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历史和中学历史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其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被写入中学历史教材,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甚至是修正历史教材的说法。但是有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却不能及时被应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邢窑遗址研究及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个世纪初邢窑遗址研究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多个版本中学历史教材未能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真实面目的认识。笔者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目前已经开始尝试着把考古文物研究成果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考古文物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
考古文物研究是众多科学研究之一,有其自身系统的研究过程与方法。通常不是该领域的人很少涉足,更多人仅是关注考古文物研究的成果,并且也只是关注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成果。其实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历史和中学历史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1928年著名的殷墟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与《尚书》《史记》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证明了商代文明的存在,后来甲骨文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之一。又如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青铜器利簋,该器铭文记载甲子日周武王伐商,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取得胜利的事实。这与文献《尚书·牧誓》《逸周书·克殷解》《史记·周本纪》所载周武王伐商纣相吻合。于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便有了文献与物证双重依据,学生理解起来就更深刻了。再如夏商周断代工程,该项科学研究制定的夏商周年代表,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发生在共和元年以前的历史大事没有明确纪年的局面。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总的来看,随着考古文物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其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被写入中学历史教材,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甚至是修正历史教材的说法。但是有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却不能及时被应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邢窑遗址研究及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邢窑是我国古代以生产白瓷著称的窑场,与以生产青瓷著称的越窑齐名天下,古陶瓷界誉两个窑场成“南青北白”格局。邢窑最早见于唐代文献,目前为止至少有八处唐代文献记载邢窑,这些文献有的直言邢窑在内丘,有的言说邢窑在邢州。可是多年来,考古文物工作者在古邢州境内包括在内丘,均未找到唐代窑址。基于此有人称其为“邢窑之谜”。世人言及邢窑多是直接采用文献进行大致界定。中学历史教学亦不例外。
为了解开谜团,真正把邢窑遗址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起来,笔者业师杨文山先生付出了辛勤劳动。他1950年就学于校址在天津的河北师范学院,受业于李光璧先生,后来杨先生到邢台地区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李先生指引他在教学时注意寻找邢窑遗址,还历史一个本相。从1953年起到70年代末,杨先生在内丘、邢台、沙河三县境内进行了七次实地考察,未果。1980年8月到11月,他作为邢台地区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历史顾问,赴临城指导窑址考察时,在岗头、祁村和西双井等地发现了唐代古窑址。1980年11月18日,新华社记者胡承清以《“邢窑之谜”初步揭晓》为题,第一次向国内各大报纸播发了新闻电讯稿,公布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接下来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在临城县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来自文化部、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北师范大学等多个单位。会议期间,杨文山先生与冯先铭、傅振伦等专家,首先参观考察窑址,对出土器物进行鉴定。
后来邢窑遗址探察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从1984年春到1985年秋,以贾忠敏先生为首的“内丘文物组”在内丘县境内的南岭、北大丰、中丰洞、张家庄、西丘、冯唐、白家庄和城关等地,发现了唐代古窑址。其中位于内丘城关的窑址出土了大量白瓷残片和残件,还出土了进贡大明宫的刻有“盈”字款的十多件细白瓷残片。经专家们探查研究,大家认为内丘发现的窑址也是邢窑遗址,正好与文献记载相吻合。1996年12月,临城和内丘发现的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5月到8月,在内丘县原县委礼堂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邢台市文物部门对该处的邢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最可喜的是这里除了出土八十年代发现过用于进贡的“盈”字款白瓷标本外,还出土了同一功用的“翰林”款、“官”字款白瓷标本。
