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现代营销·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银行是新兴的一股金融力量,起步晚、底子薄,如何提升信贷风险管控能力,提高信贷资产管理质量,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到银行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落实,我国经济朝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高发态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信贷风险依然呈增长趋势。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引言
  商业银行要想发展壮大必须与市场相适应,开展多元化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在各个商业银行所占的比重也增加,如何减少信贷风险是每个商业银行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以及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发挥一些积极作用。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从商业银行经营实际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股市风险,是一种固有风险,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性,造成商品价格和利率的变化幅度较大,使银行承担较大风险。如果不能根据市场条件进行信贷业务管理,将引起银行运营效益的降低;二是操作风险,包括操作手段和道德风险,当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存在道德上的缺失时,将增加银行信贷风险;三是服务对象信用风险。贷款是银行主要业务,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时,银行会对企业信用水平、偿债能力等进行评价,但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精准性。部分企业隐瞒自己实际财务运行情况,则实际交易中会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风险,将其称为信用风险。另外,在各项市场交易行为中,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导致银行经济损失。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原因来看,一方面,信息不准确是引起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交易双方对彼此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通常来讲,商业银行对企业信息的了解较少,由此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错误的信贷行为将造成银行运营风险。一些银行管理层注重短期收益,在融资活动开展中,忽视了对交易对方信用信息的调查,无法保证信贷行为规范性。当借贷方不具有偿债能力时,会降低银行资金流动效率。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风险识别的信息不充分
  贷前调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为减少或避免信贷风险的发生,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都会进行贷前调查。贷前调查要求信贷人员深入贷款企业,对贷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和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并评估抵押物、质物、保证人等情况,测定出借款的风险度。但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贷前调查普遍存在缺乏风险监管理念和信息采集不科学、不充分等问题。信息采集的来源多数还是由贷款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工作人员缺乏深入的实地调查。甚至对与贷款企业相关联的供应商、代理商等方面的调查常常留有盲点;银行普遍只关心企业是否能按时偿还本息,对企业还款的来源也很少过问和查询。“信息不对称“、”调查资讯与调查结论不匹配“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2.2从中小企业方面,信贷风险分析
  (1)管理水平不足,企业结构存在缺陷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不健全,容易发生经营管理不善产生纠纷等问题。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利润,由于企业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和发展规划上的问题,使企业利润降低,造成资金出现问题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降低偿还能力变差。(2)竞争力弱,规模小相对于大企业来讲中小企业在抗风险能力和收入的稳定上较差,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较低端技术含量低,所以其竞争能力就非常差。(3)财务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中小企业经营者很多都是忽视财务制度的,所以能提供给金融机构的资料也是不真实的。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是不具有财务知识的人员担任,还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直接由企业管理者来担任财务工作,这些情形都导致企业无法给银行提供有效真实的财务状况。第四,信用和诚信意识淡薄。大多中小企业存在只借不还或者逃避债务的现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想尽各种办法,频频出现违约或者拖欠贷款的情况,还有的企业在获得贷款后改变贷款用途,这些都是导致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因素。
  2.3風险识别的范围不全面
  信用分析是商业银行制定信贷政策和做出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分析,从范围上讲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借款人信用评价;二是财务分析;三是非财务因素分析。从内容而言,应包括信用风险因素分析以及风险的性质、可能性和后果的分析研判。实际业务中,风险识别范围和内容选择上出现偏颇的例子并非少见。比如:在风险因素分析时,多数商业银行都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贷款企业非财务因素也进行了部分的分析,但上述分析范围还不足以全面反映贷款企业的信用状况,信息量不够充分,特别是缺少对企业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具体分析、缺少对国家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对贷款企业可能带来影响的高度关注。以之造成有的分析结果从表象而言具有可行性,实质上还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而有的信贷管理人员仅凭此就做出可以授信的结论,缺少全面分析和综合考量,给信贷风险的产生埋下伏笔。
  3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信贷业务的种类繁多,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从贷款人提供的账单判断是否具备信贷的能力,而很多时候贷款人为了具备借贷的资格,会进行假的流水账单操作,因而银行信贷面临流动性风险,加上环境变化等因素共同累积的过程,各种因素的累积导致信贷风险的增加。因此,信用风险是限制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外部原因包括经济政策的变化,金融市场运行环境的影响,内部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不足。   3.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不可回避性
  信贷业务本身就具有风险,这是不可回避的,例如房地产贷款业务,由于房地产的投资本身就具备潜在的风险,如果银行为了完成业绩,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那么就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虽然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但是一旦出现泡沫,就会导致经济的崩塌,房地产经济和银行的信用风险相互牵制,二者互相分享利益,同时也承担双倍的风险。
  3.2信贷风险管理方法有待改进
  银行系统庞大,有效的信贷管理办法是体现商业银行的信誉能力的表现之一,同时也是信贷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加上业务的复杂性以及风险控制压力增加,使得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确定信贷风险方面缺乏量化依据,因此整体的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的规范性和质量不高。
  4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4.1加快建立信贷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的步伐
  为了加强对银行内部的管理,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以及经济背景,结合新常态的特点,建立适应自身的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应改进内部治理结构,组建专家小组,建立及质量分析系统、质量管理评估系统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贷管理系统,并且做好信贷风险预防方案准备。同时需要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直接监督由参谋长直接负责的信贷管制,其地位和职能不独立各部门的内控责任人,明确各部门责任,落实到个人。
  4.2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要想让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银行内部可以实现权责分离,将审核、放贷以及票据保存等各个部门的权责得到明确变化,让岗位管理更加标准化,业务管理以及岗位職责都是更加清晰,信贷管理等诸多的岗位可以推行轮岗制度,对业务操作以及风险控制的流程进行重新的规划,要实现标准化操作,从而让风险控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强化。
