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植物油库存是我国粮油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粮油市场供求平衡,稳定市场价格,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散装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最主要的方法是人工测尺法,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便捷的特点。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下面结合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油脂储存实际和作者多年从事油脂保管工作的体会,就实际工作中针对非标油罐实物检查中较易引起误差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油库概况
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目前共有19个储油罐,其中容量3000吨的15个,2000吨的2个,1000吨的1个,500吨的1个,总设计容量50500吨。其全部为立式拱顶钢板结构储油罐,这与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的储油容器基本相同。截至目前,我库储存的油脂主要以毛豆油和二级豆油为主。本文主要以容量3000吨的储油罐为例进行误差分析。
容量3000吨储油罐的基本参数。该规格油罐为立式拱顶储油罐。罐体材料为钢板。设计资料显示,该油罐高13.95米,其中柱体部分高11.9米,拱顶部分高2.05米。罐底内直径18.9米,罐壁钢板平均厚11毫米。罐壁钢板焊接工艺为对接。经实际严谨测量,实际数据与设计数据基本符合。拱顶顶部设有透气孔,日常检查(扦样)孔设在拱顶东北侧位距罐壁0.6米处。
主要保油科技。电子控温系统。测温线缆从拱顶透气孔布设到油罐当中,每个油罐共铺设5根测温线缆。测温线缆位置为,中央一根,东、南、西、北各一根,距罐壁3米。每根测温电缆自下而上设 6个测温点,底部测温点距罐底 0.5 米,每个测温点间距2米。检测数据由无线发射器传送到中控室,中控室可对各罐油温进行实时监测。
实际误差分析
实物测量首先要测量计算油脂实际容量。油脂的实际容量计算对于柱形油罐来说,不言而喻,就是油罐底面积×油脂液面高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测量油罐的内直径比较困难。我们往往测量的是油罐外周长,以此数据计算出油罐的外直径,再用外直径减去油罐壁厚计算油罐的内直径或内半径。其中在测量外周长时,比较常见的工具是钢卷尺。测量时尺带的松紧、是否平直在一条水平线上,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测量时要求尺带紧贴罐壁,平直在一条水平线上。尺带不允许有打折弯曲的情况。
测量油位高度。目前大多储备油使用立式拱顶钢板储油罐进行储存。罐底有上凸、下凹、平底几种。对于非标油罐没有设置检尺槽,一般从检查孔进行打尺。以上凸底为例,如下图:
a为检尺液面高度。但针对上凸底油罐来说,这种情况下测量的油位高度不是真实的油位高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上凸底斜面与罐底直径有一个夹角。测量结果小于实际值。解决方法是依据设计图纸给出的坡度计算出b的高度。a+b的高度才是实际高度。(对于下凹底的油罐正好相反,a-b的高度才是实际高度。)
测量罐内油液温度。大家都知道植物油的密度、温度系数为0.00064g/(cm3·℃)。油脂温度增加(或减少)1℃,密度值增加(或减少)0.00064g/cm3。对于几千立方的储油罐来说温度差1℃,相差数量可不是小数。实际操作中同样是从检查孔测温,但由于检查孔离罐壁较近,一般使用的油罐外壁又不作保温处理。因此受外界的温度影响较大。有时测得温度值不能代表整罐温度。特别是气候转换季节(如春季温度上升季节中央油温低于四周油温,进入冬季外温下降季节中央油温高于四周油温)。或者是晴天,阳面油温高于阴面油温。针对这种情况,解决方法如下:
(1)充分利用电子测温系统,目前大部分油罐都实现了电子测温。电子测温系统依据罐型均匀铺设测温电缆,温度检测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如果设有电子测温系统,用电子测温系统数据与手持表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2)如没有电子测温系统。可以从罐顶中央检查孔再次测量油温。取该点的平均油温与扦样孔处的平均油温的平均值计作整罐油脂平均温度。
室内测量油脂密度。本环节有以下几方面易出现误差。
(1)操作中使用石油密度计代替食用植物油密度计。由于石油和食用植物油的毛细常数不同,因此用石油密度计对食用植物油进行测量存在较大误差。解决方法是选用食用植物油密度计或对石油密度计进行检定后使用。
(2)由于工作量大,静置时间不够。植物油密度计未完全达到静止状态即开始读数。解决方法先预估测被测样品密度。测量时将密度计压入试样中两个刻度再放开(干管上多余的液体会影响读数)放开时,轻轻的转动一下密度计,使它在离开量筒壁的地方静止下来。这样能缩短静置时间,使密度计尽快达到静止状态。
(3)读密度计时要按规范正确读取,不是整刻度的应读到最接近刻度间隔的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能有效减小误差。
