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本文主要从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教学过程的紧凑性等两方面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在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准备从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教学过程的紧凑性等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现状一:教师进班后,怒气冲冲地说:“今天语文作业没交的同学站起来!……昨天的语文作业多吗?你为什么不交作业?说,什么原因!……这都是理由和借口,你的数学作业写了吗?数学老师是班主任,你就写,我不是班主任,你就可以不写啊?那你就别上我的课!去,后面墙上趴着写去……”
现状二:一位教师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提问:“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的?”下面的学生七嘴八舌,各说各的,教师环顾一圈,“×××,你说。”……“说的不错,谁来说说罗布泊现在什么样的?”“×××,你说。”“接下来,大家从书中找一找罗布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四人一小组讨论。”合作时有四人一组的,有五人一组的,有自己默读的,从表情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的态度与课堂气氛并不符,喜笑颜开。
弊病:规范学习行为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但是,处理学习上的常规问题,如上课说话、不交作业、接嘴、起哄等现象,并不是每一次、每一个都适合在全班声色俱厉地解决。如果借助集体时间解决个别人的问题,是在耽误大多数人的时间;如果借助集体时间解决问题未果,说明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威胁和恐吓要渐渐退出舞台。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七年级),发现竟然有高达29.5℅的学生在一堂课中,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笔者在听课时也发现,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很集中,一节课下来,共有11名学生参与回答。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中,有的抬头听讲,有的默默无语,有的发呆,有的做小动作。
在合作性学习中,笔者发现——小组成员组合的随意性很大,人员并不固定,需要分工的时候也是职责混淆;小组成员的不平等参与,有的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只是坐着休息,有的做小动作,课堂气氛十分混乱。当活动结束时,发现回答问题的依旧是平时“活跃”的学生。
对策:1. 开学初,教师可以把对学生的行为期待做成一份班级规则,见面发给大家。教师与学生讨论行为常规——怎样进行课前准备,怎样进行上课听讲,课堂笔记如何做,家庭作业怎样完成等。通常,阐明一条规则时,除了解释基本的道理外,还应该提供一两条正面或反面的事例,最后明确规定不执行的后果,即“规则——原理——例子——后果”的程序。当然,接下来的过程里,监督执行尤为重要,需要教师采取刚柔兼济的手段坚持。
2.教师应明确课堂讲话的规则,什么时候允许讲话,讲话怎样进行。为了避免发言总是集中在某些人身上,也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笔者采取这样一些学生发言的模式:从门口的第一个叫起,顺着斜线的学生依次发言,如果哪位学生遇难(nán),举手的学生发言补充。可以按学号检查课文背诵,从名单的开头到结尾轮流背诵。诗歌朗诵的时候,可把每人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全部盛在一盒中,只需从中随机抽纸条即可,由于存在未知,学生不敢侥幸。
3.合作性学习小组的成功分组不会自己产生,如果想让学生有效地合作,教师就要根据学情,在开始就要认真设计好小组及小组任务,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并给他们机会练习如何合作。除此之外,教师要不停地巡视、指导,巡视的目的不只是简单地监督学生的行为。还是了解学生交流的程度,为接下来课程的进度提供参考依据。
(二)教学过程的紧凑性
现状一:一位老师在检查《马》一课的生字词时,一边讲解新字,一边随手牵引出学过的一些形近字。“剽悍的剽怎么念?……对,piāo。想一想,这个字念什么?(板书:膘)(学生齐念:biāo)犷野什么意思?……对,和它接近的还有一个词语,那就是粗犷,注意,这个字念guǎng,而不是kuàng。庇荫这个词很熟悉,咱们在哪还学过它的近义词?……对,《母亲——荷叶》中,我们与隐蔽、荫庇比较一下,三个词语的读音有没有区别?(学生一脸茫然)把字典拿出来,交了?课代表,到我的办公室那几本字典来,我们查一查。(课代表小跑拿来几本字典,分给老师和前排的同学)来,我们一起查一查……(3分钟后)抬头看黑板,这三个词的读音分别是:……
