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作为问题和答案的生产场域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独特的问题架构,文化研究从来不是一个线性或进步的发展过程,它兼容着多种主张和立场,是各种学术思想和方法的生产场域。它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也在批判实践中提出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冲击僵化学科体系的批判性力量。本次盘点主要围绕着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译介、再解读与反思和年度热点话题研究这两个方向展开。
  一、文化研究理论的译介、再解读与反思
  在中国内地文化研究发展初期,欧美学术理论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随着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入,早期被忽略的问题逐渐被学界重视。2016年中国内地的文化研究学者一方面继承了以往的传统,对福柯、全球化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译介和再解读,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学者们对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发展也进行了整体反思。
  作为法国当代最富争议的思想家,福柯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权力分析与社会理论、新文化史、身体史、女性主义与酷儿理论,对中国内地的文化研究具有较大的启蒙意义。2016年度关于福柯思想译介与再解读的著作也延续了往年的热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和河南出版社等陆续推出了对福柯经典思想的译著,如《说真话的勇气: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2》《惩罚的社会》《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古典时代疯狂史》《精神疾病与心理学》《话语权力和主体性(福柯与社会工作的对话)》和《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这些译本尽可能地展现了原著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对福柯思想再解读的著作也层出不穷,較有代表性的是汪民安教授编写的《福柯在中国》(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该书从生命政治、国家治理、权利谱系和自由主义等方面细密地解读了福柯的重要思想,系统地勾勒出福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地图,是了解当今中国福柯研究的理论指南。而《回到福柯———暴力性构序与生命治安构境》(张一兵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则以福柯访谈和“法兰西学院演讲”等重要文本为线索,通过对福柯重要学术概念出现的频率的实证统计,让福柯自己言说自己。该书引入了科学的逻辑演绎方法,拓宽了福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了作者再解读与福柯自己解读的双重结合,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打引号的”“不断变化断裂的”福柯。张锦的《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则集中分析了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和思想,角度颇新。
  全球化作为当代学界广为研究的议题之一,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针对文化全球化趋势,外国学者结合本国发展问题,进行了跨文化尝试,对多种力量作用下的文化全球化进行了图绘。《全球化》(阿尔君·阿帕杜莱著,韩许高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辑录了各国各领域学者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涉及领土争端、主权政治、地图制作、媒体言说、未来伦理、表象经济、世界音乐、妇女权利等全球化问题的深刻探讨。内容涵盖量极大,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具。《文化杂交》([英]彼得·伯克著,杨元等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4月)则从文化杂交的立场出发,率先探讨文化杂交对象、文化互动理论、文化碰撞所发生的情势等多方面的文化全球化问题。作者总结了文化全球化的后果:同质化,反全球化和文化复语现象等。这些影响需要学者们引以警惕。基于开放视域理解文化全球化的书籍还有简·尼德文·皮特尔斯的《全球化与文化:全球混融》(王瑜琨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作者从深度的历史、地理角度探讨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多场合的、更广泛深入的人类会晤。美国历史学会唯一的日裔会长入江昭的《我们生活的时代》(王勇萍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3月)对全球化现象也进行了跨文化和跨国史的解读,涉及全球化、现代、国家、权力、历史和记忆等热点议题,是文化史学的入门读物。
  2016年度也出现了若干对内地本土的文化研究进行反思和回顾的著作。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等著的《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约1990—20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系统地梳理、总结和反思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出现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学术—知识背景做了深入分析。该书将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划分为如下六个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大众文化研究、族性与身份研究、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消费主义与身体文化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城市空间研究,具有很强的涵盖面和系统性。无独有偶,《文化研究与中国问题》(王伟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8月)也着重探讨了文化研究在中国的最新现状和文化研究全球化与在地化之间的关系。基于后现代主义文化、大众文化娱乐化的现实情况,该书指出:中国文化研究多止步于理论的“拿来主义”,缺乏原创性理论,未能及时面对后殖民时代的多重挑战,面临着本土化的难题。
