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play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以12.5%氟环唑450 mL/hm2和30%苯甲·丙环唑300 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4.28%、85.01%;水稻产量表现相当,分别达到8 800、8 200 kg/hm2。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可将二者交替使用。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12.5%氟环唑;30%苯甲·丙环唑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35-01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纹枯病在南方稻区危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该病害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生,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以后病斑增多,常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发绿色或淡褐色。叶片上的症状和叶路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到剑叶,甚至穗部发病,大片倒伏。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纹枯病防治药剂,笔者开展了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以期为水稻纹枯病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12.5%氟环唑(德国巴斯夫有限公司)、30%苯甲·丙环唑(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43%戊唑醇(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5%井冈霉素(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供试水稻品种:准两优527。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12.5%氟环唑450 mL/hm2(A);30%苯甲·丙环唑300 mL/hm2(B)、43%戊唑醇225 mL/hm2(C)、5%井冈霉素2 250 g/hm2(D);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0 m2。各小区间筑高埂,高埂用薄膜覆盖,严防药剂随水相互渗透。
  1.3 试验过程
  湿润育秧,移栽前除草。移栽密度18万穴/hm2,每穴栽2粒谷苗。试验于3月8日播种,4月21日移栽,6月14日进行施药防治纹枯病(药剂和用量按设计方案执行),8月13日分小区收获计产。试验小区施肥、除纹枯病以外的其他病虫害防治一切农事的操作时间、用量和方法一致[1-2]。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调查记载病株数(施药后15 d),分小区对稻谷实收计产。
  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危害症状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病情分级标准:0级为全株无病;1级为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1片叶);3级为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为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为全株发病,提早枯死。计算公式如下[3-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条件下,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均值变幅在0.71~12.41,病情指数最低的是处理A;不同处理纹枯病防治效果均值变幅在50.12%~94.28%,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A、B、C、D。处理A的防治效果与其他各处理呈显著差异(5%),处理A、B的防治效果与其他各处理呈极显著差异(1%)。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以处理A产量最高,为8 800 kg/hm2,处理B次之,为8 200kg/hm2,处理A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但二者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5%)。
  2.3 药剂安全性
  试验过程中观测发现,施用各药剂后至水稻收获,植株无药害症状,对水稻生长安全;各药剂对稻田其他生物无影响[5-6]。
  3 结论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均有明显的影响。以12.5%氟环唑450 mL/hm2和30%苯甲·丙环唑300 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4.28%、85.01%;水稻产量表现相当,分别达到8 800、8 200 kg/hm2。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可将12.5%氟环唑和30%苯甲·丙环唑交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李宽.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14.
  [2] 江慧,侯昌亮,胡寒哲,等.5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农学(中旬),2013(8):1-3.
  [3] 史晓利,刘维红,姚开文,等.20%氟胺·嘧菌酯WG和75%戊唑·嘧菌酯WG对水稻纹枯病防效研究[J].现代农药,2014(3):48-50.
  [4]高朝军,钟玉萍.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07-108.
  [5] 孙国俊,季敏,蒋林忠,等.丙环唑25%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3):25-26.
  [6] 刘光亮,刘见平,刘都才,等.8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6):93-94.
其他文献
摘要 杨属植物是很好的造林树种,高温是影响杨属植物生长、分布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杨树应答高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为我们从系统生物学水平上深入认识杨树高温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整合分析了杨属植物应答高温蛋白质的特征,为揭示其高温应对调控网络中重要代谢通路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 杨树;高温胁迫;蛋白质组学;应答机制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要 林下经济是一种新兴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它能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通过金银花基地的建设,重点对林下种植金银花的生产技术和金银花基地建设财务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建设金银花基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可行性;金银花基地;浙江开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6
摘要 针对传统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初步探索了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改革培养模式及考核方式以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教研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高等院校发展的优势。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教研一体化;创新;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45-02  
摘要 竹篙薯是一种经济和蔬菜兼用作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在泰和县种植历史悠久,是一种上等薯圩科作物。从大田准备、育苗、移栽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江西泰和  中图分类号 S539.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73-01  竹篙薯属于薯圩科,山药
摘要 以辽宁滨海稻区高产水稻盐粳933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分析了氮素运筹对辽宁滨海稻区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增加基蘖肥,可提高有效穗数来获得高产;对于中、低氮水平,采用前氮后移的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从不同的施氮比例来看,当基蘖肥∶穗粒肥为8∶2时,高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达最高,主要以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获得高产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10%氰氟草酯乳油的使用技术及安全性。结果表明:10%氰氟草酯乳油对水稻非常安全;在马唐二至五叶期用药的10%恶唑酰草胺乳油180 mL/hm2、10%氰氟草酯乳油300 mL/hm2、10%氰氟草酯乳油450 mL/hm2 3个处理对马唐、稗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为99.6%~100.0%;马唐2~3叶时上水层淹4 d,淹杀效果为80%。技术建议:马唐3叶以下用10%氰氟草酯
摘要 按照叶艺国兰的分类对线艺兰、斑艺类、水晶艺类、叶蝶艺类4个大类分类描述。其叶艺及其对应花艺的表现性状反映兰科植物“花叶同源”这一现象,分析不同艺态的叶艺兰花具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和机理。  关键词 国兰;叶艺;花艺;表现类型;表现关系;成因  中图分类号 S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52-02  1 叶艺国兰概述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我国
摘要 吉绿10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5年从田间外引农家品种中发现并选取变异株,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有限结荚习性,直立型,生育期86.0 d。植株繁茂性好、抗叶部病害,抗旱性强、商品品质优良、产量高。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审定。  关键词 绿豆;吉绿10号;品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
摘要 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文介绍了茎枯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34-01  茎枯病是芦笋的主要病害,其发生程度重、危害大,常规防治以化学农药防治為主,防效不理想,要通过采取加强栽培管理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摘要 对粉葛的病害和虫害的症状、病原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田间实际调查恩施地区粉葛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粉葛虫害——红头豆芫菁,并对粉葛红头豆芫菁的防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粉葛病虫害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粉葛;病虫害;防治措施;红头豆芫菁  中图分类号 S435.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