现状二:一位老师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中,由于讲到罗布泊、月牙泉等湖泊濒临干涸的现状时,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若干条例。突然间,看见旁边一个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问到:杨舒雅,杨城今天的作业交了没有?……杨城,你今天为什么又不交作业?……我们说,国家颁布了法令,但是没有执行到底,所以让许多为非作歹的人钻了空子。因而,国家应该引以为戒,加大惩处力度。杨城的作业不做的毛病呢,也是屡教不改,我们课下要与班主任沟通,也要在班级内加大惩罚力度,不再让你落网。(学生喜笑颜开,杨城一脸满不在乎)
弊病:在一些班级活动中,课堂教学进度停停动动且进行缓慢。如第一种现状,由于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在给学生左右牵引生字词时,又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边讲边思考边板书,教师的片刻思考、快速的板书等环节,都占去了课堂有限而又珍贵的教学时间。而当几位同学在查字典时,班级内的剩余同学,有的在玩耍,有的在书上画画,有的翘首以待,有的交头接耳……
现状二中,教师由于无需当即处理的刺激(一件事物或一个体),脱离了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集中表现在话题的突然转换、突发事件的发生,致使教学过程受阻、分割,这些也都威胁到教学过程的环环相扣。教师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法制教育点,是很棒的迁移。可是,这种迁
移又转到学生行为规范上时,就有点啼笑皆非了。这节课中,这名学生的学期积极性受到打击,其余学生的学期思路受到干扰、破坏。
实际上,教学进程环环相扣在课堂秩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会远远大于教师用来控制错误行为的特殊技巧。
对策:1.课前,学生可以将涉及到本课的多音字、形近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总结在黑板上。这既是让学生养成一种自觉预习的习惯,也可以节省一定的(每节课约1-2分钟)板书的时间。
2.即使部分学生有特殊的学习活动时,教师也要积极地组织剩余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去。就是说,不能容忍别的学生无事可做,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却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这位教师可以这样处理,“现在这几位同学在查字典,咱们其他的同学看看接下来几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教师可将课堂上出现的部分问题,留到课下解决,如急需做什么,也应该在不影响全班听课的前提下进行。如,不经意地走过去,轻轻地敲敲他的课桌,拍拍他的肩膀,一句微笑的调侃等,及围护了他的尊严,也为自己对他的管理留下了空间。有一天,当教师无论怎么批评,学生都无动于衷时,那么耽误的不仅是学生,也包含教师宝贵的时间。
总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在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准备从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教学过程的紧凑性等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现状一:教师进班后,怒气冲冲地说:“今天语文作业没交的同学站起来!……昨天的语文作业多吗?你为什么不交作业?说,什么原因!……这都是理由和借口,你的数学作业写了吗?数学老师是班主任,你就写,我不是班主任,你就可以不写啊?那你就别上我的课!去,后面墙上趴着写去……”
现状二:一位教师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提问:“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的?”下面的学生七嘴八舌,各说各的,教师环顾一圈,“×××,你说。”……“说的不错,谁来说说罗布泊现在什么样的?”“×××,你说。”“接下来,大家从书中找一找罗布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四人一小组讨论。”合作时有四人一组的,有五人一组的,有自己默读的,从表情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的态度与课堂气氛并不符,喜笑颜开。
弊病:规范学习行为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但是,处理学习上的常规问题,如上课说话、不交作业、接嘴、起哄等现象,并不是每一次、每一个都适合在全班声色俱厉地解决。如果借助集体时间解决个别人的问题,是在耽误大多数人的时间;如果借助集体时间解决问题未果,说明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威胁和恐吓要渐渐退出舞台。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七年级),发现竟然有高达29.5℅的学生在一堂课中,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笔者在听课时也发现,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很集中,一节课下来,共有11名学生参与回答。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中,有的抬头听讲,有的默默无语,有的发呆,有的做小动作。
