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一兵教授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分,但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何会转向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个别地方语焉不详,本文是在赞成张一兵教授的观点的情况下试图为其做个注。
【关键词】主体向度 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狭义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
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弄的自序中,张一兵教授就很明确地界定了几个概念:“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首先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基础——客观物质生产,科学说明了历史辩证法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视角(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层面)。在此前提下,马克思还从现实的人类社会主体出发,探寻了在不同社会历史定时期中的主导因素。在对人类文明史的考察过程中,他只出了在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经济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决定性和支配性的主导因素(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狭义层面)。”{1}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就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及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的对人类主体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和终极关怀”{2}。这也就意味着这本书的视域是似存在论的——存在论是关于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的讨论。而《向度》一书关涉的不仅仅是存在者的存在,我认为还有其存在基础的讨论(特别是在马克思后期、《大纲》的时期),即一种基础存在论的视域。由于张一兵教授坦言此时并未形成文本学的方法,也未形成完整的现象学视野。当然,由于本书中张一兵教授的视域和马克思的视域往往让人混淆,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主体视角不清。但是我认为马克思本人碰到了基础存在论(对存在的基础的讨论)却有返回了。日本学者广松涉也有过类似的判断,不过他是认为马克思是碰到了存在论的边缘,但是我认为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后、特别是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又重新回到了黑格尔,而而且是《精神现象学》的黑格尔,这已经触及到对存在的基础的讨论了。
“向度”这个词语本身就很微妙,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而是“朝向(πορο)”,表现的是一种趋势,由于张一兵教授坦言此时并未形成文本学的方法,也未形成现象学的视野,我大胆推测张一兵教授在写这本书时思想应该是处于一种很纠结的状态:想去消解这种二元对立,但又没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仍未达到所谓“不着两边”的不二法门上取,在这里的努力仅仅是柔化、调和而已。
因此,我认为以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来取代主体性,其目的是为了弱化人本主义。实际上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人”虽然具有主体的意味,但是还是建立在费尔巴哈的自然的、类本质的人的基础之上的,确切说,当时的马克思是游走在费尔巴哈和赫斯之间的,在某些架构上是超越了费尔巴哈{3}。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的最大缺陷就是把人当作一个抽象的人,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进行编写——历史和现实生活脱节了,对世界而言,历史就是一个他我。这也是克思在抛弃异化逻辑的原因——他意识到“回到本然状态去”、“回归类本质”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只要存在阶级,所谓的“人”,就如同《神圣家族》里所说的“果实”一样,不过是知性的抽象。无产阶级只要他是雇佣工人,工资奴隶就是其本然状态;所谓的本然状态、类本质不过是被统治者的对平等的不满、平等的欲望被设想为拜物化的“本然的状态的颠倒”。因此对马克思而言,并不是退回到本然状态,而是对自己的本质进行革命的否定{4}。马克思的诉求是从现实的具体实践出发连接作为此岸之“是”的现实的社会现实与作为彼岸之“应该”{5}的理想化的自由桥梁。
上文已经说到,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后已经看到了人本主义异化逻辑的缺陷。其实从《巴黎手稿》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马克思已经和费尔巴哈有了不同:《巴黎手稿》中的人不单单是费尔巴哈眼中的自然的、类本质的人,而且也是劳动的主体、自我活动的主体——这里的“人”明显是带有社会性的“人”。此时摆在马克思面前的是必须统一解决以下三个难题:消除唯心主义、发扬辩证法能动性;消除自然唯物主义机械性,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批判资本主义,使共产主义成为科学。要解决这些个难题,就必须起于自身主导逻辑框架和权力话语的自我否定和超越。马克思选择重新回到黑格尔,并从此出发进行了研究{6},这就转向了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后面的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张一兵教授的术语{7}。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在一个相当广泛的历史时期中起作用的特殊规律{8},主要指的是经济力量成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主导因素{9};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贯穿全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物质生产的永恒的一般规定{10},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物质生产实践。
