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深层”的关注 才有“深度”的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50-01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不一定是一节完美的数学课,一堂有思想的数学课,一堂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数学课,一堂能让学生回味的数学课就是一节好课。唯有对学生“深层“的关注,才有课堂中有”深度“的精彩。
  一、关注数学知识本质,引領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内容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教学效益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即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前后师生付出与实际收获间的比率。关注效益,就应该尽量避免师生大量的无效或低效的“投入”,尽可能增加“产出”。那就要做到关注数学知识本质引导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直面数学知识本质的核心内容,实现“以少胜多”。贪多,是现代课程教学的致命伤。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向纵深研究,让学生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比如“分数”概念的建立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它以对“单位1”和“平均分”两个概念的充分理解为基础。通常,小学数学教材将分数的意义分两段编排,第二阶段的丰富和深化主要体现在单位“1”的容纳物从局限于“一个物体”到扩大为“一些物体”上。但“平均分”在分数理解层面的演进层次却近乎成为分数教学的一个盲点。有实证研究表明,学生在分数理解和应用中的某些错误,确实是由于对“平均分”概念理解的不丰富、不透彻造成的。
  朱乐平老师在《分数中的“平均分”》这节课中,试图引领学生深入到分数中的“平均分”的内在。课堂伊始,师生在回顾中梳理出“从多个东西品平均分(二年级认识除法)”、“一个东西平均分(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多个东西平均分(四年级分数的意义)”这三个层次,成功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接下来,师生围绕着本科的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维度理解分数中的‘平均分’”层层深入地进行观察、辨析、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思维渐渐触及了数学知识的本质。这些前后相接、蕴含着浓郁数学味的活动打开了学生思索分数中“平均分”的新视角,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他们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这种“剥皮去壳”,直奔本质内容,不仅便于学生围绕核心内容展开深度探究,还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与发展。
  二、关注数学思维特质,引领学生参与有层次的思考活动
  众所周知,为了迎合学生尚显稚嫩的数学思维发展实情,有的教师一味地对数学内容作浅化、弱化、庸俗化的处理,却抓不住时机通过深化、强化、高品质化处理等方式替身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学生长期沉溺于各种数学思维层次不高的活动,思维变得越来越松散无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不少,但真正的数学思维可能还在沉睡或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在我执教《烙饼问题》这节课时,遵循着数学思维以下这几个特点:
  1.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课前我让学生以圆形纸片替代饼,与家人或小伙伴进行烙饼活动。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
  2.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
  3.给孩子一个发展的课堂。在最后安排了“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在课堂中,学生能直接发现“饼数×3=时间”这一规律,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这样做最节省时间”。学生的发现其实更简单,更直观。我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在学生观察烙的次数和饼的张数数量相等时,通过观察比较,只有在一张锅里最多烙两张时饼的张数和烙的次数数量相等,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脱离了教材例题的局限,与学生共同探讨出当一个锅里不止烙两张,可以同时烙三张四张五张时,总结出“烙的次数=饼的总面数最短时间÷每次最多烙的面数,最短时间=饼的总面数÷每次最多烙的面数×单位时间”,这样整个过程不仅突破了教材例题的局限性,更是为了帮助学生直接穿越哪些层层叠叠的横亘在生活向数学迈进的道路上的种种非数学化本质的东西,从而锻炼出一种真正的数学洞察力和思考力。
  三、关注课堂生态品质,引领学生养成有生长性的学习习惯
  现在很多课堂上都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学生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多大的知识体验,反而放了而收不回来,学生很浮躁,整个课堂都很浮躁,有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课堂上该收则收,该放则放,牢牢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能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想要让学生学会静下来思考问题,教师首先要学会静下来教学。
  健康的课堂,不能一味地热闹,那样会滋长浮躁;也不能一味的安静,那样会滋生沉闷。动静搭配、静中求动、闹中取静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朱老师在《激情与本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数学课上,有时我们能看到的可能只是学生十分安静的外表,但我们能想象到和感受到学生的思维汹涌,激情在燃烧。数学课堂只有学生数学思维的花朵盛开时,才是最美丽的。”
  有的课,上过一遍之后,仍觉得意犹未尽,仍觉得课堂上还有许多的“宝贝”值得挖掘,内心还留存着一个“再上一遍”的念想,对学生有各个方面“深层”的关注,学生会还你“精彩”的生成,挖掘好那“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会有更“深度”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倡导一纲多本的原则下,英语教材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编写关注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具体体现在教材编写的变化、教师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及信息技术辅助工具的变化。  【关键词】回归生活世界 《新目标》英语 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78-03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01-01  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些经验之谈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课外阅读学习的重要性使得《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地强调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一大难以攻克的堡垒,使诸多的老师和学生望而却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普及,它以强大的功能,巨大的开放性,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环境更为小学生学习作文和发展语言,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它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环境 作文教学 尝试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4 【
期刊
【摘要】新课改、新理念、新课标,决定了诗歌阅读教学必须改善学习方式,结合诗歌教学特点,如何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具体的做法就是:读到、品到、悟到。  【关键词】诗歌 阅读 读到 品到 悟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10-01  新课改的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17-01  一、教学内容分析  任务型阅读是江苏英语高考试题中比较新颖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掌握篇章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这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高考成绩的统计数据也表明在这一项上学生普遍失分较多。因此,任务型阅读的
期刊
【摘要】精彩的课程“开场白”,能营造出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师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针对讲好课程绪论应该注意的方面,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讲解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课程 教学 绪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65-02  “万事开头难”。许多教师都有切身的体会,上一门课程的绪
期刊
In conclusion, Mark Twain is a great author and humorist, I really appreciate his classic works and his humour. And I really like this short story, I will follow his example to farther my education a
期刊
【摘要】否定是人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语法现象。它用来表示对所表达情况的否认。英语的否定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在思路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都与汉语有许多差异。如果只按字面意思理解,有时会造成误解。因此,在做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时,一定要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不要望文生义,以防陷入这个可怕的迷宫。  【关键词】英语 介词 否定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45-01  “圆的面积”是小学几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个教学难点,传统教材一般采用以下处理方法:将圆平均剪成若干个扇形,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割圆成方”的处理办法,多年来已经成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经典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的内容安排较传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的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有效整合,先要从教师整合过程中的困难开始。只有明确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从研究文献和调查结果分析,教师们在整合过程中会遇到观念性、技能性、保障条件等方面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作者针对性地提出树立正确认识、整合的系统化培训、整体构建支持性环境等对策措施,期待对促进教师的有效整合行为提供启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