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文本意识,提升解读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清文本要素,提取中心
  传统论述文的构成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如果在文本解读中关注要素,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论述类的传统议论文“江苏卷《谈静》”为例。
  ①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②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③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④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⑤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⑥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上面材料是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谈静》的第一段,一共六句话。如果按照文本构成要素进行分类,会发现①②⑥是观点句,其中②是概念阐述句,不是具体观点态度的阐述句,①是观点,⑥是结论(观点)。③④⑤是论证部分,其中③是①②的论据,⑤是⑥的论据,④是③⑤之间的过渡。而议论文的关键点是观点,分清要素,就可以分离出关键观点句是①⑥句。第一节主要内容就是: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整合概括为: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感受。感受力有强有弱。
  二、理清段内层次,有效整合
  对于比较复杂的语段,我们除了要抓住文本基本要素外,还要能分清话题间联系与区别,进行有效分层,找到各层次间关系。
  ①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②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③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④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⑤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⑥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上面材料是《谈静》的第二段,一共六句话。如果按照文本构成要素进行分类,会发现②③作为论据论证的是观点句①,可以说①②③句的中心是①,如果给本段分层的话,①②③句是一个层次,主要内容是:天才的感受力更强。
  这时候看剩下的④⑤⑥句,它们是谈论的同一个话题,可以归为一个层次,中心句应该是第⑤句(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但是这两层是个在一个段落里面,应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我们还要对这两个层次进行整合概括。仔细研究各句之间关系,会发现第④句表明这两个层次之间联系: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因此我们可以将“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替换成:“所谓感受,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也就可以换成“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感受的人。”换而言之,也就是“感受力最强的人最快活”。最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整合两层的内容,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第二自然段的观点:感受力越强,越能从生活中领略趣味。
  三、关注承接过渡,合段研究
  抓住议论文基本要素,学会理清层次,只是解决一段文本的解读,而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必须有整体概念。如果就段论段,往往不能把握文本的脉络。以《谈静》第四段为例。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我们很容易发现上面这段主要是谈“静”的问题,观点句是第二句: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但是第四段谈“静”却和前三段(第三段观点是:领略到趣味的人不会岑寂、烦闷。)似乎没有关系,显得非常突兀。因此我们还要合段研究: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仔细研究第四段各句内容,会发现第一句不是谈静的问题,其实它是勾连上下文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得出第四段的观点:领略趣味应在静中见出趣味。
  此时,我们回顾各段内容发现:文本首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然后进一步说明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生活不会岑寂、烦闷;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抓实文本要素,理清段落层次,抓住承上启下的句子,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就显得十分清晰。
  四、掌握文本差别,有的放矢
  论述类文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类型的论述类文本差别是明显的。解读文本必须掌握文本之间的差别,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说《拿来主义》一文,表面上这是一篇“议论文”,让学生按“议论文”的套路来解读课文,用“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来分析“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采用‘拿来主义’”,“怎么‘拿来’”;只会将一篇鲜活的文章分析得死板生硬。
  《拿来主义》是“议论文”这一大文体中的一个小类文体——“杂文”。杂文虽包括在“议论文”之中,但它属于文学作品一类,是文艺性的论文,是社会评论、文化评论,是政论与散文相结合的边缘文体。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但又和一切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形象性,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因而又具有文学的艺术魅力。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这些都是杂文的显著特点。《拿来主义》等杂文的教学,应把握杂文的特点,从其特点出发去解读、鉴赏。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领悟杂文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与“实”(举实例)——以虚说实,以实带虚;语言运用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用。既要熟悉杂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还要发掘其超时代的普遍意义。
  因此,教师对文本特征要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了解并掌握文体分类的规则,认真、仔细考究具体课文的文体类属,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很容易造成了文本解读的肤浅。
  ★作者单位:江苏清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牛郎织女的传说的成型,它的寓意也被广泛运用到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并不断深化、翻新。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爱情的坚贞,对团聚的渴望,对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思考,这些美好的情愫与哲理已渗透在诗词中,并流传千年。  【关键词】古典诗词 意象 牛郎织女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远在《诗经·小雅·大东》篇中,牛郎、织女,
罗斯福:实力永远意味着责任和危险。  利益集团在当今社会已经是司空见惯,也经常挂在政治家的嘴上,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的华尔街的“令人愤怒的势力”,中国领导人说的“固有利益格局”等。  现代利益集团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787年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关于“党争”的论述中:“党争就是一些公民,不论是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的和集
除夕夜,香港的酒店里。  妈妈取出从内地背过来的鸡块,她说她煮了很长时间,就是想让我们在外面过年的时候还能吃到家里的味道。這道菜是我们每次举家聚会时的保留菜品,有妈妈的味道。  我和妹妹从酒店楼下超市购了来自法国的果味酒和比利时的薯片,顺带了几份热气腾腾的街边小吃。合并了几个地方的年夜饭被摆放在地毯上,共同组成被上下几千年的华夏人赋以某种意义的时光。  小朋友趴在12层酒店的窗前,看着外面“繁华的
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全面驾驭国内外形势发展,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接受全球经济结构变革调整的考验与挑战,解决党的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些是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所面临的几大关键所在。    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曾经讨论过“周期率”的话题,毛泽东肯定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能
摘要:从知识、知识间联系、思想与方法三个层面对教材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理解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学科思想方法的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从而使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最终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  关键词:知识;思想和方法;教材分析;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7–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外大陆架不断向外延伸,澳大利亚的资源领土相当于澳陆地面积的数十倍。对于急于推动GDP增长的中国来说,中国有求于澳大利亚的程度,可能已经大于澳大利亚有求于中国市场的程度。旧有的力量平衡已被打破,中国切不可意气用事,要老谋深算一点。  最近,国内一份发行很广的小报说,澳大利亚已经成为“反华阵营中的急先锋”。持此论的国人不在少数,他们列举了很多事例:第一,澳大利亚原国防部长因接受赞助访华而下台,说明
这次地震后,95%以上的房屋已毁坏,无法再住人,灾民在自家受损房屋前留影。  地震后半个月,杨世秀几乎每天都从安置地的帐篷里走出,来到她新翻修的房屋里,转悠着。有时,一呆就是大半天。  “哎哟,你房子刚修就垮成这样了?”路过她家门口的村民,有人总会来这么一句。通常,杨只是强忍着笑笑,没接话。偶尔,她也会高声应一句,“没得法子啰。”  当屋内只有《南风窗》记者和她独处时,她会边走边摸着开裂了的墙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宏伟的外观、精巧的布局、华贵的陈设,让读者目睹了贾府的尊贵奢华,而王熙凤、贾宝玉的盛装丽服,彩绣辉煌,五彩缤纷,使我们领略到了重量级人物出场时的绰约风姿。但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曹雪芹对林黛玉的衣着服饰始终不提一字,全文先后三次对林黛玉的肖像进行了描写,不管是在众人眼里.还是在王熙凤的眼里,抑或是在宝玉眼里,甚至整部《红楼梦》中也少有她的衣饰
中日关系在变好还是变坏?这种设问在中日国力逆转的当下,显得并非那么恰当。笔者宁愿认为,中日关系正在摩擦中走向成熟,理想的状态是任何一项摩擦都不至于引发关系的骤冷骤热。一个近例是,当今日本国首相野田佳彦就任后立即公言在职期间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要知道野田是曾经否认被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有罪的甲级战犯是战争罪人的“民主党内右翼代表”,他即便在历史观上和日本政府的正式见解公开抵触,也不愿在靖国参拜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