在合作性学习中,笔者发现——小组成员组合的随意性很大,人员并不固定,需要分工的时候也是职责混淆;小组成员的不平等参与,有的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只是坐着休息,有的做小动作,课堂气氛十分混乱。当活动结束时,发现回答问题的依旧是平时“活跃”的学生。
对策:1. 开学初,教师可以把对学生的行为期待做成一份班级规则,见面发给大家。教师与学生讨论行为常规——怎样进行课前准备,怎样进行上课听讲,课堂笔记如何做,家庭作业怎样完成等。通常,阐明一条规则时,除了解释基本的道理外,还应该提供一两条正面或反面的事例,最后明确规定不执行的后果,即“规则——原理——例子——后果”的程序。当然,接下来的过程里,监督执行尤为重要,需要教师采取刚柔兼济的手段坚持。
2.教师应明确课堂讲话的规则,什么时候允许讲话,讲话怎样进行。为了避免发言总是集中在某些人身上,也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笔者采取这样一些学生发言的模式:从门口的第一个叫起,顺着斜线的学生依次发言,如果哪位学生遇难(nán),举手的学生发言补充。可以按学号检查课文背诵,从名单的开头到结尾轮流背诵。诗歌朗诵的时候,可把每人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全部盛在一盒中,只需从中随机抽纸条即可,由于存在未知,学生不敢侥幸。
3.合作性学习小组的成功分组不会自己产生,如果想让学生有效地合作,教师就要根据学情,在开始就要认真设计好小组及小组任务,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并给他们机会练习如何合作。除此之外,教师要不停地巡视、指导,巡视的目的不只是简单地监督学生的行为。还是了解学生交流的程度,为接下来课程的进度提供参考依据。
(二)教学过程的紧凑性
现状一:一位老师在检查《马》一课的生字词时,一边讲解新字,一边随手牵引出学过的一些形近字。“剽悍的剽怎么念?……对,piāo。想一想,这个字念什么?(板书:膘)(学生齐念:biāo)犷野什么意思?……对,和它接近的还有一个词语,那就是粗犷,注意,这个字念guǎng,而不是kuàng。庇荫这个词很熟悉,咱们在哪还学过它的近义词?……对,《母亲——荷叶》中,我们与隐蔽、荫庇比较一下,三个词语的读音有没有区别?(学生一脸茫然)把字典拿出来,交了?课代表,到我的办公室那几本字典来,我们查一查。(课代表小跑拿来几本字典,分给老师和前排的同学)来,我们一起查一查……(3分钟后)抬头看黑板,这三个词的读音分别是:……
现状二:一位老师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中,由于讲到罗布泊、月牙泉等湖泊濒临干涸的现状时,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若干条例。突然间,看见旁边一个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问到:杨舒雅,杨城今天的作业交了没有?……杨城,你今天为什么又不交作业?……我们说,国家颁布了法令,但是没有执行到底,所以让许多为非作歹的人钻了空子。因而,国家应该引以为戒,加大惩处力度。杨城的作业不做的毛病呢,也是屡教不改,我们课下要与班主任沟通,也要在班级内加大惩罚力度,不再让你落网。(学生喜笑颜开,杨城一脸满不在乎)
弊病:在一些班级活动中,课堂教学进度停停动动且进行缓慢。如第一种现状,由于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在给学生左右牵引生字词时,又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边讲边思考边板书,教师的片刻思考、快速的板书等环节,都占去了课堂有限而又珍贵的教学时间。而当几位同学在查字典时,班级内的剩余同学,有的在玩耍,有的在书上画画,有的翘首以待,有的交头接耳……
现状二中,教师由于无需当即处理的刺激(一件事物或一个体),脱离了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集中表现在话题的突然转换、突发事件的发生,致使教学过程受阻、分割,这些也都威胁到教学过程的环环相扣。教师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法制教育点,是很棒的迁移。可是,这种迁
移又转到学生行为规范上时,就有点啼笑皆非了。这节课中,这名学生的学期积极性受到打击,其余学生的学期思路受到干扰、破坏。
实际上,教学进程环环相扣在课堂秩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会远远大于教师用来控制错误行为的特殊技巧。
对策:1.课前,学生可以将涉及到本课的多音字、形近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总结在黑板上。这既是让学生养成一种自觉预习的习惯,也可以节省一定的(每节课约1-2分钟)板书的时间。
2.即使部分学生有特殊的学习活动时,教师也要积极地组织剩余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去。就是说,不能容忍别的学生无事可做,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却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这位教师可以这样处理,“现在这几位同学在查字典,咱们其他的同学看看接下来几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教师可将课堂上出现的部分问题,留到课下解决,如急需做什么,也应该在不影响全班听课的前提下进行。如,不经意地走过去,轻轻地敲敲他的课桌,拍拍他的肩膀,一句微笑的调侃等,及围护了他的尊严,也为自己对他的管理留下了空间。有一天,当教师无论怎么批评,学生都无动于衷时,那么耽误的不仅是学生,也包含教师宝贵的时间。
总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