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高尿酸血症,很多人都知道它与痛风有直接关系,很多临床医生也只关注如何预防因血尿酸升高引起的痛风发作和肾脏损害。然而,高尿酸血症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
近年来,医学专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在全世界观察了超过40万例以上的普通人和心脑血管病病人,最长随访时间达10年以上,结果发现:高尿酸血症常与各种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险因素,且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肾脏功能均有很大危害。
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如何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什么时候开始药物治疗?听听专家的意见。
患病率:10年增10倍
高尿酸血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患病率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糖尿病、高脂血症有着相似的流行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方圻教授等调查发现,中国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4%,女性为1.3%。90年代中期以后调查显示,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8.2%~19.8%,女性为5.1%~7.6%。10年间,我国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了约10倍。调查还发现,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国内其他地区高,提示高尿酸血症与进食海产品和高蛋白质、高胆固醇食物较多有关。
新发现:肾“伤”,“心”更伤
研究发现,血尿酸>476微摩/升(8.5毫克/分升)者,发生肾衰竭的风险比血尿酸在298~381微摩/升(5.0~6.4毫克/分升)者增加8倍。男性血尿酸≥420微摩/升(7.0毫克/分升)、女性血尿酸≥357微摩/升(6.0毫克/分升),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分别增加4倍和9倍。同时,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也不容忽视。
1879年,Mohamed教授首次提出血尿酸参与高血压的发生。1889年,Haig教授提出低嘌呤饮食可作为预防高血压的手段。1990年以后,多个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微摩/升,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25%。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还发现,血尿酸升高会增加普通人和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血尿酸每升高59.5微摩/升(1毫克/分升),男性死亡危险性增加48%,女性死亡危险性增加126%。血尿酸>357微摩/升(6毫克/分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416.5微摩/升(7毫克/分升)是中风(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B细胞功能,进而诱发糖尿病。韩国和日本的两项临床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398微摩/升者,远期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比血尿酸水平<280微摩/升者增加78%。
新认识:无症状,也要治
正常饮食状态下,两次测定(非同日)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微摩/升(7毫克/分升)、女性>357微摩/升(6毫克/分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肾脏皆有严重损害,故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地区、种族、遗传、饮食等都有一定关系。中年以上男性、一级亲属中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缺乏运动、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和肾功能不全者是高尿酸血症的易患人群,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治疗:半数患者无需服药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核心。若能严格执行下列4项措施,一半以上患者不需要服药:
·低嘌呤饮食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丙类食物的摄入,中等量减少乙类食物摄入,宜进食甲类食物(详见表)。
·多饮水,戒烟酒 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大于15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戒烟,禁饮啤酒和白酒,可适量饮红酒。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应坚持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形式不限(最方便、可行的运动形式是走路,每天坚持走1万步),肥胖者应减肥。
·慎用“升尿酸”药物长时间应用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环胞素、烟酸等)可导致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慎用。合并高血压者,应选择除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其他降压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应注意碱化尿液,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若经上述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血尿酸水平仍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尿酸药物,如苯溴马隆(增加尿酸排泄)、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等。
近年来,医学专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在全世界观察了超过40万例以上的普通人和心脑血管病病人,最长随访时间达10年以上,结果发现:高尿酸血症常与各种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险因素,且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肾脏功能均有很大危害。
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如何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什么时候开始药物治疗?听听专家的意见。
患病率:10年增10倍
高尿酸血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患病率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糖尿病、高脂血症有着相似的流行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方圻教授等调查发现,中国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4%,女性为1.3%。90年代中期以后调查显示,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8.2%~19.8%,女性为5.1%~7.6%。10年间,我国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了约10倍。调查还发现,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国内其他地区高,提示高尿酸血症与进食海产品和高蛋白质、高胆固醇食物较多有关。
新发现:肾“伤”,“心”更伤
研究发现,血尿酸>476微摩/升(8.5毫克/分升)者,发生肾衰竭的风险比血尿酸在298~381微摩/升(5.0~6.4毫克/分升)者增加8倍。男性血尿酸≥420微摩/升(7.0毫克/分升)、女性血尿酸≥357微摩/升(6.0毫克/分升),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分别增加4倍和9倍。同时,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也不容忽视。
1879年,Mohamed教授首次提出血尿酸参与高血压的发生。1889年,Haig教授提出低嘌呤饮食可作为预防高血压的手段。1990年以后,多个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微摩/升,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25%。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还发现,血尿酸升高会增加普通人和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血尿酸每升高59.5微摩/升(1毫克/分升),男性死亡危险性增加48%,女性死亡危险性增加126%。血尿酸>357微摩/升(6毫克/分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416.5微摩/升(7毫克/分升)是中风(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B细胞功能,进而诱发糖尿病。韩国和日本的两项临床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398微摩/升者,远期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比血尿酸水平<280微摩/升者增加78%。
新认识:无症状,也要治
正常饮食状态下,两次测定(非同日)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微摩/升(7毫克/分升)、女性>357微摩/升(6毫克/分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肾脏皆有严重损害,故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地区、种族、遗传、饮食等都有一定关系。中年以上男性、一级亲属中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缺乏运动、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和肾功能不全者是高尿酸血症的易患人群,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治疗:半数患者无需服药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核心。若能严格执行下列4项措施,一半以上患者不需要服药:
·低嘌呤饮食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丙类食物的摄入,中等量减少乙类食物摄入,宜进食甲类食物(详见表)。
·多饮水,戒烟酒 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大于15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戒烟,禁饮啤酒和白酒,可适量饮红酒。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应坚持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形式不限(最方便、可行的运动形式是走路,每天坚持走1万步),肥胖者应减肥。
·慎用“升尿酸”药物长时间应用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环胞素、烟酸等)可导致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慎用。合并高血压者,应选择除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其他降压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应注意碱化尿液,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若经上述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血尿酸水平仍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尿酸药物,如苯溴马隆(增加尿酸排泄)、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