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学而导当堂训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0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倍受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有效的当堂训练,切实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创课堂轻松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让学生参与教学,恰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 从中可知:让学生参与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课堂上被动地听记转变为直接参加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掌握,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而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则不但符合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同时也让课堂教学不再严肃枯燥。如,讲解图形或事物对称时,告诉学生文学作品有“回文诗”,如“山连海来海连山”不论你顺读,还是倒过来读,它都完全一样,有趣的是,数学王国中也有类似于“回文”的对称数。且看下面的算式:11×11=121,111×111=12321,1111×
  1111=1234321……由此推论下去,12345678987654321这个十七位数,是由哪两数相乘得到的,也就不言而喻了,这类数被称作“对称数”。通过讲解“对称数”,同学们感到“数学王国”里也有无穷乐趣,大大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二、以学生认知为主,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中只有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课堂教学的内容才会适合他们,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面对课本的一些教学内容,学生不可能是零起点,有些数学知识可能是学生早已知晓的,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预习、自学的方式,自己去读懂,理解掌握。如果教师不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点,仅仅想当然地去设定教学内容,则会事倍功半。
   例如,在《锐角与钝角》教学中,在课前的导入部分,先出示游乐场的一个情景图,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知识——角,以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东西为指引,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然后再抽象出角,让学生自然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各种各样的角,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把角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找角、给角分类、变角、比角、画角、折角”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从直观到抽象,在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概念。
   三、课堂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宋代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顺学而导”的“学”,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过程、学习方法。“顺学而导”的“导”,就是教师要学会“顺应学情,铺路搭桥”,进行引导、启导、疏导,引在重点上,导在疑难处,点在困惑时。“顺学而导”要处理好“学”与“导”之间的关系,学是导的起点和前提,导是学的支撑与延伸。
   课堂指导,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规定的时间里,在目标导向下,进行自我学习,解决现有的问题。课内自学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导学提纲或自学要求,上课就按导学提纲的问题和程序展开教学, 从“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开始,有效培养和训练学生先学的习惯和能力,很好地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做法、学法的意识,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知识与方法。 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在说明课题后,请学生思考读了这个课题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什么是“平面图形”?不同的平面图形是怎么样的?其与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哪些问题。
   四、训练巩固,拓展延伸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我听了,我忘了;我写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会了。”可见动手的重要性。数学学习的过程更是如此,当堂训练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记忆。因此,动手写,动手做,当堂巩固训练是数学学习效率提高的有力手段。“当堂训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训练的时间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 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让学生搞死记硬背。每个题目都要包括知识点、方法、技能三个要素,其中知识和方法是通过理解来获得,技能是通过练习来获得,而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也要通过练习不断深化,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感觉到知识的存在,反过来说,感觉到了才能深刻的理解,这体现了当堂练习的必要性、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拓展知识体系,增加学习积累,我们可以选取一些与本次教学相关、相对、相似的材料作为同步训练重点的补充,加深学生的认识;也可设计一些与生活、实践、动手、探究相关的作业,供学生选择,体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与实践的联系、与成长的联系。
   总之,在新课改的目标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顺学而导,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正是对于这一教学目的的体现。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当堂训练”来体现,明确数学课堂教学训练的目标、重点和步骤,把握好课堂“当堂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学生的美育培养,还有就是提高小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素质。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促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还要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加强美育教育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可是这门课程的内在要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从课堂上,学生学到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在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追问中,提出了立足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有效的准备策略、有效的实施策略和有效的评价策略。通过这样的策略来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
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社会,掌握科学技术是每一位公民必不可少的技能。要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则必须从科学教育开始。为此,我国新课改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加入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不仅可使学生较早地接触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探究,更有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研究、观察事物的探究习惯。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文学知识、语言技能的同时,将科学教育思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真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真实、有效才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相信我们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好生”、“差生”,无论你身处何地。大部分老师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的学生贴上标签,哪些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哪些学生是班里的“中等生”,还有,哪些学生是给班级拖后腿的“差生”……老师们对这些了如指掌。当然,差生与好生的待遇相差很多。   一、差生与好生的区别待遇   一般情况下,老师往往比较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听话认真,成绩好;而差生成绩不好,常惹
从教多年,不乏听同行抱怨:“语文老师难当,作文难教!”是啊,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百家讲座,专家指导,不厌其烦,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仍困扰着老师和学生。调查显示,6%~21%的学生存在写作障碍,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年级升高呈现明显攀升的趋势。尤其到了高年级,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往往老师费力不少,学生收效甚微,甚至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一片迷茫。  为了激发学
一、教学设计背景、意图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
线绳类游戏就是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将线绳变成千万种不同造型、不同玩法的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对提供的学具进行想象创造、操作摆弄,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由抽象感受到具体感知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左右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线绳类游戏的开展,探索一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学生的學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行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都离不开老师的点拨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帮助。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已以独特的优势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公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实践 反思=成长。反思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为孩子烹制出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课堂大餐”。孩子爱吃了、吃饱了、吃好了,我们就知足了,就会感到欣慰。正如《礼记》中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