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是我国现行几乎所有考试(如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专业四、八级、自考、职称考试、BEC考试等)中基本题型。一般说来,阅读理解分值占整个卷面的比重较大,有的考试(如考研)阅读理解分值甚至达到卷面的40%,阅读理解题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英语考试的成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英语考试的成败一半系于阅读理解能力。
1.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现代社会是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狭窄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是不能使我们及时获得信息的。一篇文章若生单词过多,即使学生掌握了语法等知识,也难弄懂文章内容。因此,在泛读教学中,就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初步的语言学(linguistics)知识,学生能够利用构词法(word formation)、对比法(contrast,包括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等放在一起对比)、分类法(classification)、联想法等方式扩大记忆,掌握词汇。当然了,在阅读过程中,碰上生单词是难免的。对于那些不影响答题的生单词,可以建议学生不要理睬,但对于那些关键性的生单词,也不要惊慌失措,应该积极地去猜出意思。猜测词义并非无根据地妄想,而是要根据语境,结合全文,以及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想象。当然了,所猜的词义不可能像词典里那么准确,只要能猜个大概即可。
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知识呢?在阅读中,若知识贫乏,就会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率。所以泛读教材内容可以扩大学生单一知识结构,使学生开阔眼界,在现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各类文章,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文章,同时多讲授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词汇量的大小和知识面的宽窄与阅读量成一定正比关系的。只有通过大量训练和阅读,才能大量地积累词汇,了解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知识面。但仅靠课堂阅读达不到这一目的。
2.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在考试过程中,做阅读理解题由于时间的限制,可不能像喝葡萄酒那般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倒是要像吃快餐盒饭那般——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同时得小心饭中的鱼刺和碎骨。因此,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和快速阅读技能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视读速度的测试,阅读时眼球总是不断地移动—停顿—移动着的,阅读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我们要教会学生相对增加眼停的时间,扩大视读的范围,把逐字逐句的点式阅读法变成一次扫瞄一句或数句的线式阅读法,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对于学生逐词阅读、边读边出声、用手或尺指着读、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和不时地回头读等不良阅读习惯,应予以纠正。二是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做阅读理解题之前,应尽快地把后面问题先看一遍,这样阅读时,就带着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意念去阅读文章,效果会好很多。三是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文体,了解文体结构(style formation)。一旦学生熟悉文体结构,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到文中各种信息。四是对学生进行计时阅读训练(timed reading)。在这种训练中,计时器(手表或闹钟均可)由学生自己或教师掌握,这样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时间与阅读文章的字数计算出自己的阅读速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可再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即在学生自己或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这样学生会有一种紧迫感,不由自主地加快阅读速度。通过反复练习,学生阅读速度提高。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文章是由句子、段落组成,彼此有联系。有些学生能读懂每个句子,但对于文章整体把握上不甚了了,即对于文章的论点论据、人物事件、作者褒贬态度等不甚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阅读时没有积极的思维,对阅读材料理解不深。阅读是一种交际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上沟通,阅读过程应当是一种思维过程。在泛读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是学生应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及段落与主题之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使学生个体思维过程的明确目的性、连贯性,符合于提出的任务。二是使学生熟悉阅读理解题型,如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实、数据、语义、常识、主题、写作思路、作者态度、感情、写作目的判断和推理等,教会学生解题技巧,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格式,如科技文、商业信函、履历表或小说节选等,通过对不同格式的掌握,学生可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到文中的各种信息。三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泛读教学中,应纠正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创造。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预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宗旨和中心所在。然后通过阅读使预测得到验证,使学生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开阔了思路,发挥了创造力。对学生提问时,问题要按文章的内容层次逐步提出,注意问题的层次逐步提出,注意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可能是有多种正确答案的,也可能是经过分析、判断、推理、综合才能得到的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在出阅读理解题时,既要测出学生的客观理解,又要测出学生的主观理解。根据具体情况,还可组织学生对作品人物进行分析,对作者的观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的思考。四是培养学生避免定势思维。做阅读理解题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严格按文章内容、作者思路来回答问题,切忌对熟悉的题材按自己已有知识想当然地作答。文章作者不同其观点肯定也不同,很多观点不存在正确与否。我们只能按照作者的观点、文章的实际内容来答题。
4.用听、说、写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英语(其实任何一门外语也是如此)的学习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四环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读不听不说不写,读的东西不可能得到巩固,学习者的兴趣也不会得到提高。而当只有读与听、说、写结合时,读的能力才能有增强。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随着国家进一步的开放,听、说、读、写英语的机会在不断增多,学生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其英语水平(当然也包括阅读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
