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额贝都拉得到康熙皇帝召见,他对紫禁城赞不绝口,返回哈密后便请来工匠,开始在阿勒屯村修建王府。
一幅名叫《幸福底色》的农民画笔触拙朴、色彩浓烈,色彩中浸透了喜悦的音符和欢乐的歌吟,观者往往为流淌在其中的欢乐画面所感染。
康熙大帝尝到哈密瓜并赐名后,哈密瓜被列为贡品。为了将新鲜的贡瓜及时奉献给朝廷,运送者快马加鞭,昼夜不停,一路上累死马匹不计其数。
但几百年来,这座精美堂皇的王宫却命运多舛,多次毁于战火。1930年的一把大火,更是将这个占地240多亩的精美建筑群化为灰烬,仅有小部分城墙保存了下来。2003年,当地政府根据历史典籍的描述,启动了回王府恢复重建工作,历时两年,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壮观建筑群。
回王府一侧,便是回王陵。1709年,第一世回王扎萨克额贝都拉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王府附近,从此这里就成了历代哈密回王的墓地。这片陵墓群原有土木结构的大小拱拜(“拱拜”意为“回王坟”)共6座,现剩两座,最大的拱拜为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福晋,八世回王莫合买特及其王妃、王族等40余人的墓。这座陵墓在王陵中规模最大,因此叫“大拱拜”,造型下方上圆,通高17.8米,雄伟壮观。上部有一方形基座的穹隆顶,基座四面开有小窗,便于采光、通风。相传拱尖处原有一只很大的金质覆钵,所以它也被称为“黄金之陵”。陵墓内外镶有精美的琉璃砖,在阳光下烁烁发光。外壁的琉璃砖上纹有深浅不一的蓝底团花图案,别有风韵,穹隆顶外装饰着绿色琉璃砖,与正面和立柱的浅色团花琉璃砖一起,构成了素雅庄重、色调协调的建筑基调。
这幅笔触拙朴、色彩浓烈的画,是当地农民画家的作品。那一抹色彩中浸透了喜悦的音符和欢乐的歌吟,即使你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而乐,也会为画面中流淌的欢乐所感染。那惊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让你不由得眼睛发亮,会心的笑意浮上心头。
我慕名找到了《幸福底色》的作者, 64岁的维吾尔族农民女画家早热木汗·艾买提。当我拜访她时,她和古老的阿勒屯村一样显得拙朴而宁静,甚至有些羞涩的模样,谦和地引我走进院子。 不一会儿,她就端上来一盘红枣,说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还有鲜淋淋的葡萄,也是今年的收成,另有一盘造型独特的油炸馓子,一碗香气缭绕的热茶。坐在炕上,我们聊起了绘画。得知我是画画出身,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表情也更为生动了,立即搬出一大摞自己的画作,一张张展开拿给我看。
皇家贡品哈密瓜炙热盆地的甜蜜宝藏
流连在阿勒屯村的日子,在村民们捧出的众多土特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哈密瓜。
“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饭粮。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清代的林则徐在《回疆竹枝词》中,寥寥数语描绘了新疆很普遍的一种饮食习惯:以瓜代饭,尤其在炎热的夏天,酷热让人无心吃饭,半个瓜、一片馕即是一顿饭。而一位农夫在无意中发现,哈密瓜对皮肤颇有益处,能防止娇嫩的皮肤被太阳晒伤,尤其是哈密瓜汁精华能提供对皮肤的额外保护。在暴虐的阳光下,我却发现阿勒屯村乃至整个哈密地区,处处可见肤质莹白的女子,这与哈密瓜的滋养息息相关。
当年,康熙大帝尝到哈密瓜并赐名之后,哈密瓜就被列为贡品,每到瓜熟蒂落,为了将新鲜的贡瓜及时奉献给朝廷,运送者需要快马加鞭,昼夜不停,一路上累死马匹不计其数。清初张寅之在其著作《西征纪略》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在河西走廊目睹运送贡瓜的情景:“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如此气势,足与唐玄宗为博得杨贵妃一笑而“万里飞马贡荔枝”的盛况媲美了。
在阿勒屯村的农民画中,我也看到这样一幅构图新颖的绘画:硕大的哈密瓜被放大成圆形宝藏,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欣喜地坐在其中手捧着哈密瓜。丰富的想象力和标新立异的构图,给哈密瓜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我知道,在阿勒屯乃至所有哈密农民心里,哈密瓜就是甜蜜的宝藏……
