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应试教育枷锁,落实全面发展理念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弊端明显,社会各界积极呼吁新的教育模式的出现,“3 4”直通本科应时而生,虽处于试点阶段,却好评不断。这种教育模式真正打破了应试教育的枷锁,落实了全面发展的理念。本文以承德技师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阐述了“3 4”直通本科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试教育 全面发展 “3 4”直通本科
  教育,必须全面发展,不仅要教育学生书本知识,也要注重道德素质、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国现行中学教育模式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确有其弊端。鉴于此,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的政策,提出了“3 4”中职—本科衔接的新模式,期望能够真正实现中职和本科的互补教育、衔接教育、关联教育。相较于普高较重的课业负担,“3 4”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河北省第一批承办“3 4”试点的院校,笔者学校针对“3 4”学生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笔者以此为例简述如何帮助“3 4”学生打破应试教育的枷锁,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充实的课堂教育资源
  对于“3 4”学生而言,文化基础至关重要,学校在课堂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学校从各重点高中选调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精力旺盛的青年教师执教“3 4”,并硬性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学习,研读国家政策,广听专家讲座,以使自己积淀深厚。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活化课堂,实现“翻转课堂”“人机对话”“师生共享”等最新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学校除开设语、数、外等基础课程外,更附着体、音、美、计算机等选修课,力争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博才”。
  二、丰富的课外活动
  为丰富“3 4”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课前一支歌既陶冶情操,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驱赶睡意,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课间图书角教会学生集腋成裘,利用闲散时间涉猎各方面知识,做一个有文化有品位的人;二课广场舞与时俱进,将最时尚的音乐人、最流行的曲调引入校园,使学校时时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技能节贯穿学年始末,让学生在繁忙的日常学习中寻找兴趣的迸发点,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课本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市场机制要求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合作。学校对于“3 4”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小组活动的设置上,更将其延伸至课外。学校要求“3 4”所有班级每两周应出一期板报,所谓应时,即板报内容或符合节日气息,或是以时鲜新闻为素材;每月刊载一期报纸,由学生会组织学生投稿、选稿、改稿并负责图文设置及版面安排工作,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负责审核。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班主任又将板报和报纸的工作分给班级各小组承担,每组负责一期,以保证大部分学生的正常学习状态。板报和报纸的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为了在小组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孩子们冥思苦想,多方搜寻资料,择优而取。这既增强了小组间的凝聚力,又适时地将“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思想灌输给了他们。
  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才的培养绝非学校一己之事,而是关乎各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学校“3 4”引进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定期聘请专家为教师讲座,以引入最前沿的主流文化元素,讲座涉及专业课、文化课的授课方法,师资力量的培养方式,实训基地的选择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等多个方面,为教师认识的提高竖起了风向标;校领导积极呼吁、多方奔走,研读国家政策,争取各方的支持,确保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班主任牵头,将各班教师和家长拉入微信群,家校联手,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每一天的表现;师生情由校至家,每个班级有单独的师生微信群,方便师生假期交流疑难问题,这个隐蔽的平台更为那些性格偏内向的学生打开了一扇倾吐的天窗。总之,学校注重挖掘多方力量,争取各方支持,尽最大努力为“3 4”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
  教育,切忌急功近利。这是一项关乎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的大工程。应试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识记诸多理论知识,但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现象,学子终为“纸上谈兵”,而不被社会所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长远发展,学子应涉猎各种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反馈。“3 4”中职本科相结合的模式将开启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承德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清代“桐城派”大家姚鼎说过:“诗文美者,命意必善。”其所谓“意”,即今天的“主题”,而“命意”,也就是确立文章主题,即要“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思想”。  文以意为主,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又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下笔意为先,动笔之前,确定主题,才能具体地构思文章、选材、剪裁、表达等,才可以考虑文章如何开头、叙写、过渡、结尾,主次、详略如何安排等。  由此可见,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技工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提高技工院校师资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对策    目前,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如何?具体存在哪
摘 要:本文以电影《全城高考》观后感为背景,结合电影情节与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实际,浅谈从中获得的在班主任形象建设方面的启发。  关键词:班主任形象 爱的教育 形象建设  电影《全城高考》以高考为背景,描写红江中学高三9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范义本所带班级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老师在观念、情感、行为等方面冲突、融合到理解的过程。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学生的年龄层次、人物关系及校园、家庭、社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步入了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必须强化人的素质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学生的现代化教育。高职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之一,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时代重任。鼓励高职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既是满足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的有力措施,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节奏动起来,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究竟如何才能设计出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一些浅见。  一、背景激情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所写的内容与现在的社会已经相隔甚远,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如作品所创作的背景、作
摘 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从业考证的必考科目,又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诚信、守法等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课程。目前,不少职业院校主要围绕应试目标设置该课程,学生考试通过率有了一定提高,而如何达到职业素养要求的培养目标却有待探索。本文提出强化课堂教学与完善课余活动双管齐下的路径以期达到提高未来“会计人”应试能力与完善其职业素质的双重社会要求。  关键词:职业资格 人文素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摘要:本文从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入手,对专业中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技能等级证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调查    一、调研目的  为了解其他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情况,找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厘清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思路,使专业建设和改革更有成效,笔者在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参观座谈等方式对区内外的19所兄
室内攀岩、定向越野、真人CS,走进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素质训练拓展中心,看到的是一群青春洋溢、正在快乐训练的学生。  “这是我们的德育课堂之一。”校长黄少基说。一直以来,如何让德育工作摆脱形式化、教条化的发展困境,让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在学生身上见效,是黄少基和他所领导的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致力于解决的教育难题。  “方式方法换了不少,最后还是觉得让学生快乐的参与进来,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
摘 要:近年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越来越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对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为例,介绍了学院技能大赛的备赛过程,探讨了技能大赛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技能培养  一、背景资料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就已完成的国家高职示范(骨干)项目来说,体制机制项目中理事会制度建设是第二批新增内容,也是公办高职院校开启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先导探索与尝试。本文对江苏省8所国家高职骨干校进行综合考察,探析了理事会制度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等,为更多公办高职院校推行理事会且常态化运行等提供参考,旨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走上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之路。  关键词:理事会 骨干高职 江苏实践  2015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