1.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现代社会是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狭窄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是不能使我们及时获得信息的。一篇文章若生单词过多,即使学生掌握了语法等知识,也难弄懂文章内容。因此,在泛读教学中,就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初步的语言学(linguistics)知识,学生能够利用构词法(word formation)、对比法(contrast,包括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等放在一起对比)、分类法(classification)、联想法等方式扩大记忆,掌握词汇。当然了,在阅读过程中,碰上生单词是难免的。对于那些不影响答题的生单词,可以建议学生不要理睬,但对于那些关键性的生单词,也不要惊慌失措,应该积极地去猜出意思。猜测词义并非无根据地妄想,而是要根据语境,结合全文,以及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想象。当然了,所猜的词义不可能像词典里那么准确,只要能猜个大概即可。
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知识呢?在阅读中,若知识贫乏,就会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率。所以泛读教材内容可以扩大学生单一知识结构,使学生开阔眼界,在现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各类文章,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文章,同时多讲授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词汇量的大小和知识面的宽窄与阅读量成一定正比关系的。只有通过大量训练和阅读,才能大量地积累词汇,了解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知识面。但仅靠课堂阅读达不到这一目的。
2.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在考试过程中,做阅读理解题由于时间的限制,可不能像喝葡萄酒那般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倒是要像吃快餐盒饭那般——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同时得小心饭中的鱼刺和碎骨。因此,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和快速阅读技能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视读速度的测试,阅读时眼球总是不断地移动—停顿—移动着的,阅读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我们要教会学生相对增加眼停的时间,扩大视读的范围,把逐字逐句的点式阅读法变成一次扫瞄一句或数句的线式阅读法,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对于学生逐词阅读、边读边出声、用手或尺指着读、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和不时地回头读等不良阅读习惯,应予以纠正。二是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做阅读理解题之前,应尽快地把后面问题先看一遍,这样阅读时,就带着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意念去阅读文章,效果会好很多。三是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文体,了解文体结构(style formation)。一旦学生熟悉文体结构,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到文中各种信息。四是对学生进行计时阅读训练(timed reading)。在这种训练中,计时器(手表或闹钟均可)由学生自己或教师掌握,这样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时间与阅读文章的字数计算出自己的阅读速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可再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即在学生自己或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这样学生会有一种紧迫感,不由自主地加快阅读速度。通过反复练习,学生阅读速度提高。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文章是由句子、段落组成,彼此有联系。有些学生能读懂每个句子,但对于文章整体把握上不甚了了,即对于文章的论点论据、人物事件、作者褒贬态度等不甚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阅读时没有积极的思维,对阅读材料理解不深。阅读是一种交际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上沟通,阅读过程应当是一种思维过程。在泛读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是学生应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及段落与主题之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使学生个体思维过程的明确目的性、连贯性,符合于提出的任务。二是使学生熟悉阅读理解题型,如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实、数据、语义、常识、主题、写作思路、作者态度、感情、写作目的判断和推理等,教会学生解题技巧,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格式,如科技文、商业信函、履历表或小说节选等,通过对不同格式的掌握,学生可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到文中的各种信息。三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泛读教学中,应纠正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创造。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预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宗旨和中心所在。然后通过阅读使预测得到验证,使学生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开阔了思路,发挥了创造力。对学生提问时,问题要按文章的内容层次逐步提出,注意问题的层次逐步提出,注意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可能是有多种正确答案的,也可能是经过分析、判断、推理、综合才能得到的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在出阅读理解题时,既要测出学生的客观理解,又要测出学生的主观理解。根据具体情况,还可组织学生对作品人物进行分析,对作者的观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的思考。四是培养学生避免定势思维。做阅读理解题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严格按文章内容、作者思路来回答问题,切忌对熟悉的题材按自己已有知识想当然地作答。文章作者不同其观点肯定也不同,很多观点不存在正确与否。我们只能按照作者的观点、文章的实际内容来答题。
4.用听、说、写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英语(其实任何一门外语也是如此)的学习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四环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读不听不说不写,读的东西不可能得到巩固,学习者的兴趣也不会得到提高。而当只有读与听、说、写结合时,读的能力才能有增强。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随着国家进一步的开放,听、说、读、写英语的机会在不断增多,学生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其英语水平(当然也包括阅读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