  目前,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除了进行基础的文化理论研究之外,更多地转向了对文化研究本土化的工作,以文化研究实践性和个案研究为主的集刊最能反映出中国学界的这些动态。由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持编辑的《热风学术》(第十辑)(王晓明,蔡翔,郭春林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是美国文化研究学者格罗斯伯格的专辑,介绍了格罗斯伯格对文化研究的语境和接合(articulation)等问题的看法,同时附上中国学者的回应和讨论,重点探讨了文化研究的新范式、政治性和情感结构等核心理论及其当代文化现象。另外,该刊还收录了与当代工人生活文化相关的个案研究和访谈记录等内容,如苏州工友之家创始人全桂荣的《苏州出租屋纪事》以亲身经历者的视角介绍了苏州新工人群体整体风貌,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而《文化研究》第24辑、第25辑(陶东风,周宪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4月、6月)也先后出版,24辑围绕着城市空间、物质文化和文化研究学科建设等本土文化现象与文学经验话题展开,25辑设有“视觉文化研究”特刊,围绕视觉形象与视觉性两个主题展开讨论,囊括了视觉文化研究与中国视点、社会转型期的视觉建构、当代视像分析、视觉形象与主体建构、图像晚清的视觉生产五个专题内容,系统反思了视觉文化研究在理论旅行中的创见与误读。除此之外,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4)》(陶东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3月)延续了以往风格,除了精选出能够代表文化研究动向和水准的年度论文之外,还刊登了中国内地和港澳台、欧美等地区文化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综述。在具体个案研究与宏观述评的多重结合下,尝试性勾勒2014年度文化研究地形图。   二、年度热点话题研究
  作为一种跨/反学科的知识实践,文化研究的理论触角延伸到很多领域。2016年度出版的文化研究著述集中关注了媒介文化、影视文化、视觉文化、网络文学、亚文化与城乡文化等,对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给予了及时、有力的回应,深入剖析了现象背后的权力机制和文化政治,从而“使批判性的介入成为可能的领域”。[1]
  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关注对象。2016年度,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再次引起学界重视,机械工业出版陆续引进了《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理查德·卡维尔编)、《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特伦斯·戈登编)、《媒介与文明》和《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媒介效应一览》([美]昆廷·菲奥里,[美]杰罗姆·阿吉尔编,何道宽译)等书,这些著作详细地介绍了麦克卢汉40余年的媒介理论,从媒介文化的层面对瞬息万变的文化现象和未来社会进行了思考。麦氏与编者在书中共同展示出对媒介变革的警惕态度:不但要看到其革命性的积极意义,还要认识其可能引发的危机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作为昔日的老大哥,苏联的媒介文化为当代中国的媒介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多借鉴。《莫斯科的黄金时代———苏联建立的传媒帝国如何在文化冷战中落败》([美]克里斯汀·罗思艾著,蓝胤淇、陈霞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从文化视角对苏联媒体帝国的衰落进行深刻分析。全书通过大量史料和访谈记录,详细描写了“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苏联广播电视业和电影产业状况。秉持文化研究的批判立场,书中从消费主义文化、苏联自身媒体文化和國外媒体的诱惑等因素剖析了苏联传媒帝国在与美国的文化冷战中落败的深刻原因,后人应当引以为戒。
  互联网的崛起将我们裹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介时代。与传统印刷媒介为主导的时代不同,网络时代强调了“人、机、物”三者的融合。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信息彰显了巨大的影响力,正逐渐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论因特网》([美]休伯特·L.德雷福斯著,喻向午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从哲学的视角思考互联网及其影响,同时重新审视了“身体”的意义。其中《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虚无主义》一章精彩地论述了互联网的非人格化倾向,认为报刊等媒体形式和匿名引发了虚无主义,互联网的私有化经验忽视了人的身体所独有的情感和能力。例如,网上聊天、博客、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导致了信任、情感危机,网上的交流阻碍了本地的共享,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双面性。虽然这个话题早已不复新潮,但却是对当今互联网利弊文献的重要补充。
  随着网络等新媒介的发展,研究者们意识到新媒介蕴含的复杂信息,分别从媒介的生产机制、传播方式以及政治和身份认同等视野考察当代中国的新媒介发展。陈伟球在《当代媒介文化民粹化倾向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7月)中详细梳理了当代媒介的文化民粹化倾向、理论谱系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认为反智性文化价值观导致民粹化,推动了媒介文化浅化、低俗化发展。通读全书,可以察觉到作者的反民粹化主张,这赋予了媒介文化研究新的时代内涵,建构了当代文化研究对“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趋向。同样基于批判和警惕立场,《媒介问题内容产制研究:一种批判的视角》(商建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一书对国内媒介的商业化予以批判态度,重点探讨媒介问题内容的生产组织机制和出现的宏观原因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平衡利润与公益的媒介内容产制策略,分别从媒体自身、政府、受众和行业协会这四个方面出发,试图为中国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考察媒介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尤其是特定场域中的再解读与实践,如媒体与政治的互动、身份认同的追寻、对公共生活的影响等问题也成为媒介文化研究的重要范畴。《台湾传媒与台湾文化研究》(阎立峰等著,九州出版社2016年7月)打破地域隔阂,把中国台湾的媒介文化与当地公共领域、新闻广播等媒体的影响以及影视作品的台湾人身份/认同问题串联起来,向读者揭示了媒体与民主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丰富了中国媒介文化的内涵。其中身份认同、地方认同的建构与想象,以及媒介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当代媒介传播与融合过程中多维的社会、文化意义。
