富贵还乡恰恰相反,她舍弃的是——
生:荣华富贵
师:她要的是——
生:亲情
师:很好,这亲情里面包含的是对家乡、对父母最深切的眷恋。
这样的一个追问,就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熟悉了木兰、亲近了木兰。这样一个单薄、朴实的木兰就立在了我们眼前。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就像天马行空,纵横开阖,又始终像放风筝一样,虽然愈飞愈高,但手中的线却紧紧牵牢,达到“形”与“神”的完美结合,使“形”随“神”变,“神”随“形”现,营造出散文教学的佳境,整个课堂教学也像是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它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把每一堂语文课都上成一篇充满诗情画意和韵味无穷的“散文”来,真正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
“形之散”——灵活、多样的导入
一节课的开始,学生对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期待值是高涨的。如果老师能结合本节课内容,切中主题进行导入,效果会很好。或创设情景,声情并茂;或春风拂面,细雨润田;或急风骤雨,振聋发聩;或令人警醒,催人奋进;或驰骋天地,浮想联翩等。如《心声》一课,我导语如下:“在很久以前,人们常盼望流星的出现,因为只要对着流星许愿,你的愿望就会很快实现。现在就让我们也对着流星许个愿吧!”展示流星划过天空的美丽画面,并播放歌曲《流星雨》,让学生对着流星许愿倾诉自己的心声。这一段声情并茂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会让同学们耳目一新,精神为之振作。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协调发展,课堂自然也就高效而精彩。
“形之散”——魅力、和谐的支点
魅力课堂即是转换角色,多维对话。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还要具有很高的驾驭知识、驾驭学生的能力。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会说这样“四句名言”:老师,我还不懂;老师,我懂了;老师,我不同意;老师,让我来说。简单的四句话包含着多么深沉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一名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放飞思想,砥砺能力。“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更多的课堂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可以“当堂作主”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我们教师要常启发学生: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在人品上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们不光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我们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要想方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尝试、敢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涌现精彩纷呈的瞬间。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练习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祥和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中“形”已显现,那么,如何实现“形”与“神”的“超级链接”呢?
“神之韵”——抓住核心,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之根。如果教师对教材解读得好,对文本分析得透,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是一潭活水,灵气闪动。文本如果没有阅读,就是沉默的文字,就是黑色的污迹,就是沉睡的思想,或者说是冬眠着的魂灵。只有我们去唤醒它们,去重新解读、建构它们,才能赋予它们绵绵不息的生命与活力,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在讲《勇气》一课时, 我紧扣文本中细小的情节剖析人物品质。美国伞兵提出请求后,法国妇女的回答是:“当然啦。”他们素不相识,来自不同的国家,掩藏美国伞兵,法国妇女为什么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她把他藏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是否安全?如果党卫军发现意味着什么?她家中是不是只有夫妇两个人?我从这些细小的情节来挖掘法国妇女身上的勇气,来理解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她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可以舍弃小家的幸福来捍卫和平,足见她的信心和力量。如果她不掩护这个美国伞兵,她和家人就可以得到保全,但她为什么没说:哦,我不能。通过这些细节的挖掘,来理解法国妇女的正确选择,理解她信仰和平、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如果说,解读文本是“散文式”语文课堂之“神韵”,那么教师的适时追问,学生的个性解读便能达到“神化”的效果。
“追问”,在已提出问题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甚至出新出彩的问。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追问就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
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对于木兰形象的解读,经过我的几次追问激发了学生思维,使课堂生成了新的精彩。这里举一例:有一学生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一句中读出了一个不慕荣华富贵的木兰。
教师追问:木兰为什么“不用”?
生1:因为她非常想回家,见她的父母。
生2:她不想在乡亲面前摆出很高的架子。
师:立了战功的木兰与一般英雄的光宗耀祖、富贵还乡恰恰相反,她舍弃的是——
生:荣华富贵
师:她要的是——
生:亲情
师:很好,这亲情里面包含的是对家乡、对父母最深切的眷恋。
这样的一个追问,就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熟悉了木兰、亲近了木兰。这样一个单薄、朴实的木兰就立在了我们眼前。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就像天马行空,纵横开阖,又始终像放风筝一样,虽然愈飞愈高,但手中的线却紧紧牵牢,达到“形”与“神”的完美结合,使“形”随“神”变,“神”随“形”现,营造出散文教学的佳境,整个课堂教学也像是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它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把每一堂语文课都上成一篇充满诗情画意和韵味无穷的“散文”来,真正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