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他主、孤立、接受的学习方式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的一个难点。那么在语文学习中,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究呢?由于受篇幅的限制,现择其要者略述之。
一、在抓关键语句上探究
很长一段时期,高中语文教材中对《药》的解说不够准确,总是强调作品是“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性”,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教训”。对《药》的主题,新的教科书已经改为“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那么,为何作这样的改动呢?我们应立足文本,作一些探究。
小说中借康大叔之口转述了夏瑜的两句话:一句是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二是他对打了他两个嘴巴的阿义说“可怜可怜”。仅此两句话,不得不成为解读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关键语句。这两句话实在耐人寻味,探究、品味这两句话,我们能想象这位孤独的战士在狱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我们可以据此推测出他的内心世界。在当时,这样的话只有夏瑜说得出来。
“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是对几千年专制制度发出的挑战,是为民请命的呐喊!夏瑜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他的宣传语言是很朴实的,他没有大谈什么主义、理想,而是试图用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去触动阿义。偏偏阿义奴性十足,卑贱无比,愚昧到极点,他不明白自己其实是毫无地位的奴才。夏瑜向他宣传革命,可谓找错了对象。
那么怎样理解夏瑜对阿义说“可怜可怜”呢?面对愚昧、没有觉悟、无法唤醒的人,夏瑜表现为极度的悲哀。我们从茶馆谈话中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忘死奋斗与人民群众的愚昧、不觉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是作品中最为悲凉的一节。读懂这里的悲哀,就读懂了夏瑜,也就读懂了鲁迅内心的悲哀。革命者无私地为大众谋利益,争人权,而大众却不感恩;不但不感恩,而且不理解;不但不理解,还要吃他的血——在人民群众不觉悟、愚昧的时代,像夏瑜这样的革命者注定是孤独寂寞的。这是他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有史实为证:1929年,海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被捕,披枷戴锁被敌兵押着游街,围观群众嘲笑喝彩,麻木不仁。彭湃见此极为感慨,有《绝命词》一首曰:“急雨渡江东,狂风入大海;生死总为君,可怜君不解。”这不正是夏瑜、又是《药》的主题的注解吗?
二、在比较中探究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诗词语境中往往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情感,我们在学习时可以在比较中探究,从而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如“空”这一司空见惯的词,在“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这句诗中,既可理解为游子长时间地站立思念家乡的无奈,也可表现家中亲人由鸟归而怀念游子的期盼与焦虑之情。
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这句诗中,“空”,是写黄鹂的鸣声婉转动听,但这美妙的声音无人欣赏。诗人正是借黄鹂的寂寞,写出了“蜀相”诸葛亮身后的冷清和孤独。
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这句诗中,“空”字则透露出诗人壮志难酬,无比悲愤、沉痛之情。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利用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从吴敬梓到莎士比亚、莫里哀、巴尔扎克、果戈里,再到蒲松龄,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为我们精心描绘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吝啬鬼形象,通过比较探究,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大有益处。
三、在作者、写作背景上探究
我们在阅读有关作品时,要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等,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众所周知,“红学”家们为了探求《红楼梦》的真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对于一篇深奥的文章,也需要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含义。比如鲁迅的文章,总觉得难以把握。我们在学习时,首先要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特别是对鲁迅思想的发展轨迹要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经过一番探究之后,我们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
四、在作品细节上探究
典型的材料是文章内容充实的前提,而精彩的细节则是构成佳作的血肉。文学作品离不开细节,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典型细节,就比较容易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
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祝福》这篇小说时,可以抓住描写祥林嫂有关的典型细节,将她临终前的肖像描写(特别是眼睛的描写)与前两次进行比较探究,体会其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祝福》中,鲁迅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这是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第一次是在小说第34自然段,写她“顺着眼”,一个“顺”字,突出了祥林嫂安分守己、吃苦耐劳的性格;第二次是在文中第66自然段,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一描写则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第三次是在小说开头,“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间或一轮”四个字,形象地表现了这时的祥林嫂已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精神完全麻木。通过探究、品读三次眼睛的描写,能使读者透过眼睛这个心灵的窗口,窥见人物内心深处的创痛和悲哀,也为读者勾画了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五、在日常生活中探究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离不开写作,而很多同学苦于“无米下锅”,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思考那些小事、身边事、底层事。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我们在对日常生活探究时,要抓住人和事物的特点,研究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物和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抓住人和事物的发展变化。因为只有这种探究,才能使表达显得更清晰、更丰满。比如一个学生写《风中的三轮车》一文,文中的三轮车夫是其同学的爸爸,多年前她就认识,今天又偶然在雨中坐上了他的三轮车,从外貌的前后对比中,他显得更加贫困,而今天风雨中蹬三轮车愈加艰难。文章最后写到“我”付钱时的心里:“快到了,我想多给些钱,但我终于没有这样做。这算什么,是施舍吗?呃——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伤害吧!”文章既有特点的描写,又有关系的介绍,也有背景的交代,而付钱时的心里描写,表现了小作者对三轮车夫人格的尊重。这是一种成熟的人文关怀。探究生活的过程,其实也是思维的过程,也是建构文章、表达情感的过程。
当然,我们在探究日常生活小事时,并不排斥探究波澜壮阔的宏大事件,也不拒绝讴歌惊天动地的伟人业绩,抒写自己的壮志豪情。
此外,在有疑处、在陌生资源等方面进行探究,对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独立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是大有帮助的。
“探究”一词的提出,是语文教学新理念的一个特点,也是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我们在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只要长期坚持、认真实践,就能产生探究的乐趣,形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就能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一、在抓关键语句上探究