  影视文化和视觉文化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电视等现代艺术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影视作品的批评及其话语建构向来是文化研究的热点。张慧瑜的《风吹影动:中国影视文化评论》(言实出版社2016年6月)一书从历史的改写、主题的重塑、文化生态的转型和后工业文化的兴起等视角,呈现出当代影视作品中隐含的多元文化内涵,追索当代社会文化热点。作者曾在2012年和2014年陆续出版过与影视文化批评相关的书籍,足见其对该领域的熟稔。另外,张慧瑜的《文化魅影: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也于6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用文化研究的方法解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的国产影视剧。通过选取当下热播的电视剧题材,深入探讨影视剧类型的转变与中国当代社会、历史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隐秘关系,试图重构电视剧文化中的新时代主体,安置作为他者的社会底层的问题。如果把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看成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那么处于影像核心地位的主体形象可视为社会底层人物的微观隐喻。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不再只是单纯的现代艺术形式,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徐刚的《影像的踪迹:当代电影的文化政治阐释》(言实出版社2016年6月)主张将电影作为一个富有内在张力的文本进行解读。同时,该书遵循伊格尔顿“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的论断,从文化研究的政治性探讨当代中国电影,拓宽了电影文化批评的范畴,表现出电影批评深切的社会关怀与现实性意义,而这恰好也是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视觉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它的诸种形式与社会的各种变迁紧密相连”。[2]因此考察视觉文化也是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和权力关系的重新建构。《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文化与中国电影研究》(唐宏峰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3月)一书便以视觉文化、现代性的视角,对中国电影的文化政治性进行批判研究。如在《后冷战时代的“团圆”———大陆电影中的台湾故事》一章中,作者认为大陆系列表现台湾的影片实际上反映了后冷战时期的时代取向,即强调去政治化、超意识形态和团圆主题,试图通过“情感结构”超越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隔阂,走向“大团圆”的表象。该书还强调了网络媒介时代的影视和批评的独特性,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审视艺术的方式、对视觉艺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再次被追问。美国人类学家雅克·马凯的《审美经验:一位人类学家眼中的视觉艺术》(吕捷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从人类学的视角看待社会经验、日常生活和现实中的视觉艺术,开创了独特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对作者而言,传统艺术的“光晕”并没有因为其普遍性和大规模复制而消失,相反它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经验而独具审美体验。传统艺术已成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该书在艺术与“活生生的文化”中推进了视觉艺术研究,打通了文化研究與人类学、社会学和视觉艺术的互动通道。
  网络文学·亚文化
  作为区别于传统精英文化的存在,大众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挑战,象征着一套新的社会秩序。正如霍尔等人所言,大众文化是一个“包含着抑制与对抗的双向运动”[3],“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的‘抵抗’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4]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网络文化是最能够体现大众文化的上述复杂性的文化类型。
  借助新媒体强大的播撒能力,网络文学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开放化,成为网络文化现象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2016年度,北大学者邵燕君陆续出版了一些重要的网络文学著作,如《网络文学经典解读》(邵燕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和《201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女频卷)》(邵燕君、庄庸编,漓江出版社2016年3月)。前者对经典、热门的网络类型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和文化研究式解读,试图总结和挖掘网络类型小说的生产机制和审美特质,探讨其经典化的社会文化原因。该书包罗万象,涉及网络经典文学的各个层面,从类型小说到经典解读,信息量极大,文本与理论密切结合,展现出网络文学研究的复杂性和文化研究的多元化趋势。《2015年度网络文学》收录了2015年完结或连载完主要部分的网络小说作品,综合了各大网络文学榜单、粉丝口碑和学院派学者的考量,试图遴选出2015年度最具文学性与经典性倾向的网络小说,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关于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意义价值,学者王小英则提供了另类的理解方式,她的《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用符号学方法考察了网络文学的特征和意义生产机制。书中涉及符号资本争夺、文本性别身份、文本叙事认同以及作家读者的交际互动等维度的剖析,建设性地将符号学与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研究结合起来,为复杂的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范式。区别于前者的符号学和语言学视角,《网络文学及其批评研究》(唐迎欣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6月)在宏观媒体化背景下对网络文学进行深入批评研究。从网络文学批评的交互式、复合型和多样化等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文学的审美心理、情爱伦理叙事结构和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情况。该书引入了“微时代”概念,指出“微时代”背景下文学批评研究的独特性。“微时代”象征着全新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信息传递的碎片化特征,引领网络文化研究走向更为深广的领域。