对于以上两地发现的唐代古窑址,考古文物专家通过实地考古与学术研究形成以下认识:内丘、临城处于同一地质条件区域,白瓷产品使用同类原料,造型、装饰和装烧等工艺也是一致的,在地域上两地接壤。两地的唐代古窑址在那个时代形成了跨州连郡的邢窑群。为中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邢窑之谜”已完全揭开,唐代邢窑遗址就位于今天的内丘、临城一带。本世纪出版的关于邢窑的专著《邢窑遗址研究》《千年
邢窑》《邢窑研究》对于窑址定位均采用了
这种说法。
可是邢窑遗址研究的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的并不好。中学教材讲述唐代陶瓷业发展时候,提到邢窑时多是说邢窑产白瓷,外观“类银类雪”。对于邢窑遗址范围,教材编写有如下现象。比如九十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订的一直到2001年还在出版,并供全国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二册在讲述唐朝经济时注释邢窑遗址在“今河北内丘、临城一带。”这一结论在初中生心目中本来已经留下深刻印象了。可同时期的该出版社编订的全国通用的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却没有此注,并且该教材中的《唐代手工业分布图》,标注邢州(今河北邢台)产白瓷,这样初高中教材就不能前后照应。
后来,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
古代史》提到邢窑时引用“内丘白瓷瓯”,并作注“内丘,在今河北内丘”。显然没有结合邢窑遗址的研究成果。
又如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把邢窑遗址定位在“今河北内丘。”忽略了“临城作为邢窑遗址的重要部分”的事实。
由此可见历史教材未与邢窑遗址研究成果及时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历史教师也没有利用邢窑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进行教学,仍然将教材中那些说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做既掩盖了已经有历史本相邢窑遗址,也不能激发学生对考古文物研究的兴趣。
邢窑遗址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的众多考古文物研究与中学历史结合点也是如此。教师在讲述此类知识点时,通常仅是以教材和教参为依据,极少利用已有的可是并为被教材和教参吸纳进来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对当前的研究状况更是不了解。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空洞乏味,教学效果也势必会受影响。
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我,目前已经开始尝试着把考古文物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河北的取得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有时候还去实地考查,并把收获带给学生们。比如我除了阅读邢窑遗址的研究成果外,还利用自身离遗址较近的优势,在2005年对内丘和临城的邢窑遗址进行了访问探查,实地体会了遗址的范围,而且了解到邢窑的产品除白瓷外还有唐代著名的唐三彩。回到学校,我在教学中把我的收获迁移到课堂上,特别是讲到“邢窑也是唐三彩产地之一”时,学生们学情高涨,甚至有的因此而自豪。教学效果明显不同于以前。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关键词:考古文物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
考古文物研究是众多科学研究之一,有其自身系统的研究过程与方法。通常不是该领域的人很少涉足,更多人仅是关注考古文物研究的成果,并且也只是关注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成果。其实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历史和中学历史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1928年著名的殷墟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与《尚书》《史记》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证明了商代文明的存在,后来甲骨文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之一。又如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青铜器利簋,该器铭文记载甲子日周武王伐商,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取得胜利的事实。这与文献《尚书·牧誓》《逸周书·克殷解》《史记·周本纪》所载周武王伐商纣相吻合。于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便有了文献与物证双重依据,学生理解起来就更深刻了。再如夏商周断代工程,该项科学研究制定的夏商周年代表,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发生在共和元年以前的历史大事没有明确纪年的局面。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总的来看,随着考古文物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其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被写入中学历史教材,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甚至是修正历史教材的说法。但是有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却不能及时被应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邢窑遗址研究及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邢窑是我国古代以生产白瓷著称的窑场,与以生产青瓷著称的越窑齐名天下,古陶瓷界誉两个窑场成“南青北白”格局。邢窑最早见于唐代文献,目前为止至少有八处唐代文献记载邢窑,这些文献有的直言邢窑在内丘,有的言说邢窑在邢州。可是多年来,考古文物工作者在古邢州境内包括在内丘,均未找到唐代窑址。基于此有人称其为“邢窑之谜”。世人言及邢窑多是直接采用文献进行大致界定。中学历史教学亦不例外。