马克思从《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开始有个逻辑转向——对劳动“祛魅”——开始正面理解在《巴黎手稿》中置于反面角色的劳动,与亚当·斯密从个人劳动出发不同{11},马克思谈论的是社会劳动,通过社会劳动来推出阶级的解放,历史的解放,赋予了经济活动的哲学意义,也就是对人类解放的意义,也就是社会意义。但这里的劳动的概念还是不明晰的,“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经常交织在一起。特别是个体劳动,个体劳动即用于谋生的劳动,还是要以交换关系为基础的,但马克思却直接否认了交换的意义。同样在这里,我认为张一兵教授重视了马克思的“人”的概念的演变,却没有把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交织关系挑明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里还是存在一个转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的现实基础还是社会学的,这一方面与他经济学研究还不够透彻有关,另一方面我认为也与他对“异化”的理解还是没有完全打开“心结”有关,他还没能衷心地看看“异化”所来的正面意义——人要发展,必须要异化,否则人就只有退回到原始人;而这不是扬弃,是倒退!而这个心结直到后来马克思仔细研究了李嘉图后才得到纠正,而其直接后果是马克思的现实基础转向了经济学,也就是张一兵教授所指认的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注释
{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3-4。
{2}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4。
{3}详见(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邓习议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P185。
{4}详见(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邓习议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P27。
{5}在《巴黎手稿》中,“应该”体现为人的类本质,此时马克思的视角还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而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那里,“应该”则体现在共产主义之上,但是这个共产主义并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质,不是遥远的彼岸花,而是根基于“是”——客观发展的自然,当下现实的社会(确切地说就是工业)之上的。到了马克思后期就不再有“应该”与“是”的二元对立了。
{6}从马克思开始以肯定的角度关注在《巴黎手稿》中否定的“异化”,可以看到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对他的影响。
{7}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理解=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狭义理解=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该书中,这两个概念虽然表述不同,但都是一样的。
{8}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61。
{9}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28。
{10}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61。
{11}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巴黎手稿》的写作背景是手工业资本主义,这是一种在满足生活消费后的剩余产品交换;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以大工业资本主义为背景,这是把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进行交换,生产的全部都是交换价值。
作者简介:王晓南(1979-),男,籍贯:黑龙江省,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主体向度 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狭义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
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弄的自序中,张一兵教授就很明确地界定了几个概念:“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首先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基础——客观物质生产,科学说明了历史辩证法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视角(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层面)。在此前提下,马克思还从现实的人类社会主体出发,探寻了在不同社会历史定时期中的主导因素。在对人类文明史的考察过程中,他只出了在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经济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决定性和支配性的主导因素(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狭义层面)。”{1}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就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及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的对人类主体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和终极关怀”{2}。这也就意味着这本书的视域是似存在论的——存在论是关于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的讨论。而《向度》一书关涉的不仅仅是存在者的存在,我认为还有其存在基础的讨论(特别是在马克思后期、《大纲》的时期),即一种基础存在论的视域。由于张一兵教授坦言此时并未形成文本学的方法,也未形成完整的现象学视野。当然,由于本书中张一兵教授的视域和马克思的视域往往让人混淆,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主体视角不清。但是我认为马克思本人碰到了基础存在论(对存在的基础的讨论)却有返回了。日本学者广松涉也有过类似的判断,不过他是认为马克思是碰到了存在论的边缘,但是我认为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后、特别是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又重新回到了黑格尔,而而且是《精神现象学》的黑格尔,这已经触及到对存在的基础的讨论了。
“向度”这个词语本身就很微妙,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而是“朝向(πορο)”,表现的是一种趋势,由于张一兵教授坦言此时并未形成文本学的方法,也未形成现象学的视野,我大胆推测张一兵教授在写这本书时思想应该是处于一种很纠结的状态:想去消解这种二元对立,但又没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仍未达到所谓“不着两边”的不二法门上取,在这里的努力仅仅是柔化、调和而已。