  类似地,面对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现象,张闳教授顺应时代潮流,采取了当下流行的碎片化“微”书写方式,对当代文化现象进行了简单的短文评论。其著作《符号车间:流行文化关键词》(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7月)寓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于灵活独特的文化符号学批判中,通过现象学的描述和文化哲学的思考精心挑选了60多个大众文化符号和网络热词,对“器物”“视觉”“空间”“声音”“身体”等当代大众流行文化话题和现象进行解构性阐释。阅读《符号车间》,读者犹如徜徉在大众文化自选超市。作者通过诙谐幽默、浪漫热烈的解读赋予了流行现象文化的意味,勾勒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整体景观。
  亚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区别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商业化,亚文化由于其特殊性和反抗性,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文化研究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随着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盛行,亚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一方面,亚文化经常对大众文化符号进行拼接和借用,挑战主流文化的权威;另一方面,以弹幕、Cosplay为主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也逐渐被主流所认同,成为大家积极探讨的中心。黄瑞玲的《当代西方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便对当代西方亚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脉络梳理,将亚文化置于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中,认为其已经进入了后亚文化时代。不过,鉴于当代中国复杂多元的文化潮流和特殊国情,西方亚文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仍待商榷。
  作为典型的亚文化,人们往往强调“酷儿文化”中个体对异性恋霸权话语的抵抗,但事实上酷儿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其在反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呈现出对话、协商与妥协等立场。《身体、性别意识与黑人女性文学———酷儿理论视域下的女性书写》(李雪梅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以酷儿理论为切入口,详细梳理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女性书写历史和罗列托尼·莫里森等人的作品中性的异态化现象,深度挖掘酷儿文化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联。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黑人文学反映了黑人的生存状态,多叙述其被奴役、被迫害的现实命运。然而,当下的解读都是从其抗争性进行反思,忽视了黑人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事实上,黑人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女性的性异态现象,黑人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担当着双性别角色,由于其备受男性摧残,从而产生了不稳定的女同性恋、双性恋倾向。本书便从酷儿理论的视角对同性恋文学的书写与解读给予了正视态度,力求丰富完善国内文学批评方法,正确认识被当代社会边缘化的性异态现象。
  面对当代青年亚文化的复杂发展势态,《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胡疆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12月)一书梳理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最新发展现状,理清了亚文化、青年文化等重要概念,为网络恶搞文化、网络文学创作和青春电影等青年文化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青年文化的重镇,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针对青少年与网络文化进行了系统而持续的考察和研究。《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马中红、杨长征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关注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实践意义,以及关注实践主体的身份认同、主体性建构和性别文化等问题。该书涉及的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包罗万象,理论与具体个案剖析深刻,研究方法复杂多样,展现出新媒介时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的复杂多元化趋势。   作为文化空间的城市与乡村
