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与对话中学习哲学思考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思阅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阅读课程。它以阅读实践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围绕相关哲学话题展开阅读、思考、对话,达到“知哲学文化”“立哲学思维”“练哲学表达”的目的。
  课程框架
  哲学指向人、道、理。学校根据这三个方面建构哲思阅读课程框架。
  1.年段模块与定位
  哲思阅读课程分年段建构。低段《哲思启蒙》指向人,也就是哲学家;中段《哲思探究》指向观点,主要介绍哲学家的基本思想;高段《哲辩明理》把哲学的观点、思维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三个年段分别指向基础哲思、学养哲思和特需哲思。基础哲思要求人人知晓;学养哲思指向学生的哲学认知和哲学思维方式,目的是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丰厚;特需哲思针对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特点,通过话题争鸣引导学生展开哲辩,让其在听、说、思、写中获得属于自己特需的那一份营养。
  2.教学内容与安排
  《哲思启蒙》引导学生认识中外哲学家;《哲思探究》分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三部分;《哲辩明理》通过“我和哲学家辩一辩”“我和同伴辩一辩”两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辩论。“我和同伴辩一辩”主要让学生围绕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建构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我和哲学家辩一辩”引导学生借鉴先哲的思考方式、观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产生新的观点。
  3.学习形式与目标
  《哲思启蒙》的教学,主要采用“知文识人”“寻幽探胜”两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哲学家,落实“阅”和“读”。例如:研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东湖行吟阁屈原纪念馆,瞻仰他的塑像,阅读他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思想;夏令营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山东曲阜游览孔子故里,耳濡目染地感受孔子的思想和观点。
  《哲思探究》的目的是积淀基础的哲学思想,落实“听”和“读”,所以主要采用“兼听则明”“持经遐想”两种教学方式。“兼听则明”指听得越多,认识就越清楚,“持经遐想”是把哲学道理和其他哲学家的观点相联系、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此,这个年段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在阅读、倾听中发现哲学家的观点,知晓哲学道理,并联系生活说一说。
  《哲辩明理》采用“笃论高言”“文以载道”两种教学形式,主要落实“说”和“写”。教师或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辩论,或引导学生在倾听、思考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想法,或鼓励他们在思考、辩论后口头抒怀,或要求他们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目的是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课程实施
  1.准确把握课程目标
  哲思课程有两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课程总目标,前面已有论述;二是年段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时期获得相应的哲思,下面分年段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哲思启蒙》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外伟大的哲学家,了解他们的故事。过程与方法:阅读故事,品味图画,实地研学,观赏影片。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阅读哲学故事;在故事阅读中对哲学思想充满好奇与敬意。
  《哲思探究》目标。知识与技能:围绕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对学生进行哲思启蒙;通过对哲学思想的理解、追问和探究,初步形成哲学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阅读故事,追问观点,倾听思考,联系生活,探讨对话。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哲学故事中形成积极思考、善于倾听、敢于追问、乐于分享的哲思品质。
  《哲辩明理》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案例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观点辨析形成辩证思维,并进行表达。过程与方法:话题故事,亮明观点,倾听辩论,写作抒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案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积极参加哲学思辨活动;在倾听与对话中构建自己的态度、价值体系。
  2.遵循课程指导原则
  统一性原则。大兴一实小的培养目标是培育“心智绽放的阳光少年”。哲思阅读课程通过阅读、思考、对话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心智”教育目标相统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保障。
  生活性原则。哲思阅读课程不是晦涩的逻辑演绎,而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认知、思考和应用。因此,这门课程所讨论的哲学问题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命中去,让哲学思考伴随学生的生命成长。
  思辨性原则。哲思阅读课程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多少哲学知识,而是促使他们产生哲学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遇事思辨的哲学思维能力。
  开放性原则。哲思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教师只是讨论的促进者,而非引导者。讨论内容往往是没有固定结论的话题或没有答案的问题。文化的渗透、探究的精神、思维的构建、思辨的表达才是哲思阅读课程的核心所在。
  3.理解活用教学模式
  根據课程目标定位,结合课堂实践,我们构建出哲思阅读课程教学模式:阅读故事——思考观点——话题探讨——思辨写作。阅读故事:依据学生阅读层次,精选1-3个哲学家或其他有哲学思考价值的故事,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观点:从故事中认识哲学家,了解他们的观点,发现他们的思维角度与方式。话题探讨:依据故事表达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思考、观点,与哲学家、同伴辩一辩。思辨写作:引导学生将自己思辨后新构建的认知、观点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阐述。
  构建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尽快掌握课型特点,使教学有法,但教学有模无定模,各年段在实际运用模式时的侧重有所不同。低年段的重点是在故事阅读中渗透观点,指向的是哲学基础文化;中年段侧重“思考观点”“话题探讨”,指向的是对哲学家思维方式的认识,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哲学家式的思维;高年段侧重“话题探讨”“思辨写作”,指向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建立,目的是训练思辨表达能力。即使在同一年段,由于文本不同、学情不同、教学风格不同,课堂模式在基本模式上也会发生变化,产生变式。
  我们以《哲学家康德》教学为例,对模式做简要介绍。《哲学家康德》是低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认识康德,了解“勤劳最美”的哲学观点。教学分三个板块。
  一、阅读故事,思考观点
  (一)哲学家的故事
  1.出示故事《丑陋的康德》,要求学生自由阅读并思考: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讲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②关注故事中泡泡语的提示,边读边思考。
  2.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故事中,为什么康德认为那些正在地里干活的乡村姑娘很美,而这个长得漂亮的贵族小姐不美?