综上所述,散装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中的误差,大多与人为因素有关。一个有经验的油脂保管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较为娴熟,比没有技术基础的保管员在“精度”上要精确一些,误差相对较小。但除却经验技术层面,还有一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责任心”,只有“经验技术”加上“用心做”,才能精益求精,才是降低或减小散装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误差的王道。
(作者单位: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
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油库概况
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目前共有19个储油罐,其中容量3000吨的15个,2000吨的2个,1000吨的1个,500吨的1个,总设计容量50500吨。其全部为立式拱顶钢板结构储油罐,这与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的储油容器基本相同。截至目前,我库储存的油脂主要以毛豆油和二级豆油为主。本文主要以容量3000吨的储油罐为例进行误差分析。
容量3000吨储油罐的基本参数。该规格油罐为立式拱顶储油罐。罐体材料为钢板。设计资料显示,该油罐高13.95米,其中柱体部分高11.9米,拱顶部分高2.05米。罐底内直径18.9米,罐壁钢板平均厚11毫米。罐壁钢板焊接工艺为对接。经实际严谨测量,实际数据与设计数据基本符合。拱顶顶部设有透气孔,日常检查(扦样)孔设在拱顶东北侧位距罐壁0.6米处。
主要保油科技。电子控温系统。测温线缆从拱顶透气孔布设到油罐当中,每个油罐共铺设5根测温线缆。测温线缆位置为,中央一根,东、南、西、北各一根,距罐壁3米。每根测温电缆自下而上设 6个测温点,底部测温点距罐底 0.5 米,每个测温点间距2米。检测数据由无线发射器传送到中控室,中控室可对各罐油温进行实时监测。
实际误差分析
实物测量首先要测量计算油脂实际容量。油脂的实际容量计算对于柱形油罐来说,不言而喻,就是油罐底面积×油脂液面高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测量油罐的内直径比较困难。我们往往测量的是油罐外周长,以此数据计算出油罐的外直径,再用外直径减去油罐壁厚计算油罐的内直径或内半径。其中在测量外周长时,比较常见的工具是钢卷尺。测量时尺带的松紧、是否平直在一条水平线上,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测量时要求尺带紧贴罐壁,平直在一条水平线上。尺带不允许有打折弯曲的情况。
测量油位高度。目前大多储备油使用立式拱顶钢板储油罐进行储存。罐底有上凸、下凹、平底几种。对于非标油罐没有设置检尺槽,一般从检查孔进行打尺。以上凸底为例,如下图:
a为检尺液面高度。但针对上凸底油罐来说,这种情况下测量的油位高度不是真实的油位高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上凸底斜面与罐底直径有一个夹角。测量结果小于实际值。解决方法是依据设计图纸给出的坡度计算出b的高度。a+b的高度才是实际高度。(对于下凹底的油罐正好相反,a-b的高度才是实际高度。)
测量罐内油液温度。大家都知道植物油的密度、温度系数为0.00064g/(cm3·℃)。油脂温度增加(或减少)1℃,密度值增加(或减少)0.00064g/cm3。对于几千立方的储油罐来说温度差1℃,相差数量可不是小数。实际操作中同样是从检查孔测温,但由于检查孔离罐壁较近,一般使用的油罐外壁又不作保温处理。因此受外界的温度影响较大。有时测得温度值不能代表整罐温度。特别是气候转换季节(如春季温度上升季节中央油温低于四周油温,进入冬季外温下降季节中央油温高于四周油温)。或者是晴天,阳面油温高于阴面油温。针对这种情况,解决方法如下:
(1)充分利用电子测温系统,目前大部分油罐都实现了电子测温。电子测温系统依据罐型均匀铺设测温电缆,温度检测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如果设有电子测温系统,用电子测温系统数据与手持表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2)如没有电子测温系统。可以从罐顶中央检查孔再次测量油温。取该点的平均油温与扦样孔处的平均油温的平均值计作整罐油脂平均温度。
室内测量油脂密度。本环节有以下几方面易出现误差。
(1)操作中使用石油密度计代替食用植物油密度计。由于石油和食用植物油的毛细常数不同,因此用石油密度计对食用植物油进行测量存在较大误差。解决方法是选用食用植物油密度计或对石油密度计进行检定后使用。
(2)由于工作量大,静置时间不够。植物油密度计未完全达到静止状态即开始读数。解决方法先预估测被测样品密度。测量时将密度计压入试样中两个刻度再放开(干管上多余的液体会影响读数)放开时,轻轻的转动一下密度计,使它在离开量筒壁的地方静止下来。这样能缩短静置时间,使密度计尽快达到静止状态。
(3)读密度计时要按规范正确读取,不是整刻度的应读到最接近刻度间隔的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能有效减小误差。
综上所述,散装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中的误差,大多与人为因素有关。一个有经验的油脂保管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较为娴熟,比没有技术基础的保管员在“精度”上要精确一些,误差相对较小。但除却经验技术层面,还有一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责任心”,只有“经验技术”加上“用心做”,才能精益求精,才是降低或减小散装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误差的王道。
(作者单位: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