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融入数学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还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升华学习成功的体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学习;游戏;天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可以促进他们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发展他们的灵敏性,能启发心智与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品质。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感受成功、快乐的学习体验。
一、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游戏正是一项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化为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运算律与简便运算”练习课中,组织了一个“破译密码”的游戏,笔者先用课件出示“密码”表(表中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相应的汉字),接着又出示一组式题:(1)536 198;(2)865-599;(3)58×4×25;(4)645 (255-202);(5)65×12;(6)2400÷25÷4;(7)101×37;(8)286-35-65;(9)34×11 131×11;(10)96×15÷96×15。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题,都按得数在密码表中找出相应的汉字,全部找出以后,把它连成一句话。“这句话是老师要送给你们的话,看谁译得又对又快。”笔者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跃跃欲试,情绪也转为积极状态。一个原本单调乏味的做题练习,因为融入了游戏元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轻松快乐地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培养了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让学生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质疑,在玩中释疑。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游戏活动,把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方法隐含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探究新知,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升华学生的成功体验
游戏可让游戏者在享乐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成功体验,促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笔算加减法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环节:教师制作6张算式题卡( ) 258、( )-192 、( ) 304、( )-237、( ) 674、( )-536,分别发给每个小组的每个同学,每人一张(按座位顺序),然后教师报一个数,每组第一位的学生把教师所报的输填入括号进行笔算,算出得数马上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又把第一个同学的得数填入括号进行计算,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同学算出后把得数写给教师,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算对,就可以获得一枚智慧星,几轮比赛结束后,看哪组的智慧星最多哪组就获胜。在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自己小组每获得一枚智慧星都会欢呼雀跃。在此次教学中,教师将计算练习设计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使他们一次次地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分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引导、帮助纠正,加以解决。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让学生不仅在游戏中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关键词]数学学习;游戏;天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可以促进他们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发展他们的灵敏性,能启发心智与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品质。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感受成功、快乐的学习体验。
一、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游戏正是一项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化为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运算律与简便运算”练习课中,组织了一个“破译密码”的游戏,笔者先用课件出示“密码”表(表中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相应的汉字),接着又出示一组式题:(1)536 198;(2)865-599;(3)58×4×25;(4)645 (255-202);(5)65×12;(6)2400÷25÷4;(7)101×37;(8)286-35-65;(9)34×11 131×11;(10)96×15÷96×15。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题,都按得数在密码表中找出相应的汉字,全部找出以后,把它连成一句话。“这句话是老师要送给你们的话,看谁译得又对又快。”笔者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跃跃欲试,情绪也转为积极状态。一个原本单调乏味的做题练习,因为融入了游戏元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轻松快乐地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培养了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让学生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质疑,在玩中释疑。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游戏活动,把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方法隐含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探究新知,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升华学生的成功体验
游戏可让游戏者在享乐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成功体验,促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笔算加减法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环节:教师制作6张算式题卡( ) 258、( )-192 、( ) 304、( )-237、( ) 674、( )-536,分别发给每个小组的每个同学,每人一张(按座位顺序),然后教师报一个数,每组第一位的学生把教师所报的输填入括号进行笔算,算出得数马上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又把第一个同学的得数填入括号进行计算,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同学算出后把得数写给教师,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算对,就可以获得一枚智慧星,几轮比赛结束后,看哪组的智慧星最多哪组就获胜。在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自己小组每获得一枚智慧星都会欢呼雀跃。在此次教学中,教师将计算练习设计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使他们一次次地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分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引导、帮助纠正,加以解决。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让学生不仅在游戏中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