一幅名叫《幸福底色》的农民画笔触拙朴、色彩浓烈,色彩中浸透了喜悦的音符和欢乐的歌吟,观者往往为流淌在其中的欢乐画面所感染。
康熙大帝尝到哈密瓜并赐名后,哈密瓜被列为贡品。为了将新鲜的贡瓜及时奉献给朝廷,运送者快马加鞭,昼夜不停,一路上累死马匹不计其数。
但几百年来,这座精美堂皇的王宫却命运多舛,多次毁于战火。1930年的一把大火,更是将这个占地240多亩的精美建筑群化为灰烬,仅有小部分城墙保存了下来。2003年,当地政府根据历史典籍的描述,启动了回王府恢复重建工作,历时两年,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壮观建筑群。
回王府一侧,便是回王陵。1709年,第一世回王扎萨克额贝都拉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王府附近,从此这里就成了历代哈密回王的墓地。这片陵墓群原有土木结构的大小拱拜(“拱拜”意为“回王坟”)共6座,现剩两座,最大的拱拜为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福晋,八世回王莫合买特及其王妃、王族等40余人的墓。这座陵墓在王陵中规模最大,因此叫“大拱拜”,造型下方上圆,通高17.8米,雄伟壮观。上部有一方形基座的穹隆顶,基座四面开有小窗,便于采光、通风。相传拱尖处原有一只很大的金质覆钵,所以它也被称为“黄金之陵”。陵墓内外镶有精美的琉璃砖,在阳光下烁烁发光。外壁的琉璃砖上纹有深浅不一的蓝底团花图案,别有风韵,穹隆顶外装饰着绿色琉璃砖,与正面和立柱的浅色团花琉璃砖一起,构成了素雅庄重、色调协调的建筑基调。
这幅笔触拙朴、色彩浓烈的画,是当地农民画家的作品。那一抹色彩中浸透了喜悦的音符和欢乐的歌吟,即使你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而乐,也会为画面中流淌的欢乐所感染。那惊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让你不由得眼睛发亮,会心的笑意浮上心头。
我慕名找到了《幸福底色》的作者, 64岁的维吾尔族农民女画家早热木汗·艾买提。当我拜访她时,她和古老的阿勒屯村一样显得拙朴而宁静,甚至有些羞涩的模样,谦和地引我走进院子。 不一会儿,她就端上来一盘红枣,说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还有鲜淋淋的葡萄,也是今年的收成,另有一盘造型独特的油炸馓子,一碗香气缭绕的热茶。坐在炕上,我们聊起了绘画。得知我是画画出身,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表情也更为生动了,立即搬出一大摞自己的画作,一张张展开拿给我看。
皇家贡品哈密瓜炙热盆地的甜蜜宝藏
流连在阿勒屯村的日子,在村民们捧出的众多土特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哈密瓜。
“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饭粮。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清代的林则徐在《回疆竹枝词》中,寥寥数语描绘了新疆很普遍的一种饮食习惯:以瓜代饭,尤其在炎热的夏天,酷热让人无心吃饭,半个瓜、一片馕即是一顿饭。而一位农夫在无意中发现,哈密瓜对皮肤颇有益处,能防止娇嫩的皮肤被太阳晒伤,尤其是哈密瓜汁精华能提供对皮肤的额外保护。在暴虐的阳光下,我却发现阿勒屯村乃至整个哈密地区,处处可见肤质莹白的女子,这与哈密瓜的滋养息息相关。
当年,康熙大帝尝到哈密瓜并赐名之后,哈密瓜就被列为贡品,每到瓜熟蒂落,为了将新鲜的贡瓜及时奉献给朝廷,运送者需要快马加鞭,昼夜不停,一路上累死马匹不计其数。清初张寅之在其著作《西征纪略》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在河西走廊目睹运送贡瓜的情景:“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如此气势,足与唐玄宗为博得杨贵妃一笑而“万里飞马贡荔枝”的盛况媲美了。
在阿勒屯村的农民画中,我也看到这样一幅构图新颖的绘画:硕大的哈密瓜被放大成圆形宝藏,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欣喜地坐在其中手捧着哈密瓜。丰富的想象力和标新立异的构图,给哈密瓜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我知道,在阿勒屯乃至所有哈密农民心里,哈密瓜就是甜蜜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