因此,我认为以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来取代主体性,其目的是为了弱化人本主义。实际上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人”虽然具有主体的意味,但是还是建立在费尔巴哈的自然的、类本质的人的基础之上的,确切说,当时的马克思是游走在费尔巴哈和赫斯之间的,在某些架构上是超越了费尔巴哈{3}。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的最大缺陷就是把人当作一个抽象的人,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进行编写——历史和现实生活脱节了,对世界而言,历史就是一个他我。这也是克思在抛弃异化逻辑的原因——他意识到“回到本然状态去”、“回归类本质”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只要存在阶级,所谓的“人”,就如同《神圣家族》里所说的“果实”一样,不过是知性的抽象。无产阶级只要他是雇佣工人,工资奴隶就是其本然状态;所谓的本然状态、类本质不过是被统治者的对平等的不满、平等的欲望被设想为拜物化的“本然的状态的颠倒”。因此对马克思而言,并不是退回到本然状态,而是对自己的本质进行革命的否定{4}。马克思的诉求是从现实的具体实践出发连接作为此岸之“是”的现实的社会现实与作为彼岸之“应该”{5}的理想化的自由桥梁。
上文已经说到,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后已经看到了人本主义异化逻辑的缺陷。其实从《巴黎手稿》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马克思已经和费尔巴哈有了不同:《巴黎手稿》中的人不单单是费尔巴哈眼中的自然的、类本质的人,而且也是劳动的主体、自我活动的主体——这里的“人”明显是带有社会性的“人”。此时摆在马克思面前的是必须统一解决以下三个难题:消除唯心主义、发扬辩证法能动性;消除自然唯物主义机械性,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批判资本主义,使共产主义成为科学。要解决这些个难题,就必须起于自身主导逻辑框架和权力话语的自我否定和超越。马克思选择重新回到黑格尔,并从此出发进行了研究{6},这就转向了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后面的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张一兵教授的术语{7}。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在一个相当广泛的历史时期中起作用的特殊规律{8},主要指的是经济力量成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主导因素{9};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贯穿全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物质生产的永恒的一般规定{10},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物质生产实践。
马克思从《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开始有个逻辑转向——对劳动“祛魅”——开始正面理解在《巴黎手稿》中置于反面角色的劳动,与亚当·斯密从个人劳动出发不同{11},马克思谈论的是社会劳动,通过社会劳动来推出阶级的解放,历史的解放,赋予了经济活动的哲学意义,也就是对人类解放的意义,也就是社会意义。但这里的劳动的概念还是不明晰的,“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经常交织在一起。特别是个体劳动,个体劳动即用于谋生的劳动,还是要以交换关系为基础的,但马克思却直接否认了交换的意义。同样在这里,我认为张一兵教授重视了马克思的“人”的概念的演变,却没有把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交织关系挑明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里还是存在一个转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的现实基础还是社会学的,这一方面与他经济学研究还不够透彻有关,另一方面我认为也与他对“异化”的理解还是没有完全打开“心结”有关,他还没能衷心地看看“异化”所来的正面意义——人要发展,必须要异化,否则人就只有退回到原始人;而这不是扬弃,是倒退!而这个心结直到后来马克思仔细研究了李嘉图后才得到纠正,而其直接后果是马克思的现实基础转向了经济学,也就是张一兵教授所指认的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注释
{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3-4。
{2}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4。
{3}详见(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邓习议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P185。
{4}详见(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邓习议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P27。
{5}在《巴黎手稿》中,“应该”体现为人的类本质,此时马克思的视角还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而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那里,“应该”则体现在共产主义之上,但是这个共产主义并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质,不是遥远的彼岸花,而是根基于“是”——客观发展的自然,当下现实的社会(确切地说就是工业)之上的。到了马克思后期就不再有“应该”与“是”的二元对立了。
{6}从马克思开始以肯定的角度关注在《巴黎手稿》中否定的“异化”,可以看到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对他的影响。
{7}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理解=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狭义理解=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该书中,这两个概念虽然表述不同,但都是一样的。
{8}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61。
{9}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28。
{10}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P161。
{11}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巴黎手稿》的写作背景是手工业资本主义,这是一种在满足生活消费后的剩余产品交换;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以大工业资本主义为背景,这是把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进行交换,生产的全部都是交换价值。
作者简介:王晓南(1979-),男,籍贯:黑龙江省,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