为了解开谜团,真正把邢窑遗址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起来,笔者业师杨文山先生付出了辛勤劳动。他1950年就学于校址在天津的河北师范学院,受业于李光璧先生,后来杨先生到邢台地区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李先生指引他在教学时注意寻找邢窑遗址,还历史一个本相。从1953年起到70年代末,杨先生在内丘、邢台、沙河三县境内进行了七次实地考察,未果。1980年8月到11月,他作为邢台地区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历史顾问,赴临城指导窑址考察时,在岗头、祁村和西双井等地发现了唐代古窑址。1980年11月18日,新华社记者胡承清以《“邢窑之谜”初步揭晓》为题,第一次向国内各大报纸播发了新闻电讯稿,公布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接下来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在临城县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来自文化部、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北师范大学等多个单位。会议期间,杨文山先生与冯先铭、傅振伦等专家,首先参观考察窑址,对出土器物进行鉴定。
后来邢窑遗址探察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从1984年春到1985年秋,以贾忠敏先生为首的“内丘文物组”在内丘县境内的南岭、北大丰、中丰洞、张家庄、西丘、冯唐、白家庄和城关等地,发现了唐代古窑址。其中位于内丘城关的窑址出土了大量白瓷残片和残件,还出土了进贡大明宫的刻有“盈”字款的十多件细白瓷残片。经专家们探查研究,大家认为内丘发现的窑址也是邢窑遗址,正好与文献记载相吻合。1996年12月,临城和内丘发现的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5月到8月,在内丘县原县委礼堂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邢台市文物部门对该处的邢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最可喜的是这里除了出土八十年代发现过用于进贡的“盈”字款白瓷标本外,还出土了同一功用的“翰林”款、“官”字款白瓷标本。
对于以上两地发现的唐代古窑址,考古文物专家通过实地考古与学术研究形成以下认识:内丘、临城处于同一地质条件区域,白瓷产品使用同类原料,造型、装饰和装烧等工艺也是一致的,在地域上两地接壤。两地的唐代古窑址在那个时代形成了跨州连郡的邢窑群。为中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邢窑之谜”已完全揭开,唐代邢窑遗址就位于今天的内丘、临城一带。本世纪出版的关于邢窑的专著《邢窑遗址研究》《千年
邢窑》《邢窑研究》对于窑址定位均采用了
这种说法。
可是邢窑遗址研究的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的并不好。中学教材讲述唐代陶瓷业发展时候,提到邢窑时多是说邢窑产白瓷,外观“类银类雪”。对于邢窑遗址范围,教材编写有如下现象。比如九十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订的一直到2001年还在出版,并供全国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二册在讲述唐朝经济时注释邢窑遗址在“今河北内丘、临城一带。”这一结论在初中生心目中本来已经留下深刻印象了。可同时期的该出版社编订的全国通用的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却没有此注,并且该教材中的《唐代手工业分布图》,标注邢州(今河北邢台)产白瓷,这样初高中教材就不能前后照应。
后来,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
古代史》提到邢窑时引用“内丘白瓷瓯”,并作注“内丘,在今河北内丘”。显然没有结合邢窑遗址的研究成果。
又如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把邢窑遗址定位在“今河北内丘。”忽略了“临城作为邢窑遗址的重要部分”的事实。
由此可见历史教材未与邢窑遗址研究成果及时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历史教师也没有利用邢窑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进行教学,仍然将教材中那些说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做既掩盖了已经有历史本相邢窑遗址,也不能激发学生对考古文物研究的兴趣。
邢窑遗址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的众多考古文物研究与中学历史结合点也是如此。教师在讲述此类知识点时,通常仅是以教材和教参为依据,极少利用已有的可是并为被教材和教参吸纳进来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对当前的研究状况更是不了解。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空洞乏味,教学效果也势必会受影响。
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我,目前已经开始尝试着把考古文物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河北的取得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有时候还去实地考查,并把收获带给学生们。比如我除了阅读邢窑遗址的研究成果外,还利用自身离遗址较近的优势,在2005年对内丘和临城的邢窑遗址进行了访问探查,实地体会了遗址的范围,而且了解到邢窑的产品除白瓷外还有唐代著名的唐三彩。回到学校,我在教学中把我的收获迁移到课堂上,特别是讲到“邢窑也是唐三彩产地之一”时,学生们学情高涨,甚至有的因此而自豪。教学效果明显不同于以前。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