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展开对话,使对话扎实有效,作为对话的组织者——教师,对学生及文本都应该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一旦对某一方面的认识失之偏颇,就会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质量。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随着对对话认识的渐趋明朗,我对文本的解读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只见对话不见人
初入课堂时,我不知道阅读教学到底该怎么上,便一边摸索,一边不断地借鉴和模仿。看名师教学设计、听公开课,读到教学类杂志中的“一鳞半爪”,赶快在课堂上“现学现卖”……就这样,课堂上,师生拿着课文一问一答,把完整的文本解读得支离破碎,还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吧!此时的教学只是为了解答文本的某个答案,为了配合老师的“表演”罢了,哪里是以学生的阅读为本位,让学生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体味、鉴赏、习得呢?基于如此文本解读而开展的对话,目标准确吗?策略有效吗?实施科学吗?都不得而知。至于这对话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帮助,更不敢去推敲和琢磨了。
二、只见人文不见语文
随着思考的深入和教学的不断实践,我的阅读教学开始有了目标。拿起一篇课文,开始抓住两条线来进行解读:首先,抓住文本中的“核”,采用一咏三叹、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地解读、浅出地表达,达到让文本动生之情、撼生之魄,使学生借助文本走进人性深处,悟情悟境悟理。其次,在深入理解感悟文本的过程当中,巧妙融入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并且尽可能地注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综观整节课,可以说是以人文为主,以工具为辅。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个主旨呢?我这样引导:首先借助第三段文字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我”钓上来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和“我”因此都十分得意。然后话锋一转,在第四段抓住“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揣摩此时父亲的感受,初步体会“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接着移步换景,进入第八段的环境描写“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此时,“我”再次乞求父亲让“我”留下这条鲈鱼,二次体会“实践起来却很难”。最后,在第九段,从“父亲的不容置疑”和“我”的“依依不舍”的比较中,又一次体会“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并进一步明确主旨“尽管很难,我们仍然要坚持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至此,不脱离语言,不脱离文本,以言语为载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既见对话又见人
在继续的研读中,我进一步认识到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但语文尤其是工具学科,它是人们进行劳动生活的基础,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需工具。所以,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习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运用语文能力是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时最应该着力和关注的,也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最应该收获的东西。
鉴于此种认识,我重新调整自己的文本解读策略,以语言文字练习为线索。在学生初读感知过课文后,我抓住课文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例子来学习语文知识和方法。当学生揣摩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并加以模仿、运用时,会不着痕迹地领悟文本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如《开国大典》一文,教学第七段时,我抓住“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的重复用法展开对话,让学生感受习作中重复的用处;在第十二段的“阅兵式”一节,让学生围绕场面描写进行对话,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达,并且安排学生在课后以“描写大课间”为训练点,学以致用,练写场面描写,把文本解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对话从文本扩展到生活。当学生读到文末“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时,自然而然从心底发出“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走过黑暗迎来了新的光明和希望”的感悟。至此,语文的“人文性”在朗读中也已体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是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收获少,自然是学生的发展少了。在本课教学时,我对文本解读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增加语言应用练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习得,真正做到了借助文本材料,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促进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发展。
(责 编 流 水)
一、只见对话不见人
初入课堂时,我不知道阅读教学到底该怎么上,便一边摸索,一边不断地借鉴和模仿。看名师教学设计、听公开课,读到教学类杂志中的“一鳞半爪”,赶快在课堂上“现学现卖”……就这样,课堂上,师生拿着课文一问一答,把完整的文本解读得支离破碎,还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吧!此时的教学只是为了解答文本的某个答案,为了配合老师的“表演”罢了,哪里是以学生的阅读为本位,让学生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体味、鉴赏、习得呢?基于如此文本解读而开展的对话,目标准确吗?策略有效吗?实施科学吗?都不得而知。至于这对话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帮助,更不敢去推敲和琢磨了。
二、只见人文不见语文
随着思考的深入和教学的不断实践,我的阅读教学开始有了目标。拿起一篇课文,开始抓住两条线来进行解读:首先,抓住文本中的“核”,采用一咏三叹、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地解读、浅出地表达,达到让文本动生之情、撼生之魄,使学生借助文本走进人性深处,悟情悟境悟理。其次,在深入理解感悟文本的过程当中,巧妙融入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并且尽可能地注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综观整节课,可以说是以人文为主,以工具为辅。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个主旨呢?我这样引导:首先借助第三段文字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我”钓上来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和“我”因此都十分得意。然后话锋一转,在第四段抓住“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揣摩此时父亲的感受,初步体会“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接着移步换景,进入第八段的环境描写“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此时,“我”再次乞求父亲让“我”留下这条鲈鱼,二次体会“实践起来却很难”。最后,在第九段,从“父亲的不容置疑”和“我”的“依依不舍”的比较中,又一次体会“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并进一步明确主旨“尽管很难,我们仍然要坚持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至此,不脱离语言,不脱离文本,以言语为载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既见对话又见人
在继续的研读中,我进一步认识到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但语文尤其是工具学科,它是人们进行劳动生活的基础,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需工具。所以,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习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运用语文能力是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时最应该着力和关注的,也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最应该收获的东西。
鉴于此种认识,我重新调整自己的文本解读策略,以语言文字练习为线索。在学生初读感知过课文后,我抓住课文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例子来学习语文知识和方法。当学生揣摩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并加以模仿、运用时,会不着痕迹地领悟文本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如《开国大典》一文,教学第七段时,我抓住“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的重复用法展开对话,让学生感受习作中重复的用处;在第十二段的“阅兵式”一节,让学生围绕场面描写进行对话,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达,并且安排学生在课后以“描写大课间”为训练点,学以致用,练写场面描写,把文本解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对话从文本扩展到生活。当学生读到文末“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时,自然而然从心底发出“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走过黑暗迎来了新的光明和希望”的感悟。至此,语文的“人文性”在朗读中也已体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是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收获少,自然是学生的发展少了。在本课教学时,我对文本解读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增加语言应用练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习得,真正做到了借助文本材料,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促进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发展。
(责 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