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雇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关系解析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与劳务合同是具有很大相似性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合同。其中只有劳动合同在《劳动法》中有相应的规定,而且规定非常简单,而雇佣合同和劳务合同是没有相关法律做出明确规定的,实际应用中只能根据有关民法理论作为判决的依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很容易在这三类合同的认识上产生偏差。
  一、概念界定
  (一)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实际上,作为劳动合同的定义,上述规定是相对简陋的。一般而言,任何定义都应明确指出所定义对象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来确定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很显然,《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规定,并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定义虽然对合同的主体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对客体和内容并没有明确的描述。
  劳动合同所定义的劳动关系,其前身就是民法中的雇佣关系。劳动合同为当事人一方(劳动者)负有从事工作义务,他方(用人单位)负有支付工资义务的双务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在从属关系上提供劳动,从事工作的合同。劳动合同的概念,应该体现出劳动关系的内容。根据比较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劳动合同定义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指示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合同。
  (二)雇佣合同
  雇佣合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相关的规定。一般而言,大陆法系各国都对雇佣合同设有明确规定,例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典》(现在台湾省实施),另外,英美法系国家中的英国也有成文法对雇佣合同进行了相关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梁慧星教授主持的课题组曾向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提交的民法典专家建议稿对雇佣合同又专设一章进行规定。该草案合同编第15章第301条规定,“雇用合同是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王泽鉴先生指出,雇佣合同,“即受雇人于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内,为雇佣人服劳务,雇佣人负担给付报酬的契约”。由此可见,雇佣合同的这些定义基本是一致的。
  (三)劳务合同
  劳务合同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然而对劳务合同的定义,不但立法没有做出过规定,连教科书也鲜有讲授。王全兴教授通过以劳务作为给付标的物的角度,定义了劳务合同的概念:劳务合同是一种以劳务为标的合同类型,它包括承揽合同、基本建设承包合同、运输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委托合同、信托合同和居间合同等。
  劳务合同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一个合同是雇佣人(用人单位或自然人)与受雇人之间的雇佣合同或劳动合同,另一个是劳务提供者(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中的雇佣人)与与劳务接受者之间的劳务合同。劳务合同是通过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和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实现的,这与《合同法》规定的融资租赁合同非常相似。
  二、三者的比较
  (一)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
  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雇佣合同,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①二者都是私法上的合同。二者的当事人在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都是以双方当事人相对立的意思表示的合意而成立。虽然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符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但合同所约定的内容,仍属私法上的法律关系。②二者都以给付劳务为目的。这两类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者(受雇人)依约定向雇佣人提供劳务的行为,而不在于实现雇佣人的预期利益。③二者都是继续性合同。作为给付劳务的合同,受雇人给付劳务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必须在合同存续期内持续的实施给付行为,因此是继续性合同。④二者都是双务有偿合同。在这两类合同中,受雇人必须依约提供劳务,雇佣人必须依约支付报酬,双方当事人都负有义务,并且双方的义务具有对价性,任何一方从对方取得权利均需付出代价,因此是双务有偿合同。
  既然劳动合同是一类特殊的雇佣合同,二者必然具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①主体不同。这是劳动合同和雇佣合同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在这两类合同中,提供劳动的一方(受雇人,也可以称为劳动者)都是自然人,在这一点上,两者没有差异。雇佣合同,法律对合同主体没有特别限制,自然人、法人、合伙都可以作为雇佣人;《劳动法》第2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雇佣人,即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②形式不同。法律对雇佣合同的形式没有要求,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书面合同,也可以是口头合同,是不要式合同。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我国的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是要式合同。③二者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作为一种民事合同,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条件的约定上有较大的自由。国家经常以强行法的形式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干预劳动合同内容的确定,当事人的约定不能超出法律的规定。④解决争议的方式不同。雇佣合同作为一种民事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雇佣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应向双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要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先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不能就是否仲裁和对仲裁机构进行选择。⑤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合同是一类特别的雇佣合同,劳动法有特别规定的,应当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法没有规定的,应当适用民法的规定。但是,劳动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在经济上居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根据规范目的,劳动法的规定不能适用于民法上的雇佣合同。
  (二)劳务合同与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
  通过定义可以看出,劳务合同与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是具有关联性的不同合同。不同点主要表现在:①主体不同。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自然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雇佣合同的主体一方是自然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自然人。②劳动的直接提供者不同。劳务合同的劳务提供者是以与自己有劳动关系的他人的劳动提供劳务,劳动合同和雇佣合同中的受雇人以自己的劳动向对方提供劳务。③当事人数量不同。劳务合同涉及到三方当事人,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只涉及到两方当事人。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合同是劳动合同、雇佣合同,还是劳务合同,一定要认清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证合同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七册,第174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2]王全兴.《劳动法》,第145页,法律出版社,1997年。
  [3]謝怀轼.《外国民商法精要》,第184--186页,法律出版社,2002年。
  [4]梁慧星.《从近代民法道现代民法》 第126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
  [5]王利明.《违约责任论》,第174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6]王泽鉴.《债法原理(第一册)》,第81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7]李景森主编.《劳动法学》,第9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关怀主编:《劳动法》,第12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8]王全兴著.《劳动法》,第60页,法律出版社,1997年
其他文献
一、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服用三种橙汁对阿托伐他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二、方法1.给药及采血方法采用随机、四周期交叉设计,洗脱期为两周。24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4组,每组1人,分别给予220 mL葡萄柚汁,220 mL橙汁,220 mL桔子汁或220mL水,一天三次,共饮用两天。于第三天分别用220 mL葡萄柚汁,220 mL橙汁,220 mL桔子汁或220
近年来,基层党校在主责主业主课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一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然而一些影响和制约党校事业发展的旧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建议落实管理体制,形
党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是机关工委、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
2010年11月18日,由中国美协、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主办,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协办的“直面生命——吴长江青藏高原作品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
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教师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基础和关键力量,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
生态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维度.当前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治理中存在着生态价值理念冲突、跨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应建立一种解决该问题的
面对国企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对于破解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还需进一步在制度上以及解决路径上实现新突破.主要包括保持党员先进性、提升团队战斗力、增强企业发展力等
摘 要:质疑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造动机的切入点。本文根据当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不会质疑的现状,从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氛围和平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二个方面构建质疑课堂,从而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质疑 能力 途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明代学者陈献章对质疑的功用阐述更具体:“
“四方会谈”是一个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实现群策群力达成共识来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协商机制.这个机制通过重塑社区治理结构,打造多方参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的深层服务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展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发展领域和空间,是公共图书馆不断研究的课题,成安县图书馆一直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自己立题找事做,不断探索新路子,创特色树品牌。  一、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方式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以搜集、整理、加工并提供纸质文献信息为主,难以满足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