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古诗词语言含蓄精练,距离现在又年代久远,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又常常是一个难点。究竟该怎样教好古诗词?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感、多悟。
一、多些朗读,少些讲解
一诗到手,要想明白其意,第一步就是读,老师如此,学生也应该这样。可是在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的声音太少,老师讲解的力度太大。常常是蜻蜓点水地朗读之后,老师就开始大段大段地分析讲解,偶尔拎几个学生起来回答几个问题以示对学生的重视或表示课堂的“互动”。学生没有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对内容还不甚了了,就是老师讲得再精彩,他们恐怕也多会无动于衷,更不要说起来和你对话了。所以,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先朗读,其间最好加上一些默读和静思。一般而言,短一点的可要求当堂背诵,长一点的则要求熟读。之后,老师可范读一遍或播放一些名家的朗读,使学生对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领会。
此外,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老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怎样使老师的“讲”成为引导呢?这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讲,精讲,即讲必须讲的内容,讲的内容要“精”,避免空泛。到底哪些内容该讲?笔者认为,学生能理解古诗词或喜欢上古诗词,主要是他们能进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或有时能与诗词产生一些共鸣,或能有一些自己的体悟。老师就应该讲这些能帮助学生达到此目的的相关内容,可以是诗词的写作背景,可以是一些重要的典故,也可以是对一些关键字词的鉴赏等等。少讲但要讲到点子上,单单凭借教科书照本宣科是远远不能达到此目的的,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先充分阅读,翻阅相关资料,自己能进入审美情境,有自己的一些共鸣和体悟。
二、多些感受,少些翻译
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诗句很难翻译,有时勉强译出,则会觉得诗味顿失。对于这种勉为其难,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笔者认为,索性在课堂教学中就少些翻译或不要翻译,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诗句的感受上。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入诗境,一起感受其中的诗景、诗情、诗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入境”也就是强调学生要能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境,这样才会亲近之喜欢之。
例如学习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时,其中一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我们多会将之翻译为:云霞在黎明时分从海上升起,灿烂无比;梅柳在春天渡江而来,开花变绿。但细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翻译并不恰当。因为从“云霞出海”到“曙”,一个“曙”字,兼含状态和时间过程;从“梅柳渡江”到“春”,一个“春”字,兼含状态和空间距离的比较。它们都有很强的视觉感受。而若简单地将“曙”和“春”理解为“黎明”和“春天”,明显与诗人传达的意思和读者的感受过程不相符合,也破坏了诗中所描写的“新奇”之景。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全用名词,如果将其译为“山区水边一个小村子里一家酒店的酒旗在风中飘扬”,字面意思是没错,可诗意何在?实际上要领会此句,就需要读者展开想象,充分感受。诗人大胆地选取了一面迎风飘扬的酒旗这个视觉感很强的典型意象,而透过这面酒旗,我们可以想象到主人的音容笑貌,街上人来人往的场面,以及整个江南热闹的景象。可以说一面酒旗,是活力的体现,也是春意的体现。但如果将之翻译为白话文,其想象的空间明显逼仄,表现力也大大降低。又如杜甫的《独立》诗中“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一句,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一样,把同一空间内的两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跟着作者的描述思绪翻飞。如果将之翻译出来,哪怕是加上一个字,都会使诗意顿失。
人们形容一些好的语言时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对一些诗句的理解也是比较准确的。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少翻译或不要翻译,带领学生多感受诗句,进入诗境之中,从而领会其意,应该说是一件更难也更富有挑战性的事情。
三、多些体悟,少些技巧
老师基于多年教学的心得,常会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词的技巧,如进行比较,颠倒语序,注意修辞、照应等。某些时候,这些技巧确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提高鉴赏能力,尤其是提高应试能力。但这并不是诗词学习的根本,根本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多体会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领悟文字背后所含的意韵,从而体会中国传统文学带给人的美感。
王维的《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李书慧老师认为要想读懂此句,需将语序调整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语文教学之友》2007.3,第30页)。诚然,这样调整之后是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读懂诗句,但同时也把诗句中的诗意消解殆尽。因为此句是写作者在拜访香积寺的路上,先是听到了泉水之声,再细听,感觉到泉水的声音不是很响亮,而是有些低徊呜咽,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泉水被“危石”所阻,这写的是听觉和视觉;而下一句则写的是作者的感觉,日色还好,可作者走着走着竟觉得身上有些发冷,抬头一看才明白原来是青松遮蔽了日光。这样的诗句,一方面写出了环境的静寂、幽深,另一方面则把作者细腻的感受以及由感到思的过程完全表现出来。而调整语序后,读之则如同白开水一般毫无滋味。同样的道理,我也不赞同将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语序调整为“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
学生在进入中学尤其是到了高中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积淀,而这正是他们学习古诗词时能够达到“体悟”的基础,调动这样的“基础”,使之更丰富恰恰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如在学习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时,教学生注意要照应题目,学生也很难领会诗中的理趣,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起自己的读书体会和生活阅历,深入思考,仔细领悟,才能明白朱熹在诗中所表达的读书心得,也使自己的读书心得迈上一个台阶。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不十分难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些朗读,多些感受,多些体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收获。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自然渐浓,教学效果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华罗庚中学)
