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中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追求的是一种厚德载物、谦虚谨慎的精神品格,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灌输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文化。《纲要》指出:我们要“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高的健身、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民族传统体育渗透体育教学中,无疑将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振兴民族传统体育,就必须重视中国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所在,弘扬其优秀的精华,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和认识传统文化,促进其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传承和发展,这对于建立祖国优秀文化的认知、认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健身娱乐的项目,又有竞技比赛的内容,深受学生的青睐,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从中我们看出,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学校体育课堂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增加课堂的生活情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有利于改善学校体育教材结构体系,便于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特色体育课堂。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选择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符合
  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需要,是发展传统体育的需要。我们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选择时,要从学生生理、心理及兴趣爱好出发,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同时,注意收集、挖掘、整理,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因此,我们要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切实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不要生搬硬套,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应有的放矢地保留或摒弃,这既符合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也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为此,我们合理有效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使其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继承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四、注意教学安全,尽量避免出现伤害事故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只有确保安全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增加难度。同时,我们要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掌握教育规律,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让学生懂得规则,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学会保护自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切实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课堂实践和提炼,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并被学生所掌握与运用,才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实现现代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计算机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做为一名小学计算机教师,我深知计算机教学已在小学阶段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小学信息教育,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索的潜能,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结合教学实践,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公平发展。教育部长袁贵仁:办出学校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首先就要有明确而清晰的办学理念。这是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我们在总结学校30几年来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教学有实效性、针对性。本文将阐述自己在《品德与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探索。  一、将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也不能仅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而需要从人的整体发展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近20年来我国关于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总体发展仍处于引介的状态,缺乏本土化研究,加之教学设计理论构建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教学设计理论走向中小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具体的教学问题和不适应中小学学校教育实际等问题。如教学设计程序化的操作性模式易使教学
期刊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步入人们的生活,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除了枯燥的数字,最多也只是利用挂图
期刊
新课标的改革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汹涌而来。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过改革的洗礼,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要学习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洗脑”,通过学习,把我们的脑筋彻底洗刷一下,代之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本次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最能鲜明的特点是‘有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的教育理念支撑。”它针对我们的教育存在的弊端:“知识本经”——“教师权威”——“精英教育”,“教师教的辛苦”,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从六个方面对落实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强调了要实行大
期刊
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决定因素在于教学对象即学生。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以下几点是我就提高学生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有效的一些想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关注教学教育水平提高时,教师不能只注重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材的理解把握,还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会不会学”,
期刊
《分数除以分数》属于数与代数的教学领域,是数的运算内容中很难教学的内容。现代数学家张景中老师在《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一书中曾指出,“欧几里得,柯西以及布尔巴基们,大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并非尽善尽美,在小学到大学的数学课程中,存在着公认的难点,如何处理这些难点,一直被认为是数学教育的任务。”要想把算理说清楚是本节课的难点,基于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
期刊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打工,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因此,在我市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儿童或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家里,这种特殊的教养结构,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危机。  从目前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态度——重养育轻教育。由于长期在外务工,许多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