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题,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生命线和主旋律。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应该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产生在中小学校,所以中小学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也最有发言权。笔者非常希望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能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方案。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管理者,笔者也做了一些探索。
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
教育质量价值观决定着教师的教育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因此,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中国的未来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走向。
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对公民的素质需求应该是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为此,可以大胆预测中国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在道德标准上要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在智力水平上要具备非常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应该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水准之上。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合格的道德水准,即使有非常高的智商,也不见得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为。社会的发展真正依靠的是那些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创新能力又非常强的人才。
在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时,教师们也应该研究教育的价值构成。笔者认为,教育的价值构成应该是由核心价值和非核心价值两个方面构成。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终身的教育,这也是教育价值特征和教育本质的体现。
笔者认为,只有生命教育、养成教育才能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而养成教育同样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习惯的,好习惯可以成就好人生。道德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好的道德品质能成就好的人生,坏的道德品质能毁掉美好人生。所谓“厚德载物”,就是告诉我们道德与物质的关系,没有好的道德品质就会毁掉美好人生。道德品质也要养成。因此,生命教育、养成教育是构成教育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
多元构成与综合分析
教育质量应该是由多元化、多样化的因素构成的。教师们应该立足于多元化的视角,用发展的理念,用国际的理念,用人文的理念,用教育的理念,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发现和分析教育质量的构成与结构。教育质量的构成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接纳的整合的过程。对于构成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教师们如何进行优化配置,这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教育质量所需要突破的瓶颈。激活每一个构成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通过整合,使每一个构成教育质量的因素都呈现出最佳状态,这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功。
对于教育质量的综合认识,教师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本土化的行动。所谓国际化视野,就是要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视野来思考教育教学工作,来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来规划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把教育质量仅仅局限于中国这一小范围之内,那么我们的思考必然是狭隘的、封闭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质量的分析上,教师必须从国际化视野出发,采取中国化、本土化行动。现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就是一种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行动,但是目前实施课改的现状不容乐观,效果并不理想。关键是当前社会对新课改的理念并不完全接纳,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课改的需要。笔者认为,中国的教育质量要想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还要走很长道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研究教育质量的各项指标,要有全方位、多元化、多样化、系统化的质量体系观念,不能够单纯追求孤立的单纯的功利的质量。我们应该构建起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符合世界未来发展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只有这样的教育质量指标,才能够引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朝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的方向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应该立足于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潜质,而不是单纯追求考试分数,把考试分数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升学率当作评价教育的唯一标准。教师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应该把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评议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指标。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质量的内涵和特色品牌
在研究教育质量内涵时,应该牢牢把握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应该考虑到这种人的道德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这样的能力系列,才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承载的发展指标体系。笔者认为,教育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两个队伍”的发展,即管理队伍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发展,“两个队伍”的两个素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另一个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只有具备了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教育视野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智慧、创新理念、创新情感和创新兴趣的未来的中国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还需要教师们的继续努力。
在研究教育质量内涵的同时,教师们必须研究教育的质量化特色和特色化质量。教育质量的特色品牌应该包括质量化的特色和特色化的质量。我们不能追求没有特色的质量,更不能追求没有质量的特色。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有质量的教育特色和有特色的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追求,没有教育质量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没有教育特色就没有教育的质量。
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主体化素质、多元化素质、创新化素质、团队化素质、个性化素质、品牌化素质和智慧化素质的时候,为此,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必须努力打造每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且把每一个学校的特色转化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化、品牌化、主体化和团队化的素质。可以说,没有特色品牌的教育质量,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质量;没有特色品牌的教育质量,是没有竞争力的教育质量;没有特色品牌的教育质量,是没有个性化的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的科研支撑
在研究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时,必须认真研究教育科研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没有教育科研工作的支撑,教育教学质量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因为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持续性发展、创新性发展。要想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性发展,必须以教育科研工作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内在的原动力。
教育科研工作如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笔者认为,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来开展应用研究、行动研究,而不是把教育科研工作束之高阁。只有让教育科研工作放下架子,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教学,深入教师心中,深入学生学习,才能把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稳稳地钉在教育科研工作当中。
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给当前教育教学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要走向世界强国的行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学校是提供人力资源的重要基地。为此,广大中小学校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后备人才,要提供创新性人才和发展性人才,要提供多元化人才和个性化人才,要提供国际化人才和本土化人才。这一系列的人才需求,为中国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发展性要求:中国的教育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国家的高度、民族的高度思考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质量。
