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引路 构建小学科学课堂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0tm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可见,提问贯穿教学,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以“问”引路,促进学生探索新知与奥秘,让学生发现科学的精彩,从而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但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提问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如提问随意性强,提问主体过于单一,提问没有深入等等。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要优化科学课堂提问,以“问”打造高效的课堂,以“问”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
  一、提问要具体,明确思考方向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要具体,只有具体、精炼的语言,才能让学生迅速抓住问题重点,进而明确思考的方向,从而准确作答。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比较模糊,或者问题中包含的干扰语言信息过多。这对于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很难找准中心,进而作答。为此,优化提问设计,简化问题设计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具体化的问题,引導学生回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并学会使用温度表测量温度。结合这一目标,教师简化问题设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在讲台上展示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和一杯温水。其次,教师请学生上讲台进行游戏体验,名称为“谁的手指最灵敏”,让学生直接放手指进去感知冷与热。最后,教师再进行提问:你能说出这三杯水的区别吗?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如果不可靠,可以用什么测量水温?由此,学生开始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作答,科学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先展示实物内容,再设计游戏体验环节,让学生得到最直接的体验,最后引出具体问题,刺激学生思考。这样的方式比直接引出冷热概念更有效。
  二、提问抓时机,优化提问效果
  “满堂问”是传统小学科学提问教学的弊端。虽然从某种程度而言课堂教学是由一连串的问题连接而成,但问题过多也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与麻木,因而经常出现“师问生不答”的情况。此外,提问如果不注重时机的把握,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在提问时还必须抓住时机,如在学生迷茫困惑时、在学生对知识点感兴趣时、在学生感到矛盾时等等。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这一课时,教师抓住提问时机,巧设问题,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中,涉及“轮轴”相关知识,为了充分激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大小不同车型的方向盘。在图片的刺激下,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出问题: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结合刚刚看的图片,学生再思考,的确生活中驾驶员只要轻轻转动方向盘便能改变方向,但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学生不禁深思起来。在学生探讨一番后,教师再引出“轮轴”的概念,并结合汽车方向盘进行详细讲解。由此,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举出更多运用到轮轴的实例,强化学生的运用意识。
  提问要取得效果,就必须抓住不同的时机。一旦学生对科学学习感兴趣,教师要抓住契机提问,以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三、提问要分层,兼顾不同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学生间必定有差异。如果教师忽视差异进行提问教学,那么提问互动基本只能是属于部分学生的“专利”,而科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基本只能处于“听”的阶段,失去了最基本的与教师互动的机会。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改变这一提问方式,引进分层提问,即设计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均有机会参与科学课堂互动,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这一课时,教师进行分层提问,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分层提问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完本课知识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巩固知识。首先,教师设计简单的问题,提问对象以科学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主,但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主动作答。问:细胞结构有哪些?这一问题简单,又帮助学生复习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基本能流利作答。其次,教师加大问题难度,提问对象以科学能力一般的学生为主。问: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有哪些?学生需要在掌握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基础上作答。最后,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学生对比,即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异同。
  问题难度逐层增大,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也渐渐增强,思维不断深入。最主要的是,分层提问能够带动学生全员参与科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四、提问换角色,促进交流互动
  提问换角色,主要是指提问中不能总是教师提问,而应适当转化角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传统的小学科学提问教学中,总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永远只是“回答者”的单一模式。而新课改提倡生本教育,因而应该适当变革,让学生主动提问,从而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提问,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洗衣服是生活中的必须,但洗衣服,也有很大的学问。为此,在引出学习主题后,教师让学生围绕主题提问,即学生可以问任何与之相关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有学生提问:“用洗衣粉还是肥皂洗衣服好?”“哪一种洗涤剂对衣服的伤害较小?”“不同材料的衣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吗?”“如何洗去衣服上的污渍?我经常弄脏衣服。”……学生的问题非常多,科学课堂也因学生的参与变得非常活跃。
  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急于作答,而应精选问题,组织学生交流互动,从而得出答案。如此一来,学生能够主动提出疑问,解决疑问。
  五、提问要开放,发展学生思维
  过多封闭式的提问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设计太多追求“标准答案”的问题,只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因为学生感觉没有空间可以发挥。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保持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激情,教师可以适当设计开放的问题,利用问题的开放性,吸引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怎样搭配食物》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开放的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回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人体每日都需要进食,以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人不再满足于“吃饱”阶段,而是更加注重食物搭配的合理性,以保障身体更健康。为此,在学习了本课内容后,教师设计了“我是小小营养师”活动,要求学生围绕问题“如何科学合理搭配一天的食物”进行思考,最后再呈现结果。这一活动非常开放,学生需要合作完成。学生在搭配食物时,既要注重能量的摄入,也要关注人体均衡营养的需求,总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经过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搭配结果,其他小组则围绕结果进行讨论,如荤素搭配是否合理、营养摄入是否足够、维生素是否满足要求等等。教师再统一点评学生的食物搭配情况,评选出最佳的“营养师小组”。
  总之,要想“问”得高效,“问”得精彩,教师必须注重全面优化科学课堂提问。在提问设计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注意调控科学课堂,以全面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
其他文献
产品、服务的任何一点瑕疵在新媒介时代都可能在市场上引起一场口碑风暴。营销大师科特勒认为,只有卓越的用户体验才能激发用户评论,这是口碑营销的基石。要进行口碑营销的广
游玩回来,拍了不少照片,如想和好友分享,一般我们会将照片上传到网易相册中,而后将相册访问权限设置为公开,将自己相册地址通过群发邮件告诉好友,这样对方在浏览器中键入相册地址,就能看到漂亮的照片了。观看者虽然轻松,但这样操作非常麻烦。不妨试试这个名为“mllqus”的站点,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图片直接就可上传,上传后立马就能分享,简便多了。  首先打开“minus”网站(http://min.us/)
Surface energy fluxes were measured using Bowen-Ratio Energy Balance technique (BREB) and eddy correlation system at Luancheng of Hebei Province, on the North C
条件致病菌所致外科院内感染,是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变形杆菌感染的某些问题叙述如下。一、变形杆菌在化脓-炎症性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七十年代后期,化脓-炎症
随着现代快节奏的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人们对室内空气的要求不断提高!那么对于我们装饰而言,软装饰的发展不断地
在龙岩地区从腹泻患者和健康人群分离出10株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其阳性率分别为0.86%和0.33%,其血清型以0_(124)为主,其次0_(152)。从健康人群也可检出的事实,说明侵袭性大肠
为探讨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与肺癌以及肺部炎症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我科对1978~1984年住院病员中曾作结素试验的肺结核、肺癌和肺部炎症318例进行了回顾性研
本案是由罗拉巴塞罗那室内设计公司创办者拉罗拉女士亲自设计的一套居室,较充分地体现了她的设计理念:舒适而实用。在拉罗拉的笔下,这套居所整体显得中规中矩,没有刻意地想要
为探讨自来水厂除锰滤池成熟的生物机理,从生产滤池和实验滤柱成熟过程的不同阶段取1000多个水质和细菌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滤池(柱)的成熟过程是不同细菌有规律的增殖并
1996年5月,河北省水利厅在省引滦工程管理局召开了艰苦创业史室、荣誉室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该局“两室”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会议指出,省引滦局实践证明,“两室”做为具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