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陶宏开教授认为:素质分为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整体素质。现行的应试教育以被教育者接受为主,而素质教育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为主。
那么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去贯彻素质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项技能。为此,教师除了应对体育学科理论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德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三、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运动的内在潜力和兴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并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中小学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只有贯彻、落实“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战略地位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科教兴国”的战略。
中小学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总导向,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导向。只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责编 周侯辰)
那么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去贯彻素质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项技能。为此,教师除了应对体育学科理论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德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三、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运动的内在潜力和兴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并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中小学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只有贯彻、落实“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战略地位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科教兴国”的战略。
中小学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总导向,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导向。只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责编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