关于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化、国际化、发展化、创新化地来研究,不要单纯地研究学生的考试分数,不要单纯地看学校的升学率,一定要站在发展的角度研究和思考。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两家子小学)
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
教育质量价值观决定着教师的教育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因此,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中国的未来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走向。
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对公民的素质需求应该是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为此,可以大胆预测中国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在道德标准上要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在智力水平上要具备非常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应该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水准之上。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合格的道德水准,即使有非常高的智商,也不见得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为。社会的发展真正依靠的是那些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创新能力又非常强的人才。
在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时,教师们也应该研究教育的价值构成。笔者认为,教育的价值构成应该是由核心价值和非核心价值两个方面构成。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终身的教育,这也是教育价值特征和教育本质的体现。
笔者认为,只有生命教育、养成教育才能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而养成教育同样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习惯的,好习惯可以成就好人生。道德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好的道德品质能成就好的人生,坏的道德品质能毁掉美好人生。所谓“厚德载物”,就是告诉我们道德与物质的关系,没有好的道德品质就会毁掉美好人生。道德品质也要养成。因此,生命教育、养成教育是构成教育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
多元构成与综合分析
教育质量应该是由多元化、多样化的因素构成的。教师们应该立足于多元化的视角,用发展的理念,用国际的理念,用人文的理念,用教育的理念,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发现和分析教育质量的构成与结构。教育质量的构成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接纳的整合的过程。对于构成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教师们如何进行优化配置,这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教育质量所需要突破的瓶颈。激活每一个构成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通过整合,使每一个构成教育质量的因素都呈现出最佳状态,这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功。
对于教育质量的综合认识,教师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本土化的行动。所谓国际化视野,就是要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视野来思考教育教学工作,来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来规划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把教育质量仅仅局限于中国这一小范围之内,那么我们的思考必然是狭隘的、封闭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质量的分析上,教师必须从国际化视野出发,采取中国化、本土化行动。现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就是一种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行动,但是目前实施课改的现状不容乐观,效果并不理想。关键是当前社会对新课改的理念并不完全接纳,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课改的需要。笔者认为,中国的教育质量要想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还要走很长道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研究教育质量的各项指标,要有全方位、多元化、多样化、系统化的质量体系观念,不能够单纯追求孤立的单纯的功利的质量。我们应该构建起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符合世界未来发展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只有这样的教育质量指标,才能够引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朝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的方向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应该立足于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潜质,而不是单纯追求考试分数,把考试分数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升学率当作评价教育的唯一标准。教师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应该把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评议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指标。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质量的内涵和特色品牌
在研究教育质量内涵时,应该牢牢把握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应该考虑到这种人的道德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这样的能力系列,才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承载的发展指标体系。笔者认为,教育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两个队伍”的发展,即管理队伍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发展,“两个队伍”的两个素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另一个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只有具备了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教育视野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智慧、创新理念、创新情感和创新兴趣的未来的中国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还需要教师们的继续努力。
在研究教育质量内涵的同时,教师们必须研究教育的质量化特色和特色化质量。教育质量的特色品牌应该包括质量化的特色和特色化的质量。我们不能追求没有特色的质量,更不能追求没有质量的特色。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有质量的教育特色和有特色的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追求,没有教育质量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没有教育特色就没有教育的质量。
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主体化素质、多元化素质、创新化素质、团队化素质、个性化素质、品牌化素质和智慧化素质的时候,为此,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必须努力打造每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且把每一个学校的特色转化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化、品牌化、主体化和团队化的素质。可以说,没有特色品牌的教育质量,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质量;没有特色品牌的教育质量,是没有竞争力的教育质量;没有特色品牌的教育质量,是没有个性化的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的科研支撑
在研究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时,必须认真研究教育科研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没有教育科研工作的支撑,教育教学质量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因为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持续性发展、创新性发展。要想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性发展,必须以教育科研工作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内在的原动力。
教育科研工作如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笔者认为,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来开展应用研究、行动研究,而不是把教育科研工作束之高阁。只有让教育科研工作放下架子,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教学,深入教师心中,深入学生学习,才能把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稳稳地钉在教育科研工作当中。
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给当前教育教学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要走向世界强国的行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学校是提供人力资源的重要基地。为此,广大中小学校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后备人才,要提供创新性人才和发展性人才,要提供多元化人才和个性化人才,要提供国际化人才和本土化人才。这一系列的人才需求,为中国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发展性要求:中国的教育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国家的高度、民族的高度思考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质量。
关于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化、国际化、发展化、创新化地来研究,不要单纯地研究学生的考试分数,不要单纯地看学校的升学率,一定要站在发展的角度研究和思考。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两家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