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开发区有一处黑瓦白墙围着一亩三分地的院子,院里种了一些瓜菜、花卉。院子里一片生机盎然。我国著名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住在这里5年多了。走进4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立即被满室书香所吸引。“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做的事太多了!”84岁的大学问家,边感叹着,边领我走进书房。
冯其庸先生是以红学家名世的,其实,他的领域远不只红学。由于《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汇通熔铸于历史传统和各艺术门类的精华;“治红”若欲精深博洽,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冯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探源考察抱有极大的兴趣,加之他本人对戏曲、诗歌、书法、绘画兼擅,近年来诗、书、画创作尤勤,这就使他的“治红”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或者说,他虽是红学家,同时也治文化史,还兼有诗人和艺术家的气质。
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多种大型书画册,都能见到他的作品,不少重要的书画展览,都邀请他参加。他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各地相识和不相识的人来求字画的信。无论是冯其庸先生的书法或绘画,都具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一种与众不同的潇洒。
但冯先生仍常叹作书之难,自己所作,总不能惬心贵当,遇到有人称赞他的书法时,他总是笑笑,心知非所敢当也。
坚持调研、亲知亲闻
冯其庸先生的全部学术活动、学术著作的最大特点是坚持调查研究、亲知亲闻,他虽然已是80多岁了,但仍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坐三个多月的汽车,经行三万华里,有时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时在戈壁沙漠中,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有时连水都喝不上。在吐鲁番还曾遇到非甲非乙肝炎流行。
但是面对种种困难和危险,都没有改变他深入沙漠,进行实地调查的勇气和决心。特别是他在1990年12月冒险探入大戈壁深处的玉门关和在1991年1月8日,为探寻甘、青边界上积石山中的丝绸古道和“导河积石”的黄河之源,冒着严寒,翻过十多重大山,进入了白雪皑皑、险象重叠的积石山深处,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西部照片,更表现出他探求真知的精神。冯其庸先生的这种无畏的、艰苦卓绝的、献身于艺术的求知精神,在当前的学术界,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冯其庸先生非常重视考古,他曾多次讲到,今天谁去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去了解考古上的新发现,他的知识就要落后。谈到对艺术的精神和创作,冯老说:“我除了仔细研读古画,琢磨他们的技法意境外,还特别注意观察真山真水,几十年来,可以说我遍历了天下名山大川。”
冯老曾十多次游黄山。两次游泰山、华山,也到过衡山,但遇上大雪,虽未能登山,却饱赏了南岳的雪景,嵩山,恒山也多次游历。尤其是中国大西部的山水,他游历的次数最多,曾十次到新疆,三次登上帕米尔高原,其中两次到4700米的喀喇昆仑山的明铁盖达坂,一次到4900米的红旗拉甫。
“去年我从明铁盖达坂下来后,又到了当年玄奘取经归来路过的公主堡,是在40O0米以上的万山丛中,道路艰险,在最后一道难关处,我借着老乡的毛驴跨过了奔流的山溪,终于到了公主堡”,冯老跟我谈及他的经历时,幸福之情洋溢于他的脸上。他说,“我还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饱览了大漠风光,还分几次绕塔里木盆地整整走了一圈,并深入原始胡杨林直到塔里木河。”
应该说,冯其庸对库车的山水特别有感情,十多年来他已经六次去库车、盐水沟一带。库车河两岸的奇特山貌,加上近年发现的库车大峡谷的奇异风光,让他特别神往。奇特的山水,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考验。因为它色彩强烈而奇异,山石的皴法尤为特殊,远在古代和近代画家所归纳的各种皴法以外。为了表现这种特殊的景色,他只能自己琢磨出一些办法,这也就是他画的西部山水与传统画法迥异的原因,因为传统的皴法里没有这样的皴法。