很长一段时期,高中语文教材中对《药》的解说不够准确,总是强调作品是“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性”,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教训”。对《药》的主题,新的教科书已经改为“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那么,为何作这样的改动呢?我们应立足文本,作一些探究。
小说中借康大叔之口转述了夏瑜的两句话:一句是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二是他对打了他两个嘴巴的阿义说“可怜可怜”。仅此两句话,不得不成为解读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关键语句。这两句话实在耐人寻味,探究、品味这两句话,我们能想象这位孤独的战士在狱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我们可以据此推测出他的内心世界。在当时,这样的话只有夏瑜说得出来。
“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是对几千年专制制度发出的挑战,是为民请命的呐喊!夏瑜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他的宣传语言是很朴实的,他没有大谈什么主义、理想,而是试图用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去触动阿义。偏偏阿义奴性十足,卑贱无比,愚昧到极点,他不明白自己其实是毫无地位的奴才。夏瑜向他宣传革命,可谓找错了对象。
那么怎样理解夏瑜对阿义说“可怜可怜”呢?面对愚昧、没有觉悟、无法唤醒的人,夏瑜表现为极度的悲哀。我们从茶馆谈话中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忘死奋斗与人民群众的愚昧、不觉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是作品中最为悲凉的一节。读懂这里的悲哀,就读懂了夏瑜,也就读懂了鲁迅内心的悲哀。革命者无私地为大众谋利益,争人权,而大众却不感恩;不但不感恩,而且不理解;不但不理解,还要吃他的血——在人民群众不觉悟、愚昧的时代,像夏瑜这样的革命者注定是孤独寂寞的。这是他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有史实为证:1929年,海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被捕,披枷戴锁被敌兵押着游街,围观群众嘲笑喝彩,麻木不仁。彭湃见此极为感慨,有《绝命词》一首曰:“急雨渡江东,狂风入大海;生死总为君,可怜君不解。”这不正是夏瑜、又是《药》的主题的注解吗?
二、在比较中探究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诗词语境中往往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情感,我们在学习时可以在比较中探究,从而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如“空”这一司空见惯的词,在“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这句诗中,既可理解为游子长时间地站立思念家乡的无奈,也可表现家中亲人由鸟归而怀念游子的期盼与焦虑之情。
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这句诗中,“空”,是写黄鹂的鸣声婉转动听,但这美妙的声音无人欣赏。诗人正是借黄鹂的寂寞,写出了“蜀相”诸葛亮身后的冷清和孤独。
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这句诗中,“空”字则透露出诗人壮志难酬,无比悲愤、沉痛之情。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利用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从吴敬梓到莎士比亚、莫里哀、巴尔扎克、果戈里,再到蒲松龄,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为我们精心描绘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吝啬鬼形象,通过比较探究,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大有益处。
三、在作者、写作背景上探究
我们在阅读有关作品时,要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等,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众所周知,“红学”家们为了探求《红楼梦》的真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对于一篇深奥的文章,也需要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含义。比如鲁迅的文章,总觉得难以把握。我们在学习时,首先要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特别是对鲁迅思想的发展轨迹要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经过一番探究之后,我们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
四、在作品细节上探究
典型的材料是文章内容充实的前提,而精彩的细节则是构成佳作的血肉。文学作品离不开细节,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典型细节,就比较容易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
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祝福》这篇小说时,可以抓住描写祥林嫂有关的典型细节,将她临终前的肖像描写(特别是眼睛的描写)与前两次进行比较探究,体会其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祝福》中,鲁迅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这是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第一次是在小说第34自然段,写她“顺着眼”,一个“顺”字,突出了祥林嫂安分守己、吃苦耐劳的性格;第二次是在文中第66自然段,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一描写则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第三次是在小说开头,“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间或一轮”四个字,形象地表现了这时的祥林嫂已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精神完全麻木。通过探究、品读三次眼睛的描写,能使读者透过眼睛这个心灵的窗口,窥见人物内心深处的创痛和悲哀,也为读者勾画了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五、在日常生活中探究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离不开写作,而很多同学苦于“无米下锅”,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思考那些小事、身边事、底层事。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我们在对日常生活探究时,要抓住人和事物的特点,研究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物和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抓住人和事物的发展变化。因为只有这种探究,才能使表达显得更清晰、更丰满。比如一个学生写《风中的三轮车》一文,文中的三轮车夫是其同学的爸爸,多年前她就认识,今天又偶然在雨中坐上了他的三轮车,从外貌的前后对比中,他显得更加贫困,而今天风雨中蹬三轮车愈加艰难。文章最后写到“我”付钱时的心里:“快到了,我想多给些钱,但我终于没有这样做。这算什么,是施舍吗?呃——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伤害吧!”文章既有特点的描写,又有关系的介绍,也有背景的交代,而付钱时的心里描写,表现了小作者对三轮车夫人格的尊重。这是一种成熟的人文关怀。探究生活的过程,其实也是思维的过程,也是建构文章、表达情感的过程。
当然,我们在探究日常生活小事时,并不排斥探究波澜壮阔的宏大事件,也不拒绝讴歌惊天动地的伟人业绩,抒写自己的壮志豪情。
此外,在有疑处、在陌生资源等方面进行探究,对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独立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是大有帮助的。
“探究”一词的提出,是语文教学新理念的一个特点,也是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我们在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只要长期坚持、认真实践,就能产生探究的乐趣,形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就能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