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主练习与检测·初中语文作业本》是跟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的作业本,其中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的第一题中要求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划分朗读节奏,书后所附参考答案是惟一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上册第13~14页“教学建议”中给整首诗所标示的朗读节奏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显然,上述参考答案与此“教学建议”一致,抑或正是受了它的启发而编辑了该题目。尽管这更增强了该答案的正确性,但笔者认为仍值得商榷。
七言律诗的朗读,依据格律的要求,一般采用“四三”式,即 “二二二一”或 “二二一二”节奏(三字尾节奏点是可以移动的)。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其语法意义与语言节奏是吻合的。
然而,并非七言诗的每一句都可以这样读。如果不注意其层次结构,死套“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语言节奏,就会读成破句,影响诗歌意思的表达。例如:
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句中“孤山寺”是处所名词,“二十三”是数词,“把西湖”是介词“把”与名词“西湖”组成的介宾短语,都不可以随便拆开,例句不顾其意义单位而将它们依照节奏单位拆开来读是不妥的。按照语法结构应该读成“孤山寺北/贾亭/西”、“二十三年/弃置/身”(四二一)、“欲把西湖/比/西子”(四一二)才恰当。
再如把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读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前面三个诗句的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是一致的,第四句则不然。因为按照语法,“客从何处来”这一个主谓短语由动词“问”统领,是“问”的内容,作“问”的宾语,所以动宾之间确实应有较重较长的停顿,以便突出。可是,“客从何处来”这个主谓短语中,“客”是名词主语,“从何处”是一个介宾短语,介词“从”跟宾语“何处”不能拆开,“从何处”作谓语中心词“来”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作“客”的谓语。上面按节奏单位读成“笑问/客从/何处/来”则破坏了此句的意义单位,也即读破了句。按王力先生《诗词格律》所讲,近体诗的句式除四三式(即“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外,也可以有“二五”句式,故此句只能读作“笑问/客从何处来”或“笑问∥客/从何处来”(“∥”、“/”同时使用的句中,“∥”表示停顿时间较长,“/”表示停顿时间较短),这样才不致伤意。
类似这样的“二五”句式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诗句的“二”是此句的主语和谓语,主语常常省略;“五”是宾语,往往由主谓短语或动词短语充当。如: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据此,“更喜/岷山/千里/雪”仅是按七言诗的固定节奏划分的,照句法意义停顿,也应读成“更喜/岷山千里雪”或“更喜∥岷山/千里雪”。
另外,七言诗句语法结构与节奏单位不一致的情况,不只上述的“二五”句式,还有些不常见的特殊句式。像杜牧的《过华清宫》“无人知是荔枝来”、陆游的《秋晚登城北门》“一点峰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不能分成四三,而只能分成三四(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无人知/是/荔枝来”、“一点峰/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像黄巢的《题菊花》“报与桃花一处开”、丘逢甲的《山村即目》“秋在万山深处红”、王昌龄的《闺怨》“悔教夫婿觅封侯”,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四三,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六:“报/与桃花一处开”、“秋/在万山深处红”、“悔/教夫婿觅封侯”。
现在再来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金沙水”(金沙江)与“大渡桥”(泸定桥)名词相对,“拍云崖”和“横铁索”都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短语,“暖”、“寒”皆为形容词。句法结构上,“金沙水”与“拍云崖”、“大渡桥”与“横铁索”分别构成主谓短语,这两个主谓短语又分别作表示心里感受的形容词谓语“暖”和“寒”的主语。这一联的意思是:金沙江的水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山崖使人产生暖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架着铁索令人胆颤心寒。按照语法意义单位,其朗读节奏应为“六一”句式:“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或“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朗读才符合诗句内容的需要。
《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为了使“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以及“更喜岷山千里雪”与整首诗语言节奏一致,采用了意义迁就格律的读法:“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二二二一),未尝不可。《自主练习与检测·初中语文作业本》以《语文教学参考书》为依据划分朗读节奏, 无可厚非。但是它仅仅是按照七言律诗的固定语言节奏划分的,不应该成为惟一答案。就单独给这一联划分朗读节奏,如果学生采用了意义上应有的语法停顿,把它划分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六一)或“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三三一),笔者以为绝不能判作错误答案,甚至应大加褒扬和鼓励,因为只有这样朗读才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才更加合理。
《自主练习与检查·初中语文作业本》的编者选择“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个特殊的句子来划分朗读节奏也许是考虑不周,是一个疏忽。但笔者觉得它却能提醒教师和学生:七言诗在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奏朗读时,一定要对诗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弄清楚其结构层次,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句子的语法停顿,避免读成破句,也才能更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准确表达,使七言诗的情境、韵律保持完美的统一。同时,也能提醒教材编者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朗读好文言诗文,尤其是格律诗,是否应该在教材中增加相关指导性的专题呢?