去年9月25日开始,83岁的冯老与大家一起先到古营遗址,然后从米兰进入罗布泊到达楼兰,又再度穿越罗布泊到龙城、土垠、白龙堆,经三陇沙入玉门关,前后17天,在沙漠野营7天。这是他生平最艰难的一次沙漠考察,也是他最难忘、最快意的一次考察。
热爱生活,不懈追求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84岁的冯老先生也是一样,高血压、心脏病早在20多年前就以不速之客的身份拜访了他,而且还在他的肌体上安营扎寨,为此冯老必须遵医嘱按时吃药,天天如此,按时按量,从不敢掉以轻心。
十年前,他从海拔5700米高的塔吉克考察回京后,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安排为心脏做了搭桥手术,手术后他依然工作如旧、安排如旧。对此,他说:“我自然是知道后果的,但在家做学问是行不通的。我每次出门都做好一切准备的,其中也包括回不来的准备,走到哪儿就埋到哪儿,我就是抱着这种心态。人不要吝啬自己的经历和财富,1967年我用楷书手抄《红楼梦》,当时就是怕这本书以后没有了。那时候主要是夜里抄,每天几小时,连家人都不知道,3年多的时间才把它抄完。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中得到了很多东西:对曹雪芹更理解了、对这本书也体会得更深刻了,书法艺术提高了,心理素质也更为成熟……“文革”中有人自杀、有人被打死,我当时就要求我自己活下去,因为当时我正在体会抄书与读书的不同乐趣。”
爱好太多的冯老说:“我几乎没有时间特意地去锻炼身体,而是将锻炼身体融入自己的工作中。看书写文章可以锻炼大脑、防止老年痴呆;书画创作可以修身养性、是一种气功的外在表现形式;种菜养花是老年人身体力行的适当劳作;出外考察既可领略大自然又可呼吸到远离城市喧嚣的新鲜空气;爬山拍照片更是一项开阔眼界的有氧运动;就连喝酒也是对心脏和血管锻炼……我热爱生活,我不怕死,但我不想现在就死,还想再工作几年,把自己积累的东西整理出来后再死,那就死而无憾啦!”
我为冯老的精神所感动,我愿为他祝福,祝他的艺术之树常青。
名人小传
冯其庸,江苏省无锡市前洲镇人,1924年生。1949年4月无锡解放,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8月调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任教,1975年至1986年,长期借调文化部主持《红楼梦》的校注工作并创建了红楼梦研究所,任所长。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
冯其庸先生是以红学家名世的,其实,他的领域远不只红学。由于《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汇通熔铸于历史传统和各艺术门类的精华;“治红”若欲精深博洽,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冯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探源考察抱有极大的兴趣,加之他本人对戏曲、诗歌、书法、绘画兼擅,近年来诗、书、画创作尤勤,这就使他的“治红”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或者说,他虽是红学家,同时也治文化史,还兼有诗人和艺术家的气质。
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多种大型书画册,都能见到他的作品,不少重要的书画展览,都邀请他参加。他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各地相识和不相识的人来求字画的信。无论是冯其庸先生的书法或绘画,都具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一种与众不同的潇洒。
但冯先生仍常叹作书之难,自己所作,总不能惬心贵当,遇到有人称赞他的书法时,他总是笑笑,心知非所敢当也。
坚持调研、亲知亲闻
冯其庸先生的全部学术活动、学术著作的最大特点是坚持调查研究、亲知亲闻,他虽然已是80多岁了,但仍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坐三个多月的汽车,经行三万华里,有时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时在戈壁沙漠中,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有时连水都喝不上。在吐鲁番还曾遇到非甲非乙肝炎流行。
