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是以阅读教材为对象的语文学习形式,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吸收材料所包容的知识信息,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写作教学则是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思想感情的学习形式,其精髓在于创新,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把两者的关系分离开来,阅读就是阅读,忽视了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写作技巧、技能及对写作课的指导作用。阅读与写作分离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使阅读和写作密切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养明去弊,善于发现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技巧,精于指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写作的养料。其二,在阅读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借鉴、模仿文本在写作方面的“妙”处所在,训练其写作技能。其三,要多读书、读好书,以致于能达到自读、自悟、自写、自娱的境界,不再把写作当作一件难事。
一、善于发现,精于指导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经典之作,有的思想深邃,有的布局精巧,有的语言优美。教师要深入文本,带着写作目的“读进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素材与作者真实生活的联系,弄清作者在写作时对生活的取舍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读出隐藏在作品中的与其他作品的“不一样”,也就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文章富有特点的地方。久而久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财”。有了这份宝藏,就有了写作的资本、指导的资本。
二、巧于借鉴、模仿,重在写作创新
写作中的借鉴是指取别人作品中的长处或经验弥补自己作品中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苏轼的“明月把酒问青天”是从李白的“晴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蜕化而来的。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则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化用了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再说范仲淹,将王之涣的“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合二为一,写出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佳句。前人妙在不老调重弹,浑然天成却有迹可寻,推陈出新且技高一筹。
三、多于读书,勤于积累,熟于练笔
1.多读书。对于多读书能够带给写作的益处,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从表达与内容的角度分成了四点来阐释: 其一,“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就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其二,“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其三,“吸收‘思想’(包括各种知识)”。其四,学“思路”,即条理。“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
2.勤积累。多读书,只是广博知识的一个前提,要想写好作文,还得勤于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宋代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酌取,厚积而薄发”,都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材料方面的积累,主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词汇是对作文语言进行锤炼、润色的前提。平日里学生语言枯燥,缺乏表现力,关键的原因就是词汇贫乏,使语言推敲的比较取舍无法展开。
(2)生活见闻积累。要使作文有内容可写,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景、物、事,并把这些见闻写成观察札记。
(3)文体章法知识的积累。中学生写作的文体主要有三种: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每种文体的写法,一定要反复阅读,探究与众不同之处,体会其妙处,从而积淀为自己今后写作章法的“营养”。
3.多练笔。所谓“练笔”,就是练习写作、训练笔力。它同属作文范畴,但它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比作文更灵活、更自由,与课堂阅读同步,也可以与课外阅读并肩,它是作文的基础和延伸。
练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练习运笔。主要任务是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让学生写身边人,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爷爷、奶奶、老师、同学;记身边事,如家庭中发生的事(你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之间)、学校中发生的事(和老师、同学、同桌之间)、社会中发生的事(邻里、商店、街道)。第二阶段是练就工笔。练就工笔,是练笔的发展阶段。所谓工笔,原指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写作中的工笔是指让学生学会描写。以描写人物为例,可分别描写身边多个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片断描写练笔,从而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这样可以为写好特定的人物奠定基础。第三个阶段是练活文笔。练活文笔是练笔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的作文初步进入到“深刻透彻、形象生动、有文采、有创见”的层面。
语文教学是事业,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语文教学是艺术,它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让我们在不断的经营和追求中完善我们的事业吧!
那么如何才能使阅读和写作密切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养明去弊,善于发现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技巧,精于指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写作的养料。其二,在阅读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借鉴、模仿文本在写作方面的“妙”处所在,训练其写作技能。其三,要多读书、读好书,以致于能达到自读、自悟、自写、自娱的境界,不再把写作当作一件难事。
一、善于发现,精于指导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经典之作,有的思想深邃,有的布局精巧,有的语言优美。教师要深入文本,带着写作目的“读进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素材与作者真实生活的联系,弄清作者在写作时对生活的取舍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读出隐藏在作品中的与其他作品的“不一样”,也就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文章富有特点的地方。久而久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财”。有了这份宝藏,就有了写作的资本、指导的资本。
二、巧于借鉴、模仿,重在写作创新
写作中的借鉴是指取别人作品中的长处或经验弥补自己作品中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苏轼的“明月把酒问青天”是从李白的“晴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蜕化而来的。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则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化用了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再说范仲淹,将王之涣的“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合二为一,写出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佳句。前人妙在不老调重弹,浑然天成却有迹可寻,推陈出新且技高一筹。
三、多于读书,勤于积累,熟于练笔
1.多读书。对于多读书能够带给写作的益处,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从表达与内容的角度分成了四点来阐释: 其一,“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就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其二,“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其三,“吸收‘思想’(包括各种知识)”。其四,学“思路”,即条理。“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
2.勤积累。多读书,只是广博知识的一个前提,要想写好作文,还得勤于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宋代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酌取,厚积而薄发”,都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材料方面的积累,主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词汇是对作文语言进行锤炼、润色的前提。平日里学生语言枯燥,缺乏表现力,关键的原因就是词汇贫乏,使语言推敲的比较取舍无法展开。
(2)生活见闻积累。要使作文有内容可写,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景、物、事,并把这些见闻写成观察札记。
(3)文体章法知识的积累。中学生写作的文体主要有三种: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每种文体的写法,一定要反复阅读,探究与众不同之处,体会其妙处,从而积淀为自己今后写作章法的“营养”。
3.多练笔。所谓“练笔”,就是练习写作、训练笔力。它同属作文范畴,但它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比作文更灵活、更自由,与课堂阅读同步,也可以与课外阅读并肩,它是作文的基础和延伸。
练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练习运笔。主要任务是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让学生写身边人,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爷爷、奶奶、老师、同学;记身边事,如家庭中发生的事(你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之间)、学校中发生的事(和老师、同学、同桌之间)、社会中发生的事(邻里、商店、街道)。第二阶段是练就工笔。练就工笔,是练笔的发展阶段。所谓工笔,原指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写作中的工笔是指让学生学会描写。以描写人物为例,可分别描写身边多个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片断描写练笔,从而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这样可以为写好特定的人物奠定基础。第三个阶段是练活文笔。练活文笔是练笔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的作文初步进入到“深刻透彻、形象生动、有文采、有创见”的层面。
语文教学是事业,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语文教学是艺术,它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让我们在不断的经营和追求中完善我们的事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