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许与反思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bsa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命题者的诸多尝试与努力,值得点赞的地方不少。
  突破命题桎梏的再尝试 自从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江苏省高考作文历经三级跳,2004至2005年考话题作文,2006至2012年考命题作文,2013年起转而考材料作文。2014年高考命题者依然提供一段材料,让考生自选角度立意、作文。这是扭转命题作文立意偏狭桎梏的再尝试,透露出江苏高考命题人的决心:借助材料作文的平台,极大可能地给予学生施展才情、抒写自我的自由。
  材料作文的再升格 2013年的材料由一段探险经历谈起作文,引导考生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客体自然,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人文大爱情怀。而今年的材料作文则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抒写对青春不朽话题的感知,竭力避免全省高三作文教学的跟风态势。可以讲,它给来年高三师生带来的备考信息是扎实开展作文系统训练,不迷恋于套作,不醉心于投机。从材料的呈现角度讲,今年的材料简短一点,便于学生在时间宝贵的考场上迅速把握住关键信息“青春”“不朽”“信念”“天真”“错误”,减少了偏题的机率,增加了立意、选材的时间。
  对学生熟知生活的再审视 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自然、社会和人生,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必然对“青春”话题熟悉,或者大量阅读过青春主题的文章,或者用各自的喜、怒、哀、乐经历体味着青春的滋味,或者经常在习作中抒发对青春的感悟。多年来,江苏作文一以贯之地洋溢着人文情怀,今年的“青春”“不朽”话题引导学生诉说众多的青春故事,抒发青春情思。众所周知,高考是指挥棒,高考作文也具有导向作用。今年的作文就引导考生再审问自己熟知的青春生活,也将引导广大高中学生关注自我、关注青春,用足心思演绎好自己的青春故事。
  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再考验 应该讲,从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江苏高考作文就表现出一个倾向: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单独命题当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就引导学生就“沉稳”与“灵动”两个具有对立意味的元素展开思索,寻求作文素材;此后,2006年的“人与路”,2012年的“忧与爱”都是采用了直接对立的方式,引导考生开展思辨活动。2005年的“凤头、猪肚、豹尾”,2007年的“怀想天空”、2008年的“好奇心”、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2011年的“拒绝平庸”和2013年的探险,没有采用将关键元素对立的方式,但无一不蕴含着哲理,需要学生融入思辨活动。就今年的作文而言,命题者就“青春”的“朽”与“不朽”引导考生深入思索,这是对江苏省高考作文注重思辨传统的再延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再考验。
  对学生缀文成篇能力的再强化 对于“青春”话题,学生大多比较熟悉。但是在这种熟悉背景下,却隐含诸多陷阱。其中,对于“青春”这个大话题,怎样选准一个较小的切入点,怎样围绕切入点运用适当的手法展开文章……都是容易被众多考生忽略的地方。还记得2008年的“好奇心”,不少考生反映相当好写,但事实上,当年的平庸之作太多,究其原因,学生在对这个熟悉话题的大喜之后的大意,缺少了对文章材料选择、行文的组织等作文加工程序的考究。可以预见,今年的考生能在这种熟悉话题之下写出好作文的不会太多,可能泛泛而谈的文章会有不少。
  事实上,每年高考作文的命制都是具有一定风险但又不得不开展的尝试。既然是尝试,就会有不足;有不足,就需要进行冷思考。
  主题的确定有困难 今年的作文材料简洁,表面上看,对于掌握材料内容比较容易;但是考生要尽快确定自己作文的主题却是比较困难。如果仅是演绎一个有关“青春不朽”的故事,这样的作文格调自然不高。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就是走的这条路。如果命题者对“不朽”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说不定能引发学生更多的写作灵感。例如,可从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着手,积极引导广大考生和在校的高中生加强个人品德的历练,注意个人修养的提升,用青春的热情和坚实的努力为集体、国家建功立业,绽放当代青年的风采。
  材料的选择易碰车 命题者应该知道2008年高考作文的不足,当年的“好奇心”使得不少学生没有运用“好奇”的心理选择适宜的作文材料,因为不少学生就简单地演绎了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好奇故事,或者简单地议论好奇心的重要性。“碰车”现象已然出现过,今年再来个熟悉的话题,选材的“碰车”可以想象。当然,“碰车”现象的出现原因众多,语文老师作文选材训练的欠缺或不足固然难逃其咎,高考作文命制习惯的延续何尝不是幕后“凶手”呢?
  学生间的差距较大 正因为前面两种原因,生活阅历丰富、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会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而习惯于“三点一线”校园生活的学生则会自然败下阵来。从这个角度讲,苏北、苏中、苏南学生的差距也会加大。有人会讲,这就是对高中教育的引导,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社会、自然。不错,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但是这种地区教育差异带来的差距就应该由农村的学生来承担吗?