  在文化研究学者看来,空间不仅是单纯的地理、物质空间,而且也是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的斗争场域。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它呈现出其对立面乡村所没有的图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二元对立差异趋于明显,对其中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因素正是文化研究所着重思考的问题。《资本空间化:资本积累、城镇化与空间生产》(杨宇振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正是一本從权力、资本、空间等多维角度探讨当代中国城乡空间生产的著作。作者认为城市既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空间的中心,也是不断变化的边缘景观。该书赋予了城市空间的本土化意义,不过,遗憾的是,其对农村的阐释始终置于城市化的遮蔽语境下,这使得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仍然落入了城乡二元对立框架的窠臼,无法展现其话语的特殊性。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在中国社会的推进,这一时期的乡村社会在工业化过程中节节败退,而同时期的乡土文学是了解当代乡村社会的最佳文本。《新世纪农民工书写研究》(江腊生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以农民工书写这一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分析、叙事模式和媒介变革等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该书分别从城乡想象、打工作家的底层叙事和网络媒介的视角建构农民工书写焦虑,反映了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忽视。面对农民工叙事和乡村文化的失语现状,作者为底层人的生存发声,其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底层立场叙述为城乡文化良性关系建构提供了参考。这是一部研究农民工生存状态和乡村文化的原创著作,体现了文化研究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建构文化内涵的尝试。
  作为曾经的新中国工业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迄今为止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但自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衰落。刘岩的《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6月)便基于这样的背景,从历史再现和记忆再生产的视域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的辉煌进行了细致的文化考察。书中涉及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东北小品、二人转、小说、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改造等文化现象的探讨,透过表征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文化变迁。纵览全书,作者对其进行人文关照,试图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现实语境中回应热点与前沿问题,昭示了一种新的想象和未来发展空间,表现出文化研究多元、开放、跨学科的学术生态。
  记忆·性别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记忆研究热火朝天,其中德国方面的记忆研究更是硕果累累,针对纳粹历史的回忆研究成为德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阿莱达·阿斯曼夫妇的贡献功不可没。《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阿莱达·阿斯曼著,潘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和《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扬·阿斯曼著,金寿福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被誉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公认的德国记忆理论柱石。前者运用各种研究工具,以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为研究对象,细致考索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回应了记忆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极具参考价值。
  作为跨学科研究重要领域之一,性别研究与几乎同时兴起的后现代浪潮及其社会实践相联系起来,为我们思考性别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可能。除了“性”的一般特征之外,“性/性别”还有性别政治意味,涉及两种复杂的权力关系,包括男女跨性之别,还有同性恋、多种恋、各种恋的内部差异。幸洁的《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是内地第一部研究性别表演的专著。该书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和人类学表演理论出发,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具体语境进行性别跨界实践的研究。除了中国当代戏剧、影视艺术以及媒体的案例分析之外,还涉及对中国女性的生成问题、“寻找男子汉”的时代症候、传统戏剧的乾旦坤生和同性恋的出柜表演等当代中国跨性别实践的探讨。虽然文中存在一些敏感的性别问题,但作者的开放态度为中国性别文化研究开启了无限可能性。
  毋庸置疑,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本土独创理论的稀缺、文化理论与文化现象的简单对接、重复浅显的表象文化研究等。但回顾2016年的文化研究重要著述,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内地学界对文化研究理论的译介热情、理性反思以及从事个案研究的热忱。我们相信,随着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随着文化研究对现实的积极介入现实和批评力度的加深,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终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正如理查德·约翰生所言:文化研究“可能成为问题的一部分,也可能成为答案的一部分”。[5]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文化研究发展年度报告”(13JBGP031)的阶段成果)]。
  注释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2]同[1],第364页。
  [3][英]斯图亚特·霍尔:《解构“大众”笔记》,戴从容译,见陆扬、王毅选编:《视点·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3页。
