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责都江堰对口援建的是上海市。4月24日,几经周折,记者来到位于都江堰青城山镇的“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建设指挥部”(下称“上海指挥部”)。指挥部临时在一家休闲餐厅租用了几间房子,大家挤挤挨挨在一起办公,忙碌而紧张。
“截至目前,上海对口支援工作已启动援建项目总数89个,项目总投资81亿元,到位援建资金12.6亿元,全部‘走在全国最前列’。”上海指挥部宣传办公室主任谭兴振向记者表示,上海有19个县市区,正好对应都江堰的19个乡镇,一对一的援建,责任和目标特别有针对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援建模式的创新。为了有效保证重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保证援建资金的管理和运用,上海成立了“都江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指挥部总指挥薛潮已经记不起上次休息是什么时候了,从去年6月进驻都江堰,他就和同事一道,进入了“5 2、白加黑”(一周5天外加2天周末随时在岗,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随叫随到)的工作状态。4月24日,薛潮匆匆从工地赶回办公室,略微有些浮肿的眼睛,疲态中透着坚毅。他一边处理各种事物,一边见缝插针地向记者介绍情况,“在都江堰光明团结小学的围墙上,有一行稚拙的笔迹‘我们有新学校了。一定又美丽又坚固。’围墙内,5栋新楼已经结构封顶,3年工程两年完成,我们必须保证工期。‘美丽、坚固’,这样的向往,不仅是都江堰孩子和家长们的期盼,更是所有上海援建人员的共同心愿。一定要让都江堰的孩子在震不垮的学校里上学。”
薛潮告诉记者,上海与都江堰签约启动了89个与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援建项目,投资超过80亿元,资金来源是上海财政收入的1%,加上社会各界的捐款。
“我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就三个字:‘震不垮’,信心的背后,是‘上海质量’、‘上海速度’和‘上海规范’。上海援建队伍精细、务实、高效、低调的工作,赢得了都江堰人民的肯定。”
当天下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建设中的“都江堰医疗中心”施工现场。在这里,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工程的施工单位是上海建工四局,此次赴川的3000名建筑工人中,绝大多数是四川籍工人。“援建都江堰,我们公司特意派遣川籍工人回家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来是川籍工人更加适合这里的风土和气候,二来,回乡重建家园,这是一种荣耀,也可以说是一种使命。去年6月,我们就来到了都江堰,当时余震不断,平均每个月余震都超过50次,施工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的川籍工人都是好样的,听说回家乡干活,个个争先恐后。”
在建设中的门诊大楼工地,记者与川籍工人老许进行了交流,老许家住四川广元农村,2005年去上海打工,一直在上海建工四局做建筑工人。去年7月,随上海建工四局来到都江堰。“在四川干活心里憋着一股劲,不知道累。”
在另一个工地,记者见到两位来自都江堰附近乡镇的建筑女工,她们告诉记者,家里房子倒了,全家都住进了安置点,生活水平下降很多,出来打工虽然辛苦点儿,但是可以挣钱帮衬家用。“在这里很开心,每天上班下班的,和城里人一样。”一边干活,两个女工一边开心地笑着。
据了解,记者所在的这个医疗中心建设工地,所建设的是目前都江堰最大的医疗机构,工程总面积69550平方米,2008年10月开工,预计2010年6月30日竣工并交付使用。
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建工四局主要承建学校、医院、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上海音乐厅、上海展览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这些经典建筑都出自我们四局,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我们派到四川来,这足以证明党委政府对援建工作的重视,和对我们公司的信任,我们不会有辱使命的。”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都江堰北区中学和小学也都是他们承建的工程项目,两所学校总面积42000平方米,其中水街小学是百年名校,此次地震,学校垮塌,损失比较惨重,“水街小学工程将于今年6月30日前完工,过了这个暑假,孩子们就可以在新教室读书了。”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都江堰所有的新校舍普遍将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到8级。建筑外立面没有设计任何装饰性构件,视觉上简洁大方。教学楼的框架结构也从过去通常采用的单跨框架改为多跨框架,提高抗震性能。教学楼柱子采用的钢筋多为28—32毫米粗的竖筋,而通常民用建筑的竖筋为16—18毫米粗。优质钢材的大量使用,使教学楼每立方米的钢筋含量达到了100—120公斤,远远超过普通民居70—80公斤的钢含量。
