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空间背景下课程资源建设的内涵试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行空间教学已有六个年头,空间因容量大、资源丰富、互动性好,受到师生的喜爱。“法语入门”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生兴趣浓,选课人数多,空间教学资源建设十分必要。课程资源的构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关注课程解构重构、建设的内涵、空间互动等问题。课程资源是空间互动的基础,而互动是空间课程资源的手段,因此在建设好课程资源的同时要运用好课程资源,从而真正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 法语入门 解构与重构 空间教学 空间资源
  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首都巴黎有“世界艺术之都”的美誉。法语被世界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除英语以外运用最广泛的重要国际语言,是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及二十多个国家的正式官方语言,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说法语。随着全球一体化,说法语不但能够让你在职场中如鱼得水,而且是高档社交场合中的必备武器,因此学习法语不仅受到白领、准备出国留学人士的青睐,而且受到在校大学生的喜爱。“法语入门”是长沙民政职业技学院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主要针对零起点学生的语音学习、简单会话的入门课程,2学分,32课时。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入门呢?网络技术的应用为该课程提供的线上和线下资源,逐渐消除了语言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目前该课程已建成的空间资源包括课程文件、课程资源、课程管理、课程互动等四大模块,基本实现了师生的空间互动,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普遍认为“法语入门”这门课学有所获。下面我就“法语入门”课程资源构建的内涵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丰富、完善、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课程的解构与重构
  课程资源的构建主要依据课程培养目标、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能力要素确定相应的学习情境,即解构工作、重构学习。一般来说,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可根据工作任务解构,但对于工作过程不很明显的专业基础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法语入门”等语言类课程,作者认为解构与重构应该遵循语言认知规律和生活情景。
  1.课程解构。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认为语言系统具有自主性和形式化这两个特点。他把语言现象划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并以此作为语言研究的前提。“内部要素”是指语言系统内符号与符号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关系;“外部要素”则是指与语言有间接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历史等社会因素。根据索绪尔的观点,“法语入门”这门课程的解构要从语言内部要素、外部要素两个方面进行。
  2.课程重构。通过对“法语入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进行分析和解构,可以重构学习情境。为此,把课程资源大致分为以下五大模块:课程文件、课程资源、课程管理、课程互动和课程拓展等。课程文件包括建设方案、课程介绍、授课计划和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课程文件包括教学课件、概念库、原理库、语法库、案例库、语音库、交际库等基本资源;课程管理包括学生空间联系表、空间课程作业、课程考核、课程的成绩管理等;课程互动包括课程交流群、学生留言、学生作业等;课程拓展资源主要包括法语歌曲、法语笑话、法语电影、法语动画等(见下表)。
  三、课程资源建设的内涵解析
  1.“语音库”突出基础性。语音是“法语入门”学习的关键,为此在课程资源里设置了语音库。法语的发音是有规则的,法语区别于英语最直观的地方就是在某些字母上面会有一些音符(accent),如“é、à”等,这其实是用来确定字母发音的,所有带音符的字母发音几乎都是唯一的,不带音符的字母,基本都有读音规则。如果掌握了发音规则,读单词就不成问题。为此我在课程资源库中设置了“读音规则库”和“读音练习库”,归纳总结常用的读音规则,并配一些读音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语音学习,即使是一篇一个字都不认识的文章,也能读出来。此外还设置了概念库、语法库让学生了解法语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等。这是法语入门的基本功,为后期的语言学习打好基础。
  2.“案例库”体现语言共性和差异性。
  “法语入门”课程资源中设置了英法两种语言对比的“案例库”,体现了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性。常言说C’est la premier pas qui co?觠te(万事开头难)。任何一门新的语言一开始都是很难把握的。对于法语初学者来说,最好用已熟悉的英语作为对比,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语言共性。尽管不同语言和语系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在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中都可以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和结构。尽管法语来源于拉丁语,英语源自日耳曼语,但由于两国有很深的历史淵源,两种语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1066年法国诺曼人征服英国,之后两百年,法语是英国宫廷的官方和文学用语。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作品英文已经和法文借字混合了。早期的这些法语借字,其特色在于将这些字完全改为英文发音,因而常常辨认不出来。其中有属于宫廷和政府行政的单字tax,just;属于宗教pray,saint;属于军事army,navy,battle;属于服装robe,coat,dress;属于食物dinner,beef,biscuit,cream,salad;属于住家table;属于乡村和城镇cattle,village,city;属于贸易cost,price,market等。因此在“案例库”中补充了两种语言在读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共性,为法语学习提供了便利。
  (2)语言差异性。因为法语属于拉丁语族,其词汇结构复杂,词型变化纷繁,名词的阴阳性、动词的变位等。英语的名词、代词虽说有单复数之分,但变化并不复杂。法语名词的单复数不仅影响名词范畴的词类,而且会影响动词范畴的词类。英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词序和小品词表示的。如:I give it to you.(英语:我给它与你);Je vous le donne.(法语:我你它给)。例句中,英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词序表达的,而法语则依靠句法关系表达(vous为间接宾语,le为直接宾语)。   “法语入门”课程资源“案例库”中提供了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语言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语入门”这门课程。
  3.“交际库”突出语言的实用性。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要依赖于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外语教学是以有限的课堂教学为主的,若在无限的空间内为学生创造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法语脱口而出,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在课程资源中设置了“交际用语库”,包含打招呼与问候、自我介绍、询问情况、约会、邀请、做客与接待、关心与同情、安慰、请求、指责、祝贺与祝愿、征求意见、问路等交际场景,以生活中常用的话题为主线,采用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程序,引导学生用法语进行交流,突出实用性。
  4.“文化库”突出文化性。设置“法国文化库”可以为语言学习提供文化环境。有人曾说:“你拥有了几种语言,就相当于你拥有了几种人生!”这句话虽有些夸张,但是有一定道理,因为每种语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本身,还酝酿着这些语言国家的文化底蕴、人文背景和更多深层的东西。为此,“文化库”涉及法国概况、法国国旗、国花、国鸟、国石等及法国景点、香水、时装、酒庄等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灿烂、浪漫的法兰西文化。