  [4][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导论》,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5][英]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罗钢、刘象愚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其他文献
时下,印刷业日益发达,出版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一个现象也越来越常见:许多作品的出版之日就是被抛入废纸堆之时。无他,内容乏善可陈而已。可是,如果有一天你读到一本年纪比自己还大的书,还能被它吸引,心怀愉悦,一气读完,那么,这本书一定有过人之处———《黎族古代历史资料》即是。这本书编印于1964年,半个世纪之后,它第一次以典雅的面容出现在世人面前,堪称惊艳。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什么促使《黎族古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可谓长篇小说的“大年”,诸多作家在这一年捧出了新作:贾平凹《极花》[1]、方方《软埋》、格非《望春风》、薛忆沩《希拉里,密和,我》、张炜《独药师》、徐则臣《王城如海》、葛亮《北鸢》、张忌《出家》……这批作品一方面构筑起我们有关文学和生活的“常识”,另一方面,又以“反常识”的姿态解构现实。综观这些长篇小说,尽管所叙故事迥异,叙事上也各具风格,但仔细追溯其文学脉络,仍旧可在芜杂中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系统规划了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伟大宏图。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权力运行方式、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全方位革故鼎新,其价值可横亘时空,但其难度亦超乎想象。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每一个法律人都不应置身其外,而应当对其做出思考。然而两年来,几经翻来覆去,我却很难获得一本给人带来惊喜的法治理论书籍,直到一天发现了《法治的中国道路》这本书。从前到后,细细品读,
期刊
读黄蓓佳的长篇新作《童眸》,感觉是在读当代版的《呼兰河传》,又觉得是在读中国版的《布鲁克林有棵树》,而这部《童眸》本身亦有其独特的童年光影与力量。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界,难得有儿童小说能把童年的生活写得如此充满人间烟火气,不刻意渲染童年的诗意,不刻意夸张童年的游戏,也不刻意挖掘童年的哲思,抒情、象征、隐喻等那些能使小说变得优雅和高深的常用手法似乎都可以被搁置,而那真实的童年———繁衍着笑与泪、爱与恨
期刊
随着研究范式的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代文学就开始呈现出“从史料再出发”的趋向。《当代参考资料与信息》在1991年第2期曾以“面对历史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学史料学研究笔谈”为题发表了韩毓海、孟繁华、张颐武等人的笔谈,对“建设当代文学史料学”这一“迫切需要”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意识到史料工作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于是主动“从‘前沿’状态抽身退却,不参与各
期刊
由韦勒克主笔的堪称20世纪西方最为流行、经典的文艺学教材《文学理论》在其开篇便抛出了一个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论断:“问题在于如何对艺术,尤其作为文学的艺术,做理智性的探讨。”[1]韦勒克当然肯定这种理智性的方法是可能的,并且自信他的这本书能够开启对文学的理智性探讨。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才可能”。韦勒克的观点极具启发性,因为对于众多的文学研究者来说,进行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自然是研究展开的首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又迎来了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张炜的《独药师》、曹文轩的《蜻蜓眼》、格非的《望春风》、孙慧芬的《寻找张展》、刘继明的《人境》、张翎的《流年物语》等,赋予了长篇小说更为丰富的意蕴。70后作家中路内的《慈悲》、葛亮的《北鸢》、付秀莹的《陌上》、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和80后作家张悦然的《茧》等都在2016年问世。相较于长篇小说的“先声夺人”,2016年的短
期刊
纵观文学史,动物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地穿插其中。史前壁画、部落图腾和蛮荒神话,无不昭示着人类文化萌芽之际与动物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开始,具有突出动物形象的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层出不穷。塞万提斯《双犬对话录》、霍夫曼《雄猫穆尔的生活观》、麦尔维尔《白鲸》、海明威《老人与海》等,虽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动物描写,但将人凌驾于动物之上,动物不过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传声筒。19至2
期刊
作为西方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卡夫卡从未踏足过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但却创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有关中国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卡夫卡在布拉格著名的黄金巷22号创作了这篇小说,并将其看作他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写作于1917年3、4月间,没有完成。1919年12月,卡夫卡在《乡村医生》结集出版时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抽出来,以《一道圣旨》为题先行发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说稿本是卡夫卡的朋友布洛德编辑整理的,1
期刊
欧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二者恰好处于大陆两端,构成饶有趣味的比照。西方是以新月沃地为起点,经由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流传下来的欧洲文明,东方是以中国为核心,涵盖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亚洲文明。一方面,由于高山和沙漠的阻隔,这两大文明独立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这两大文明又常遥相呼应。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