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解决SLM增材制造复杂流向微流道粗糙内孔表面精加工难题。方法采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SLM增材制造微流道内表面进行抛光,研究不同抛光压力下,磨粒流对微流道表面质量以及内孔形状精度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磨粒的流动轨迹进行模拟,探究磨粒对微流道壁面的作用机理。结果在相同的抛光时间内,抛光压力增大,微流道的表面粗糙度随之减小,且趋向于收敛到一个最小值。直管处粗糙度可达0.23μm,弯管外侧为0.24μm,抛光效果明显。微流道内孔的最大内切圆直径与最小外接圆直径也随之增大,且直管处变化趋势相对平稳。在微流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11046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解决SLM增材制造复杂流向微流道粗糙内孔表面精加工难题。方法采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SLM增材制造微流道内表面进行抛光,研究不同抛光压力下,磨粒流对微流道表面质量以及内孔形状精度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磨粒的流动轨迹进行模拟,探究磨粒对微流道壁面的作用机理。结果在相同的抛光时间内,抛光压力增大,微流道的表面粗糙度随之减小,且趋向于收敛到一个最小值。直管处粗糙度可达0.23μm,弯管外侧为0.24μm,抛光效果明显。微流道内孔的最大内切圆直径与最小外接圆直径也随之增大,且直管处变化趋势相对平稳。在微流
其他文献
目的开发环境友好、抗高温耐浓酸的长效缓蚀剂复配体系。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仪对席夫碱基吡啶季铵盐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高温高压腐蚀测定仪、吸附等温模型、动力学参数、扫描电镜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缓蚀剂对N80的缓蚀性能及其吸附机理。结果在120、140、160℃温度下,随着席夫碱基吡啶季铵盐缓蚀剂(以下简称Shif-PyQA)质量分数的增大,腐蚀速率在低浓度时大幅减小,缓蚀率在低浓度时大幅增加,两者在高浓度时均逐渐趋于平稳。在所测温度范围内,N80在空白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远大于在加有Shif-PyQA溶液中的腐
目的探究磁粒研磨中复合磁极磁回路对工件表面质量及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解决传统平面磨粒受磁力较小而远离加工区域,从而使表面质量较低的问题。方法对提出的磁极复合磁路法进行研磨机理分析,并通过磨粒在加工中的受力分析,进而分析影响因素。使用等效磁路法,对3种磁路所形成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进行计算,进而采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3种磁路的磁场梯度模拟仿真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影响因素的作用,为试验打下理论基础。最后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及超景深3D显微镜,对采用不同磁回路研磨前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及表面
目的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获得双金刚石磨粒抛光单晶Si的去除机理。方法采用一种新的单晶硅三体磨粒抛光方法,测试双磨粒的抛光深度和横向/纵向间距对三体磨粒抛光的影响,从而获得相变、表面/亚表面损伤等情况,并获得抛光过程中温度及势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比抛光深度为1、3 nm时配位数的情况,发现抛光深度为1 nm时,抛光完成时相变的原子数是4319,而抛光深度为3 nm时,相变原子数为12516。随着磨粒在Si工件表面抛光深度的加深,抛光和磨蚀引起的相变原子和损伤原子的数目增加。仿真结果还表明,单晶Si相
在当前创新创业号召越来越强烈的发展形势下,高职需要注重跟企业的协作、构建校企协作体系和基于产教融合的跨境电商创业实训条件,在高职学生创业项目中渗透跨境电商平台的真实运营环境,并且对一系列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创业培训与指导,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培养具备创业、创新精神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目的研究Super CORR-A水置换型缓蚀剂对典型印制电路板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基于实测的舰载机电子设备舱环境数据,考虑印制电路板腐蚀敏感的湿热、盐雾和酸性大气等因素,编制了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针对喷涂和未喷涂缓蚀剂的无铅喷锡印制电路板开展了14个周期的加速腐蚀试验,以宏观和微观腐蚀形貌、腐蚀损伤尺寸、接触电阻以及绝缘电阻为指标参数,表征了印制电路板腐蚀行为,分析了缓蚀剂对印制电路板腐蚀行为的影响,运用扫描Kelvin探针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揭示了缓蚀剂腐蚀防护作用机理。结果未腐蚀时,缓蚀剂使
目的研究稀土Y对热浸镀铝层的影响,提高热浸镀铝件的耐蚀性能。方法通过向热浸镀铝液中添加不同量的铝钇合金,获得稀土Y含量不同的热浸镀铝件。选用3.5%的NaCl溶液为腐蚀溶液,利用SEM、EDS观测其形貌、成分,并使用电化学测试和全浸试验研究稀土Y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添加0.2%Y时,热浸镀铝层表面平整、无孔洞,针状相细小,镀铝层减薄,过渡层由锯齿状转变为连续带状。稀土Y的添加使镀铝件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添加量为0.2%时,自腐蚀电位最正,为-0.7857 V,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
目的研究断续磨削烧伤机理和声发射在线监测方法,避免产品磨削加工烧伤现象。方法基于平面磨削温度场理论和镜像热源方法,建立一种断续磨削工件边缘的温度场模型,基于该模型可对断续磨削烧伤机理进行研究。为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不同断续磨削工况实验,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和声发射信号对断续磨削区温度进行在线监测,使用酸洗法和巴克豪森噪声检测仪对磨削后工件表面进行烧伤检测验证,通过对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包能量求解,建立其与磨削区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该模型可有效反映断续磨削时工件边缘处磨削区温度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
核能的安全利用是我国目前高度关注的重点,但核废料中含有的强放射性元素Cs及其同位素由于产率较高、半衰期较长且溶解性高而难以处理,如何对其进行安全处置亟待解决。铯榴石因其类似方沸石的结构而具有浸出率低、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固化放射性Cs的陶瓷材料。但是,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由于合成温度高而容易造成部分Cs的挥发造成二次污染,限制了铯榴石的应用。近年来,基于地聚物前驱体技术可以实现较低温度下铯榴石陶瓷的合成,但是所得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不佳。针对铯榴石在陶瓷制备中的问题,引入玻璃粉降低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世界,中国民族品牌商品也在世界商品市场打开了新的局面.然而,目前来看,我国相关法律对民族商标品牌所做的保护工作还不够完善,使得我国许多民族商标品牌在国内仿冒产品和跨国并购浪潮中陷入重重危机.
在家居产品设计中有很多应用玻璃材质的案例。玻璃材质有很好的透光性,日光和人造光源会使玻璃材质产生光影效果,很多时候人们只关注玻璃材质的显性功能,如照明、隔断、承重等,往往忽视了玻璃材质在居室空间中所形成的光效。玻璃光效会在居室空间中形成光氛围,其色彩、形式与光强度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从玻璃光效的特性出发,阐述玻璃光效的功能性、艺术性,分析玻璃光效与玻璃工艺之间的关系,使观者能够理解玻璃光效所蕴含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