  4.思考观点:康德心中,什么是美?
  (二)我们身边的故事
  一天,一位年轻的、打扮时髦的家长问她的孩子:“你觉得班上谁的妈妈最美?”孩子脱口而出:“我觉得张俊源和张书恺的妈妈最美!”这位妈妈特别失望,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因为她们为班级付出最多!”
  找一找,这个故事和康德的故事有什么相同?你能理解这名同学的话吗?
  二、联系生活,话题探讨
  1.思考:什么东西让你感受到了美?
  2.学生联系身边的案例说说自己眼中的美。
  3.小组讨论交流,形成自己对“美”的理解。
  4.引导归纳:每个人眼中的美都不一样,我们要学会用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欣赏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三、尝试表达:什么是美
  自选一项完成:
  1.以“我眼中的美”为话题,用1-2句话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写在爱心卡片上。
  2.准备一段“美与丑”的口头说话,下一次哲思课堂上和大家分享。
  这个案例把四个环节合并为三个,侧重于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理解、拓展对“美”的哲学观点的认识。这种目标定位以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年段特点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哲思阅读课程以哲学阅读为依托、以哲学思考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思维实践中积淀哲学文化,建立哲学思考,练就哲学表达,进而实现学校“心智”“阳光”的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
  (本文是武汉市江汉区小学教研室夏绮云主持的教育部课题《未来小学“LCC”新读写课程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SDP17FS2109.)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辞优美、内涵隽永的古诗词。在理解这些古诗词时,若一味强调高雅的一面,学生往往如雾里看花,不能感同身受。如果以生活经验入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具体阐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此文本进行解读。  通过品读体会文本语言。这首词中最值得品味的一句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大多数教学参考资料当中,“蓑”被
办学策略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校的办学策略过于雷同,缺乏特色,未能真正起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洪湖实小依托“莲文化”走出了一条创新办学的新路子。  一、策略出台的缘起  洪湖实小始建于1974年,是洪湖市示范学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掘学校的文化底蕴,重塑品牌形象?如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其应有的实验示范作用?如何切入核心素养工程,奠定立德树人之基?洪湖实小深思熟虑,提出并
心理健康教育中《男生女生对对碰》的教学重点,是准确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别,激励异性同学之间和睦共处。为此,教师通过观察图片、扮演角色等活动,帮助学生明白性别差异,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  细致观察,发现差异。为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两性间的差异,笔者出示教学挂图——两个婴儿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相关问题:哪一个是男生,哪一个是女生,你能区分开吗?学生很难区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观察
夜,彻透无着的心寒。他远遁的身影,像冷箭,刺伤她的眼。往事洒满罗衫,时光的玻片在心头疯长、蔓延。  猎场,她追赶麋鹿……他救她出虎口。他矫健的身姿,让她心动、娇羞满面。藏起他的异域服饰,悄悄替他隐瞒。  号角声声,洞穿夜的幽暗。他是开路先锋,她挂帅,征讨边关。  沙场征战。暗夜缠绵。  虎符被盗。  他远遁的身影让她心寒:“誓将他碎尸万段!”她仰天长啸,煞气满天。  她沿途追赶,形只影单。突然,他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纳入了一个革命教育题材的单元,教学中,笔者深入理解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革命题材作品立德树人的作用。  一、以背后故事丰实人物  教学《朱德的扁担》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朱德的精神,笔者带领学生到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学生看到这根扁担时,发现扁担上写的居然是“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醒目的大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笔者向学生讲述了一段扁担背后的真实故事。《
空间观念是空间想象力的体现。想象力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它创造出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图形表象则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其建立又是依靠大量的经验和活动积累而成。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分享在“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中所做的思考。  一、联系生活情境,有序观察、想象,建立图形表象  每个物体都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等。形状是
摘要:体育课堂通过“先学后教,导学合一”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先学后教;导学合一;体现自我;积极实践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再按照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了,而是要通过“先学后教,导学合一”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
任何一种习惯的改变都会遇到阻力。课改之初,学校明确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们都认同这句话,但一到课堂上就遇到了困难。  一天,教学经验丰富的陈老师气冲冲地来到办公室,抱怨说:“这样的课没法上了,你们另请高明吧!”我跟着他来到教室,只见走道里站满了讨论的学生,黑板前挤满了板书的学生。见此情景,我满心欢喜——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效果吗?我笑着告诉陈老师:“同学们学习情绪如此高涨,你应该感到欣慰啊!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
少海结诗社,倏然逾五年。  湖山供啸傲,师友乐周旋。  无尽推敲兴,宜多觞咏緣。  辛夷花欲放,高会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