一、多些朗读,少些讲解
一诗到手,要想明白其意,第一步就是读,老师如此,学生也应该这样。可是在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的声音太少,老师讲解的力度太大。常常是蜻蜓点水地朗读之后,老师就开始大段大段地分析讲解,偶尔拎几个学生起来回答几个问题以示对学生的重视或表示课堂的“互动”。学生没有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对内容还不甚了了,就是老师讲得再精彩,他们恐怕也多会无动于衷,更不要说起来和你对话了。所以,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先朗读,其间最好加上一些默读和静思。一般而言,短一点的可要求当堂背诵,长一点的则要求熟读。之后,老师可范读一遍或播放一些名家的朗读,使学生对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领会。
此外,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老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怎样使老师的“讲”成为引导呢?这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讲,精讲,即讲必须讲的内容,讲的内容要“精”,避免空泛。到底哪些内容该讲?笔者认为,学生能理解古诗词或喜欢上古诗词,主要是他们能进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或有时能与诗词产生一些共鸣,或能有一些自己的体悟。老师就应该讲这些能帮助学生达到此目的的相关内容,可以是诗词的写作背景,可以是一些重要的典故,也可以是对一些关键字词的鉴赏等等。少讲但要讲到点子上,单单凭借教科书照本宣科是远远不能达到此目的的,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先充分阅读,翻阅相关资料,自己能进入审美情境,有自己的一些共鸣和体悟。
二、多些感受,少些翻译
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诗句很难翻译,有时勉强译出,则会觉得诗味顿失。对于这种勉为其难,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笔者认为,索性在课堂教学中就少些翻译或不要翻译,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诗句的感受上。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入诗境,一起感受其中的诗景、诗情、诗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入境”也就是强调学生要能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境,这样才会亲近之喜欢之。
例如学习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时,其中一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我们多会将之翻译为:云霞在黎明时分从海上升起,灿烂无比;梅柳在春天渡江而来,开花变绿。但细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翻译并不恰当。因为从“云霞出海”到“曙”,一个“曙”字,兼含状态和时间过程;从“梅柳渡江”到“春”,一个“春”字,兼含状态和空间距离的比较。它们都有很强的视觉感受。而若简单地将“曙”和“春”理解为“黎明”和“春天”,明显与诗人传达的意思和读者的感受过程不相符合,也破坏了诗中所描写的“新奇”之景。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全用名词,如果将其译为“山区水边一个小村子里一家酒店的酒旗在风中飘扬”,字面意思是没错,可诗意何在?实际上要领会此句,就需要读者展开想象,充分感受。诗人大胆地选取了一面迎风飘扬的酒旗这个视觉感很强的典型意象,而透过这面酒旗,我们可以想象到主人的音容笑貌,街上人来人往的场面,以及整个江南热闹的景象。可以说一面酒旗,是活力的体现,也是春意的体现。但如果将之翻译为白话文,其想象的空间明显逼仄,表现力也大大降低。又如杜甫的《独立》诗中“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一句,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一样,把同一空间内的两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跟着作者的描述思绪翻飞。如果将之翻译出来,哪怕是加上一个字,都会使诗意顿失。
人们形容一些好的语言时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对一些诗句的理解也是比较准确的。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少翻译或不要翻译,带领学生多感受诗句,进入诗境之中,从而领会其意,应该说是一件更难也更富有挑战性的事情。
三、多些体悟,少些技巧
老师基于多年教学的心得,常会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词的技巧,如进行比较,颠倒语序,注意修辞、照应等。某些时候,这些技巧确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提高鉴赏能力,尤其是提高应试能力。但这并不是诗词学习的根本,根本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多体会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领悟文字背后所含的意韵,从而体会中国传统文学带给人的美感。
王维的《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李书慧老师认为要想读懂此句,需将语序调整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语文教学之友》2007.3,第30页)。诚然,这样调整之后是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读懂诗句,但同时也把诗句中的诗意消解殆尽。因为此句是写作者在拜访香积寺的路上,先是听到了泉水之声,再细听,感觉到泉水的声音不是很响亮,而是有些低徊呜咽,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泉水被“危石”所阻,这写的是听觉和视觉;而下一句则写的是作者的感觉,日色还好,可作者走着走着竟觉得身上有些发冷,抬头一看才明白原来是青松遮蔽了日光。这样的诗句,一方面写出了环境的静寂、幽深,另一方面则把作者细腻的感受以及由感到思的过程完全表现出来。而调整语序后,读之则如同白开水一般毫无滋味。同样的道理,我也不赞同将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语序调整为“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
学生在进入中学尤其是到了高中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积淀,而这正是他们学习古诗词时能够达到“体悟”的基础,调动这样的“基础”,使之更丰富恰恰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如在学习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时,教学生注意要照应题目,学生也很难领会诗中的理趣,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起自己的读书体会和生活阅历,深入思考,仔细领悟,才能明白朱熹在诗中所表达的读书心得,也使自己的读书心得迈上一个台阶。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不十分难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些朗读,多些感受,多些体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收获。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自然渐浓,教学效果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华罗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