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人论世”包含两个层面,“知人”,就是了解作品的作者,包括他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创作动机;“论世”,实际上是要了解作品与它产生的时代的关系。
“知人论世”的适时拓展与运用,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能力,增添课堂的语文味和语文学习的趣味性。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艺术地引入“知人论世”,并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粉墨登场,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时,把“知人论世”作为巧妙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开启思维的闸门,收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笔者开场就先讲了一个有关作者“花钱买踢”的故事。在学生感到新奇时,引导他们明白:写文章应该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也正是这样执着的追求,使莫泊桑的每一篇作品都成为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
二、追寻踪迹,解疑释惑
如果在语文教学重难点时,适时地引用“知人论世”,也许就能活化文本内涵,化难为易,水到渠成,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我的母亲》时,对于如何理解“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中“混”这个字,学生显得束手无策,笔者就穿插回顾了胡适一生的经历、辉煌的成就。学生顿时明白:“混”字其实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同时反衬出以前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束,由此可见母亲给胡适的教益是多么大。
三、深层探究,把握主旨
作品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学生感悟文本,最终应该要得到情的感染、德的熏陶、知的教化、理的启迪和行的标准。为了在感悟主旨的过程中不停留在表层,就得在“知人论世”上大做文章,拨开云雾见月明。
教学《赤壁》,学生困惑于作者为何会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慨叹,主旨究竟是什么时,我展示了杜牧面对晚唐的内忧外患,渴望力挽狂澜,可惜怀才不遇的生平资料。学生自然也就明白这首诗所反映的正是杜牧认为自己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
四、高屋建瓴,点面结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授之于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于渔”,培养学生能够独立鉴赏作品的能力。所以当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时,就可以在“知人论世”方面做一些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处,碰到名家相关作品时能无师自通,举一反三。
例如:人教版八上出现了《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杜甫的诗。开篇之前,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的四个时期。然后让学生判断一下三首诗分别处于哪一个时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就有了整体的认知。我们现行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名家,诸如鲁迅、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都可以采用这种由点带面,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
五、纵横比较,增强思辩
纵向比较可以从作家的家庭、身世、经历、个性以及大的时代背景入手,了解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风格的作品。
笔者教学《武陵春》时,就把李清照有关“泛舟”的另一首词《如梦令》拿出来作对比,让学生比较两首词在情感和作品风格上的不同。然后引导他们分析导致的原因——作者身世的变化。南渡不仅是李清照人生巨大的转折点,也是她作品思想风格转变的分水岭。
这样,从鉴赏一首诗到懂得一类诗,再到了解一个人。这种建立在纵向比较基础上的知人论世不仅是高效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
横向比较可以从同一时代中为什么有的作家其思想内容、作品风格会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入手。例如同是盛唐的李白、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诗人,称“诗仙”;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称“诗史”。还可以从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的不同点入手。例如同样是豪放词,范仲淹的《渔家傲》、苏轼的《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思想和艺术手法上明显存在差异。这样的深究,可以让我们明白他们的作品何以会在共同倾向之中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六、画龙点睛,情感升华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教师就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只有在“知人论世”中,才能把自己的情感移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产生情感的共鸣。
笔者教学《我的母亲》时,在课堂的最后动情地告诉学生:胡适自离开母亲到上海求学后,一直未与母亲见面。直至1917年,26岁时奉命回乡结婚,才见到母亲。后又回到北大。他母亲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1918年11月,胡适的母亲病逝了。胡适在他的《先母行述》中写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当学生集体读这段时,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昌初中。
“知人论世”的适时拓展与运用,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能力,增添课堂的语文味和语文学习的趣味性。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艺术地引入“知人论世”,并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粉墨登场,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时,把“知人论世”作为巧妙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开启思维的闸门,收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笔者开场就先讲了一个有关作者“花钱买踢”的故事。在学生感到新奇时,引导他们明白:写文章应该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也正是这样执着的追求,使莫泊桑的每一篇作品都成为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
二、追寻踪迹,解疑释惑
如果在语文教学重难点时,适时地引用“知人论世”,也许就能活化文本内涵,化难为易,水到渠成,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我的母亲》时,对于如何理解“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中“混”这个字,学生显得束手无策,笔者就穿插回顾了胡适一生的经历、辉煌的成就。学生顿时明白:“混”字其实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同时反衬出以前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束,由此可见母亲给胡适的教益是多么大。
三、深层探究,把握主旨
作品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学生感悟文本,最终应该要得到情的感染、德的熏陶、知的教化、理的启迪和行的标准。为了在感悟主旨的过程中不停留在表层,就得在“知人论世”上大做文章,拨开云雾见月明。
教学《赤壁》,学生困惑于作者为何会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慨叹,主旨究竟是什么时,我展示了杜牧面对晚唐的内忧外患,渴望力挽狂澜,可惜怀才不遇的生平资料。学生自然也就明白这首诗所反映的正是杜牧认为自己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
四、高屋建瓴,点面结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授之于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于渔”,培养学生能够独立鉴赏作品的能力。所以当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时,就可以在“知人论世”方面做一些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处,碰到名家相关作品时能无师自通,举一反三。
例如:人教版八上出现了《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杜甫的诗。开篇之前,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的四个时期。然后让学生判断一下三首诗分别处于哪一个时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就有了整体的认知。我们现行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名家,诸如鲁迅、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都可以采用这种由点带面,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
五、纵横比较,增强思辩
纵向比较可以从作家的家庭、身世、经历、个性以及大的时代背景入手,了解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风格的作品。
笔者教学《武陵春》时,就把李清照有关“泛舟”的另一首词《如梦令》拿出来作对比,让学生比较两首词在情感和作品风格上的不同。然后引导他们分析导致的原因——作者身世的变化。南渡不仅是李清照人生巨大的转折点,也是她作品思想风格转变的分水岭。
这样,从鉴赏一首诗到懂得一类诗,再到了解一个人。这种建立在纵向比较基础上的知人论世不仅是高效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
横向比较可以从同一时代中为什么有的作家其思想内容、作品风格会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入手。例如同是盛唐的李白、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诗人,称“诗仙”;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称“诗史”。还可以从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的不同点入手。例如同样是豪放词,范仲淹的《渔家傲》、苏轼的《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思想和艺术手法上明显存在差异。这样的深究,可以让我们明白他们的作品何以会在共同倾向之中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六、画龙点睛,情感升华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教师就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只有在“知人论世”中,才能把自己的情感移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产生情感的共鸣。
笔者教学《我的母亲》时,在课堂的最后动情地告诉学生:胡适自离开母亲到上海求学后,一直未与母亲见面。直至1917年,26岁时奉命回乡结婚,才见到母亲。后又回到北大。他母亲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1918年11月,胡适的母亲病逝了。胡适在他的《先母行述》中写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当学生集体读这段时,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