  5.“课程拓展”体现趣味性。“法语入门”作为全院选修课,初学者可能觉得比英语难学,因此往往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程学习中随时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设置“趣味园地”栏目,补充法语笑话、法语歌曲、法语电影、法语成语等资源,以激发学生对法语的学习兴趣。
  6.网络平台,增强互动性。“法语入门”利用空间,采用互动、留言、群组交流、师生共建等方式,学生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从最初对法语一窍不通,到能拼读单词,在空间上用法语问候,听法语歌时能听懂一点点歌词等,慢慢感到自己的进步,就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学习法语就“柳暗花明”了。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资源是互动的基础,而互动是空间课程资源的手段。如果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互动就成了空穴来风,反之如果没有互动这个平台,课程资源就成了“死水一潭”,因此我们在建设好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丰富完善资源,运用好资源,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滕玉英.对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法语教学的新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36-37.
  [2]彭媛媛.对比教学法在二外法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165-167.
  [3]Sue.法国留学经验谈[J].出国与就业,2001(3):9-10.
  [4]滕玉英.浅析电大第二外语法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9):204-205.
  [5]杨燕丽.中国人学习法语方法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166-167.
  [6]武彦娇.网络教学空间的应用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7]陈音稳.英—汉双语语言与思维多维激活扩散模型的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0.
  [8]宋楚平.基于自我导航学习理论的高职软件专业实训资源库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4(15):91-94.
  [9]孫丽凤,陈怡舟,朱晶,赵立平,庞小燕.依托“云空间”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5):69-72.
其他文献
摘 要: 谚语、名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浓缩,学习者在英文写作中常引用汉语谚语、名言提升文采,然而如何正确地用英文表述却造成了不少困扰。本文在自建语料库的基础上,结合错误分析法,归纳了学习者在英文写作中引用汉语谚语、名言时发生的四种主要错误类型:网上“拿来主义”“零翻译 简单英语”拼凑法、引用不准确和母语迁移,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 谚语、名言 自建语料库 错误分析法  1.问题缘起  
摘 要: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是历代中共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 群众史观  一、《共产党宣言》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诞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是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质属于外宣英译。翻译应力求在语篇结构上“求同”,即遵循译入语读者的心理认知及阅读习惯,对于最具文化特质及代表性的文化因子,应力求“存异”,即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凸显中国异质文化的精髓,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英译 翻译策略 异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 本文从顺应论视角研究温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本,选取乐清细纹刻纸、蓝夹缬、乐清金漆圆木、欧塑及绸塑为研究对象。从语言顺应和文化顺应两个方面,分析其英译资料,并总结归纳出八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意译、增译、减译、转换、音译、合译及分译。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 顺应论 温州地区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
摘 要: 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基础。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制药类人才为目标,从现代学徒制视角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与知名药企进一步深度合作,开设“现代学徒制班”。本研究分析了所在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实施的可行性及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摘 要: 本文从拉康欲望理论入手解读卡森·麦卡勒斯名作《心是孤独的猎手》,指出小说中孤独被感知是由于他者欲望对主人公的压迫,孤独感加强的原因是主人公自身欲望被语言能指异化,而倾听要求的部分满足则造成了主人公逃脱孤独的幻象。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 拉康 欲望理论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1917—1967)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南方女作家之一。1
摘 要: 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到《致敬》,西川诗风突变。这种转型当然是艰难的,而《凭窗看海的人》即是这一转型期标志性的一首诗,因此极具矛盾性和撕裂的张力。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诗进行分析、探究,以本诗为例,解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转型期的西川,一窥诗人对理想存在性与价值的思索,并试论诗人转型的复杂性和意义。  关键词: 西川 理想 转型  一、西川早期诗歌理想  西川很早就自觉地进行诗歌创作和探索,
摘 要: 本文对现代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要求的匹配度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和提出现代职业化理念下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以汽服专业为例,研讨高职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 现代职业化 高职教育 改革创新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要求的匹配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重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摘 要: 本文聚焦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用英语说中国文化”课程学生接受度及学习成效,问卷调查发现SPOC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学生接受度良好。该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丰富了中国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专有词汇的英文表达,提高了他们的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彰显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混合学习 中国文化 对外传播  一、引言  由于课堂教学导向问题,以及中国文化在
摘 要: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课进行课程标准解读:第一分析该课课程标准体现出哪些课程性质;第二分析该课课程标准体现出哪些课程理念;第三分析该课课程标准提出了怎样的教学要求;第四分析该课课程标准的构成要素及其在教学中的功能,以加深教师对该框题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 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性质 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