但是面对种种困难和危险,都没有改变他深入沙漠,进行实地调查的勇气和决心。特别是他在1990年12月冒险探入大戈壁深处的玉门关和在1991年1月8日,为探寻甘、青边界上积石山中的丝绸古道和“导河积石”的黄河之源,冒着严寒,翻过十多重大山,进入了白雪皑皑、险象重叠的积石山深处,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西部照片,更表现出他探求真知的精神。冯其庸先生的这种无畏的、艰苦卓绝的、献身于艺术的求知精神,在当前的学术界,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冯其庸先生非常重视考古,他曾多次讲到,今天谁去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去了解考古上的新发现,他的知识就要落后。谈到对艺术的精神和创作,冯老说:“我除了仔细研读古画,琢磨他们的技法意境外,还特别注意观察真山真水,几十年来,可以说我遍历了天下名山大川。”
冯老曾十多次游黄山。两次游泰山、华山,也到过衡山,但遇上大雪,虽未能登山,却饱赏了南岳的雪景,嵩山,恒山也多次游历。尤其是中国大西部的山水,他游历的次数最多,曾十次到新疆,三次登上帕米尔高原,其中两次到4700米的喀喇昆仑山的明铁盖达坂,一次到4900米的红旗拉甫。
“去年我从明铁盖达坂下来后,又到了当年玄奘取经归来路过的公主堡,是在40O0米以上的万山丛中,道路艰险,在最后一道难关处,我借着老乡的毛驴跨过了奔流的山溪,终于到了公主堡”,冯老跟我谈及他的经历时,幸福之情洋溢于他的脸上。他说,“我还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饱览了大漠风光,还分几次绕塔里木盆地整整走了一圈,并深入原始胡杨林直到塔里木河。”
应该说,冯其庸对库车的山水特别有感情,十多年来他已经六次去库车、盐水沟一带。库车河两岸的奇特山貌,加上近年发现的库车大峡谷的奇异风光,让他特别神往。奇特的山水,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考验。因为它色彩强烈而奇异,山石的皴法尤为特殊,远在古代和近代画家所归纳的各种皴法以外。为了表现这种特殊的景色,他只能自己琢磨出一些办法,这也就是他画的西部山水与传统画法迥异的原因,因为传统的皴法里没有这样的皴法。
去年9月25日开始,83岁的冯老与大家一起先到古营遗址,然后从米兰进入罗布泊到达楼兰,又再度穿越罗布泊到龙城、土垠、白龙堆,经三陇沙入玉门关,前后17天,在沙漠野营7天。这是他生平最艰难的一次沙漠考察,也是他最难忘、最快意的一次考察。
热爱生活,不懈追求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84岁的冯老先生也是一样,高血压、心脏病早在20多年前就以不速之客的身份拜访了他,而且还在他的肌体上安营扎寨,为此冯老必须遵医嘱按时吃药,天天如此,按时按量,从不敢掉以轻心。
十年前,他从海拔5700米高的塔吉克考察回京后,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安排为心脏做了搭桥手术,手术后他依然工作如旧、安排如旧。对此,他说:“我自然是知道后果的,但在家做学问是行不通的。我每次出门都做好一切准备的,其中也包括回不来的准备,走到哪儿就埋到哪儿,我就是抱着这种心态。人不要吝啬自己的经历和财富,1967年我用楷书手抄《红楼梦》,当时就是怕这本书以后没有了。那时候主要是夜里抄,每天几小时,连家人都不知道,3年多的时间才把它抄完。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中得到了很多东西:对曹雪芹更理解了、对这本书也体会得更深刻了,书法艺术提高了,心理素质也更为成熟……“文革”中有人自杀、有人被打死,我当时就要求我自己活下去,因为当时我正在体会抄书与读书的不同乐趣。”
爱好太多的冯老说:“我几乎没有时间特意地去锻炼身体,而是将锻炼身体融入自己的工作中。看书写文章可以锻炼大脑、防止老年痴呆;书画创作可以修身养性、是一种气功的外在表现形式;种菜养花是老年人身体力行的适当劳作;出外考察既可领略大自然又可呼吸到远离城市喧嚣的新鲜空气;爬山拍照片更是一项开阔眼界的有氧运动;就连喝酒也是对心脏和血管锻炼……我热爱生活,我不怕死,但我不想现在就死,还想再工作几年,把自己积累的东西整理出来后再死,那就死而无憾啦!”
我为冯老的精神所感动,我愿为他祝福,祝他的艺术之树常青。
名人小传
冯其庸,江苏省无锡市前洲镇人,1924年生。1949年4月无锡解放,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8月调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任教,1975年至1986年,长期借调文化部主持《红楼梦》的校注工作并创建了红楼梦研究所,任所长。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