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特别是数学,以及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创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而作为教师,也必须在培养方法上下功夫,才能顺利达成培养目标。现就此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进行粗浅的探讨。
1、化难为易,开拓学生思维
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往往是局限在单一,静止的程度.例如:计算3.7×0.85 0.37×1.5这是一道乘法与加法混合运算试题,若依着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则计算就比较繁杂,而且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错。这时教师可以运用运动观念对这道题进行动态分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观察到3.7与0.37存在数字相同大小成整十倍关系,只要把3.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得到0.37.于是,可用积的不变规律,把3.7×0.85 0.37×1.5变式为0.37×8.5 0.37×1.5(或把0.3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3.7×0.85 3.7×0.15,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得到0.37×(8.5 1.5)或3.7×(0.85 0.15)就简便的多,再如:25×32×125这道乘法计算题,如先计算25×32=800,再计算800×125是可以的,但如能抓住32这个数进行分解就更好,因为32=8×4,如此一来,这道题就可成为非常简单的口算题,即(25×4)×(125×8),学生马上可口算出25×4=100,125×8=1000.这样化难为易,使学生能简便迅速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与计算的准确率,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建立形成新的计算规则,促使新的知识结构在计算中顺利转化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在以后的计算中得以灵活运用,从而开拓了学生思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不断地思维,不断地去尝试解决新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所以我们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操作情境、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就以手工剪纸引入课题,当场剪一个五角星,一棵杉树,一只蝴蝶……。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敬佩老师的手工艺,想要学会剪纸这一本领,于是,我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轴对称图形’,等学完了这节课,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剪好多有这种特征的图形。”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内驱力。
3、体验成功,促进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爱思,促进他们的思维。只有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动力。
在让学生体验成功这一过程中,我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⑴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努力创设并珍惜能充分展示学生才华和获得成功的每一次机会。⑵摆下“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如在学习概念、法则、性质等重要内容时,我都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逐步地诱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⑶鼓励上进,保护自尊。学生回答正确时,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赞许,让学生心里充满自豪、喜悦和继续求知的信心。
4、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
一题多解可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沟通了数量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它是指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
例如,一批零件1600个,王师傅单独加工6天,完成了总数的 ,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做完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
解法一:1600÷(1600× ÷6)
解法二:1÷( ÷6)
解法三:6×[1600÷(1600× )]
解法四:6×(1÷ )
解法五:6÷
解法六:设:做完这批零件需要x天
1600:x=1600× :6
众多实践证明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5、计算机教学,活跃学生思维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接受起来比较费劲。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将声音及图像直观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同时可以将难以直观表达的语言文字、图像、抽象的道理、复杂的现象,通过模拟仿真的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使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性达到和谐统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开拓、激发、促进、发散、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高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黄光明,男,1955年1月出生,1976年普通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为福建省漳浦县徐坎小学校长。参加工作以来,坚持扎根农村从事基础教育,1988年起担任福建省漳浦县徐坎小学校长至今,长期担任该校毕业班数学教学任务,教绩优良。
1、化难为易,开拓学生思维
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往往是局限在单一,静止的程度.例如:计算3.7×0.85 0.37×1.5这是一道乘法与加法混合运算试题,若依着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则计算就比较繁杂,而且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错。这时教师可以运用运动观念对这道题进行动态分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观察到3.7与0.37存在数字相同大小成整十倍关系,只要把3.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得到0.37.于是,可用积的不变规律,把3.7×0.85 0.37×1.5变式为0.37×8.5 0.37×1.5(或把0.3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3.7×0.85 3.7×0.15,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得到0.37×(8.5 1.5)或3.7×(0.85 0.15)就简便的多,再如:25×32×125这道乘法计算题,如先计算25×32=800,再计算800×125是可以的,但如能抓住32这个数进行分解就更好,因为32=8×4,如此一来,这道题就可成为非常简单的口算题,即(25×4)×(125×8),学生马上可口算出25×4=100,125×8=1000.这样化难为易,使学生能简便迅速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与计算的准确率,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建立形成新的计算规则,促使新的知识结构在计算中顺利转化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在以后的计算中得以灵活运用,从而开拓了学生思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不断地思维,不断地去尝试解决新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所以我们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操作情境、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就以手工剪纸引入课题,当场剪一个五角星,一棵杉树,一只蝴蝶……。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敬佩老师的手工艺,想要学会剪纸这一本领,于是,我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轴对称图形’,等学完了这节课,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剪好多有这种特征的图形。”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内驱力。
3、体验成功,促进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爱思,促进他们的思维。只有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动力。
在让学生体验成功这一过程中,我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⑴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努力创设并珍惜能充分展示学生才华和获得成功的每一次机会。⑵摆下“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如在学习概念、法则、性质等重要内容时,我都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逐步地诱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⑶鼓励上进,保护自尊。学生回答正确时,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赞许,让学生心里充满自豪、喜悦和继续求知的信心。
4、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
一题多解可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沟通了数量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它是指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
例如,一批零件1600个,王师傅单独加工6天,完成了总数的 ,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做完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
解法一:1600÷(1600× ÷6)
解法二:1÷( ÷6)
解法三:6×[1600÷(1600× )]
解法四:6×(1÷ )
解法五:6÷
解法六:设:做完这批零件需要x天
1600:x=1600× :6
众多实践证明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5、计算机教学,活跃学生思维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接受起来比较费劲。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将声音及图像直观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同时可以将难以直观表达的语言文字、图像、抽象的道理、复杂的现象,通过模拟仿真的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使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性达到和谐统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开拓、激发、促进、发散、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高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黄光明,男,1955年1月出生,1976年普通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为福建省漳浦县徐坎小学校长。参加工作以来,坚持扎根农村从事基础教育,1988年起担任福建省漳浦县徐坎小学校长至今,长期担任该校毕业班数学教学任务,教绩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