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障碍·超越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作为一种表意和交流的符号,容纳了人类精神的所有可能,同时也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精神地平线。语言是文学的工具,又是文学的对象。作家感受到言不尽意的痛苦,追求言外之意以解除这种痛苦。
  
  一
  
  语言是一个神秘的符号之网,对于原始的初民来说,语言如同一个魔具,它更像一个法力无边的天授之物。《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旧约·创世纪》告诉人们,上帝所使用的文字具有奇妙的神力。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光就出现了;上帝说,水里要有生物,空中要有飞鸟,地上要生出活物来,于是,这个世界随即万物纷呈,生机勃勃。在这里,语词显出了至高的权力——它实在是世界之母。《圣经》里巴比伦塔的故事情节更是意味深长:挪亚的子孙企图建起一座通天塔,他们操持同一种语言,齐心协力,彼此呼应,他们所体现出的力量让上帝感到了不安,于是,耶和华变乱了他们的口音,使之无法互相配合:这个故事从反面暗示了语言对于人类的左右。
  在原始人的心目中,“言语有魔力的影响”。事实上,敬畏语言已经在许多社会成为一种传统——譬如,博尔赫斯在《皇帝的寓言》这篇小说里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皇帝带领一个诗人游览了梦幻一般的皇宫,诗人对于诸多金碧辉煌的景象无动于衷。他在游览结束的时候吟诵了一篇短短的诗作,皇宫即刻消失了,一切如同被诗的最后一个音节抹掉了一样。当然,诗人终于被皇帝杀害了。可是,诗人说出的那个“包含着整个宇宙的字”却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诱惑。人们的想象深处隐藏着一个秘密的期望:说不定什么时候,语词的魔力可能再造一个栩栩如生的宇宙。
  
  二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息的家园。然而,许多无情的事实一再提醒文学,只能以语言为媒介却又偏偏把言说的意旨定位于对人生意蕴感悟的表达,并且执著于从体验之境中追寻这种感悟,对文学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晚唐“苦吟派”的苦苦挣扎可见一斑;“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痛苦,“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的浩叹,“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的表述——这些都是作家在创作时所遭遇的普遍障碍——“言不尽意”。
  “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是造成“言不尽意”原因之一。“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相对于言说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丰富多样来说,现成的语词和表达形式显得浅陋、贫乏、不够用;“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到哪儿去找足够强烈色彩或具有足够细腻的层次变化的用语呢?
  第二种原因并非由于语言内涵的贫乏,而是因为语言以其本身携带的或是自身固有的意义,遮蔽了个体言说的意思,妨碍了思想感情的表达。当作家表现自己的体验和人生感悟时,他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透明的、允许他任意驱谴的词语,而是凝聚了世世代代的经验,本身已有了固定的被社会公认的某种涵义的文化符号,为了言说一种属于自己的、新鲜、独特、具体、细致的感受和情绪,作家不得不从众多的、意义已经凝固的词语中去艰难地寻觅和选择,而后从每一个选种的词语上拂去岁月留下的尘埃和其他文本的遗迹,使它成为自己所要表达的那种感受和情绪的唯一对应符号。可见,这种无法舍弃语言,必须受制于语言,同时又渴望超越语言,摆脱语言限制的复杂心理,来自于语言负载的文化传统。
  另外,人的心智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智的逻辑的,一部分是感性的经验的。其中,语言能够表达的部分是理性的逻辑的;语言难以表达的部分是感性的经验的。而作家所要表达的正是自己的审美经验。“艺术运思,或是微妙的直觉,或是纷繁的意象,不受时空限制,也未受文法和逻辑的限制,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要把这种立体多变的东西转化为语言,转化为线性排列,又不得不受一定语言规则限制的语言符号,确实太不易也。难怪鲁迅先生曾感叹道:“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德国作家歌德说过:“那试图用文字表达艺术经验的做法,看来好像是件蠢事。”高尔基更是大喊大叫:“世界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了。”在语言的缝隙中寻找和捕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确实是件艰难的事。
  
