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知识所研究内容与社会、生活、科技、自然紧密相关,在高中化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环境教育不仅能够拓展了高中教育的范畴,而且为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将环境教育融于化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悟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制约、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这是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本文就是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些心得,提供给各位同行借鉴与研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教育;模式
  所谓的环境教育就是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特殊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则体现为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认知和评价人文同环境之间链接的技能和态度的达成过程。环境教育在化学层面主要包括造成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以及保护环境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教育。
  1.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在高中化学新课标中,要求掌握的许多知识点都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高中教学内容一改初中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常见的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气体,突出了氯、硅、硫、氮等元素,包括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罪魁祸首”——汽车尾气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通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学习,学生就可以清楚认识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的产生、演变、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的危害性。
  化学教育教学的核心在于认识物质的性质。而性质怎样决定着不同用途,也决定是否产生环境污染。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杜绝污染源的产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治理污染。譬如一氧化碳气体就是环境污染的典例,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通过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学生就能够在生活中有效地避免一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及懂得中毒后的应急处理等。当然一氧化碳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就频频出现,如2015年的全国新课标I的理科综合试题就一展风采,一氧化碳的中毒后的应急处理也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一个特例,是值得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和拓展的。
  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系统的掌握化学知识,就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天津市的塘沽开发区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所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物质的性质,避免有毒物质产生环境污染具有时代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2.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实验过程中
  实验探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有力抓手,化学实验就是课堂一种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能够产生环境污染的试验物品,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讨论。如测定雨水的pH,这是教材后的一个探究实验,通过该实验探究使学生清楚了产生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演变过程是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最终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的是硫酸。
  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化学实验时,更应该达成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所需要作Cl2、SO2、NO、NO2、NH3等等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这些都是有毒性的气体,在完整的气体制备的装置中一定存在尾气处理装置,其目的就是用来防止有毒气体的排放。同时,每次实验结束后的残留物应放入指定盛器内,因为实验所使用的药品与环境是不相同的,胡乱丢弃就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能养成良好的环保素养。
  3.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外活动中
  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大课堂的必然趋势。作为化学学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有现实意义的。一方面,通过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开展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学知识的热情,驱动学生追求化学真知的欲望。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中MP2.5的含量、测定城市某一交通路口附近的SO2的浓度,走进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净化处理流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环境污染的严害性。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化学知识规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其中,利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环保是很重要的途径,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如强化低碳意识,注意节约能源,让学生认识到平时节约每一滴水就可以减少生活废水的排放;通过减少煤气、石油液化气等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空气的污染;通过化学知识中的物质分类去合理存放生活垃圾、回收部分废物来减少土壤的污染;通过尽量减少或不使用洗涤剂、购买无磷洗衣粉等洗涤剂来减少对水源的污染……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但如果没有化学知识作为后盾,那么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必定是空中楼阁镜中花。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知识在教材、应用在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来达成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资源。没有什么比人类生活的环境更重要的了,学生应该学会从学习做起、从探究做起、从实践做起,让人类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吧。
  【参考文献】
  [1]蒋明汐.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4)
  [2]蔡子华,吴克勇.谈环境教育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9):11-12
  [3]周敏.探讨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之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165-165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离岸公司在全球发展迅猛,在对外贸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本文以浙江金华发生的两起欧盟通报说起,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对外贸易中与离岸公司交易存在的风险、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无法律依据、离岸公司以“第三方”中间人的身份扰乱正常贸易秩序等问题,最后结合对外贸易实际,针对性地提出质量监管建议,并希望离岸公司这一新兴的贸易形式能得到有效监管,获得良性发展。  关键词:离岸公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前提,这里研究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对于物理教学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物理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现象规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阶段学生要重视物理的学习,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有很多学生不太喜欢物理学习,学习物理的兴趣不高,物理学习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作为物理
根据电子期刊的特点,阐述了网上电子期刊开发利用的途径,分析了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期刊工作应采取的措施,使电子期刊在网络环境下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美术课程是高中的基础课程,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希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美术课程是高中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坚
【摘 要】情境教学历来受到教师的青睐,但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很多,内容也丰富多彩。但无论怎样的情境创设都要符合教学对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创设适宜的情境,才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理解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教学误区,那就是数学教学就是讲授知识,让学生学会解题,能理解数字符号,在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这种教学偏见的存在由来已久,其实小学数学课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带来了机遇。采用VAR模型选取人民币国际化为被解释变量,贸易规模与物价指数为解释变量,构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实证模型研究
【摘 要】课堂提问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知识,启发思维,控制教学流程的重要手段,追问是连续性的提问,是对前一问题的拓展,通过追问,可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在追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要借助问题进行拓展,让学生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追问;技巧  问题是数学课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重要方式,追问是连续性的提问,是对前一问题的拓
根据沙泉北煤炭快速装车系统的工艺方案和现场布局,设计了与其相关的电气工程方案。介绍了107t/a快速装车站的供配电系统设计依据和设备选型,阐述了工艺设备的控制方案和控制
【摘 要】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内容的确定、项目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项目过程的实施、项目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我的教学实践。  一、让项目内容可控  “项目”的选取和设计是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在项目教学法中,由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用“项目”来实现,“项目”一旦确定后,整
山东省民办高校日益增多,其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也日趋重要。从领导重视、经费、馆藏、人员素质、开馆时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山东省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