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侧卧位腹直肌旁视孔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15例报告
【机 构】
:
533000 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533000 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533000 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533000 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
【出 处】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23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胆道感染导致脓毒症患者的细菌学分布特点,为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共收治胆源性感染患者214例。分析人口学资料、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入ICU前抗感染治疗、住ICU时间,入ICU后留取细菌培养并分析非重复样本。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胆源性脓毒症患者72例,分为脓毒症休克组和脓毒症非休克组,两组患者住ICU时长分别为(6.4±4.6)
目的比较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术式的效果。方法检索门静脉高压症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评价各术式的疗效。结果根据纳入标准,最终选出文献24篇。Meta分析显示断流联合分流以及单纯断流和分流三种术式的手术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断流组(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分流术组(P<0.05)。联合组术后1年
目的探讨左外叶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变化及其与术后短期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左外叶活体肝移植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1~7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门静脉、肝动脉血流,检测患儿肝功能指标。分析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变化趋势及与术后短期肝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结果(1)肝动脉血流量、血流量指数以及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量指数变
回顾性总结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途径渐进性及持续性球囊扩张(GPBD)治疗的7例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PTC途径顺利置入球囊导管5例,2例置管失败者经ERCP辅助下成功放置球囊导管。PTCD及ERCP术后未出现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治疗期间发生球囊损坏2支、球囊移位2次。扩张6个月后胆道造影见狭窄均解除,取出球囊表面无胆泥附着,胆道镜观察见胆管内无胆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预后极差。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良性炎症性疾病,两者鉴别有一定难度。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及本单位临床实践,对两者的鉴别要点及手术治疗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炎症在两者的发病机制中都有重要作用,结合病史、影像资料以及术中快速病理,可提高两者诊断的准确性。胆囊癌根治术是胆囊癌首选治疗方式,但手术范围存有争议。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往往切除胆囊即可,但如病情复杂,需采取不同手术