  三
  
  “言不尽意”的困境给作家带来了大显神通的机会,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篇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彩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他认识到“言征实而难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
  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
  所以,从“言不尽意”到“义主文外”,可以说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如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重要命题。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话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他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外去追寻所要表达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言语与感觉、想像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索绪尔说:“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它是属于感觉的。”
  这个观点是符合实际的。例如,“山”这个词,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即所指,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另一方面,“山”这个词又是一种“音响形象”,即能指,中国人听到“Shan”这个词的声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高低起伏的、苍翠碧绿的峰峦的形象。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么“山”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拨动你的心弦。这时候,“山”这个词已属于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想像的心理领域,或者说“山”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像实现了某种同一。这样“山”这个词的表现功能就凸现出来。一般地说,语言的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就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诗歌以抒情见长,诗人力求以言传情,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炼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只不过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而已,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所写既是杨花,又不仅仅是杨花,而包孕着对风尘沦落的女子的深厚同情;“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所写既是日暮春愁,又不仅仅是日暮春愁,而流露了对国事日非的隐忧和感慨,而且更重要的往往在于后面的深层意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长吉的“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使人感到的也不仅仅是采菊看山和看人弹琴而已,前者的襟怀冲淡和后者的风情旖旎,都流于言外。
  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寥落的行宫中,寂寞的红花映衬着白头的宫女,她们在春日无聊之时,正闲话着开元、天宝年间的先皇旧事。这是一幅黯淡而凄凉的图画。作者只是淡淡地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的情事,引而不发,却意在言外,通过“寥落”、“寂寞”、“白头”、“闲坐”等词,暗示了深长的沧桑盛衰之感。有人说这寥寥二十字,抵得一篇《连昌宫词》,从概括的意义上说,诚不为过。
  小说用形象说话,往往不把话说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如《祝福》中当祥林嫂捐过门槛,满以为赎了一世的罪名,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却仍然说:“你放着吧”,祥林嫂的反应是“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这样的语句,作家示其形,而传其神,蕴含丰富,使祥林嫂的心理活动,尽在其中,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戏剧文学的潜台词就是言外之意。
  
  四
  
  这样看来,文学不能舍弃语言这一工具,尽管“言不尽意”给作家造成了难以言说的障碍。言与意的乖合为文学语言提供了纵横驰骋的自由天地,为文学语言的增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局限性也是一种超越性,“言外之意”就是对语言的超越。
  (王凤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蘋洲。  温庭筠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其词香软绮靡,镂玉雕琼,多属秾丽之作,温庭筠也因此被誉为“花间鼻祖”。这首《梦江南》,在风格上却迥异词人的其它作品。
期刊
读文学作品许多时候需要靠语感,读古诗更是这样。因为登古诗之堂,入意境之室的通道是感受,是领悟,是心理经验,只是孤立地读懂每句话字面的意思是无法透彻理解古诗的。下面仅以《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林黛玉的《题帕三绝句》为例谈两点体会。
期刊
海登·怀特说过:“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总是着手分析他们文化历史中的精神创伤性质的事件。”文学家也可作如是观,作家不仅再现历史,同时在审视、反思和评判历史,这种审视、反思和证券隐藏了预断所处时代兴衰存亡的重大企图。许多时候,作家的审视、反思和评判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忧患意识。
期刊
陶渊明的辞赋名篇《归去来兮辞》一扫楚辞体中怨愤、悲伤的情调,显出了淡远潇洒的文风,欧阳修对此文推祟备至“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莫里哀),我们学习这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可以借助诵读,深刻体味作者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期刊
翻读中国的名山大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去审视,潇水源头的那片白云深处的地方——“九疑”,都是让人无法淡忘与漠视的。  这里不仅有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且积聚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种浩然正气与“玉辇乘云春自老,铜碑无字草生香”的文学意境。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知引来了多少士子的讴歌与文学大师门的吟咏。
期刊
读《黄鹂》的教学实录,感觉好像是驾一叶小舟,在一池春水中荡漾,那跳动的思维、青春的笑脸、个性的表达,使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黄鹂》教例的生命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创设活泼的教学氛围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们对综合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被传统列为分科课程的语文学科也在课程综合化趋势的浪潮中经受着荡涤和洗礼。虽然语文尚未变为地道的综合课程,但它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综合性,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与其他课程所不同和策略和方法来实施语文教学。
期刊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激活和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相比,教师的教育欢也应随之改变,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把教育过程作为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教育形式、方法、手段也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
期刊
写议论文,不可不用事实材料,然而许多学生对校长的叙事材料却不善于处理;或不加选择,全盘照搬;或不辨轻重,详略失当;或不作分析,观点欠鲜明。《过秦论》一文用大量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在叙述史实时,作者又力避平铺直叙,而根据表达观点的需要,作了各种技术上的处理,对中学生写作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期刊
歧义是指语言表达形式和意义的不对应,即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多种意义,一般是一个形式兼负两种意义。歧义有的是由于词的多义造成的,例如:他的包袱太重;也有的是由于组合而产生的,例如:关心连队的战士。本文对这两类歧义不做分析,只分析“N+V”(N代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包括代词;V代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歧义格式,试图找出“N+V”格式歧义产生的条件、原因、分化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1.“N+V”格式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