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根據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应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内部问题,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 建设 必要性 原则 构建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维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正确和财务活动合规、合法,贯彻经营决策,实现经营目标,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实施的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监督检查和调整的制约机制。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滞后,造成企业管理权限失控、会计信息失真、国家财产严重受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受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内部控制建设进行讨论。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研究的热点,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相关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的强制性安排。长期以来,尤其是安然公司、三鹿公司等一系列大型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爆发后,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立法深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也不例外,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先后通过的法律法规或制度规范都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新的《会计法》十分重视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财政部于2008年5月23日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又作了具体的规范。
2.加强内部控制,有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确定企业内部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严格各种手续、流程的实施过程,这样就可以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防止经营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3.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财务氛围。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一般业务较多,牵涉的资金也很庞大,很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内部控制的薄弱性是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搞好内控的监督和评价,从源头上杜绝盗窃企业资产、逃税漏税等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4.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沟通。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部分,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每位员工都能清楚明确的了解自己所承担的岗位责任,了解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及内部控制如何监督和评价每位员工所负责的项目。这样,企业内部就可以形成高速、有序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企业员工、管理层及市场三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减轻了高层决策者的管理负担,强化了职能部门的责任意志。
二、内部控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方针、措施等。(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过高的实施成本反而会降低内部控制的效率,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
三、内部控制的构建。
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这些要素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或形成的。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 科学 、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其次要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另外还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2.建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准确判断出与企业相关的内、外部风险,同时确定其风险承受度,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制定风险严重程度的先后,顺序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权衡风险与收益,确立合理、完善的风险应对策略;同时,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一项成功的风险评估或许能为企业挽回巨大的损失。
3.建立控制活动及控制文档。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对控制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内容要留下实施控制的痕迹,形成控制文档,由以往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控。实施控制活动和控制文档制度,建立内控工作底稿,是实现企业管理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的重要手段。
4.建立信息及沟通机制。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信息与沟通能够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处理程序,同时对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提高信息的有效性。企业还应建立反舞弊机制、举报投诉制度等,使企业更加有效地掌握信息。
5.建立严密的内控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就是要形成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机制,通过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效果,不断发现内控缺陷,持续改进。
6.应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惩罚规定。责任追究制度是企业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就会使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这个企业也就没有什么凝聚力和战斗力可言。惩罚规定是责任追究制度的补充,它既是治理违法违规、偷懒、弄虚作假的直接手段,又是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的有力武器,这种制度规定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要让“以身试法者付出足够的代价,承担足够的成本”,对违规违法者的处理要对后来者有足够的“警示”作用。在内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体员工都应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在企业内部不应有特殊员工。尤其是对违法违规的处理,必须坚持公平、公正性原则,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要严防企业内部的“司法腐败”。如此,内部控制制度才是有效的,并具有权威性。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内部控制应是发展的、动态的、修正的,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是管理者永恒的主题,它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来自法律法规、市场竞争、企业成长等方面的要求必然会促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内控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完善企业内部环境,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会[2008]7号.
[2]李云丽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初探 时代金融 2009(1).
[3]赵保卿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高孝臣(1976.01—),男,汉族,籍贯:湖北省广水市,现就职单位: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财务计划统计科科长,会计师。
关键词:内部控制 建设 必要性 原则 构建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维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正确和财务活动合规、合法,贯彻经营决策,实现经营目标,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实施的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监督检查和调整的制约机制。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滞后,造成企业管理权限失控、会计信息失真、国家财产严重受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受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内部控制建设进行讨论。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研究的热点,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相关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的强制性安排。长期以来,尤其是安然公司、三鹿公司等一系列大型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爆发后,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立法深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也不例外,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先后通过的法律法规或制度规范都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新的《会计法》十分重视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财政部于2008年5月23日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又作了具体的规范。
2.加强内部控制,有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确定企业内部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严格各种手续、流程的实施过程,这样就可以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防止经营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3.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财务氛围。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一般业务较多,牵涉的资金也很庞大,很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内部控制的薄弱性是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搞好内控的监督和评价,从源头上杜绝盗窃企业资产、逃税漏税等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4.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沟通。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部分,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每位员工都能清楚明确的了解自己所承担的岗位责任,了解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及内部控制如何监督和评价每位员工所负责的项目。这样,企业内部就可以形成高速、有序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企业员工、管理层及市场三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减轻了高层决策者的管理负担,强化了职能部门的责任意志。
二、内部控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方针、措施等。(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过高的实施成本反而会降低内部控制的效率,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
三、内部控制的构建。
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这些要素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或形成的。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 科学 、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其次要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另外还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2.建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准确判断出与企业相关的内、外部风险,同时确定其风险承受度,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制定风险严重程度的先后,顺序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权衡风险与收益,确立合理、完善的风险应对策略;同时,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一项成功的风险评估或许能为企业挽回巨大的损失。
3.建立控制活动及控制文档。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对控制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内容要留下实施控制的痕迹,形成控制文档,由以往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控。实施控制活动和控制文档制度,建立内控工作底稿,是实现企业管理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的重要手段。
4.建立信息及沟通机制。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信息与沟通能够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处理程序,同时对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提高信息的有效性。企业还应建立反舞弊机制、举报投诉制度等,使企业更加有效地掌握信息。
5.建立严密的内控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就是要形成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机制,通过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效果,不断发现内控缺陷,持续改进。
6.应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惩罚规定。责任追究制度是企业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就会使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这个企业也就没有什么凝聚力和战斗力可言。惩罚规定是责任追究制度的补充,它既是治理违法违规、偷懒、弄虚作假的直接手段,又是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的有力武器,这种制度规定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要让“以身试法者付出足够的代价,承担足够的成本”,对违规违法者的处理要对后来者有足够的“警示”作用。在内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体员工都应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在企业内部不应有特殊员工。尤其是对违法违规的处理,必须坚持公平、公正性原则,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要严防企业内部的“司法腐败”。如此,内部控制制度才是有效的,并具有权威性。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内部控制应是发展的、动态的、修正的,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是管理者永恒的主题,它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来自法律法规、市场竞争、企业成长等方面的要求必然会促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内控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完善企业内部环境,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会[2008]7号.
[2]李云丽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初探 时代金融 2009(1).
[3]赵保卿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高孝臣(1976.01—),男,汉族,籍贯:湖北省广水市,现就职单位: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财务计划统计科科长,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