“截至目前,上海对口支援工作已启动援建项目总数89个,项目总投资81亿元,到位援建资金12.6亿元,全部‘走在全国最前列’。”上海指挥部宣传办公室主任谭兴振向记者表示,上海有19个县市区,正好对应都江堰的19个乡镇,一对一的援建,责任和目标特别有针对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援建模式的创新。为了有效保证重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保证援建资金的管理和运用,上海成立了“都江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指挥部总指挥薛潮已经记不起上次休息是什么时候了,从去年6月进驻都江堰,他就和同事一道,进入了“5 2、白加黑”(一周5天外加2天周末随时在岗,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随叫随到)的工作状态。4月24日,薛潮匆匆从工地赶回办公室,略微有些浮肿的眼睛,疲态中透着坚毅。他一边处理各种事物,一边见缝插针地向记者介绍情况,“在都江堰光明团结小学的围墙上,有一行稚拙的笔迹‘我们有新学校了。一定又美丽又坚固。’围墙内,5栋新楼已经结构封顶,3年工程两年完成,我们必须保证工期。‘美丽、坚固’,这样的向往,不仅是都江堰孩子和家长们的期盼,更是所有上海援建人员的共同心愿。一定要让都江堰的孩子在震不垮的学校里上学。”
薛潮告诉记者,上海与都江堰签约启动了89个与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援建项目,投资超过80亿元,资金来源是上海财政收入的1%,加上社会各界的捐款。
“我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就三个字:‘震不垮’,信心的背后,是‘上海质量’、‘上海速度’和‘上海规范’。上海援建队伍精细、务实、高效、低调的工作,赢得了都江堰人民的肯定。”
当天下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建设中的“都江堰医疗中心”施工现场。在这里,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工程的施工单位是上海建工四局,此次赴川的3000名建筑工人中,绝大多数是四川籍工人。“援建都江堰,我们公司特意派遣川籍工人回家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来是川籍工人更加适合这里的风土和气候,二来,回乡重建家园,这是一种荣耀,也可以说是一种使命。去年6月,我们就来到了都江堰,当时余震不断,平均每个月余震都超过50次,施工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的川籍工人都是好样的,听说回家乡干活,个个争先恐后。”
在建设中的门诊大楼工地,记者与川籍工人老许进行了交流,老许家住四川广元农村,2005年去上海打工,一直在上海建工四局做建筑工人。去年7月,随上海建工四局来到都江堰。“在四川干活心里憋着一股劲,不知道累。”
在另一个工地,记者见到两位来自都江堰附近乡镇的建筑女工,她们告诉记者,家里房子倒了,全家都住进了安置点,生活水平下降很多,出来打工虽然辛苦点儿,但是可以挣钱帮衬家用。“在这里很开心,每天上班下班的,和城里人一样。”一边干活,两个女工一边开心地笑着。
据了解,记者所在的这个医疗中心建设工地,所建设的是目前都江堰最大的医疗机构,工程总面积69550平方米,2008年10月开工,预计2010年6月30日竣工并交付使用。
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建工四局主要承建学校、医院、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上海音乐厅、上海展览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这些经典建筑都出自我们四局,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我们派到四川来,这足以证明党委政府对援建工作的重视,和对我们公司的信任,我们不会有辱使命的。”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都江堰北区中学和小学也都是他们承建的工程项目,两所学校总面积42000平方米,其中水街小学是百年名校,此次地震,学校垮塌,损失比较惨重,“水街小学工程将于今年6月30日前完工,过了这个暑假,孩子们就可以在新教室读书了。”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都江堰所有的新校舍普遍将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到8级。建筑外立面没有设计任何装饰性构件,视觉上简洁大方。教学楼的框架结构也从过去通常采用的单跨框架改为多跨框架,提高抗震性能。教学楼柱子采用的钢筋多为28—32毫米粗的竖筋,而通常民用建筑的竖筋为16—18毫米粗。优质钢材的大量使用,使教学楼每立方米的钢筋含量达到了100—120公斤,远远超过普通民居70—80公斤的钢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