(作者单位:如东县新店镇中学)
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上册第13~14页“教学建议”中给整首诗所标示的朗读节奏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显然,上述参考答案与此“教学建议”一致,抑或正是受了它的启发而编辑了该题目。尽管这更增强了该答案的正确性,但笔者认为仍值得商榷。
七言律诗的朗读,依据格律的要求,一般采用“四三”式,即 “二二二一”或 “二二一二”节奏(三字尾节奏点是可以移动的)。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其语法意义与语言节奏是吻合的。
然而,并非七言诗的每一句都可以这样读。如果不注意其层次结构,死套“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语言节奏,就会读成破句,影响诗歌意思的表达。例如:
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句中“孤山寺”是处所名词,“二十三”是数词,“把西湖”是介词“把”与名词“西湖”组成的介宾短语,都不可以随便拆开,例句不顾其意义单位而将它们依照节奏单位拆开来读是不妥的。按照语法结构应该读成“孤山寺北/贾亭/西”、“二十三年/弃置/身”(四二一)、“欲把西湖/比/西子”(四一二)才恰当。
再如把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读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前面三个诗句的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是一致的,第四句则不然。因为按照语法,“客从何处来”这一个主谓短语由动词“问”统领,是“问”的内容,作“问”的宾语,所以动宾之间确实应有较重较长的停顿,以便突出。可是,“客从何处来”这个主谓短语中,“客”是名词主语,“从何处”是一个介宾短语,介词“从”跟宾语“何处”不能拆开,“从何处”作谓语中心词“来”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作“客”的谓语。上面按节奏单位读成“笑问/客从/何处/来”则破坏了此句的意义单位,也即读破了句。按王力先生《诗词格律》所讲,近体诗的句式除四三式(即“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外,也可以有“二五”句式,故此句只能读作“笑问/客从何处来”或“笑问∥客/从何处来”(“∥”、“/”同时使用的句中,“∥”表示停顿时间较长,“/”表示停顿时间较短),这样才不致伤意。
类似这样的“二五”句式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诗句的“二”是此句的主语和谓语,主语常常省略;“五”是宾语,往往由主谓短语或动词短语充当。如: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据此,“更喜/岷山/千里/雪”仅是按七言诗的固定节奏划分的,照句法意义停顿,也应读成“更喜/岷山千里雪”或“更喜∥岷山/千里雪”。
另外,七言诗句语法结构与节奏单位不一致的情况,不只上述的“二五”句式,还有些不常见的特殊句式。像杜牧的《过华清宫》“无人知是荔枝来”、陆游的《秋晚登城北门》“一点峰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不能分成四三,而只能分成三四(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无人知/是/荔枝来”、“一点峰/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像黄巢的《题菊花》“报与桃花一处开”、丘逢甲的《山村即目》“秋在万山深处红”、王昌龄的《闺怨》“悔教夫婿觅封侯”,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四三,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六:“报/与桃花一处开”、“秋/在万山深处红”、“悔/教夫婿觅封侯”。
现在再来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金沙水”(金沙江)与“大渡桥”(泸定桥)名词相对,“拍云崖”和“横铁索”都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短语,“暖”、“寒”皆为形容词。句法结构上,“金沙水”与“拍云崖”、“大渡桥”与“横铁索”分别构成主谓短语,这两个主谓短语又分别作表示心里感受的形容词谓语“暖”和“寒”的主语。这一联的意思是:金沙江的水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山崖使人产生暖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架着铁索令人胆颤心寒。按照语法意义单位,其朗读节奏应为“六一”句式:“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或“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朗读才符合诗句内容的需要。
《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为了使“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以及“更喜岷山千里雪”与整首诗语言节奏一致,采用了意义迁就格律的读法:“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二二二一),未尝不可。《自主练习与检测·初中语文作业本》以《语文教学参考书》为依据划分朗读节奏, 无可厚非。但是它仅仅是按照七言律诗的固定语言节奏划分的,不应该成为惟一答案。就单独给这一联划分朗读节奏,如果学生采用了意义上应有的语法停顿,把它划分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六一)或“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三三一),笔者以为绝不能判作错误答案,甚至应大加褒扬和鼓励,因为只有这样朗读才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才更加合理。
《自主练习与检查·初中语文作业本》的编者选择“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个特殊的句子来划分朗读节奏也许是考虑不周,是一个疏忽。但笔者觉得它却能提醒教师和学生:七言诗在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奏朗读时,一定要对诗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弄清楚其结构层次,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句子的语法停顿,避免读成破句,也才能更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准确表达,使七言诗的情境、韵律保持完美的统一。同时,也能提醒教材编者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朗读好文言诗文,尤其是格律诗,是否应该在教材中增加相关指导性的专题呢?
(作者单位:如东县新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