  高中作文教学的变革值得期待。
  笔者以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应为以下两点。
  一是多开展思维训练。其实,所有学科带给学生的终身有益的东西就是思维的训练。事实上,高中阶段能够帮助学生重点开展思维训练的语文教师少之又少。平时训练时,教师要将思维理性而奇谲的作文推荐给学生,并将范文印发下去,帮助他们分析其优劣。需要重点提醒的是,语文教师要扭转学生轻视议论文写作的不良倾向,不能因为议论文涉及的思维复杂就远离它。实际上,议论文与记叙文之间是有关联点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就材料开展立论训练,然后选择新奇观点作为记叙文写作的中心思想,继而选择新鲜素材。
  二是多积累新鲜素材。作文素材的新鲜与否,直接决定着作文品位的高低。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以自我为圆心,以自然、生活为圆周,开展广泛的素材积累活动。一有新鲜素材,就需立即积累;每次考试之前,都要重温,并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高考之路很长,作文备考之路艰辛,但在对每年作文的点评与思考中,我们总能获得前行的动力,明了前行的方向。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其他文献
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在日本中小学久负盛名,是散文经典中的经典。我接触过的日本教师朋友,他们能从头背诵到尾,令我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当下,中国教育界不断增进国际教育理解,广泛开展国际教学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从而使他们懂得尊重国际文化差异性,为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作好铺垫。   但许多老师对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的教学并不“上心”,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日常教学特别是备考训练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考纲要求,紧扣考点进行相关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许多学生反映根本读不懂诗歌,所谓训练只能是扣帽子套概念,比着葫芦画个瓢。如何真正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成了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瓶颈。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孙绍振先生的相关理论,认真研究了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名作重读》等著作,吸收借鉴
2013年12月初,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应邀来我校上课,一堂《琵琶行》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让听课的老师们体悟到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真谛。下面我们撷取肖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片段先做一个精彩回放。  一、反复诵读中感知、品味  片段一  师:白居易为我们写下这首诗,同学们也读了几遍了。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你知道琵琶女在这首诗里弹奏了几次?(学生回答不一)  师:到底是几次呢?我们先一起
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一文中提出当前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有五种常见的偏向。其中剑指作文教学三个偏向:不让学生读闲书;文笔成了作文的第一要义;“宿构作文”成风。笔者认为上述三个偏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语文作文教学的“倒行”和“逆施”,其不当的导向造成当前高中生写作思想的极度贫血。构建当代高中生写作精神根据地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现状与困境  孙绍振先生指
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流放黄州,《赤壁赋》就写于此后不久。在这篇千古流传的散文中,我们能够读出苏轼的乐观、豁达、洒脱,但若仅有这单一层面的情怀,该文也无法流传久远。《赤壁赋》借助“客”所抒发出来的渺小、悲观,尤其是忧惧,从未一刻疏离。此时豁达,必蕴忧惧——这是人之常情。一个人的忧惧,并不会因心态好就消失。那么,我们如何在文本阅读中,感受到“苏子”表面豁达之下的忧惧呢?这需要更为深入、全面的
湖北省2015年高考作文题,以一则轻快的抒情式的科普桥段,演绎自然界泉水的形成,及其“应该”由此而带来的感悟,成就了鄂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的收官(2016年始,高考命题又将由相关省的“自主”收归“国有”)。  揣想命题者的命意,是力图唤起对“默默不语”者的留意,并彰显任何“众人瞩目”的光鲜外表,均根植于“默默不语”的奉献。这当然属励志型的正能量。  命题者自话  考试完后,“湖北省考试院专家”,发布
高三作文教学是语文备考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是对学生十余年学习的系统性整理和巩固,是学生高考前的“临门一脚”,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复习教学,老师们经验很多,但困惑也不少。目前,高三作文教学的无序与随意状况十分普遍,甚至有些教师采取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态度。其理由大致有:作文靠长期积累,短期无法奏效。而高三阶段时间短,其他学科以及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任务也很多,没有时间抓作文教学。从语
鲁迅的《故乡》是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多年以来,对《故乡》的研究解读为数不少,也有常读常新的结果产生:国人精神说、轮回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等等。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再读《故乡》,如果我们把解读文本的视角从社会学移开,不从阶级、社会、政治的角度去审读文本,多从作者写作文本的主观心理和情感结构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故乡》还是鲁迅精神故乡瓦解的写照和反映。  一、安放心灵的阳光故乡  故
一、《山海经》印象  1.激趣导入  鲁迅这一生著作无数,却没有一篇文章完整地写过他的母亲,但对他的保姆阿长却情有独钟,不仅写了,而且写得洋洋洒洒,挥毫泼墨。我们曾读过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阿长,今天再来读一读他的《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阿长,看看这位大文豪是用怎样的笔墨来为他那一无所有,甚至卑微的保姆作传,从而让她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的。屏显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2.交流《山海经》印象
从咿呀学语到走进教室学习语文,再到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二十余年来,可以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和语言、语文打着交道。然而,在一次研讨中,通过对《在山的那边》这篇教例的探究分析,我才恍然发现,数年来的语文教学竟然给我塑造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语文知识观: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概况、条目繁多的文学常识才是语文知识;那些单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题目所考察的就是语文知识;老师在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课上逐字逐句讲解的那些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