  4.3改善不良贷款状况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业务的状况,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对不良资产风险管理和控制,可以考虑拒绝某些信贷风险比较大的行业贷款业务的申请,或者可以选择采用贷款重组、批量转让等方式来处理不良信用贷款业务。另外,商业银行必须做好贷款业务的筛选工作中,负责该工作的部门的信用业务风险管理者必须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分类,了解贷款人的真是资产情况,提高风险管理的正确性,尽可能降低贷款中的风险。
  4.4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用
  完善的信贷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将整个业务纳入到信息系统中,信贷业务的职权以及流程都是实行可视化,从而让业务流程更加清晰,业务资料更加便于进行整理以及存储,对信贷客户也是更加容易进行评估和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银行要重点加强的一个方面,对信息系统的科学利用可以让各方面效率有所提升,同时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让信息披露更加完善,及时对银行的财务绩效以及经营情况进行披露。
  5结束语
  商业银行在处理中小企业信贷的过程中,应当具体分析存在的风险和采取何种措施来降低信贷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对贷款企业进行深入了解,评估其信用等级并寻找合理的资产作为抵押,降低信贷风险。如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重要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周吴鎏.银行信贷管理流程中的法律合规风险控制[J].管理观察,2019(18):139-140.
  [2]尚俊敏.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9(18):88-89.
  [3]罗江梅,周慈松,高廷红.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革新[J].全国流通经济,2019(18):163-164.
  [4]黄筝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17):58-59.
  [5]吕伟伟.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16):190-191.
  [6]关大鹏.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7]柯杰.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流程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9(10):26-27.
  [8]张菁.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9(05):135-136.
  作者简介:
  邱洁,女,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科技发展迅速,电力企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市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障本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一切。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方法;论述  引言  电力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力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质量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期刊
摘 要:冼夫人被尊称为"岭南圣母",以冼夫人精神为核心的信仰和物质化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茂名乡镇文旅建设为例,探究基于冼夫人文化为主题,打造旅游IP品牌。通过分析冼夫人文化的旅游IP所带来的效应,为茂名乡镇文旅发展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关键词:冼夫人文化;乡镇文旅;IP;新思路; 建设  一、冼夫人文化:传播与价值  1.冼夫人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传播工作的基本思路  “
期刊
摘 要:物资采购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是生产、建设的起点。同时,由于物资采购涉及企业的资金运用、生产供应、安全运行、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对企业的运营及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度重视物资采购工作,从而也使物资采购成为内、外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之一。在目前内部审计业务中,无论是财务审计、管理效益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内部控制审计、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等,都涉及对物资采购及管理情
期刊
摘 要:为了规范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此种背景下的宏观调控以防控风险为主,稳定金融风险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都会发生一定的作用,二者在政策上的匹配会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发展。据权威调查显示,受到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内在联系的影响,货币政策无法完全替代宏观审慎政策。  关键词:金融稳定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匹配问题  如今,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
期刊
摘 要:距离上一次2008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快速波及全球市场经济,导致全球范围内经济衰退,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在那种情况下,人们对市场经济产生质疑,对中心化的政府货币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基于这个背景,一篇题目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公布于世,以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从密码朋克开始,到电子货币等等,每一次的尝试与失败都为更好的去中心化的应用寻找更好
期刊
摘 要:2019年10月1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再次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予以修订,是对史上最严的监管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防松,有助于上市公司借助重组上市实现大股东的“新陈代谢”。本文主要是从控制权转移和资产置入两个角度对借壳上市相关政策进行梳理研究。  关键词:控制权转移 上市公司 政策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量的股票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股权,
期刊
摘 要: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加速了世界金融资本流通的速度,也使得企业金融资本将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以往企业经营中,产生金融风险更多是自身的管理决策原因。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外部金融市场的变化,也经常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震动,这也增加了企业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为此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控制的研究,对有效规避企业金融风险,促进企业更好地经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文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金融科技大环境下,互联网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已经快速渗透到金融行业中,再加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如若可以利用好当前新兴科学技术,就可以在金融科技时代的大环境下快速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客户,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商业银行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行
期刊
摘 要: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分析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对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机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金融科技;实体经济;影响机制  实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些年在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大背景下,同时受到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
期刊
摘 要:中国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迫切需要对当前的经济以及金融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经济与金融转型的客观要求,然后对健全金融“普惠性”的基础制度以及金融转型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基础条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国经济;金融;转型升级;基础条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快速发展势头,但是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承压,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逐渐降低。中国经济要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